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9 20:1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权力的博弈:国王与议会
《权利法案》
革命的发生
议会和王权的斗争
1.知道1640革命与“光荣命”;
2.分析《权利法案》,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 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今天的英国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联合王国。
首都: 伦敦
主要宗教:新教
政治体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土面积:243,610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英格兰人、苏格兰人、
爱尔兰人
17世纪的英国
英国租地农场
莎士比亚
—赞扬人,批判封建道德,
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而英国正处于大西洋沿岸的中心线上,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绵长
17世纪,英国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的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这样大量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英国,并转化为资本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政治上的发展如何?
—16世纪末,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以新的经 营方式积累了财富,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
阶 级
思 想
经 济
13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位既好战又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在连年的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几乎所有的领地,因此约翰王也被称为“无地王”。为了维持战事,约翰加紧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把贵族们的继承税上涨了100倍,同时,牛、羊、小麦的价格也都出现了成倍的上涨。不断的征税破坏了贵族和国王之间流传已久的惯例。1215年春天,愤怒的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经过四天的谈判,约翰签署了停战宣言
议会和王权的斗争
(1)1215年颁布《大宪章》
(2)13世纪未,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政治传统:王权受到议会的约束,议会掌握征税权
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国 王
——“王权有限”
材料:第14条: 国王要征收兵役免税金 (盾牌钱) 或协助金需要获得全国一致同意,即至少要提前四十天将信送到各大主教、主教、伯爵与男爵,并指明召集会议的时间地点,并在信中详细说明征税的原因。征税要获得出席会议的所有人员的一致同意……若不经“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的审批,(国王)不得将任何人逮捕监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命我等群起而攻之、肆行讨伐……
——《英国通史·第二卷 第一篇 英国封建主义》作者钱乘旦 主编: 孟广林、黄春高
《大宪章》约束了谁的权利
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
——“王在法下”
议会
上院
下院
——贵族
——骑士、平民
下议院又称平民院或众议院
上议院又称贵族院,议员不由选举产生,部分是世袭贵族。
主要职权是立法、监督财政和政府
议员由每个那从年满21岁、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男子中选举产生,任期5年。
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成为下议院的议员
材料:
正是国王去召集议会,如果没有他颁布的令状议会就不能召开。而且,他能够使议会休会,中止它的讨论和解散议会。议会制度在不小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意志,正是他来安排上院的议员,主教们实际上是由他提名,他拥有权力来赐予城市选派代表的权利,关于选举竞争的争议要到他和他的大会议面前来受裁决。
——《英国通史·第二卷 第二篇 议会君主制统治》作者:钱乘旦
国王是如何主持议会的?
伊丽莎白一世能够给英国带来早期的辉煌,在相当程度上,女王既遵守了大宪章的约定,又在和议会的关系中做出了让步,维持了王权和议会之间的平衡。
根本上来说,国王在中世纪的英国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英国依旧是传统的君主制国家
詹姆斯一世
(1603—1625)
统治理念:
统治措施:
结果:
推崇“君权神授”
国王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
使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承英国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查理一世
1625年继承王位。是个王权无限论者,专横有增无减。
宣扬“君权神授”
擅自强征新税
随意解散议会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新
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统治措施:
结果:
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权力
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
专 制
王 权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
王权(封建势力)
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推崇“君权神授”宣扬“王在法上”
强行征税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掌握征税权
《大宪章》
(1215年)
解散议会
限制王权
《权利请愿书》
(1628年)
议会制度
(13世纪末)
革命爆发
激化
对立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经济重心的转移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的壮大
新贵族的出现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和英国的政治传统相冲突,严重阻碍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原因:
革命的发生
时间:1640年
表面:国王解散了议会,遭到了人们的反对
为什么革命会爆发在1640年的英国?
英国革命的过程:
查理一世
重要会议、筹措军费
议会
限制王权、要求权力
(拒绝缴税)
1642年,宣布讨伐议会,准备逮捕议员,挑起了内战。
(1640年)
自主学习:整理革命过程的事件
处死国王,
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就
任“护国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光荣革命
英国的革命有哪些特点
长期性;
曲折性;
不彻底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欧洲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1649
处死查理一世,不仅是查理一世生命的结束,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它标志着近千年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1599年4月25日
—1658年9月3日
克伦威尔
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他站在议会革命阵营方面,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1644年,在马斯顿荒原之战大败王党的军队。1645年又指挥由农民组成的“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1648年,在普林顿战役之后,英国内战最终以议会军的胜利宣告结束。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独揽大权。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
查理一世
查理二世
(1660-1685年)
詹姆士二世
(1685-1688年)
天主教徒,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
1660年,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收到了很大的限制。
封建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议会做出决定: 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思考:“光荣革命”中“光荣”二字的含义?
①形式:没有流血(和平政变、双 方妥协的方式)
“女婿登基,丈人逃亡”
②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这次改朝换代没有经过流血,以最小的牺牲完成了政权的更替,所以被称为“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材料一: 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王的权力
来自“神授”
——国王的权力
来自议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
内容:
1、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2、限制国王的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事权等)
3、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 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限制王权继承人)
特点:
国王“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至上"
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成了议会的国王”。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革命前
革命后
国王厉行专制随意解散议会
权利受到议会和法律的限制
人治
法治
专制
民主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①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②分歧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影响:
材料一:
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中,资产阶级和与资本主义有联系的贵族,在城乡 中、下层人民的广泛积极的支持和推动下,推翻了封建君主制,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是开辟了道路。此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得以更快地向前发展。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1)国内: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本国范围内,它对全欧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宣告欧洲新政治制度的诞生,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更大租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2)世界意义: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
原因(一个根本原因):
过程(三个时间):
成果(一个文件):
意义(五个关键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40年,议会召开,革命开始
1649年,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
1688年,宫廷政变,革命结束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推翻了:
确立了:
扫清了:
推动了: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的统治
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世界历史的进程
揭开了:
北美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