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往事依依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小雨同学根据语文书做了一个字音字形分类笔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如:浩(gào)渺、雕镂(lòu)、徜徉(yáng)。
B. 注意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如:狼狈(bèi)、慷慨(ɡàn)、沉浸(jìn)。
C. 注意同音字的不同字形,如“险峻”与“俊俏”、“逃窜”与“篡改”等。
D. 准确理解成语意思,避免成语字形的误写,如:“走投无路”应为“走头无路”,“眼花瞭乱”不能写成“眼花缭乱”。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忧惚 雕镂 宿孺 不毛之地 B.干燥 轻捷 鄙薄 水波嶙嶙
C.云宵 极端 慷慨 沉默寡言 D.镌刻 徜徉 幻想 宁静致远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曾经的他是大家眼中的才子,写文绘画无所不能。读其文,深觉醍醐灌顶、酣畅淋漓;观其画,仿佛 于山水之间、烟波 之中。 ,现在的他江郎才尽,毫无灵感,即使 ,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A. 彷徨 巍峨 除非 搜索枯肠
B. 徜徉 巍峨 然而 呕心沥血
C. 彷徨 浩渺 除非 呕心沥血
D. 徜徉 浩渺 然而 搜索枯肠
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当我徘徊于我收藏的珍宝之间时, 一切与我生命无关的,一切不似我笑声轻盈的,我都统统完全抛弃。我在时光里奔驰穿梭,哦,我的心啊,行吟诗人在你的战车里舞蹈。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黑暗中噬咬着滋生自己的果实。
②我觉得自己像条蛀虫,
③我不想流连于腐朽的沉寂,因为我要去寻找我永恒的青春;
④我离开了这座腐烂的监狱。
A. ②①④③ B. ③④②①
C. ②①③④ D. ③④①②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
A.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B.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C.有的活泼好动,有的老成持重;有的沉默木讷,有的幽默风趣:这是性格的差异。
D.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6、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作品既有对人间美好的温情回忆,也有对旧中国种种灰暗现实的有力抨击。
(1)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狗 猫 鼠》清算了猫的四大罪行: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② ;③它老在嚎叫,令人心烦;④ 。作者取“猫”这一类型,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对儿童教育问题的看法。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曾说:“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文中写了自己的体验和看法。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作品 体验 看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童年在“我的乐园”百草园游戏,如拔何首乌弄坏泥墙、抓鸟雀等;长大后不得不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 ①
《五猖会》 ② 反对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7、为庆祝教师节,七年级(2)班拟举办“感念师恩—名师风采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1)小组自发合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
老师。手抄报已设计了两个栏目,请你设计另外两个。
栏目一:师恩情深
栏目二:恩师风采
栏目三:
栏目四:
(2)借名句颂师恩,根据对联常识,将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
对联。
智慧灯塔前程大地
知识甘露照亮洒向
上联:
下联: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8.给下列加粗的词语注音。
雕镂( ) 镌( )刻
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①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老师讲课的“入情”的?回忆一下,你的老师“入情”时有怎样的表现?可以仿照上文,用一两句话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老师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举两例,做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描写两位国文老师时,都注重神态和动作描写,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两位老师特点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说不完的故事
刘绍棠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六周岁,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四十人。
老师姓田,私塾出身,后来到县立简易师范速成班受训三个月,十七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现今年已八旬,退休归里十几年了。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木主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笔。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就命令三年级的学兄把握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住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这八、九、十枝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像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如今,我每逢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坂,遇到老人拄杖散步,仍然像五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我十岁到通州城内念高小,级任戴鸿珍老师是通州女子师范毕业生,回民。戴老师擅长算术教学,国文课却不如算术课教得好;她在思想上也是重算术而轻国文的。
第一堂作文课,戴老师命题。出了一个什么题目,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反正是弓i_不起我的兴趣;于是,我便不作。别的同学都已经动笔,我却不打开墨盒,也不展开作文本,只是坐在椅子上失神发呆。
“刘绍棠,你怎么不作呀 ”戴老师问我。
“不会作r”我歪着头回答。
“剐人都能作,你怎么就不能作呢 ”
“我觉得这个题目没意思。”
戴老师火了:“什么题目才算有意思 ”
“我自己给自己出的题目。”
“依你,写!”
“我在课堂上写不完。”
“你想到堂下抄别人的吧 ”
“您发现我抄别人的,打我的手板。”
“好!”戴老师忿忿地同意了,“我看你写得怎么样再说。”
我在课堂上构思,晚自习便写起来,题目叫《西海子游记》,连写了五册作文本。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通州城内西海子东岸,我常到这百亩碧水的柳荫翠堤上玩耍,也曾下水凫来凫去,惹得警察把我脱在岸上的衣裳扔到树梢上。我对西海子的风光景色十分喜爱,因而下笔千言。
我把这篇作文送交戴老师审阅,戴老师读后给我打了满分,从此便允许我自由命题,不必当堂交卷。
当时,学校有一个佳作栏,类似墙报,由一位爱好文学的国文老师主编。每周将各班的优秀作文集中起来评选,入选者重新誊写,画上题图尾花,张贴公布于大墙上。戴老师很爱面子,每次作文都要叮咛我:“刘绍棠,想个好题目,写得好一点,争取每周都有咱们班的佳作上墙。”
呵,那时候自己的作文能上佳作栏,比今天获得这个那个大奖和溢美之词的赞誉,更令人感到喜悦和激动。
不久,通州潞河中学的三位学生创办油印杂志《益智》周刊,读者主要是城内各小学的高年级学生,每期发行数百份。《益智》周刊选登我的作文,后来又连载我的模仿刘大白先生的《三儿苦学记》的小说《飘零》。
戴老师感到脸上光彩,却又声严色厉地对我说:“刘绍棠,别光顾了在《益智》周刊上出风头,还得把课堂上的作文写好!”
戴老师喜欢打人,我不敢在课堂作文上偷工减料。
然而,我还是挨了打。
那时,除了两周一次作文以外,每天还要写一则日记,算是课外作业。戴老师新婚,常回北京家中与丈夫团聚。我是班长,她便委我以代阅的重任。我觉得有机可乘,便从中捣鬼,不但自己不写,还免除了一些要好同学的“劳务”。不料,有一天戴老师忽然检查我的作业本,发现我一连数日都未写一字,气得当众对我进行严惩,以杉木板子的窄面打我的手心,格外疼痛。
我常常偷偷到通州万寿宫大街听评书,渐渐的听书不过瘾便买武侠小说来读。
戴老师是严禁学生阅读武侠小说的。我不但违禁偷阅,而且暗中写起武侠小说来。我给全班同学都分配了角色,有的是侠客义士,有的是绿林响马,每人又都有一个江湖绰号,逐日编写一个故事,同学们争相传看。
一天,已经放学两个小时,就要净校关门了,我们的教室仍然笑语声喧,走读的同学不想离校回家。
戴老师赶来,发觉我在撰写武侠小说以飨读者,将我大加申斥:“没有出息,不学好,写这样的东西!”没收了我的作品,严令不得重犯。
十二岁我高小毕业,考入北京市立男二中,从此与戴老师一别五年,再也没有见过面。我曾向一些过去的老师和同学打听她的消息,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如果我的记忆无误,她已经年逾古稀了。
对于我的习作,戴老师并没有给予多少直接帮助,但是她能对我实行创作民主,在我产生不良倾向时又能及时予以规整,使我没有走入歧途,是应该感念不忘的。
童年,说不完的故事……
16.“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将“桃李”比做学生,古已有之,为什么要将“桃李”比做学生呢 “我”对田老师概括得极为准确,好的老师就应该具有哪两个优势
17.学校设在关帝庙,开学要叩拜孔夫子,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
18.一首古老的启蒙数字诗,田老师又把它编成故事,你怎样看待田老师的授课艺术
19.怎样理解田老师所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这段文字
20四十年代,小村、小城的小学教育,学历并不高的两位老师,只是记述他们讲数字诗和自由命题写作文这两件事,但他们的教育方法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令今天的教育者感到震动。请你说一说你有哪些触动
21寥寥数语,戴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是怎样刻画戴老师的
22两位老师,各有不同,作者给老师以怎样的评价和寄予怎样的感情
23从《往事依依》和《童年,说不完的故事》中所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
写作
于漪在《往事依依》中所介绍的这些往事都与读书有关,依依往事中融入了作者的缕缕情思。请你试着写一段与读书有关的往事,表达自己的情思。
答案
C 2.D 3.D 4.(1)A (2)删去“统统”或“完全” (5).D
6.(1)②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 ④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2)①作者通过往事的回忆,认识到封建教育的形式对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扼杀。
②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1)师生剪影 课堂风景 (2)知识甘露洒向大地 智慧灯塔照亮前程
8.镂(lòu) 镌(juān) 9.①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②信口:随口。 10.这一段文字叙述了中学时代“我”的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情形。其意义是:①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②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11.从两方面写的:一是从老师读书的动作中体现,“老师朗读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二是从老师的眼神中体现,“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12.①“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②“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从“至今”“几十年过去”“滚瓜烂熟”“信口背出”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时间过去很久,但记忆却清晰非常。可见老师所讲内容给“我”印象之深。 13.具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强调了老师入情以及给“我”印象之深。 14.第一位教师教授的是辛弃疾的词,“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怀;第二位老师教授的是田汉的新诗,诵读时“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15.前一位“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后一位“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16 ①桃李是人们精心种植的果树,种植之人称为园丁。学生也如同在老师精心培养下茁壮成长的果树一样。 ②口才好,文笔好。
17 这是文武两圣人,孔子是中国教育的圣人、先师,他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尊师重教也是孔子的主张,作者的尊师也是受此影响。
18 正如作者所评价,“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这应该是语文教学不变的精髓,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
19 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真挚的,田老师的启蒙教育对作者的日后发展起了开窍的作用;老师是不贪天之功的,“插柳”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可取的。
20 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从兴趣人手;给学生以适当的自主,不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学生,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束缚特长生的发展(根据自己的感悟来谈)。
21 不束缚学生发展,有集体荣誉感,有些争强好胜;也体罚学生,不许看闲书。
22 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好,在文学创作方面给“我”开了窍,感激老师“播种”之恩;戴老师,在习作上没有直接帮助,但对“我”创作实行民主,做人方面作用很大;时常想念老师。
23 童年的学习、爱好、好的老师,对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