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章 专题2 浮沉条件与浮力计算 举一反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一章 专题2 浮沉条件与浮力计算 举一反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09 22:43:5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 浮沉条件与浮力计算
专题1 受力分析问题(两物体叠加受到拉力等)
典例1:如图用细线将正方体A和物体B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A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0.12m。已知A的体积为1.0×10﹣3m3,所受重力为8N;B的体积为0.5×10﹣3m3,g取10N/kg,求:
(1)A的密度;
(2)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
【答案】(1)解: mA=GA/g=8N/10N/kg=0.8kg
ρA=mA/VA=0.8kg/1.0×10﹣3m3=0.8×103kg/m3
答:A的密度为0.8×103kg/m3
(2)A受到F浮=ρgV排=1×103kg/m3×10N/kg×1.0×10﹣3m3=10N;因为A恰好悬浮,所以F浮=GA+F拉A
细线对A的拉力F拉A=F浮﹣GA=10N﹣8N=2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细线对B的拉力F拉B=F拉A=2N。答:细线对B的拉力2N
【解析】(1)首先根据计算物体A的质量,然后再根据计算物体A的密度;
(2)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物体A的受力情况:计算细绳对A的拉力,最后根据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求出细线对B的拉力。
变式1:如图所示,弹簧上端与物块m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物块的体积为100cm3 , 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不计弹簧质量及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对底部的拉力为0.2N
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1/9
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是0.1N
D.物块的质量为0.9kg
【答案】C
【解析】根据F浮=ρ水gV物 求得物块浸没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然后对物块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列出等式首先求出物块的重力;
(1)根据力的平衡和力的相互作用即可求出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和弹簧对底部的拉力;
(2)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即可求出浸没的体积与物块的体积之比,然后求出露出水面的体积与物块体积的关系;
(3)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支持力即可;
(4)根据G=mg即可求出物块的质量。
【解答】物块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时V排=V物=100cm3=1×10-4m3;
物块浸没在水中浮力F浮=ρ水gV物=1.0×103kg/m3×10N/kg×1×10-4m3=1N;
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浮力F浮′=ρ酒精gV物=0.8×103kg/m3×10N/kg×1×10-4m3=0.8N;
物块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力分析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图甲中:F浮=F拉+G, 即F拉=F浮-G=1N-G------------①
图乙中:F浮′+F支=G, 即F支=G-F浮′=G-0.8N---------②,
已知: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
即:F拉=F支,所以,1N-G=G-0.8N 解得:G=0.9N;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会对物块的拉力为F拉=F浮-G=1N-0.9N=0.1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弹簧对底部的拉力F拉′=F拉=0.1N,故A错误;
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处于漂浮,则:F浮″=G=0.9N,
这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那么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露=V-V排''=1×10-4m3-9×10-5m3=1×10-5m3;
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 故B错误;
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F支=G-F浮′=0.9N-0.8N=0.1N,故C正确;
D.质量 , 故D错误。
变式2: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
A.悬浮 B.漂浮 C.沉底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A漂浮在液面上时,GA=F浮,即:,
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
所以,解得: ,
B放在A上时,刚好完全浸没,则: ,即:
将, VA=2VB ,ρA=0.6×103kg/m3 ,代入上式得:
ρB=0.4×103kg/m3,ρB<ρ液 ,所以将物块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会漂浮在液面上。
变式3:如图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质弹簧的一端连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知小球的体积是500cm3,小球静止时受到弹簧对它的作用力为4N。则:
(1)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如果剪断弹簧后,请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再次静止后小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答案】(1)∵小球完全浸没在水中 ∴V排=V物=500cm3=0.0005m3
F浮=ρ液g V排=1.0×103kg/m3×10N/kg×0.0005m3=5N
(2)解:小球静止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可分为二种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1可知,G=F浮+F弹=5N+4N=9N
剪断弹簧后,G>F浮 , 小球下沉至容器底部静止,此时F浮=5N
由图2可知,G=F浮-F弹=5N-4N=1N
剪断弹簧后,G<F浮,小球上浮至水面处于飘浮状态,此时F浮=G=1N
【解析】(1)物体浸没时, V排=V物,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浮=ρ液g V排求出 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2) 小球静止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可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 小球下沉至容器底部静止,求出浮力;另一种情况是小球上浮至水面处于飘浮状态。
专题2 液面高度变化问题
典例1:将冰块放在浓盐水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高度将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该浓盐水的密度为1.2g/cm3 , 露出水面的冰块体积是冰块体积的几分之几?________;若用水代替盐水,则液面高度将________。(冰的密度为0.9g/cm3)
【答案】 上升;1/4;不变
【解析】(1)首先根据计算出冰块在盐水中的V排,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冰块熔化成水的体积,然后将两个体积比较大小即可;
(2)根据漂浮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用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将两边分解推导即可;
(3)根据(1)中的方法分析即可。
【解答】(1)冰块在水面漂浮, 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
那么它排开盐水的体积为:;
冰熔化后质量不变, 熔化成水的体积为:;
因为ρ水<ρ盐水; 所以V>V排; 那么杯中液面高度上升;
(2)当冰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
ρ盐水gV排=ρ冰gV; ρ盐水V排=ρ冰V;
1.2g/cm3×(V-V露)=0.9g/cm3×V;
那么:;
(3)根据(1)中分析可知:
如果盐水换成水,那么冰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此时化成水的体积和冰块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因此液面高度不变。
变式1:如图,一杯果汁(密度大于水),加冰后液面正好同杯口相平。则在冰块熔化过程中( )
A.液面不变,液体不溢出 B.液面不变,液体溢出 C.液面下降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将冰块排开果汁的体积和熔化成水的体积进行比较,如果后者大,那么液体溢出;如果前者大,那么液体不溢出。
冰块在液面上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力=G; 那么它排开果汁的体积:;
冰块熔化后质量不变, 那么熔化成水的体积:;
因为ρ水<ρ果汁 , 所以V水>V果汁。
因此液面不变,但是液体溢出。
变式2: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底的一铁沙球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答案】 变大;上升
【解析】(1)根据漂浮条件,判断大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进而确定它受到浮力的变化;
(2)已知浮力的大小变化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确定大碗排开水的体积变化,进而确定水面的变化。
【解答】(1)铁沙球放入大碗前后,大碗都在水面漂浮,
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
因为放入球后,大碗的总重力变大;
所以大碗受到的浮力变大;
(2)当铁沙球沉在水底时,
大碗和球受到的总浮力:F浮当铁沙球放入大碗后漂浮,
大碗和球受到的总浮力:F'浮=G碗+G球;
因此它们受到的总浮力变大了;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水的密度不变,那么大碗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因此水盆中的水面将会上升。
变式3: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0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ρ水=1.0×103kg/m3)
(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
(2)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 ▲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m3 , 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
【答案】(1)解:因为空桶漂浮在水面,所以F浮=G桶=10N
(2)解:上升;
F浮总=ρ液gV排=1×103Kg/m3×10N/kg×6×10-3m3=60N
G石=F浮总-G桶=60N-10N=50N
m石= =5kg
【解析】(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据浮沉条件计算出空桶受到的浮力;
(2)首先比较鹅卵石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化,进而确定水面高度的变化。
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二力平衡G石=F浮总-G桶计算出鹅卵石的重力,最后根据公式 计算鹅卵石的质量。
【解答】(1)因为空桶漂浮在水面,所以F浮=G桶=10N;
(2)鹅卵石原来在水里下沉,那么F浮桶和鹅卵石受到的浮力F浮总=ρ液gV排=1×103Kg/m3×10N/kg×6×10-3m3=60N;
鹅卵石的重力:G石=F浮总-G桶=60N-10N=50N;
鹅卵石的重力 。
专题3 利用浮沉条件判断状态与密度等
典例1:(2024八上·期末) 体积相同的铜、铁、铝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已知这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铜>ρ铁>ρ铝,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铜、铁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F铅<F铁<F铜
C.三个小球的重力关系G铝>G铁=G铜
D.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m铝>m铁>m铜
【答案】D
【解析】(1)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是物体上浮或悬浮,据此判断三个小球的空心问题。
(2)已知三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并结合图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判断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
(3)根据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结合浮力关系求出三个小球的重力关系,进一步根据G=mg得出质量关系。
【解答】由图可知铜球漂浮、铁球悬浮,二者一定是空心的;铝球下沉,可能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A错;
因为F浮=ρ水gv排,排开水的体积,v铜<v铁=v铝,所以受到的浮力:F铜<F铁=F铝,故B错;
因为铜球漂浮,所以F铜=G铜,即ρ水gv排=ρ铜球gv,
因为v排<v,所以ρ水>ρ铜球;------①
因为铁球悬浮,所以F铁=G铁,即ρ水gv排=ρ铁球gv,
因为v排=v,所以ρ水=ρ铁球;-------②
因为铝球下沉到水底,所以F铝<G铝,即ρ水gv排<ρ铝球gv,
因为v排=v,所以ρ水<ρ铝球;--------③
由①②③可知:ρ铜球<ρ铁球<ρ铝球,
因为m=ρv,体积相同,所以三球的质量:m铜球<m铁球<m铝球,故D正确;
因为G=mg,所以三球的重力:G铜球<G铁球<G铝球,故C错;
故答案为:D。
变式1:(2024八上·诸暨月考)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实心木块、铝块和铁块均静止于水中,已知ρ水<ρ铝<ρ铁,则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
A.木块 B.铝块 C.铁块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较浮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铝块在水里下沉,则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因为木块和铝块的重力相等,所以浮力F木>F铝。
铝块和铁块都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铝>V铁,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F铝>F铁。
那么三者受到的浮力F木>F铝>F铁。则浮力最小的是铁块。
变式2:(2024九下·柯桥月考)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C.乙烧杯中小球排开的液体质量大
D.甲烧杯底部受到液体 的 压强小
【答案】A
【解析】(1)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
(2)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
(4)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体gh判断。
【解答】A.小球在甲中漂浮,那么F浮甲=G;小球在乙中悬浮,那么F浮乙=G,因此二者浮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
B.小球在甲中漂浮,那么密度ρ甲>ρ;小球在乙中悬浮,那么ρ乙=ρ,因此液体密度ρ甲>ρ乙,故B错误;
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可知,二者受到的浮力相等,那么二者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根据G排=m排g可知,二者排开液体的质量相同,故C错误;
D.h甲=h乙,且ρ甲>ρ乙,根据公式p=ρ液体gh可知,甲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大,故D错误。故选A。
变式3:(2023·鹿城模拟)将两个相同的容器甲和乙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向其中倒入不同种类的液体,并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这两个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个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那么,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甲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答案】小于;等于;大于
【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大小的判断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解答】通过甲乙的对照可知(密度越小越往上),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又因为高度相等,故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小;甲中物体悬浮,乙中物体漂浮,故其所受浮力均等于重力,即其浮力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排开液体的重力即为其所受浮力,故甲乙中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相等;由上述结论可知其所受浮力相等,而,而乙中上方压力为零,故甲中的下方压力更大。
专题4 潜水艇,轮船等
典例1:在制作潜艇视型比部中,小温用3个600mL的矿泉水瓶黏在一起,两个密封的作“生活舱”,一个瓶身开孔的作”工作舱”,矿泉水瓶质量不计,替代潜艇质量的若干金属螺母放在“工作舱"内,通过往“工作舱"向内注水和向外排水实现淞艇的上浮、悬浮和下沉。(ρ水=1.0×103kg/m3)
(1)比赛中,小温要让漂浮状态的“潜艇”下沉入水,他应该往“工作舱”   (填“向内注水”和“向外排水”)
(2)潜艇悬浮中。有小螺母从“工作舱"的小孔中掉落至水底,此时潜艇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金属螺母体积不计,要实现潜艇上浮和下沉,则金属螺母重力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1)向内注水
(2)不变
(3)10N < 6< 15N
【解析】(1)潜艇可通过改变其所受重力,来实现浮沉;
(2)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3)浮力大于重力上浮,反之小于潜艇下沉。
【解答】(1)当重力大于浮力时才会下沉,故应向内注水;
(2)潜艇完全浸没时其所受浮力大小不发生变化;
(3);

故在装满水时螺母重力最小为12N,没有装满水时重力最大为18N,范围为12N~18N
变式1:(2024·杭州模拟)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小船的重力
C.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D
【解析】小船漂浮,没有放入物体前,三只小船所受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的重力;
放入物体后,小船仍然漂浮,但放入的物体质量不同、重力不同,三只小船所受浮力也就不同,放入的物体越重,所受浮力越大,因为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根据F浮=ρ液gV排比较浮力的大小。
【解答】三只小船放入物体前后始终漂浮,浮力始终等于各自的重力,放入的物体越重,自身的重力越大,所受的浮力也就越大;放入的物体越轻,自身的重力越小,所受的浮力也就越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变式2:(2024八上·期末) 如图所示,“蛟龙号”7000 米级海试第五次下潜任务于北京时间 2012 年6月27 日 5 点 29分开始注水下潜,11 点 47 分,潜水器到达7062m深度海底。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   ,浮力   。(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变大;不变
【解析】浸在流体内的物体受到流体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叫作浮力,与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指物体浸没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压力的差(流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浮力的定义式为F浮=G排(即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处于稳定状态下所排开液体的重力),计算可用它的推导公式F浮=G排=ρ液gV排(ρ液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kg/m3;g为常数,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取g=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V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m3)。同时,液体的浮力公式也适用于气体(把ρ液换为ρ气即可),未做特殊说明时,浮力一般指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解答】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所以“蛟龙号”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潜水器在水中属于悬浮状态,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和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
变式3:(2022八上·临海期末)半潜船是专门运输超大型设备的船舶。如图甲所示,半潜船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使货物能够进入装货甲板上,然后半潜船上浮至水面,将货物运走。如图乙所示为用半潜船运送损坏的舰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半潜船处于悬浮状态
B.图甲状态下的半潜船所受重力大于浮力
C.半潜船处于图甲和图乙状态时所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D.半潜船从图甲上浮至图乙状态是靠减少自身重力实现的
【答案】D
【解析】A.根据甲图可知,半潜船的甲板在水面以下,而其它部分在水面以上,因此处于漂浮状态,故A错误;
B.图甲中,半潜船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错误;
C.比较甲和乙可知,半潜船浸在水中的体积甲大于乙,故C错误;
D.甲和乙中,半潜船的浮力都等于重力。乙中是将货物拉走后的状态,此时半潜船的重力减小,则它是通过减小自身重力实现的,故D正确。
专题5 密度计
典例1:(2024八上·期末)资料显示: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科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两种牛奶品质的优劣,他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
(1)纯牛奶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分别将“浮标”浸入 A、B两种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 A 和 B,如图乙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关系为ρA   (填“>”“<”或“=”)ρB,由此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
(3)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两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   。
【答案】(1)混合物
(2)<
(3)“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或浮标缠绕多一些铁丝)
【解析】物体沉浮条件:ρ物>ρ液,物体下沉 ,G物>F浮;ρ物>ρ液,物体沉底 ,G物=F浮+F支(是下沉的最终稳定状态);ρ物 =ρ液,物体悬浮 ,G物=F浮;ρ物<ρ液,物体上浮,G物<F浮;ρ物<ρ液,物体漂浮,G物=F浮(是上浮的最终稳定状态) ;故物体在液体中共有漂浮、上浮、悬浮、下沉、沉底五种状态。 浮力的定义式为F浮=G排(即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处于稳定状态下所排开液体的重力),计算可用它的推导公式F浮=G排=ρ液gV排(ρ液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kg/m3;g为常数,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取g=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V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m3)。同时,液体的浮力公式也适用于气体(把ρ液换为ρ气即可),未做特殊说明时,浮力一般指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解答】(1) 纯牛奶是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
(2)分别将“浮标”浸入 A、B两种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 A 和 B,如图乙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处排开液体的体积比B大,在都是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的情况下,浮力不变,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所以ρA <ρB;
(3)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两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或浮标缠绕多一些铁丝),做的更细一些,在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底面积越小,高越长,更好划分刻度,提高精确度;
故答案为:(1)混合物(2)<(3)“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或浮标缠绕多一些铁丝)
变式1:(2024八上·期末) 在三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其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种液体对试管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B.三种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是G甲=G乙=G丙
C.三种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支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答案】D
【解析】浮沉条件是物理名词,指的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的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种情况。条件:下沉:ρ物>ρ液,G物>F浮 ;悬浮:ρ物=ρ液,G物=F浮 ;上浮:ρ物<ρ液,G物<F浮;漂浮:ρ物<ρ液,G物=F浮 ;沉底:ρ物>ρ液,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F浮<G;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解答】由题可知,三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浮沉条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装入等量铁砂的三支相同的平底试管的重力相等,所以三种液体对试管的浮力大小相等,故 A错误;由图可知,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丙>ρ乙>ρ甲,现在三个烧杯中液面相平,排开丙液体的体积最少,所以原来丙液体最多,所以丙液体最重,故 B错误;图中三种液体液面相平,又知ρ丙>ρ乙>ρ甲,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丙>P乙>P甲,故C错误;三支试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三支试管底部所受的压力也相等,三支试管相同,底面积相同,所以三支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相等,故 D正确。
故答案为:D
变式2:(2022八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如图1 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请提出改进做法________。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如图2三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________。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如何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写出一种方法__________。
【答案】(1)吸管下端继续增加铜丝 (2)不变 (3)B (4)用更细的吸管
【解析】1、密度计下的玻璃泡中放入一定数量的铅丸可使密度计竖直立在液体中;
2、密度计工作时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由于重力不变所以浮力都相同;
3、由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当浮力相同时通过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可得到V排的大小。当液体密度越大时,V排越小露出液体的部分就越多,所以刻度越往上表示密度越小。密度计上的h与液体密度是成反比关系的,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4、要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也就是在改变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高度更大,所以由公式V=Sh得出答案。
【解答】(1) 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请提出改进做法 吸管下端继续增加铜丝 ;
(2)这根吸管制作的简易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吸管自身的重力,所以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3)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且密度计刻度是上小下大,所以B图密度计的刻度是合理的;
(4)根据公式h=V/S可知,在体积变化相同时,要使h变化越大,S要越小,所以可使用更细吸管
变式3:(2022八上·衢州期中)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质越差。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如图所示。
(1)纯牛奶是   (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2)分别将自制密度计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品质较高的牛奶为   (选填“甲”、“乙”或“相同”)
(3)使用中,发现细铁丝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这一杯牛奶密度(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不变),则测得密度与原来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乳浊液 (2)乙 (3)偏小
【解析】(1)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2)根据浮沉条件确定二者浮力的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比较密度大小即可。
(3)注意分析液面所对刻度的变化即可。
【解答】(1)纯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为乳浊液;
(2)密度计始终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当浮力相同时,密度计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乙的密度较大,品质较高。
(3)细铁丝在外面时和在里面时,密度计的总重力不变,根据F浮力=G总可知,它们受到的总浮力不变。根据F浮力=ρ液gV排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当细铁丝在外面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铁丝的体积与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而铁丝在里面时,只有玻璃管排开液体。比较可知,玻璃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即液面所对的刻度靠上,即测出密度偏小。
专题6 利用浮力测量物体质量(浮力秤)
典例1:(2022八上·鄞州期中)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1台“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已知玻璃杯质量是200g,底面积是30cm2,高度为15cm,(ρ水=1×103kg/m3 g取10N/kg).求: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所受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多少kg?(即量程).
【答案】(1)杯子的重力:G=mg=0.2kg×10N/kg=2N,
因为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2N;
(2)由F浮=ρ液gV排得:V排= = =2×10-4m3,
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 = ≈0.067m
(3)当杯子下沉的深度为0.15米时,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0×10-4m2×0.15m=4.5N,
即:F=F浮′-F浮=4.5N-2N=2.5N,
则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mmax=0.25kg.
【解析】(1)首先根据G=mg计算出杯子的重力,再根据漂浮条件计算杯子受到的浮力,即F浮=G;
(2)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式 计算出杯子排开水的体积,再根据公式 计算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杯子下沉的深度为0.15米时,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水gV排 计算出此时杯子受到的最大浮力 F浮',再根据二力平衡Gmax=F浮力'-G杯计算出浮力秤内装水的最大重力,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浮力秤的最大称量质量。
变式1:(2022八上·杭州月考)小才同学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后,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了“水秤”模型,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透明大桶足够深,小筒的高度为 H=0.3m,底面积为 S=0.02m2,小筒和秤盘总重量为
30N,小筒壁厚度可忽略不计。ρ水=1.0×103kg/m3。求:
(1)如图甲所示,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为   N;
(2)请确定该浮力秤的零刻度线的位置(即A 点距小筒底部的距离);
(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物体后,就可以称量物体所受重力,则该“水秤”模型最大能称量的物体重力为多少N?
【答案】(1)30
(2)根据F浮=ρ液gV排得,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 =3×10-3m3
由V=Sh得,A点距小筒底部的距离:h= =0.15m
(3)在秤盘上放物体后小筒受到最大浮力为;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0.02m2×0.3m=60N
物体的最大重力为:G=F浮′-G0=60N-30N=30N
【解析】(1)根据漂浮条件计算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
(2)浮力秤的零刻度线的位置其实就是不放物体时水面所对的位置。首先根据 计算出小筒排开水的体积,再根据 计算A点到小筒底部的距离。
(3)首先根据V排'=SH计算出小筒排开水的最大体积,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gV排计算小筒受到的最大浮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 G=F浮′-G0 计算所测物体的最大重力。
【解答】(1)小筒漂浮在水面上,则不放物体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力=G=30N。
变式2:(2024八上·诸暨月考)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个用10根完全相同的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筏,每根竹子质量为8kg,体积为0.1m3,忽略制作竹筏所使用绳子的质量和体积。计算(g=10N/kg):
(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是   牛。
(2)不载人时,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大?
(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竹筏上每人的平均体重为500N,则该竹筏最多能载几人?
【答案】(1)800
(2)V排=F浮/ρg=800N/(1.0×103kg/m3×10N/kg)=0.08m3
(3)V排′=0.5V总=0.5×1m3=0.5m3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5m3=5×103N
G总=F浮′-G竹筏=5000N-800N=4200N
n=G总/G人=4200N/500N=8.4
该竹筏最多能载8人
【解析】(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大小等于重力。
(2)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竹筏排开水的体积。可根据计算。
(3)竹筏一半浸入水中,,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计算出F浮,漂浮时,浮力大小等于总重力。
【解答】(1)竹筏漂浮在水面上,
变式3:(2024八上·期末) 某科技小组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他们找来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处系一块质量适当的小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中,如图所示。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空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小石块的作用是   ;这时小石块和饮料瓶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的总重力。
(2)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所示),这种浮力秤质量的刻度是    (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3)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体部分的横截面积为50 cm2,现在要在饮料瓶的竖直标线上刻上对应的被测物体质量值。试通过计算说明,在零刻度线之上1cm处应刻上的对应质量值。
【答案】(1)使浮力秤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中;等于
(2)均匀
(3)解:由解析中(2)知 所以m=ρ* Sh,当h=1cm时,
0.05kg=50g
【解析】浮沉条件指的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的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种情况。条件:下沉:ρ物>ρ液,G物>F浮 ;悬浮:ρ物=ρ液,G物=F浮 ;上浮:ρ物<ρ液,G物<F浮;漂浮:ρ物<ρ液,G物=F浮 ;沉底:ρ物>ρ液,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F浮<G;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解答】(1)如果没有石块,浮力秤容易歪斜,难以竖直漂浮在水中,所以石块的作用是使浮力秤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中;由于二者漂浮,它们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
(2)设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m,饮料瓶圆柱体部分的横截面积为 S,在浮力秤中放入被测物体后,瓶身浸入的深度增加值为h,则浮力秤再次平衡时,增大的浮力等于增大的重力,即
整理可得
因为ρ液、S为定值,
所以h与m成正比,即该浮力秤质量的刻度是均匀的。
(3)解:由解析中(2)知;所以m=ρ液 Sh,当h=1cm时, 0.05kg=50g
故答案为:(1)使浮力秤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中、等于9(2) 均匀(3)50g
1.(2023·温州模拟)小明将金鱼装入有水的塑料袋中,扎紧塑料袋,再放入盛水的玻璃缸中,忽略塑料袋质量,将会看到(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下沉直至沉底。若将塑料袋浸入水中,则排开水的体积V排等于塑料袋浸入水中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水gV排
塑料袋的里面的水和鱼的总体积V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排=V
根据G=mg=ρgV
得F浮=G水,所以塑料袋会悬浮,
故答案为:B。
2.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图所示.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上下晃动
【答案】C
【解析】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根据浮沉条件可知,这时它们受到的总浮力等于总重力;如果把金属块和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气球外面水的压强就会减小,气球就会体积变大,那么它们受到的总浮力就会增大,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则金属块和气球向上运动。
3.(2023八上·椒江期末)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展示了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无法上浮的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乒乓球重力大于浮力
B.乒乓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C.失重环境下乒乓球不受浮力
D.乒乓球所处位置较深,受到水对它的压力较大
【答案】C
【解析】(1)(2)(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
【解答】在太空中,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乒乓球重力为零。在水中静止时,没有受到水的压力,所以不会受到浮力,即 乒乓球没有受到力,故A、D错误,C正确;
乒乓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质的密度与位置无关,故B错误。
4.(2023·舟山模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远洋货轮从长江驶入大海时,浮力会变大
B.图乙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都无法使瓶内的“浮沉子”悬浮
C.图丙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位置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D.图丁中,将同一只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漂浮,所受浮力大小Fa=Fb,液体的密度ρa<ρb
【答案】D
【解析】(1)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变化;
(2)挤压塑料瓶时,瓶内气压发生改变,于是浮沉子里面的水会流出或流进,从而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变化;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p液gV排分析;
(4)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p液gV排分析作答。
【解答】A.远洋货轮由长江驶入大海后,仍然在水面漂浮。根据漂浮条件,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远洋货轮重力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
B.压矿泉水瓶侧面,松开手,大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就会悬浮在水中,故B错误;
C.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增大时,它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p液gV排可得,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
D.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则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平衡力的特点可得,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即Fa=Fb,由图丁可得,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a>V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p液gV排可得,液体密度ρa<ρb,故D正确。
5.(2023·义乌模拟)海中断崖是指海水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形成的密度跃层。潜艇在水下航行到海中断崖,会急剧掉向海底,发生“掉深”事故,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潜艇遭遇“海屮断崖”前后所受的浮力不变
B.向潜艇中的水柜充气可以增大潜艇 受到的浮力
C.向潜艇中的水柜充气可以减小潜艇的重力
D.下沉中的潜艇浮力大于重力,就可以马上上浮
【答案】C
【解析】(1)潜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浮沉的,海水中不同深度下海水的密度不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确定浮力有所变化;
(2)(3)根据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的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判断;
(4)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解答】“掉深”是由于潜艇遇到密度突然减小的海水,由于潜艇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潜艇受到的浮力减少,故A错误;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为了上浮,应使重力小于浮力,所以应迅速打开供气阀门,排出水舱内的水,使重力减小,当浮力大于重力潜艇上浮;由此可知,向潜艇中的水柜充气可以减小潜艇自身的重力,故B错误,而C正确;
下沉中的潜艇浮力大于重力,潜艇掉深有所减缓,但不会立即停止,这是因为潜艇具有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6.(2024八上·期末)端午节那天,小科发现煮熟后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比乙大 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答案】B
【解析】浮沉条件指的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的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种情况。条件:下沉:ρ物>ρ液,G物>F浮 ;悬浮:ρ物=ρ液,G物=F浮 ;上浮:ρ物<ρ液,G物<F浮;漂浮:ρ物<ρ液,G物=F浮 ;沉底:ρ物>ρ液,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F浮<G;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解答】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所以B正确,D错误。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漂浮,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沉底,所以甲的密度比乙小,C错误。 由于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所以甲的质量比乙小,A 错误。
故答案为:B
7.(2021八上·绍兴期中)密度计分为“比重计”和“比轻计”。测量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时用比重计,比重计的最小刻度线是“1”;测量密度小于水的液体用比轻计,比轻计的最大刻度线是“1”。右图中A、B两支密度计,一支是比重计,一支是比轻计,它们的外形完全相同,B中配重质量大于A。选择正确的是(  )
A.图中刻度“a”大于刻度“b”
B.将A,B两支密度计放入水中,漂浮时露出水面较长的密度计是B
C.密度计B是比重计,刻度线“1”在密度计刻度的上端
D.密度计A是比重计,刻度线“1”在密度计刻度的下端
【答案】C
【解析】(1)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较二者V排的大小,进而确定露出水面的体积大小即可;
(3)(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测量液体的密度的大小,从而确定密度计的种类以及刻度的分布规律。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V排a>V排b;
当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时,浮力始终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V排越大,液体密度越小,
因此刻度“a”<刻度“b”;
即在密度计上,最上面的刻度小,最下面的刻度大,故A错误;
B.将A、B两支密度计放入水中,它们都在水面漂浮,
即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
因为GA<GB,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FA<FB;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浮力越大,V排越大;
因此排开水的体积VA<VB,那么A露出水面的长度较大,故B错误;
CD.当两只密度计都漂浮在液面上时,
A受到的浮力小于B受到的浮力,即FA<FB;
如果A、B的V排相等,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这时A测量的液体密度小于B测量的液体密度,
即B为比重计。
因为密度计的刻度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且比重计的刻度线“1”最小,
所以比重计的刻度线“1”在最上端,故C正确,而D错误。
8.(2023八上·鄞州期末)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质量相等体积不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排开甲液体质量小于小球A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B.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等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C.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小球A排开甲液体质量小于小球B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答案】A
【解析】知道A、B两球的质量相同,利用G=mg可得两球的重力相同,由图乙知,在乙液体中,A球漂浮、B球下沉,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得浮力大小关系,进而得出两球的体积关系。
(1)由图知,B球在甲液体中沉底,B球受到甲液体的浮力F浮=G排<G;A球在乙液体中漂浮,A球受到乙液体的浮力F浮=G排=G;据此比较小球 B 排开甲液体质量与小球 A 排开乙液体的质量大小关系;
(2)由图甲知,A、B球在甲液体中都沉底,球的重力G=F支+F浮,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比较受到的浮力关系,进而得出支持力的大小关系;
(3)由图知,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A球受到甲液体的浮力F浮=G排<G;A球在乙液体中漂浮,A球受到乙液体的浮力F浮=G排=G;据此比较小球 A 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大小关系;
(4)由图知,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A球受到甲液体的浮力F浮=G排<G;B球在乙液体中下沉,B球受到乙液体的浮力F浮B=G排<G;G排甲、G排乙都小于同一个值,无法比较其大小。
【解答】A、B两球的质量相同,由G=mg可知,两球的重力相同,即GA=GB;
由图乙知,在乙液体中,A球漂浮,则ρA<ρ乙;B球下沉,则ρB>ρ乙,
所以两球的密度ρA<ρB,
由可得,两球体积VA>VB。
A.由图知,B球在甲液体中沉底,B球受到甲液体的浮力F浮B=G排甲<GB;A球在乙液体中漂浮,A球受到乙液体的浮力F浮A=G排乙=GA。因为GA=GB,所以G排甲<G排乙,则可知小球 B 排开甲液体质量小于小球 A排开乙液体的质量,故A正确;
B.由图甲知,A、B球在甲液体中都沉底,因为G=F支+F浮,所以受到的支持力F支=G-F浮。因为VA>VB,则VA排>VB排,根据F浮=ρ甲V排g可知,浮力F浮A>F浮B;又因为GA=GB,所以受到的支持力F支A<F支B,故B错误;
C.由图知,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A球受到甲液体的浮力F浮甲<GA;A球在乙液体中漂浮,A球受到乙液体的浮力F浮乙=GA,所以F浮甲<F浮乙,即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故C错误;
D.由图知,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A球受到甲液体的浮力F浮A=G排甲<GA;B球在乙液体中沉底,B球受到乙液体的浮力F浮B=G排乙<GB;因为GA=GB,所以G排甲、G排乙都小于同一个值,无法比较其大小,则无法比较小球A排开甲液体质量和小球 B 排开乙液体的质量,故D错误。
9.(2021·浙江温州·八年级期中)2020年4月23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19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落锚。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答案】C
【解析】对考察船和船锚进行整体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力的平衡式,并推导出船的浮力的计算方法,接下来根据三种情况下船锚排开水的体积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确定它受到浮力的大小,最后再通过前面得到的关系式比较船所受浮力的大小即可。
【解答】将船和铁锚为一个整体,
图甲中:船受到的浮力为F甲,铁锚受到的浮力为F浮1,考察船处于漂浮状态,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F甲+F浮1=G; 那么:F甲=G-F浮1;
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船身受到的浮力F乙、铁锚受到的浮力F浮2 ,
由于考察船时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知:F乙+F浮2=G; 所以:F乙=G-F浮2;
图丙中由于铁锚沉底,则铁锚受到支持力的作用,
所以船身受到的浮力F丙、铁锚受到的浮力F浮2、支持力F支持 ,
根据受力平衡可知:F丙+F浮3+F支持=G; 所以:F丙=G-F浮3-F支持;
由于图甲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和图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
则铁锚排开水的体积V排1<V排2=V排3 ,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1<F浮2=F浮3; 所以,F甲>F乙>F丙
10.(2023·衢州)小科通过研究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结论,下列四组实验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是(  )
①测力计挂着浸在水中的铁块,慢慢下移,在铁块浸没前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
②测力计挂着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让铁块再下移一段距离测力计示数不变
③将两块相同的木块以横、竖不同的姿态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
④将质量相同、形状各异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
A.只有②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当物体浸入的深度改变时,如果浮力发生改变,那么说明二者存在关系;否则,浮力与深度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只改变深度。而铁块慢慢浸入水中时,深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都增大,故①不合题意;
②浸没在水中的铁块,它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让铁块再下移一段距离测力计示数不变,根据F浮力=G-F拉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这说明浮力与深度无关,故②符合题意;
③将两块相同的木块以横、竖不同的姿态放入水中,则浸入的深度不同。但是二者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即二者浮力相等,那么说明浮力与深度无关,故③符合题意;
④将质量相同、形状各异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受到的浮力都相等,但是浸入的深度不同,那么说明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故④符合题意。
则能够证明结论的是②③④。
11.(2023·湖州)现将一杯子和木块(不吸水,密度为0.6×103千克/米3)以两种方式放入同一容器中(容器内水的质量保持不变)。如图所示,图1杯子开口向上,浮在水面上。图2杯子倒扣(里面充满水),木块紧贴杯底,一起悬浮在水中。两种情况下(  )
A.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相同 B.杯子所受浮力的大小相同
C.容器内水的深度相同 D.木块对杯子底部力的大小相同
【答案】C
【解析】(1)(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
(3)首先根据漂浮和悬浮条件比较浮力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比较V排的大小,进而确定水的深度变化;
(4)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对杯底压力的大小。
【解答】A.因为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图1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图2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大,那么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故A错误;
B.图1杯子所受的浮力等于杯子和木块的总重力,图2杯子所受浮力小于杯子的重力,故B错误;
C.图1中木块和杯子一起漂浮,则它们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图2中,木块和杯子悬浮,则浮力等于重力,则二者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同,那么容器内水的深度相同,故C正确;
D.图1中,木块对杯底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图2木块对杯子底部的压力等于杯子受到的浮力减重力,故木块对杯子底部力的大小不同,故D错误。
12.如图甲所示,高5cm、重5N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现向烧杯中匀速缓慢加水,水位高度H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1N的力伸长或压缩1cm,弹簧体积及所受浮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B.t1~t2时刻,弹簧的长度变化了15cm
C.t.时刻,物体所受的浮力为10N D.该物体的密度为0.4×103kg/m3
【答案】C
【解析】A. t1时刻, 物块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弹力和重力相互平衡,即弹力向上,那么弹簧被压缩,故A错误;
B.根据乙图可知,t1时刻时,弹簧的长度是5cm,即物块下表面距离烧杯底部5cm;当t2时刻时,物块上表面距离烧杯底部20cm,下表面距离烧杯底部:20cm-5cm=15cm,即现在弹簧长度是15cm,那么这段时间弹簧伸长了:15cm-5cm=10cm,故B错误;
C.t1时刻时,因为受到5N的压力,所以它缩短了5cm,这时弹簧长5cm,那么弹簧原长是:5cm+5cm=10cm;t2时刻时,弹簧长度是15cm,所以它伸长了5cm,即产生向下的拉力5N。根据F浮=G+F得到,物体这时受到的浮力是10N,故C正确;
D.物块的体积是: ;
物块的密度为: 。
13.(2024八上·期末)质量为1.5kg 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是   kg/m3。(g取10 N/kg)
【答案】15;0.6×103
【解析】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木块受到的浮力,根据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求出木块的重力,联立等式即可求出木块的密度。
【解答】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F浮'=G木=mg=1.5kg×10N/kg=15N
因为F浮=ρgV排,且,G=mg,ρ水gV排'=ρ木Vg,即
解得:。
故答案为:15;。
14.(2023八上·海曙期末)小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圆柱形空心玻璃管(足够长)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已知玻璃管横截面积为3cm2,质量为20克,铁丝质量10克,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使用中,小科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铁丝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当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时(如图乙),杯内液体将   (填“比A处高”“比A处低”或“仍在A 处”);现对改进后的密度计标定刻度(即在相应位置标识刻度以及对应的密度值),则示数为0.8g/cm3的刻度线应标在离玻璃管底部   cm处。
【答案】仍在 A 处;12.5
【解析】(1)密度计放在液体中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判断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变化,判断出杯中液面的变化。分析管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然后分析上浮还是下沉。
(2)根据漂浮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时,
由于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不变;
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变,浮力大小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乙杯中的液面不变,仍在A处。
(2)玻璃管的总重:G=mg=(0.02kg+0.01kg)×10N/kg=0.3N,
因为玻璃管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即G=F浮=ρ水gV排,
代入数据可得:0.3N=0.80×103kg/m3×10N/kg×3×10-4m2×h水,
解得h水=0.125m=12.5cm,
即示数为0.8g/cm3的刻度线离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12.5m。
15.(2020八上·黄岩期中)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球状,轻轻放到烧杯内的水面上,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再把它捏成碗状,轻轻放到该烧杯内的水面上,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
(1)图甲中橡皮泥所受浮力   其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乙图中的橡皮泥做成中空的形状,比甲图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橡皮混所受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相同”),使密度大于水的橡皮泥在水中静止时能够漂浮水面,利用这个原理,人们用钢铁制造了轮船。
【答案】(1)小于(2)增大
【解析】(1)根据浮沉条件分析解答;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分析橡皮泥受到浮力的变化。
【解答】(1)图甲中橡皮泥在水中下沉,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2)乙图中的橡皮泥做成中空的形状,比甲图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可知,橡皮混所受的浮力增大。
16.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ρ甲<ρ 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其中________球(选填“甲”“乙”“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答案】C;A;乙
【解析】(1)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比较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
(2)弹簧的弹力和形变的方向相反;对三个球进行受力分析,据此比较三个球重力的大小关系,最后根据密度公式比较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即可。
【解答】(1)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浮力与V排成正比;
三球完全浸没水中,它们排开水的体积V排都相同,
因此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即 F甲=F乙=F丙 ;
(2)甲下的弹簧伸长,因此受到向下的弹力,那么浮力F甲=G甲+F拉甲; 即G甲=F甲-F拉甲;
乙下的弹簧没有伸长或缩短,因此受到不受的弹力,那么浮力F乙=G乙;
丙下的弹簧缩短,因此受到向上的弹力,那么重力G丙=F丙+F拉丙;
那么三球的重力G甲根据公式可知,三球的密度: ρ甲<ρ 乙<ρ丙 ;
因为乙球的浮力等于重力, 所以乙球在液体中应该悬浮, 那么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
17.(2023·定海模拟)为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科学兴趣小组利用自行车气嘴、矿泉水瓶、细绳、气球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在矿泉水瓶盖和底部上各钻一个小孔,将两个自行车气嘴分别固定在瓶盖和底部,将气球用细绳与底部的气嘴绑紧,如图甲所示。打开瓶盖,使瓶内外气压一致,再拧紧瓶盖不漏气。
步骤二:关闭气嘴2,打开气嘴1;用气泵向矿泉水瓶充入气体,待手压瓶子感觉较硬时停止充气;用天平称出整个装置的质量为m1。
步骤三:关闭气嘴1,打开气嘴2;让瓶内的高压气体进入气球,至气球停止胀大;称出整个装置的质量为m2。
步骤四:比较m1与m2的大小。
(1)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写出一种检查图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
(2)本实验能验证气球在空气中受到浮力,其依据是m1   m2。
(3)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气球与气嘴2之间漏气,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改进型实验装置: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密闭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观察到    现象,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
【答案】(1)用天平称出整个装置的质量为m1保持不变
(2)>
(3)金属球会上升,配重下降
【解析】物体在空气中受到浮力的原因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大小不等的上下表面压力形成的。
【解答】(1)为验证其装置的气密性,应在充气后称量其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2)若气球受到浮力,在称量时气球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上托住气球),使称量值变小,故m1>m2;
(3)当往其中充入空气时,由于金属球体积大于配重块,故金属球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浮力更大,故金属球上升,配重下降。
18.(2023·鹿城模拟)如图所示为我国第三航空母舰“福建舰”,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正式下水,福建舰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其满载排水量为8×104吨。(海水的密度取近似值为1.0×103kg/m3)
(1)当战斗机从甲板上飞出后,“福建舰”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求“福建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3)“福建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
【答案】(1)减小
(2)F浮=G排液=m排液g=8×107kg×10Nkg=8×108N.
(3)V排液=m排液/ρ海水=8×107kg/1×103kg/m3=8×104m3
【解析】(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3) V排液=m排液/ρ海水 ;
【解答】(1)从甲板飞出后,总重力减小,故浮力减小;
19.(2022·杭州模拟)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装有水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浸没。物体所受浮力为10N,容器底面积50cm2,若不计绳重:
(1)求物体的体积;
(2)若细绳对物体的拉力为4N,求物体的密度;
(3)若剪断细绳,容器液面高度如何改变?请简要说明。
【答案】(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体积:
(2)物体受到重力、拉力和浮力,物体的重力:G=F浮﹣F=10N﹣4N=6N,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3)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将细线剪断后,静止时,漂浮,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6N,
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液面下降的深度为:
【解析】【分析】(1)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它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根据 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 G=F浮-F 计算出物体的重力,根据 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根据 计算物体的密度。
(3)剪断细线后,根据浮沉条件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出此时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将剪断细线前后的排开水的体积相减得到水的体积的变化量,最后根据 计算出水面的高度变化即可。
20.(2023·萧山模拟) 在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时,一实验小组将一质量为54g的橡皮泥放入盛水的水槽中,橡皮泥下沉。老师请大家思考能否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呢?他们经过思考后将橡皮泥捏成了一只小碗,将碗口朝上轻轻放在水面上,小碗漂浮。(ρ泥=1.2g/cm3,ρ水=1.0g/cm3,橡皮泥不溶于水)
(1)求橡皮泥的体积;
(2)橡皮泥“小碗”漂浮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
(3)小李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装满,碗就会沉入水槽底部,此时水槽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并加以证明   。
【答案】(1)
(2)解:漂浮 G排=
(3)下降;证明:当碗漂浮时,F浮1=G碗;当碗下沉到水槽底部时,F浮2<G碗,因此F浮2<F浮1;根据V排= ,在液体密度和g一定时,浮力越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因此液面将下降
【解析】(1)根据公式 计算橡皮泥的体积;
(2)首先根据浮沉条件F浮=G=mg计算出橡皮泥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计算出排开水的重力,最后根据 计算排开水的质量。
(3)首先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再比较小碗漂浮时和下沉时受到浮力的变化,最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式 确定液面的高度变化。
21.(2023九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柱形容器内装有深度大于10cm的某种液体,物体C是一个体积为1000cm3的均匀正方体,质量为480g。在液体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液面。则:
(1)图中物体C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少?
(2)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3)若在C上表面放置一个物体A,使C恰好完全浸没于液体中,则物体A的质量应为多少?
【答案】(1)解:物体C受到的重力:
GC=mCg=0.48kg×10N/kg=4.8N;
物体C漂浮在液面上,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C=4.8N;
答:物体C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是4.8N;
(2)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液gV排,
4.8N=ρ液×10N/kg×(1﹣ )×1000×10﹣6m3,
解得,液体密度为:ρ液=0.8×103kg/m3;
答: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3)解:物块C全部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V=10﹣3m3,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0﹣3m3=10N,
此时AC漂浮,G总=F浮′=10N,
物体A的重力GA=10N﹣4.8NN=5.2N,
mA= = =0.52kg=520g。
答:在C上表面放置一个物体A,使C恰好完全浸没于液体中,则物体A的质量应为520g。
【解析】(1)因为C是漂浮状态,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再根据重力计算公式:G=mg带入计算即可。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带入计算即可
(3)若在C上表面放置一个物体A,使C恰好完全浸没于液体,若将AC看成一个整体,则AC整体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且V排等于C物体的体积,根据F浮=ρ液gV排即可算出F浮,再根据F浮=GA+GC 可算出GA,根据GA=mAg 可算出A的质量。
22.(2023·舟山模拟)小阳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2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桶仍漂浮在水面。(g值取10N/kg,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水的密度1g/cm3)
(1)空桶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请判断,鹅卵石未捞出时与鹅卵石捞出放置在空桶内时相比,水池水面高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m3,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
【答案】(1)空桶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桶=12N
(2)上升
(3)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6.0×10-3m3=60N
桶内鹅卵石的重力为G石=F浮′-G桶=60N-12N=48N
鹅卵石的质量为
【解析】(1)根据漂浮条件计算空桶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2)水面的高度变化取决于鹅卵石和空桶排开水的体积大小;
(3)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水gV排′ 计算出此时桶受到的总浮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 G石=F浮′-G桶 计算出鹅卵石的重力,最后根据公式 计算鹅卵石的质量。
【解答】(2)当鹅卵石没有捞出时,空桶受到的浮力F浮桶=G桶;
鹅卵石受到的浮力F浮石<G石;
此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和为:F浮总=F浮桶+F浮石<G桶+G石;
当鹅卵石放在桶内时漂浮,它们受到的总浮力:F浮总'=G桶+G石;
比较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水gV排′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那么水池内的水面升高了。
23.(2023九下·义乌模拟)将一瓶新买来的标有净含量为550mL的矿泉水,先放在水平桌面上(瓶盖未开启),如图甲所示,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3cm2,接着把这个水瓶放在水中,瓶子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所示。然后把瓶中水喝完,测得这个空瓶(包含瓶盖)重力为0.2N。(已知矿泉水和水的密度均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瓶中水受到的重力;
(2)图甲中未开启过的矿泉水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图乙中瓶浸在水中的体积。
【答案】(1)由可知,m水=ρ水V水=1.0×103kg/m3×550×10﹣6m3=0.55kg,
G水=m水g=0.55kg×10N/kg=5.5N;
(2)解:图甲中矿泉水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总=G水+G瓶=5.5N+0.2N=5.7N,图甲中矿泉水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解:由漂浮条件可知,图乙中瓶子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F浮=G总=5.7N,由F浮=ρ液gV排可知,此时瓶浸在水中的体积:。
【解析】中S的单位是m2,中ρ的单位应是Kg/m3,注意单位转换
【解答】(1)已知矿泉水的体积V=550mL=550cm3=550×10-6m3,矿泉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根据m=ρV带入计算即可
(2)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G总=G水+G瓶
根据G=mg 可以计算出矿泉水的重力,再根据带入计算
(3)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浮=G总 ,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gV排 得出 ,带入计算即可
24.(2022八上·杭州期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简底面积为1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问:
(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牛?
(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
(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g取10 N/kg)
【答案】(1)小筒底面积为10cm2,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
故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Sh=10cm2×8cm=80cm3=8×10-5m3;
因小筒和秤盘是漂浮在水面上,故G筒=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8×10-5m3=0.8N;
(2)该秤测物体的最大质量时,就是V排=V筒=Sh=10cm2×20cm=200cm3=2×10-4m3;
此时物体和小筒秤盘的总重力G=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2×10-4m3=2N;
故此时物体的重力为G物=G-G筒=2N-0.8N=1.2N;
此时物体的质量为;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体质量;
因液体密度ρ液、小筒底面积S、小筒质量m筒都是定值,故物体质量与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数关系,故小筒上的刻度(即代表了小筒的深度)是均匀的。
【解析】(1)小筒和秤盘是漂浮在水面上,故它们的总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故只要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浮力,即为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
(2)该秤的原理是利用了漂浮时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该秤能测出物体质量的前提是小筒能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当小筒整个浸入水中时,所能秤出物体质量是最大的。此时物体和小筒秤盘的总重力等于小筒所受的浮力。
(3)刻度是否均匀,取决于小筒浸入的深度与物体的质量是否成正比或一次函数关系。
25.(2023·金华)某景区有乘氦气球升空的观光项目。如图所示,氦气球内充满氦气,下端连接吊篮,在吊篮底端有一根缆绳,通过缆绳来控制氦气球的升降。氮气球的体积为6000m3(不计球壁的厚度),ρ氦气=0.18kg/m3, ρ空气=1.29kg/m3,g取10N/kg。
求:(1)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是多少?
(2)氦气球在缆绳控制下,匀速竖直上升150m,用时300s,则氦气球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3)氦气球(含氦气)连同吊篮等配件的总重为4×104N,现有总质量为1740kg的乘客,乘坐氦气球匀速竖直升空,缆绳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缆绳对吊篮的拉力为多大?(不计吊篮及乘客在空气中的浮力,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1)
答: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是1080kg。
(2)
答:氦气球上升的速度是0.5m/s。
(3)F浮=ρ空气gV=1.29kg/m3×10N/kg×6000 m3=7.74×104N
G总= G球+ G人= G球+ m人g=4×104N+1740kg×10N/kg=5.74×104N
F缆= F浮- G总=7.74×104N-5.74×104N=2.00×104N
答:此时缆绳对吊篮的拉力为2.00×104N。
【解析】(1)根据公式m氦=ρ氦V氦计算氦气的质量;
(2)根据公式计算上升的速度;
(3)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空气gV排 计算出氦气球受到的浮力,再根据 G总= G球+ G人 计算出人和气球的总重力,最后根据 F缆= F浮- G总 计算吊篮受到的压力。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 浮沉条件与浮力计算
专题1 受力分析问题(两物体叠加受到拉力等)
典例1:如图用细线将正方体A和物体B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A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0.12m。已知A的体积为1.0×10﹣3m3,所受重力为8N;B的体积为0.5×10﹣3m3,g取10N/kg,求:
(1)A的密度;
(2)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
变式1:如图所示,弹簧上端与物块m相连接,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当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物块的体积为100cm3 , 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不计弹簧质量及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
A.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对底部的拉力为0.2N
B.当弹簧脱离容器底部后静止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块体积的1/9
C.物块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支持力是0.1N
D.物块的质量为0.9kg
变式2: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
A.悬浮 B.漂浮 C.沉底 D.无法判断
变式3:如图所示,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轻质弹簧的一端连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知小球的体积是500cm3,小球静止时受到弹簧对它的作用力为4N。则:
(1)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如果剪断弹簧后,请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再次静止后小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专题2 液面高度变化问题
典例1:将冰块放在浓盐水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高度将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该浓盐水的密度为1.2g/cm3 , 露出水面的冰块体积是冰块体积的几分之几?________;若用水代替盐水,则液面高度将________。(冰的密度为0.9g/cm3)
变式1:如图,一杯果汁(密度大于水),加冰后液面正好同杯口相平。则在冰块熔化过程中( )
A.液面不变,液体不溢出 B.液面不变,液体溢出 C.液面下降 D.无法确定
变式2: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底的一铁沙球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变式3: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0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ρ水=1.0×103kg/m3)
(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
(2)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 ▲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m3 , 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
专题3 利用浮沉条件判断状态与密度等
典例1:(2024八上·期末) 体积相同的铜、铁、铝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已知这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铜>ρ铁>ρ铝,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铜、铁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F铅<F铁<F铜
C.三个小球的重力关系G铝>G铁=G铜
D.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m铝>m铁>m铜
变式1:(2024八上·诸暨月考)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实心木块、铝块和铁块均静止于水中,已知ρ水<ρ铝<ρ铁,则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
A.木块 B.铝块 C.铁块 D.无法确定
变式2:(2024九下·柯桥月考)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C.乙烧杯中小球排开的液体质量大
D.甲烧杯底部受到液体 的 压强小
变式3:(2023·鹿城模拟)将两个相同的容器甲和乙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向其中倒入不同种类的液体,并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这两个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个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那么,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甲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中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专题4 潜水艇,轮船等
典例1:在制作潜艇视型比部中,小温用3个600mL的矿泉水瓶黏在一起,两个密封的作“生活舱”,一个瓶身开孔的作”工作舱”,矿泉水瓶质量不计,替代潜艇质量的若干金属螺母放在“工作舱"内,通过往“工作舱"向内注水和向外排水实现淞艇的上浮、悬浮和下沉。(ρ水=1.0×103kg/m3)
(1)比赛中,小温要让漂浮状态的“潜艇”下沉入水,他应该往“工作舱”   (填“向内注水”和“向外排水”)
(2)潜艇悬浮中。有小螺母从“工作舱"的小孔中掉落至水底,此时潜艇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金属螺母体积不计,要实现潜艇上浮和下沉,则金属螺母重力的取值范围为   。
变式1:(2024·杭州模拟)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小船的重力
C.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变式2:(2024八上·期末) 如图所示,“蛟龙号”7000 米级海试第五次下潜任务于北京时间 2012 年6月27 日 5 点 29分开始注水下潜,11 点 47 分,潜水器到达7062m深度海底。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   ,浮力   。(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变式3:(2022八上·临海期末)半潜船是专门运输超大型设备的船舶。如图甲所示,半潜船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使货物能够进入装货甲板上,然后半潜船上浮至水面,将货物运走。如图乙所示为用半潜船运送损坏的舰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半潜船处于悬浮状态
B.图甲状态下的半潜船所受重力大于浮力
C.半潜船处于图甲和图乙状态时所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D.半潜船从图甲上浮至图乙状态是靠减少自身重力实现的
专题5 密度计
典例1:(2024八上·期末)资料显示: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科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两种牛奶品质的优劣,他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
(1)纯牛奶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分别将“浮标”浸入 A、B两种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 A 和 B,如图乙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关系为ρA   (填“>”“<”或“=”)ρB,由此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
(3)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两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   。
变式1:(2024八上·期末) 在三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其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种液体对试管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B.三种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是G甲=G乙=G丙
C.三种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支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变式2:(2022八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如图1 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请提出改进做法________。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如图2三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________。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如何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写出一种方法__________。
变式3:(2022八上·衢州期中)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质越差。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如图所示。
(1)纯牛奶是   (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2)分别将自制密度计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品质较高的牛奶为   (选填“甲”、“乙”或“相同”)
(3)使用中,发现细铁丝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这一杯牛奶密度(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不变),则测得密度与原来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专题6 利用浮力测量物体质量(浮力秤)
典例1:(2022八上·鄞州期中)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1台“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已知玻璃杯质量是200g,底面积是30cm2,高度为15cm,(ρ水=1×103kg/m3 g取10N/kg).求: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所受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多少kg?(即量程).
变式1:(2022八上·杭州月考)小才同学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后,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了“水秤”模型,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透明大桶足够深,小筒的高度为 H=0.3m,底面积为 S=0.02m2,小筒和秤盘总重量为
30N,小筒壁厚度可忽略不计。ρ水=1.0×103kg/m3。求:
(1)如图甲所示,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为   N;
(2)请确定该浮力秤的零刻度线的位置(即A 点距小筒底部的距离);
(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物体后,就可以称量物体所受重力,则该“水秤”模型最大能称量的物体重力为多少N?
变式2:(2024八上·诸暨月考)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个用10根完全相同的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筏,每根竹子质量为8kg,体积为0.1m3,忽略制作竹筏所使用绳子的质量和体积。计算(g=10N/kg):
(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是   牛。
(2)不载人时,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大?
(3)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若竹筏上每人的平均体重为500N,则该竹筏最多能载几人?
变式3:(2024八上·期末) 某科技小组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他们找来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处系一块质量适当的小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中,如图所示。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空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小石块的作用是   ;这时小石块和饮料瓶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的总重力。
(2)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所示),这种浮力秤质量的刻度是    (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3)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体部分的横截面积为50 cm2,现在要在饮料瓶的竖直标线上刻上对应的被测物体质量值。试通过计算说明,在零刻度线之上1cm处应刻上的对应质量值。
1.(2023·温州模拟)小明将金鱼装入有水的塑料袋中,扎紧塑料袋,再放入盛水的玻璃缸中,忽略塑料袋质量,将会看到(  )
A. B. C. D.
2.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图所示.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上下晃动
3.(2023八上·椒江期末)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展示了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无法上浮的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乒乓球重力大于浮力
B.乒乓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C.失重环境下乒乓球不受浮力
D.乒乓球所处位置较深,受到水对它的压力较大
4.(2023·舟山模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远洋货轮从长江驶入大海时,浮力会变大
B.图乙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都无法使瓶内的“浮沉子”悬浮
C.图丙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位置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D.图丁中,将同一只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漂浮,所受浮力大小Fa=Fb,液体的密度ρa<ρb
5.(2023·义乌模拟)海中断崖是指海水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形成的密度跃层。潜艇在水下航行到海中断崖,会急剧掉向海底,发生“掉深”事故,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潜艇遭遇“海屮断崖”前后所受的浮力不变
B.向潜艇中的水柜充气可以增大潜艇 受到的浮力
C.向潜艇中的水柜充气可以减小潜艇的重力
D.下沉中的潜艇浮力大于重力,就可以马上上浮
6.(2024八上·期末)端午节那天,小科发现煮熟后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的质量比乙大 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7.(2021八上·绍兴期中)密度计分为“比重计”和“比轻计”。测量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时用比重计,比重计的最小刻度线是“1”;测量密度小于水的液体用比轻计,比轻计的最大刻度线是“1”。右图中A、B两支密度计,一支是比重计,一支是比轻计,它们的外形完全相同,B中配重质量大于A。选择正确的是(  )
A.图中刻度“a”大于刻度“b”
B.将A,B两支密度计放入水中,漂浮时露出水面较长的密度计是B
C.密度计B是比重计,刻度线“1”在密度计刻度的上端
D.密度计A是比重计,刻度线“1”在密度计刻度的下端
8.(2023八上·鄞州期末)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质量相等体积不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排开甲液体质量小于小球A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B.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等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C.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小球A排开甲液体质量小于小球B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9.(2021·浙江温州·八年级期中)2020年4月23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19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落锚。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10.(2023·衢州)小科通过研究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结论,下列四组实验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是(  )
①测力计挂着浸在水中的铁块,慢慢下移,在铁块浸没前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
②测力计挂着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让铁块再下移一段距离测力计示数不变
③将两块相同的木块以横、竖不同的姿态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
④将质量相同、形状各异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
A.只有②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23·湖州)现将一杯子和木块(不吸水,密度为0.6×103千克/米3)以两种方式放入同一容器中(容器内水的质量保持不变)。如图所示,图1杯子开口向上,浮在水面上。图2杯子倒扣(里面充满水),木块紧贴杯底,一起悬浮在水中。两种情况下(  )
A.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相同 B.杯子所受浮力的大小相同
C.容器内水的深度相同 D.木块对杯子底部力的大小相同
12.如图甲所示,高5cm、重5N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现向烧杯中匀速缓慢加水,水位高度H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1N的力伸长或压缩1cm,弹簧体积及所受浮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B.t1~t2时刻,弹簧的长度变化了15cm
C.t.时刻,物体所受的浮力为10N D.该物体的密度为0.4×103kg/m3
13.(2024八上·期末)质量为1.5kg 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是   kg/m3。(g取10 N/kg)
14.(2023八上·海曙期末)小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圆柱形空心玻璃管(足够长)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已知玻璃管横截面积为3cm2,质量为20克,铁丝质量10克,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使用中,小科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铁丝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当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时(如图乙),杯内液体将   (填“比A处高”“比A处低”或“仍在A 处”);现对改进后的密度计标定刻度(即在相应位置标识刻度以及对应的密度值),则示数为0.8g/cm3的刻度线应标在离玻璃管底部   cm处。
15.(2020八上·黄岩期中)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球状,轻轻放到烧杯内的水面上,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再把它捏成碗状,轻轻放到该烧杯内的水面上,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
(1)图甲中橡皮泥所受浮力   其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乙图中的橡皮泥做成中空的形状,比甲图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橡皮混所受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相同”),使密度大于水的橡皮泥在水中静止时能够漂浮水面,利用这个原理,人们用钢铁制造了轮船。
16.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ρ甲<ρ 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其中________球(选填“甲”“乙”“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17.(2023·定海模拟)为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科学兴趣小组利用自行车气嘴、矿泉水瓶、细绳、气球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在矿泉水瓶盖和底部上各钻一个小孔,将两个自行车气嘴分别固定在瓶盖和底部,将气球用细绳与底部的气嘴绑紧,如图甲所示。打开瓶盖,使瓶内外气压一致,再拧紧瓶盖不漏气。
步骤二:关闭气嘴2,打开气嘴1;用气泵向矿泉水瓶充入气体,待手压瓶子感觉较硬时停止充气;用天平称出整个装置的质量为m1。
步骤三:关闭气嘴1,打开气嘴2;让瓶内的高压气体进入气球,至气球停止胀大;称出整个装置的质量为m2。
步骤四:比较m1与m2的大小。
(1)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写出一种检查图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
(2)本实验能验证气球在空气中受到浮力,其依据是m1   m2。
(3)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气球与气嘴2之间漏气,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改进型实验装置: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密闭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观察到    现象,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
18.(2023·鹿城模拟)如图所示为我国第三航空母舰“福建舰”,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正式下水,福建舰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其满载排水量为8×104吨。(海水的密度取近似值为1.0×103kg/m3)
(1)当战斗机从甲板上飞出后,“福建舰”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求“福建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3)“福建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
19.(2022·杭州模拟)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装有水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浸没。物体所受浮力为10N,容器底面积50cm2,若不计绳重:
(1)求物体的体积;
(2)若细绳对物体的拉力为4N,求物体的密度;
(3)若剪断细绳,容器液面高度如何改变?请简要说明。
20.(2023·萧山模拟) 在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时,一实验小组将一质量为54g的橡皮泥放入盛水的水槽中,橡皮泥下沉。老师请大家思考能否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呢?他们经过思考后将橡皮泥捏成了一只小碗,将碗口朝上轻轻放在水面上,小碗漂浮。(ρ泥=1.2g/cm3,ρ水=1.0g/cm3,橡皮泥不溶于水)
(1)求橡皮泥的体积;
(2)橡皮泥“小碗”漂浮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
(3)小李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装满,碗就会沉入水槽底部,此时水槽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并加以证明   。
21.(2023九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柱形容器内装有深度大于10cm的某种液体,物体C是一个体积为1000cm3的均匀正方体,质量为480g。在液体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液面。则:
(1)图中物体C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少?
(2)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3)若在C上表面放置一个物体A,使C恰好完全浸没于液体中,则物体A的质量应为多少?
22.(2023·舟山模拟)小阳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12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桶仍漂浮在水面。(g值取10N/kg,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水的密度1g/cm3)
(1)空桶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请判断,鹅卵石未捞出时与鹅卵石捞出放置在空桶内时相比,水池水面高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m3,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
23.(2023九下·义乌模拟)将一瓶新买来的标有净含量为550mL的矿泉水,先放在水平桌面上(瓶盖未开启),如图甲所示,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3cm2,接着把这个水瓶放在水中,瓶子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所示。然后把瓶中水喝完,测得这个空瓶(包含瓶盖)重力为0.2N。(已知矿泉水和水的密度均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瓶中水受到的重力;
(2)图甲中未开启过的矿泉水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图乙中瓶浸在水中的体积。
24.(2022八上·杭州期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简底面积为1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问:
(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牛?
(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
(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g取10 N/kg)
25.(2023·金华)某景区有乘氦气球升空的观光项目。如图所示,氦气球内充满氦气,下端连接吊篮,在吊篮底端有一根缆绳,通过缆绳来控制氦气球的升降。氮气球的体积为6000m3(不计球壁的厚度),ρ氦气=0.18kg/m3, ρ空气=1.29kg/m3,g取10N/kg。
求:(1)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是多少?
(2)氦气球在缆绳控制下,匀速竖直上升150m,用时300s,则氦气球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3)氦气球(含氦气)连同吊篮等配件的总重为4×104N,现有总质量为1740kg的乘客,乘坐氦气球匀速竖直升空,缆绳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缆绳对吊篮的拉力为多大?(不计吊篮及乘客在空气中的浮力,不计空气阻力)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