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课标要求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史实
必备知识 1.知道重庆谈判的背景、内容、影响;知道国民党发动内战、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人民解放军先后挫败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等史实
2.认识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很大努力,使得国内各界群众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为做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提供了有利条件
3.认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结合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原因和史实,认识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的本质
时空观念:结合地图分析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意义,从时空上认识到战争态势的变化
史料实证:结合史料揭露国民党政权独裁专政的本质
历史解释:联系史料归纳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家国情怀: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重庆 谈判 时间 _______年8月—10月10日
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
双方 目的 蒋介石:为____________争取时间;并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将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______________身上
中国共产党:尽一切可能____________,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结果 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 _______”
1945
发动内战
中国共产党
争取和平
双十
协定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再一次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影响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带来了一线曙光
国民党 发动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_________,发动全面内战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民主
统一
和平建国
中原解放区
战略防御 粉碎全面进攻 毛泽东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中共中央制定正确的作战原则和方法,经过解放区军民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________,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______________的重点进攻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延安
山东解放区
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跃进 大别山 1947年夏,____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跃进__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____的序幕
刘伯承
邓小平
大别山
战略进攻
读图学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
重庆谈判: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1
核心概念
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两个片段:片段一:毛泽东:委员长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国共两党继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钵。同宗同源,存续相依。片段二:蒋介石:想和的时候可以和,想打的时候可以打。只有这样,我们说了才算数。上述两个片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日本投降 B.重庆谈判
C.占领南京 D.开国大典
B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是蒋介石蓄意发动内战。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在蒋介石三次电邀后赴重庆谈判,双方签署“双十协定”,为国内和平民主带来一丝曙光。但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
重点问题
此次在渝谈判,中共代表团为求得全国的和平,作出了尽可能的让步,以致舆论纷纷要求中共代表团“不能再有让步,若再让步将是全国民主力量的损失”。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努力实现与国民党的第三次合作
B.始终坚持以全国人民的利益为先
C.维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D.退让将逐渐丧失和平建国主动权
B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45年的那个秋天里最大的新闻“重庆谈判”,举国瞩目。不过在今天,它似乎不如“抗战胜利”一样被隆重纪念,因为它最终的结局不是艳阳,而是血光。
——摘编自钱钢《回眸“重庆谈判”》
3
综合探究
(1)你是否认同材料一中“它最终的结局不是艳阳,而是血光”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认同。理由: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只是为内战准备时间。1946年,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4分)
材料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从而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为实现材料二中的战略方针,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有何意义?(4分)
军事行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2分)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2分)
材料三 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国。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上官云画《国在我们的心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三年的军事较量”中,中共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4分,一点2分)
【解题思路】
第(1)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结果,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其真实目的是制造舆论和争取发动内战的时间,1946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暴露其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化为乌有,“血光”意为内战爆发。
第(2)题根据材料二“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可判断所述为解放战争。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故“第二年”为1947年,结合“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可知考查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联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和意义进行作答。
第(3)题从中共的角度分析在国共“军事较量”中中共迅速获胜的原因,从材料三“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可归纳出:中共以人民战争的方式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获得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根据“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可以归纳出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1.与“毛泽东”“弥天大勇”“心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跃进大别山
C
2.1945年8月,《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材料中的“毛先生来渝”取得的成果是( )
A.实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签署了“双十协定”
D.实现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C
3.对“重庆谈判”这一当时的最大新闻,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的报道少、短,通常安排在新闻版的右下方,例如《毛泽东昨抵渝》这条消息,还不如《我驻沪宪兵队开始执行任务》的消息突出。这反映了国民党( )
A.攘外必先安内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假和平,真内战
D
4.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结束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
5.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蒋介石举起屠刀,发动全面内战,开始于( )
A.签订“双十协定”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孟良崮战役
D.进攻中原解放区
D
6.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由此诞生了一个著名论断( )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工农武装割据”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7.“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用这句话可以概括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A.北平 B.延安
C.徐州 D.南京
B
8.翻开历史的书页,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英勇让敌人畏惧,他们的选择让国人动容,他们的大义让今人敬仰,毛泽东曾为他们挥毫题词。下列历史人物中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英烈是( )
C
A B C D
9.当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孟良崮被围时,附近本可以前往增援的部队或观望不前,或移动缓慢,最终导致第七十四师被歼灭。据此可知( )
A.华东野战军作战快准狠
B.共产党获胜是人心所向
C.国民党的政策不得人心
D.国民党军队不协同作战
D
10.《党史故事100讲》以党的发展历程为顺序,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下列主题中,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
是( )
A.反帝反封工运高潮 B.中原突围奋起自卫
C.生产运动渡过难关 D.以弱抗强打破“围剿”
B
再现“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签订“双十协定”,这体现了共产党人心系天下之安危的责任与担当。
请搜集整理重庆谈判的相关资料,结合语文、艺术、道德与法治等多学科综合了解重庆谈判的内容。
要求:与同学组成小组,分工合作,并将研究结论写在表格中。
相关课程内容 相关学科研究结论
历史 重庆谈判的背景
美术 绘制重庆谈判的宣传海报
语文 撰写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新闻稿
道德与法治 爱国主义、责任与担当 (共34张PPT)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知道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必备知识 1.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解放南京、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
2.分析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原因,理解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及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从人民解放战争中人民群众发挥的作用来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时空观念:结合地图认识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的概况,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史料实证:通过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史实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表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释:结合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中国共产党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
家国情怀:感知胜利来之不易,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解放区 的土地 改革 时间 1947年开始
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制定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法律 依据 颁布《____________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 的土地 改革 总路线 依靠__________,团结________,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 解放区的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影响 1.对解放区:使农村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________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对解放战争: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保障
贫雇农
中农
阶级关系
土地占有状况
农民
人力
物力
三大 战役 辽沈 战役 1947年9月-11月,________、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占锦州、长春、沈阳,解放________全境
淮海 战役 1947年11月-1948年1月,__________、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在以________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战役,解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广大地区
林彪
东北
刘伯承
徐州
长江中下游以北
三大 战役 平津 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野战军与聂荣臻指挥的________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解放军武力攻占张家口、天津,威逼北平。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________和平解放,使________全境基本解放
影响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________的胜利
华北
北平
华北
主力
全国
中共七届二中 全会 概况 1949年3月,在河北__________召开,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________转向________,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__________转变为先进的__________
西柏坡
乡村
城市
农业国
工业国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国民 党南 京政 权的 覆灭 概况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原因 政治上:实行一党独裁,缺乏民主,政治腐败;经济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垄断国家财富,经济崩溃,百姓生活困难;军事上:战略错误,军队厌战,士气低落;思想上:发动内战,具有反人民性质,不得人心
原因 政治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经济上:解放区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军事上: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社会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南京
台湾
读图学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读图学史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董存瑞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人民解放战争: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其间共歼灭国民党军队800余万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
核心概念
电影《车轮滚滚》主要内容:1948年冬,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在淮海战场冒着枪林弹雨运送弹药。随后,小车队又随大军渡江南下,取得解放战争胜利。该电影的主题应该是( )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人民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D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对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遭受西方列强压迫和剥削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扫清了主要障碍,创造了政治前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
重点问题
2.对世界: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约占全人类1/4人口的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从而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3.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这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引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
B.“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
C.“天翻地覆”是指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46年7月,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约430万人,其中正规军约20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只有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双方总兵力的对比为3.4∶1。1948年7月至11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00万人,使其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增加到310万人。至此,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3
综合探究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国民党军队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有什么变化?分析材料二与这种变化的内在联系。(4分)
变化:国民党兵力在下降,人民解放军兵力在不断增加,并且在质量和数量上占优势。(2分)联系: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使得人民解放军的兵力不断增加。(2分)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在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指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等项原则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
(2)根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认为人民解放战争终将取胜的主要因素。(6分)
主要因素:人民解放战争具有正义性,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6分,一点2分)
【解题思路】
第(1)题考查人民解放军总兵力的增加,根据材料二可知原因是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的农民大力支持解放战争,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人力、物力保障。
第(2)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取胜的主要因素,可结合材料三中的“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这三句话去分析。
1.《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目的
C.结果 D.性质
C
2.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该事件( )
A.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B
3.山东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以判断他支援过(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C
4.右图是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的情景,这一事件意味着( )
A.辽沈战役的胜利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
C
5.“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材料表明上述战役取胜的因素是( )
A.人心向背 B.军队士气
C.武器装备 D.战略战术
D
6.“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
7.“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民谣主要反映了( )
A.解放军对群众的关心 B.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C.解放军有群众的支持 D.解放军有军备优势
C
8.七届二中全会布置会场时,最初挂的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照片,毛主席要求改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照片,强调他们是先生,我们是学生。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作风是( )
A.艰苦奋斗 B.谦虚谨慎
C.团结协作 D.民主集中
B
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
10.一次战役结束后,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即将终结。”材料反映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转战陕北 D.渡江战役
D
青春赞歌:缅怀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英雄
青年是国家的栋梁和未来,青年的模样就是中国的模样。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大批的青年英雄,他们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16岁刘胡兰,有舍身炸碉堡的19岁董存瑞,有送解放军渡过长江的15岁渡江小英雄马毛姐……请你就以上三位青年英雄或自行确定其他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结合语文、道德与法治、艺术等学科,综合了解英雄的事迹。
相关课程内容 相关学科研究结论
历史 解放战争
语文 赞美青年英雄的文学作品
道德与法治 爱国主义、社会责任
艺术 绘制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