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24 10:5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下期期末考试初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检测试题
试卷说明:本卷共三大题28小题,共计120分,时量120分钟
命题人:伍琼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2分)
1. 下列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聒噪(guō) 灼伤(zhuó) 倔强(juè) 与日具增(jù)
B.豢养(huàn)  衰落(shuāi)  瞩目(zhǔ)    摩天大楼(mé)
C. 殉职(xùn)   机械(xiè)    笨拙(zhuō)   分道扬镳(biāo)
D. 尴尬(gà)   斟酌(sháo)  传授(shòu)  针砭时弊(biān)
2.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分)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 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能一挥而就。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3.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衡阳的夏季,绿树成行,鲜花盛开,是使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城市。
B.从《格林童话》开始,她就与书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寸草不生的戈壁滩,高大连绵的胡杨林,纵横起伏的大沙漠,构成了阿拉善盟独特的自然景观。
D.一个人能否开创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4.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唐代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对儿时读书情景的追念。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典故中那种对书的迷恋则让人心生敬畏。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
C.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5.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新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标题、主体和背景。
B.“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C.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D.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
6. 品读故事,体悟言外之意(2分)
一位旅行家跟诗人海涅谈起他到一个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去的经历:“你猜我在这岛上见到的最奇怪的现象是什么?”海涅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旅行家神秘一笑:“这个岛上居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身为犹太人的海涅平静的说:“如果果真是那样,我和你去小岛走一趟。”
海涅的言外之意是:
7.你如何看待网络热词?(2分)
2011年8月9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一档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中,表演者“miss lin”以夸张另类的造型、一口做作的英语、扭捏妖娆的姿态和极度夸张搞笑的表演震撼了所有观众,其口头禅“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在网络疯传,“hold住”一词随即走红网络,成为2011年度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网络热词,并引发网民的造句热潮。此外“神马”、“浮云”、“囧”、“围脖”、“卖萌”、“悲催”……也风行网络。
你的观点及理由:
8.古诗文默写(8分)
①诗有味:“采菊东篱下, ”,竹篱边有幽香浮动,宁静淡远;诗有声:“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告急的号角在边塞的黄昏里中回荡。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 , 。
③《赤壁》中通过两个东吴美女的命运来反映历史偶然性的诗句:
, 。
④《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比喻的手法,表现潼关险要壮观的地理环境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4分)
过 零 丁 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风飘絮 ( http: / / www.21cnjy.com )”喻 ,以“雨打萍”喻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2分)
10.本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1—14题(12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本文选自《 》一书,作者是 。(2分)
12.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肉食者鄙 ②神弗福也
③可以一战 ④又何间焉
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说说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0分)
阅读是一种定力
①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多的说法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
②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
③“男儿欲遂平生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
④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而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意识到不能用游戏娱乐来浪费时间,然而却一头栽进了新媒体所构建的信息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也难怪有文化学者忧心忡忡:“快速浏览的习惯正在代替阅读,我不希望中国回到孔子孟子的时代,我也不希望中国进入13亿华人躺在比尔·盖茨与乔布斯怀里看微博与段子的时代。”
⑤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来源于阅读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
⑥其实,任何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古人欧阳修读书,即有枕上、马上、厕上“三上法”之谓。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则说过,“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懂得了阅读的力量,也就会把阅读作为提升素养的途径,更作为涵养定力的手段。有了这样的认知,即使舟车劳顿、戎马倥偬,其奈阅读何?
⑦在这个快速行进与选择的时代,很多人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悄然改变与重塑,一个新的气象正在出现。各种电子书已经开始进驻手机桌面,越来越多的人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开始从网络浏览、微博刷屏转向了桌面上的电子书库。当人们从快速流变的新媒体上重拾深阅读,进而自觉地下载适合自己阅读的电子书籍,阅读将在新媒体上获得新生,它所改变的将不仅是人们的素养,还有躁动不安的心灵。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
16.文章开头为何以阅读调查数据和外国管理学者的发现作开头?(3分)
17.第⑥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在2012年,我国就明确提出“全民阅读”的要求。请结合本文和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中学生加强阅读的好处。(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0分)
“长信宫”灯
①“长信宫”灯是著名的汉代镏金铜灯。它通高48厘米,重15.85千克。此灯器身铭文有“长信”字样,曾为居于“长信宫”的窦太后所用,故名“长信宫”灯。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现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②“长信宫”灯的造型十分优美。全器为宫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跪坐双手持灯状。宫女身穿广袖内衣,外着长袍,腰间束带,衣襟由右侧向后掩卷,衣纹疏密有致,简洁流畅。宫女头梳髻,发上覆巾帼,上身平直,双膝着地,跣足,足尖抵地以撑全身。头略向前倾,面目端庄,神情恭谨,表现出年轻宫女所特有的神态。左臂伸向右方,左手紧握灯座底部的圆形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形成灯的顶部。人执灯,灯映人,人灯合一。灯火的映照,使宫女的形象更加美丽,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其巧妙独特的艺术造型广受赞誉,被视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巅峰之作。
③“长信宫”灯的结构非常精巧。灯罩由内外两片弧形屏板组成,合拢时呈圆柱形。外屏板一角有直角形缺口,与灯盘方柄相扣。灯盘直壁平底,壁分内外两重,形成宽0.9厘米、深1.8厘米的凹槽一周,两片屏板嵌于凹槽之中,可以左右推动。盘心有一蜡扦,可插蜡烛。盘的口沿饰宽带纹一周,底部形似圈足,置于灯座上。灯盘有一平出的方形銎柄。銎柄可安装木柄,用来转动灯盘。灯座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拆卸。上部形似豆座,直接插入灯盘底部;下部形如豆盘,盘口与灯座的上部相扣。
④“长信宫”灯的设计极为科学。全器由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以及灯罩、灯盘、灯座六部分分别铸造后装配而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可以拆卸,便于移动和清洗。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能够根据需要随意调节照射方向和照明亮度。宫女体内中空,左手执灯,右衣袖似在挡风,实为吸收烟炱(由烟凝集成的黑灰)的虹管。点灯后,烟炱通过其右臂形成的虹管进入体腔内,可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
⑤“长信宫”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堪称“中华第一灯”。
19.“长信宫”灯得名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简要说明“长信宫”灯为什么堪称“中华第一灯”?(4分)
21.选文②③④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22. 第②段划线句子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7题(12分)
落叶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己,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地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23.作者行文很注意前后照应,如,开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到"窗外",后面再有"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再后又有"长过了窗台"。文章第⑤段中"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这句话照应了第①段中哪句话 (2分)
24."悠悠岁月"中的"悠悠"作"长久"解。文章第⑤段"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中的"悠悠"作何解释 (2分)
25.文章第⑦段中,作者写道"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往日哀叹的原话。(2分)
26.仿照文中划线句,另写一个放在文中得体连贯的句子。注意,语境由"没风"改成"有风"(2分)
有风的时候,
27.文章最后写的是法桐,实际上也是表达对人生的认识。请你揣摩这段话,结合人的生命现象,简述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4分)
三、作文(50分)
28. 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600字。
2015年下期期末考试初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检测答卷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7题每题2分,第8题每空一分,共22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6.
7.
8.①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2×2=4分)
9.“风飘絮”喻 ;“雨打萍”喻
10.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1—14题(12分)
11.本文选自《 》一书,作者是 。(2分)
12.① ② ③ ④ (4分)
13.① (2分)
② (2分)
14. (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0分)
15. (1分)
16.
(3分)
17.
(3分)
18.
(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0分)
19. (2分)
20.
(4分)
21.
(2分)
22. (2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7题(12分)
23. (2分)
24. (2分)
25.
(2分)
26. 有风的时候, (2分)
27.
(4分)
三、作文(50分)
2015年下期期末考试初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检测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C C A
6. 海涅讽刺这位旅行家是一头驴。(意思对即可)
7.赞同:这是与时俱进的表现,生动有时代感,活跃了网络交流。
反对:颠覆传统语言结构,影响青少年的语言学习。
8.①悠然见南山 四面边声连角起
②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二、阅读理解
(一)
9. “风飘絮”喻国事衰微或山河破碎,“雨打萍”喻坎坷身世或身世浮沉。
10 .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或:表现出诗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意思对即可)
(二)
11.《左传》 左丘明
12.①目光短浅
②保佑、降福
③凭借
④参与
13.①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大家。
②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
14.深谋远虑,爱国(两个方面,意思对即可)
(三)
15.阅读是一种定力
16.引出“阅读定力”这一论题;激发读者的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兴趣;作为反面论据证明“阅读是一种定力”。
17.举例论证,证明阅读是一种定力(或:任何时代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例如:阅读能增长人的见识,扩大人的视野,提高人的素养,让人更沉稳更有定力。(言之成理,没有错别字、语病就给全分)
(四)
19.因器身铭文有“长信”字样,此灯曾为居于“长信宫”的窦太后所用,故名“长信宫”灯。
20.“长信宫”灯造型优美,结构精巧、设计科学,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所以堪称“中华第一灯”。
21.不能调换,因为这三段文字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安排的,调换后就不符合认知规律了。
22.摹状貌,具体形象地说明“长信宫”灯造型优美。
(五)
23.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
24.从容不迫(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等)
25.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
26.如:有风的时候,显得很潇洒,轻盈而活泼的摸样。
27.人也像落叶一样,一代接着一代,消亡,成长。这是社会的规律。正因为推陈出新,长江后浪推前浪,人类才得以不断地成长进步。(意思对即可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