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装在套子里的人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2 *装在套子里的人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0 15:1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装在套子里的人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在民间故事和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
B.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是当时畸形的社会土壤中产生的一个文学典型。这个形象从外表、言论到生活习惯、思想方法,无不是“套子”式的。
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一句直接描写风雪之大,这样恶劣的环境使林冲顿时产生离去的念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渲染了气氛。
D.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2.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 )
A. 孤陋寡闻 故守成法 廉洁奉公 B. 黄梁美梦 合盘托出 碌碌无为
C. 忠心耿耿 玲珑剔透 根深蒂固 D. 各行其事 戮力同心 雷厉风行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孤僻 辨护 唉声叹气 没精打采 B. 哆嗦 难堪 心神不定 曲意逢迎
C. 消遣 藉贯 垂头丧气 伶牙俐齿 D. 滑稽 郁闷 心惶意乱 宁缺毋滥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____了足足十五年!
(2)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____的对象
(3)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_____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
A. 辖制 嘲笑 制服 B. 管制 嘲笑 降服
C. 辖制 取笑 降服 D. 管制 取笑 制服
5.下列各句摘自《装在套子里的人》,联系课文,选出对各句特别是加横线词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 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才”字突出了人们对别里科夫的憎恶,对他的死表示大快人心。
B.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着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通过夸张的细节,写出外表特点。“最”夸张地突出了他特征之怪。
C.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暴露了他的心虚胆怯,害怕新事物,“千万”强调了这种心理的程度
D. 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用一只箱子来形容卧室,是极言其小。
6.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胆 怯(qiè) 憎恶(zènɡ) 辖制(xiá) 怔住(zhènɡ)
B. 撮合(cuō) 祈祷(qí) 规 矩(ju) 瘦 削(xiāo)
C. 降服(xiánɡ) 陶 冶(yě) 讥 诮(qiào) 游 说(shuì)
D. 谗言(chán) 怂恿(sǒnɡ) 禁止(jìn) 周 济(jǐ)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要社会制度不改变,别里科夫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变态精神和变态性格就会存在下去。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难道还能否认有别的出路吗?
B. 契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空前的关注和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无情揭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其作品在欧美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C. 契诃夫截取日常生活片段,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的展示出重要的社会内容。
D. 科瓦连科是带着他的姐姐华联卡一起来的。后来由于校长太太尽力撮合,使得华联卡开始对我们的别里科夫明白的表示好感了。
8.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契诃夫,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长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代表作品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B.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曾任教于著名的西南联大。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C.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原籍江苏兴化。他出身船家,家境贫寒。中过进士,做过县尹。也曾投笔从戎,参加过农民起义,后以教书为生,并潜心创作《水浒传》。
D.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他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代表作有《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连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罗贯中——明代
B. 《装在套子里的人》——短篇小说——契诃夫——俄国
C.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文学家——晋代
D. 《逍遥游》——《庄子》——庄周——战国
10.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节选自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
别里科夫“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对这句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别里科夫胆小多疑,生活在沙皇血腥统治之下,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以求保险,这既和他的性格有关,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B. 别里科夫是教古代语言的教师,他歌颂的只能是过去的东西,或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
C. 别里科夫怀旧、封闭、胆小多疑,害怕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用今不如昔来安慰自己,甚至虚妄地歌颂从没有存在过的东西。
D. 别里科夫表面上是一个中学教员,骨子里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他当然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苦 恼
(俄)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态、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在想心思。
姚纳和他的瘦马已经有很久停在那个地方没动了。他们还在午饭以前就从大车店里出来,至今还没拉到一趟生意。街灯的黯淡的光已经变得明亮生动,街上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姚纳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那个军人坐上了雪橇。车夫吧哒着嘴唇叫马往前走,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弯起它那像棍子一样的腿,迟疑地离开原地走动起来了……
姚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什么?”军人问。姚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姚纳就又伸长脖子,微微欠起身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
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把套靴踩得很响,互相诟骂,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姚纳抖动缓绳,吧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
“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对着姚纳的后脑勺喷气。“快点跑!嘿,老兄,瞧瞧你的这顶帽子!全彼得堡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的了……”姚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驼子骂个不停,诌出一长串稀奇古怪的骂人话。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姚纳就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诸位先生,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
“那你就稍微鼓励他一下……给他一个脖儿拐!”姚纳与其说是感到,不如说是听到他的后脑勺上啪的一响。
“赶车的,你有老婆吗?”高个子问。
“我?嘻嘻……我的老婆现在成了烂泥地啰……现在我的儿子也死了,可我还活着……”
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姚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
“回大车店去!”他想。那匹瘦马仿佛领会了他的想法,就小跑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姚纳已经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空气又臭又闷。
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的……”姚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老人就叹气……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
“去看一看马吧。”姚纳想。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的马就站在那儿。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要是他活着就好了……”
姚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玛·姚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姚纳丧子后无处倾诉自己的痛苦,无人愿意真心倾听他的无边的苦恼,其遭遇与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有相似性。
B. 军人对姚纳的遭遇仅是礼节性的敷衍,这跟社会地位不同造成的隔膜有关。而与姚纳同处社会底层的年轻的车夫却一言不发蒙头睡觉,实在发人深省。
C. 姚纳讲述自己遭遇的话语多用不连贯的短句,这既与他卑微的身份有关,也与他内心深藏着无边的痛苦难以措辞有关。
D. 文中多次用简洁的笔墨写到雪景。“雪”在本文中有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主旨等多重作用。
1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讲述了一个死了儿子的老马车夫想向别人倾诉而不得的故事,语言幽默讽刺,主题耐人寻味。
B. 小说开头部分写到姚纳与小母马的相互映衬,暗示人与马相依为命,互为知己,为后面人与马对话做铺垫。
C. 姚纳回过头努动他的嘴唇,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这个细节表现姚纳看见上层社会的军官激动的心态。
D. 整体构思中,作者将“人与人”“人与马”的关系鲜明对比,军官、青年等四种人与马构成强烈反差,揭示主题。
13.请以马车夫姚纳为例,谈谈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14.小说结尾写姚纳尽情地向自己的瘦马倾诉自己的丧子之痛。这样写有何作用?
三、语言表达:
15.下面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插图。图中骑自行车的分别是华连卡和柯瓦连科。请你联系课文的相关情节展开想象,对画面内容进行描写。(100字左右)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说要有好看的故事,能引人入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否则不这样的话,不管它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都很难吸引读者的注意。
B. 契诃夫的作品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主要是因为他能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取材,把笔触伸向人物内心,工笔细描般刻画人物的结果。
C. 只要生活本身不改变,像别里科夫这样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还会存在下去。这时,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本身,难道还能否认有别的出路吗?
D. 契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的空前关注和对沙皇制度专横和虚伪的无情揭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他的作品在欧美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影响力。
17.别里科夫生前曾有交代,想在坟上立一块墓碑,要征求一段墓志铭,请大家仿照下面的名人墓志铭的形式,为别里科夫写一篇墓志铭。
马克·吐温的墓志铭:“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聂耳的墓志铭:“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
马丁·路德·金的墓志铭:“我自由了!感谢万能的主,我终于自由了!”
别里科夫的墓志铭:“______”
四、作文:
18.某出版社拟重新出版高中语文教材,现面向全国高中生征集《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变形记》等小说的配图。请从中选择一篇小说,设计配图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C“直接描写”错,应是侧面衬托的手法。故C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识记字形一定要理解词义,也可联系与其相关的词语。本题以考查同音易错字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A.“故”应为“固”。
B.“梁”应为“粱”,“合”应为“和”。
D.“事”应为“是”。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识记字形一定要理解词义,也可联系与其相关的词语。本题以考查同音易错字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A.辨—辩。
C.藉—籍。
D.惶—慌。
故选B。
4.【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能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辖制:管束、控制;管制:强制管理。
嘲笑:用言辞笑话对方;取笑:开玩笑、嘲笑。
降服:投降、屈服;制服:用强力压制使驯服。根据语义可知C项符合要求。
故选C。
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放到语境中,结合语段的意思,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加以综合分析,把词语的意思解释透彻。
D对人物进行肖像、语言、心理、环境等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作者不能抛开人物进行环境描写,加点字并非为了写他的卧室之小,更主要是想表现别里科夫保守鬼崇的性格特点。
故选D。
6.【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做此类题目,首先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最后应保证在积累的过程中,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A.“憎”读zēnɡ。
B.“削”读xuē。
D.“济”读jì。
故选C。
7.【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语病的能力。高考考纲规定考查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
A否定不当,可删去能否认。
C成分残缺。可在“精巧的艺术手法”前面加上“凭借”或者“运用”。
D句式杂糅,可删掉“使得”或“由于”。
故选B。
8.【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考点的理解能力。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A契诃夫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故A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9.【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需要平时加强背诵,注意分类记忆,不写错别字。“罗贯中”应为“施耐庵”。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词语,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再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A.“以求保险”不全面,还有“维护旧秩序”。
B“别里科夫是教古代语言的教师,他歌颂的只能是过去的东西”,强加因果,是为了“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
D.“骨子里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他当然歌颂过去”有误,别里科夫歌颂的是没有存在的东西,这是为了来安慰自己,并非是说“骨子里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
故选C。
11~14.【答案】D、C、【参考答案】①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以他试探性的、断断续续的语言表现他急于宣泄的丧子之痛,以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他孤寂痛苦的内心世界。
②侧面描写。以乘客、年轻的车夫的冷漠麻木侧面烘托他的孤苦无助。
③环境烘托。以阴冷的雪景烘托他悲苦无告的命运。
、【参考答案】
①人物形象上,形象地写出了姚纳与瘦马相依为命、同病相怜的情景。无人可以倾诉,只能向自己的瘦马倾诉,表现了姚纳的孤苦无助。
②主旨上,以马的有情反衬人心的凉薄。
③在表达效果上,含蓄隽水,引发读者对姚纳命运的猜测、思考。
【解析】1. D选项“推动情节发展”错误,原文“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等雪景描写没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 C选项“表现姚纳看见上层社会的军官激动的心态”错,“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这处细节描写了姚纳急于向别人述说,又不敢说的心情。
3.
本文塑造姚纳采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的方法。比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这些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得写出这位老人生活贫苦,儿子去世给他遭成了巨大的打击;“姚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姚纳就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的……”,这写试探性的、断断续续的语言描写,表现他急于宣泄的丧子之痛;“姚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运用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他孤寂痛苦的内心世界。
除此之外,作者还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塑造姚纳的形象。比如,他像乘客倾诉,他们的反应是“‘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诸位先生,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可是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面对老人的痛苦,没有一个人同情他,甚至听他倾诉都不耐烦,老人只能同他的瘦马倾诉痛苦,这些描写侧面烘托了他的孤苦无助。
另外,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文中描写的雪景“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以阴冷的雪最来烘托他悲苦无告的命运。
4.
对人物的作用。结尾写姚纳向瘦马倾诉“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要是他活着就好了”“烑姚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读了之后让人感觉很心酸,没有人肯听姚纳的悲惨故事,他只能与瘦马相依为命,同病相怜。这样写表现了姚纳的孤苦无助。
对主题的作用。“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马懂得和姚纳亲近,比那些“老爷”“三个年轻人”“年轻的车夫”,无论是社会地位高低、年龄大小的人,却没有一个人同情姚纳。两相对比,马比人有情,揭露了这个社会人心凉薄,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
效果方面。“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故事就这样结尾,含蓄隽永,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姚纳以后会怎么样?失去了妻儿的一个孤苦的老人,在那样一个社会中该如何生存?引发读者对姚纳命运的猜测、思考。
15.【答案】示例:可怜的别里科夫还没有来得及看清华连卡姐弟脸上的表情,就在姐弟俩兴奋的声音中送走了他们的背影。欢乐是他们的,而别里科夫只得将那把黑伞撑在地下,以防止自己摔倒,他张开嘴想喊出点什么,可惜一切都被淹没在他自己深深的恐惧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再根据图片的相关信息,分析概括其内涵。用概括性的语言,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题干问的是“下面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插图。图中骑自行车的分别是华连卡和柯瓦连科。请你联系课文的相关情节展开想象,对画面内容进行描写”,解答这样的图文转换题目需要将所有的图像要素都考虑进去,比如这里就必须同时提到华连卡姐弟和别里科夫;但一定要选中一个侧重点,这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形象。
16.【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项,语意重复,去掉“否则”或“不这样的话”;B项,结构混乱,“主要是因为……的结果”句式杂糅;C项,不合逻辑,否定不当,去掉“否认”。
故选D。
17.【答案】谨小慎微,心惊胆战,战战兢兢过日子;遵纪守法,诚惶诚恐,凄凄惨惨上西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需要学生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细致分析,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学生“仿照下面的名人墓志铭的形式,为别里科夫写一篇墓志铭”,“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我自由了!感谢万能的主,我终于自由了”都是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墓志铭,简单明了,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所写人物的特点,具体表达的时候,可以按照这些特点,将别里科夫的形象进行细致描绘,突出其特点即可,注意语言表达要准确。
18.【答案】示例:
选择《装在套子里的人》。
配图内容:别里科夫身穿其标志性的套子,站在小镇的街道上。他的身体被套子紧紧包裹,只露出眼睛,表情显得既警惕又迷茫。背景是小镇的日常生活场景,人们忙碌地走过,但与别里科夫保持距离。
理由:此设计突出了别里科夫的自我封闭和对外界的恐惧,同时反映出他与社会的隔阂。套子不仅是他自我保护的工具,也是他与社会隔绝的象征。通过这种视觉表现,读者可以直观感受到小说中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探讨。
【解析】
类型:这是一道应用类微写作。
审题:首先要理解写作任务,即为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配图。具体要求是从小说《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变形记》等中选择一篇,设计一幅配图,并交代清楚如此设计的理由。这就需要结合文章内容,设计一幅能够代表或反映小说核心思想或人物形象特征的配图。
写作思路:具体构思时,需要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且理解深刻的小说。首先要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和人物特点,从小说中选择一个能够代表主题和人物特点的场景,能够体现小说核心思想的元素,如别里科夫在套子中的形象。应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或背景,传达小说中的情感和氛围,如别里科夫的恐惧、不安、自我封闭及对外界的窥探等;也可以考虑配图中的象征意义,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套子”可以象征人物的自我封闭。在说明配图理由时,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阐述配图如何体现小说的主题或情节,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思考,增加配图的深度和吸引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