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课件-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0 09:2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5课
动荡变化的春秋时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1.唯物史观: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时空观念:了解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阅读《春秋争霸形势图》,认识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
3.历史解释:结合史实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
4.家国情怀:从典型的历史人物身上汲取优秀的精神品质。
前1046—前771
前770—前476
东周
春秋
前475—前221
战国
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东周时期。
观看视频,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
1、阅读P28-29的介绍,划出政治局面出现的变化?
2、阅读P29-30,在地图上勾划出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3、结合材料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
4、阅读P31,找出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阅读P28-32,勾划出以下内容。(独立完成)
郑国公九鼎八簋 体现出春秋时期政治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西周列鼎列簋制度
王室衰微
郑国公的九鼎八簋(河南博物院藏)
春秋中晚期
周天子地位下降,
诸侯地位上升
结合材料思考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表现?
统治范围减少
兵力下降
经济薄弱
政治地位下降
阅读史料回答,历史进入春秋之后,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解读]随着周平王东迁洛邑,进入东周(春秋)以后,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令逐渐掌握在诸侯之长手中。
王室衰微,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国家政治,诸侯崛起。
诸侯争霸
会带来什么结果?
读图学史:了解春秋霸主
淮夷
问题一:在地图上勾划出春秋时期成为霸主的诸侯国。
问题三:说说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启示?
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宋襄公
越王勾践
吴王阖庐
齐桓公、秦穆公
晋文公、楚庄王
吴王 越王
原因:
地理上
对待人才上
启示:
问题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地理位置优越:齐国近海盛产鱼盐,是东方大国;
01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实力增强(关键);
02
提出“尊王攘夷”口号,获得政治上的优势。
03
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课堂活动
故事会:请同学们来说说下列成语。
齐桓公时期—
晋文公时期—
楚庄王时期—
越王勾践时期—
管鲍之交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
小组合作:根据下面材料,讨论诸侯争霸有什么的影响。
材料一: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材料二:综观春秋大国争霸与中华民族发生的关系,可以指出两个方面:其一,各大国分别灭掉许多邻近的少数族部落方国,这些被灭国的少数族便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扩大了华夏族的范围。其二,本来属于“四夷”的楚、秦、吴、越,在发展中接受华夏先进文化。 
——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统编版《中国历史》
1.促进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少数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3.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长沙出土
铁口锄、铁臿
山西浑源晋墓出土牺尊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铁制农具出现
牛耕出现
手工业水平提高
材料二:冉耕,别号伯牛;
司马耕,字子牛。
——《史记 · 仲尼弟子列传》
商品交换市场出现
经济发展
北京人、山顶洞人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
半坡人
磨制石器
石器
工具
夏商西周时期
青铜器
青铜工具
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升)
东周春秋时期
铁制农具和牛耕
铁器工具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促进政治制度的进步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政治制度: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奴隶制正走
向瓦解
生产工具(生产力)的改进水平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动荡变化的春秋时期
生产力提高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经济发展
政治变革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促 进
导致
推 动
启示: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国家崛起的重要标志。
课堂小结
1.《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的新的耕作方式是(  )A. 耜耕B. 牛耕C. 人耕D.机耕2(2022秋·福建莆田·)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向齐国朝贡11次。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周天子势力强大C.鲁国由齐、晋直接管辖D.周王室地位下降BD〖学力测评〗3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根据图片指出,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铁农具和牛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