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
教学目标
1.认识逻辑的四种基本规律; 2.学会辨识逻辑的四种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逻辑的四种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1.学会辨识逻辑的四种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活情境设置(通过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3.买一赠一。 这些广告词套路满满,都是营销陷阱,都有逻辑谬误。 所以说,我们观察到逻辑谬误往往出现在前提和结论的逻辑关系上,我们要掌握基本的逻辑原则才能避免违反逻辑原则,造成谬误。 二、任务活动 学习任务一 初识逻辑的基本规律 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哪几种? 明确: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学习任务二 探究逻辑的基本规律 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任何真实的事物必须在任何方面与他自身一致。” 活动1:认识同一律 同一律的含义: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从概念同一的角度来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从命题同一的角度来说,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一致。 公式:A是A。A指在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一个概念或者命题。 体现同一律的文本示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同一律:“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个人”“这位巨人” 示例:“人是由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因此张三是猿猴进化而来的。” 解析:这里面的“人”的概念是多义的,“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人”指的是一个动物的种类;可是“张三是人”,这里的“人”是每一个个体。因为它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这里就违反了同一律。 活动2:认识不矛盾律 亚里士多德:“同一事物不能在同一时间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或者容许有其他类似的相反两端。” 含义:在相互矛盾的命题里,不能肯定一方,又肯定另外一方。 公式:A不是非 A。这里的非 A,就是 A的否定命题。 体现不矛盾律的文本示例: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思考:为什么楚人难以回答 解析:因为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的。 活动3:认识排中律 含义: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公式: A或者非A。 体现排中律的文本示例: 《威尼斯商人》:贝尔蒙特城的富家少女鲍西娅,不仅姿容绝世,而且德性完美。许多王孙公子纷纷前来向她求婚。但是,鲍西娅并没有择婚的自由,她的亡父在遗嘱中规定要“猜匣为婚”,否则,家族要取消她的遗产继承权。鲍西娅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儿,她坚决遵从父亲的遗言。 鲍西娅家有三只匣子:金匣子、银匣子和铅匣子。在这三个匣子中,只有一个匣子里放着一张鲍西娅的肖像。三个匣子上分别刻着一句话: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的是“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在三个匣子旁边的一张大纸上写着:“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鲍西娅父亲的遗言是:如果有哪一个求婚者能通过以上四句话,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个匣子里,鲍西娅就嫁给谁。 解析:金匣子里的话和银匣子里的话是矛盾关系,因此根据排中律可以断定这其中必有一真话,然后根据“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的提示,可以推断出铅匣子的话是假话,既然铅匣子的“肖像不在此匣中”是假话,因而可以得出肖像就在铅匣子里的结论。 活动4:认识充足理由律 莱布尼茨:“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总是不能为我们所知道的。” 定义: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 要点:第一,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 给出的理由必须真实; 第三,从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以上是我们对于逻辑基本规律的简要介绍。 体现充足理由律的文本示例: 1.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2.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 解析: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固然很大,但是除孔子以外我国还有许多文化上的巨人。李贽就写信给朋友表示对这句话的不满,他说,照朱熹的话说,孔子以前的人整天都要提着灯笼走路了。 “商人重利轻别离”,后人都以此来形容商人的唯利是图。那同学们,“商人重利”就一定能推导出“轻别离”吗?事实上并不成立,历史上有好多有情有义的商人,所以,这两句话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失之片面。 学习任务三 区分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中国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矛盾律最直接地体现了逻辑之所舍,而排中律最直接地体现了逻辑之所取”。 由此,我们看出在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中,不能同时坚持这两个命题,要舍弃它;在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中,不能同时反对这两个命题,一定要选取其中一个命题。前者是不矛盾律,后者是排中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差异: 例1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人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例2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同学们请思考,这两个案例分别违反了是那么规律? 解析:案例1“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被保留下来则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号来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后叱风云的拿破仑。这个有名的拿破仑1821年5月5日52岁时病逝于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又何来“小时候的头骨” “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之后”不能同时肯定,要戏法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案例2《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也是相互矛盾的,不能都否定;都否定则违反了排中律。 两个例子都存在“二选一”的情形,但结果为何不同?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拿破仑头骨”引出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肯定,但可以同时否定(还可能死于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而“《红楼梦》值不值得读”引出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肯定,也不能同时否定(无其他可能)。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学习了逻辑的四种基本规律,并初步学会辨识各种各样的逻辑谬误。 精准把握逻辑的四种基本规律,是人与人之间理性表达的基础,愉悦交流的重要手段。追问概念的含义更是使思维清晰的切入点,提升点。 三、课后作业 案例分析与探究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2.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4.“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