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学习目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 认识中华民族发展的多元性;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多民族政权并立,长期与两宋对峙
从分裂走向统一,和平局面为主导
契丹建辽
党项族建立西夏
金朝入主中原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肆
目
录
一、契丹建辽
4、与北宋关系:
(1)1005年,宋辽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
(2)辽和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维持和平局
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承天太后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 —— 摘编自白寿总主编《中国通史》
★史料实证:结合相关史料分析“澶渊之盟”给辽带来了哪些影响。
①边境的长期和平稳定,有利用经济和资源开发;
②开商埠互市加强了双方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民族融合;
③岁币缓解了辽经费紧张。
二、党项族建立西夏
1、起源: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保持半独立。
2、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
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魏、晋之后,西羌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tàn)昌、邓至后,党项始强。——《旧唐书》
三、金朝入主中原
1、起源:女真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2、建国:1114年,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
3、迁都: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4、与宋关系:1127年,“靖康之变”灭掉北宋。
1141年,与南宋签订绍兴和议,形成对峙关系。
三、金朝入主中原
4、统治:
“猛安谋克”
①性质: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
②职能: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1)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一套女真族管理系统——“猛安谋克”。
(2)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入鼎盛时期。
5、衰落:受北方游牧民族袭扰,猛安谋克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三、金朝入主中原
4、统治:
(1)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一套女真族管理系统——“猛安谋克”。
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金史·世宗纪》
中央
地方
行政不便
百废待兴
地方反抗
4.元朝的制度建设——行省制
有利于中央管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中国现代省制的开端。
行省权力如此大,为什么可以起到中央集权的作用?
四、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历史解释: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从行省的职权、特点、与中央关系,影响方面说明“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材料3: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1: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2: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4:元朝所设的十个行省当中,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湖广等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行省制度的确立,无疑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边远地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中原和边疆的联系——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
统领地方财政、军事、行政等权力
1、职权:
4、意义:
①军政大权集中,提高行政效率。②有利于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③有利于增强民族交融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④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
①中央直接掌握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权力;②行省执行权力受中央的节制
2、与中央关系:
地方制度的发展趋势:
【知识拓展】
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权力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四、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4、民族政策
——“四等人制”
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1)目的: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
(2)评价:①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后期阶级矛盾日益严重加速的元朝的灭亡。②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进一步发展;
★自主学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四等人制的目的及评价?
回
波斯人
阿拉伯人
汉人
畏兀儿
蒙古人
4.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人为的将境内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关于“四等人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各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B.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与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
C.区别对待的民族政策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统治,是元朝最终覆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D.实质是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可言
D
材料3: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 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 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 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素养提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1:(辽)承天太后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深层次上,辽与中原已十分接近。
——摘编自白寿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2:(金)世宗即位后,与南宋修好,重签和议在宋边境开设贸易市场同时,打破重用皇室子弟的旧例,破格重用北方的汉人和契丹人。……下令以女真字译经史,陆续译出《史记》《孟子》等多部古书。
—— 摘编自吴风霞《金代兴学与教育发展》
1、各民族政权之间有战争,但和平交往是主流。
2、少数民族政权多向中原政权学习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各
民族更在发展中相互学习、交融。
3、不断交融的各民族共同建设了“中国”,共同创造了灿烂
的中华文化。
元朝对边疆的治理
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佛教事务
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元代驿站
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修筑驿道
【课堂小结】
(契丹)辽
(党项)西夏
(女真)金
(蒙古)元
1、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都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学习借鉴中原文化
3、都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
4、都促进了边疆开发,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课堂练习】
1.《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采取“一国两制”主要是因为
A.契丹族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
B.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C
2.它是女真族完颜部建立的一种军政合一、兵农合一的基本社会组织。它便于统治者控制全国,也加深了本民族的封建化,推动了本朝社会的发展。它是
A.南北面官制度
B.猛安谋克制度
C.保甲制
D.三省六部制
B
3.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A.犬牙交错更便于进行军事防御
B.山川走势随岁月发生巨大改变
C.不同区域间经济文化联系密切
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