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计算器计算 1(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计算器计算 1(西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0-09 19: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过程与方法:
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同学们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日常生活事物观察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时候人们用什么工具计算吗?
  2.介绍算盘,引出计算器。
  二、了解计算器多媒体
  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6897+5329+91267830+6780-136007328-1680-2099
  教师: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
  (多媒体出示选择项目)口算、笔算、珠算、计算器、其他。
  学生:计算器。教师:为什么想到用计算器?
  学生1:因为数太大,步骤太多了。学生2:因为计算器算得很快,我以前用过。
  学生3:不用打草稿。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
  学生:(略)
  教师: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还携带方便,易操作。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器好吗?
  三、认识计算器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计算器
  “认一认”的计算器示意图,学生边说,教师边显示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号,还有等号。
  教师:+、-、×、÷号这四个键,叫做四则运算键。
  学生: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屏幕。
  教师:这个屏幕是计算器的显示屏。
  学生1:老师,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小数点。
  学生2: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0~9这十个数字。
  教师:这些键,叫数字键。
  学生3:我们的计算器都有“开关”。
  教师:请你上台给大家示范。
  (学生上台示范)
  教师:写有“ ON/C”的键是开机键,写有“ OFF”的键是关机键。
  教师:你们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以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学生4:把屏幕上的数变为“0”。
  教师:开机键除了可以开机以外,还可以取消屏幕上的数,我们来试一试,请在计算器上输入“ 280”,再按开机键,“ 280”就变为多少了?(0)
  教师:计算器上有一个键标有“ C·CE”,谁知道这个键是什么键?
  教师:“C·CE”这个键是清除数据键。我们在输入数据的时候,如果数据输错了,就可以用这个键清除输入错误的数字,如果我们是要输入 563,你就可以按一次“C·CE”就清除了“ 536”,然后再重新输入“ 563”。
  学生:我的计算器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符号。
  教师:对,我们以后学了更多的知识,就可以用这些功能键了。
  教师: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计算器上各有些什么键?
  四、教学
  例1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们会用计算器来计算加减法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计算181+63,181-63。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收集问题。) 请学生上展示台。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显示“244”。
  (边说边演示)
  教师:刚才有同学有疑问,请把你们的问题告诉大家。
  学生1:如果我们要用计算器计算下一道题,该怎么办?
  学生2:按一下开机键,因为开机键可以清屏。
  (有疑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教师:对了,我们做完一次计算,就要按一次开机键,把屏幕上的数据消除变为“0”,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次计算。教师:181-63,你们又怎样按计算器的呢?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结果“118”。
  教师:81+63输成了181+53,该怎么办呢?
  学生1:按“C·CE”,清除“53”,再输入“63”。
  (上台演示)
  学生2:还可以用再加10的方法。
  学生3:还可以按开机键,然后重新输入“181+63”。
  教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五、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在计算器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计算器的认识和说说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通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主动认识掌握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