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梅兰芳蓄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梅兰芳蓄须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0 12:5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3课
梅兰芳蓄须
【设计说明】
《梅兰芳蓄须》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上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天下兴亡,人人有责”的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教学时要在前面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巩固方法,为后面学生自主运用方法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作为略读课文,本着“重其所重,略其所略”的原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深度探究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给予学生自学、合学、展学的空间。但由于本文的时代背景、职业特征、人物认知对学生来说有较大的距离感,因此,创设“布置民族气节展厅”情境,搭建合适的支架,帮助学生感悟梅兰芳的民族精神,是本课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蓄、迫”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2.借助表格等支架,梳理梅兰芳拒绝演戏的办法以及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结合“布置梅兰芳民族气节展厅”为情境任务,通过选择展区、挑选展品、进行解说的学习活动,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二、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准备,导学单准备
2.学生熟读课文,搜集资料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初识大师
1.聊梅兰芳,了解京剧大师。
2.播放视频,云游梅兰芳纪念馆。
揭示课题,了解任务
1.情境创设:出示梅兰芳纪念馆“民族气节”展厅的征集令。
2.梳理要求:板书活动任务。
3.读课题,了解什么是蓄须。
(二)整体感知,了解故事
板块一:了解故事,把握主要内容
出示学习提示一: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想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圈画关键词。
预习反馈,聚焦日本人的暴行。
出示资料,走近时代背景:
1937年-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空前浩劫。日本人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南京大屠杀;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细菌试验;杀害中国平民数千万,并造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4.交流:面对日本人这些卑劣的行径,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来拒绝演出呢?
(1)预设1:藏身租界
(2)预设2:深居简出
(3)预设3:蓄须明志
(4)预设4:打针装病
5.出示表格,呈现梅兰芳拒演的办法。
6.资料补充,情感朗读:在过去这一段漫长的岁月中,我心如止水,留上胡子,咬紧牙关,平静而沉闷地生活着。
7.出示学习提示二:默读第2-7自然段,根据表格,找出梅兰芳经历的危险和困难,圈画关键词。
(1)预设1:因为深居简出,梅兰芳不能登台、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
命。
(2)预设2:因为蓄须后不能登台,就没有了经济来源,梅兰芳只能卖房度日。
(3)预设3:因为打针装病时,梅兰芳差点儿丢了性命。
8.再次出示表格,呈现完整事件。
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回扣篇章页的学习目标。
学习布展,感悟气节
板块二:确定展区,选择展品
比较顺序,明确标题:这三个故事可以分为三个展区,它们能调换顺序吗?
(1)预设1:这是按时间顺序的。
(2)预设2:日本人的逼迫越来越猖獗了。
(3)预设3:梅兰芳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
2.观察表格,获得取展区标题的灵感。
3.学习布展,确定展品:引学第一个故事,确定第一个展区的展品。
(1)抓“细声吟唱”,感受梅兰芳对京剧的热爱。
(2)抓“知足”,体会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3)拓展想象:看到这块厚窗帘,我仿佛能看到什么,还能看到什么?
4.学习解说,搭设支架,梳理出解说词的要求:聊展品,说故事,谈感受。
板块三:自选展区,合作布展
出示学习提示三:选择展区二或展区三,四人小组合作,挑选展品,分工解说。
小组练习,教师指导: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解说卡,组长快速分工,每人负责一个版块,卡上的展品供大家挑选。
小组展示,“游客”评价。
再次回扣篇章页,深化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板书 梅兰芳蓄须
“民族气节”展厅
展区 深居简出 蓄须明志 打针装病 人物+事件
展品 厚窗帘 ……
解说 聊展品 说故事 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