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据的使用策略——以7《敬业与乐业》为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议论文论据的使用策略——以7《敬业与乐业》为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0 11:0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议论文论据的使用策略——以《敬业与乐业》为例
学习目标:通过归纳、概括,学会运用六要素审阅材料,提炼议论文道理论据、事实论据的概念定义。通过比较、归纳、讨论,探究议论文道理论据、事实论据的使用策略。通过演示、实践,学会运用论据证明观点。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回顾】回顾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如何确定议论文的观点。 在第一课时中,通过活动任务“通读全文,找一找每段的中心句,并分析这些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思考统领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话呢?”我们圈画出了这些句子,(PPT显示)。抓住这些段落首尾的中心句加以概括,可以看出,(PPT显示论证思路),作者在2到5自然段首先谈论了有业之必要,然后在6到7自然段谈论了要敬业,从什么是敬,为什么敬,怎样做到敬,这三方面对要敬业展开论述。在第八段,从批驳做工好苦,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两个方面谈论了要乐业。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三者环环相扣,全文都围绕“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句话展开论述,所以这句话就是本文的中心句。通过梳理议论结构,我们发现,议论性文章中像这句话一样,全文都围绕其展开论述的句子就是文章的观点,也就是中心论点。用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的观点是文章的分论点。 【任务一:填一填】文章用了什么材料规劝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有业、敬业、乐业呢?首先,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并且大都是文言语句。出示活动任务用下面的表格给文中6、7两段引用的名言归类,并分析其使用特点;从而思考梁先生使用这么多名言警句的论证效果。名言大意出处论证的角度正/反学生展示成果探究特点通过这张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作者使用这些名言的特点了吗?总结:1.我们发现,这五句名言有的在对观点进行阐释;有的在论述观点的价值和意义、即证明观点;有的是在对观点进行强调。这些引用都和他的观点扣合。【紧扣观点】2.并且这些名言角度不一,有从正面论述的,有从反面分析的。3.这些名言的流派很多,原话有儒家的,有道家的在论述,有业之必要时,还引用了佛家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丰富多元】4.先生多处引用名言,你认为台下的听众能接受吗?作者的这篇文章是1922年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是面对一群做职业准备的大学生的演讲、他们也有很深厚的学识储备。【根据场合和对象恰当选择】并且作者在引用名言后又常用通俗的话进行解释,力求化深为浅。如第六自然段引用了朱熹对敬的解释之后,接着以用现在的话做进一步阐释。【通俗解释化深为浅】通过分析这些名言警句的特点,我们发现梁先生大量使用名言警句,不仅没有掉书袋之嫌,还有效达到了“增强议论文的说服力”这一效果。四、总结策略【任务二:说一说】一、出示活动任务除道理论据外,先生还用很多事例规劝大学生们要“有业敬业乐业”。请同学们原文圈画事例,加以概括,并分析其论证的内容。同时思考这些论据的使用特点。(小贴士:概括事例,我们一般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法。)学生展示成果预设学生回答: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佝偻丈人粘蝉从不失手当大总统的人实实在在当总统;拉黄包车的人实实在在拉黄包车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军人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三、探究特点1. 从这些人物中,你看到作者列举事例的什么特点?——典型性、多元化2. 举其中的两例来具体分析。首先思考作者用这两则材料分别论证了什么内容?语段1: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儿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语段2: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80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语段1作者举了当大总统的人,实实在在把当总统当正经事儿来做。拉黄包车的人实实在在把拉车当正经事来做。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只要把事当正经事去做,就是合理的生活。论证的是,凡职业都是可敬的这一观点。语段2论证了有业之必要,也就是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说明所举事例的什么特点?——紧扣观点3.比较上述这两则材料,我们又可以发现,作者在情节的概括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这样不同的概括?——材料的概括或凝练或具体。根据论点来剪裁。四、总结策略五、任务一任务二小结梁先生不愧为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在论述过程中,他旁征博引,运用大量的典型材料作为论据。有生活的事例,有典籍中的记载,有自己的实践经验,还有古人的名言警句的援引上古进取,诸身融合儒道佛三家。这些丰富精当的材料的运用,使说理具体生动,深入,透辟,极有说服力。结合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议论性文章中论据的使用策略做如下归纳。在论据的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紧扣观点、多元典型、根据场合对象恰当选择、根据论点来剪裁。【任务三:写一写】活动任务(1):同学们,你能结合自己对论据使用特点的认识,为下面的论据1和论据2选择材料一中适合的位置。材料一: 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A】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B】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C】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D】 ——《敬业与乐业》 论据1: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实现水稻高产的梦想,克服了许多困难。“文革”中,用于试验的秧苗被人全部拔除,他没有放弃;在将野生稻与栽培稻做杂交试验时,稻谷没有明显的增产,他没有退缩……因为他心中一直有这个梦想: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在刻苦奋斗中为全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是他最大的快乐。论据2:邓稼先坚守沙漠28载,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字演算,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虽有艰辛,但乐趣无穷。为了科技攻关,无数的“邓稼先”们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了无数的险峰。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活动任务(2):结合自己对论据使用特点的认识,找到一则证明“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一观点的道理或事实论据吗。尝试用凝练概括的语言将其写下来。【课后完成】
知识卡片:论点 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策略探究:“如何确定议论性文章的观点”
①作者的见解、态度,表判断的陈述句。标志性语言,如“我确信”“是”“要”等。
②从全文着眼,借助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表明文章层次的关键词,把握各段内容,理清断间关系,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从而确定文章的观点。
③关注观点常出现的位置:标题、开头、结尾等。
策略探究:“道理论据使用的特点”
1 紧扣观点;
2 丰富多元;
3 根据场合和对象恰当选择;
4 通俗解释化深为浅。
知识卡片:
道理论据:指为了证明观点而引用的材料,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自然科学的原理和定律等。
策略探究:“事实论据使用的特点”
1.紧扣观点。
2.典型且多元。
3.根据论点来剪裁。
知识卡片:
事实论据:在议论性文章中,作者所使用的这些事例就叫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包括别人的事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