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0 10:2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文章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第一课时
2020 年2 月 14 日,第 56 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会上,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公然警告各国不要与华为公司做生意,声称如果它们让华为参与推出5G 技术,将是“选择独裁而非民主”。
佩洛西说:“中国正试图通过其电信巨头华为公司 出口其‘数字专制’,以实施经济报复,威胁尚未采用其技术的 国家。”“如果你们想要建立一种价值观与尊重人权及其他方 面的集体意识,那就不要接近华为。”
面对赤裸裸的挑衅,全国 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莹当场向佩洛西发问,反驳佩洛西。
傅莹笑怼
佩洛西
傅莹说:“据我所知,世界运转的方式是,技术是一种工 具。自从中国四十年前开始改革开放以米,它引入了多种西 方技术,微软、IBM 和亚马逊,它们在中国都很活跃。自从我 们开始 1G、2G、3G 和4G 以后,所有的技术都来自西方发达国 家,而中国保持了它的政治体制。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取 得了成功,没有受到技术的威胁。……但是,为什么将华为技术引入西方国家的 5G 建设,就成了洪水猛兽,会威胁到政治 体系 您真的认为民主是如此脆弱,华为区区一家高科技公司就能威胁到它 ”
傅莹笑怼佩洛西,有理有据,优雅谦和,条理清晰,通过逻辑和事实直击“美方把技术问题政治化”的靶心,听众无不佩服和赞许。傅莹的驳斥,抓住佩洛西荒谬错误的观点,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事实,针锋相对地进行批驳,揭示出谬论同真理、 谎言与事实之间的矛盾,达到明辨是非、澄清认识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驳论。
文体知识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 解或主张。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今天将要学习的《中国人 失掉自信力了吗》属于驳论文。
1.立论和驳论。
学习驳论文,首先要看作者怎样抓住 批驳的“突破口”,要学会识别谬论,能够看出它错在哪里,为什 么会错。其次学习反驳谬论的方法,是直接驳论点,还是通过驳论据、论证来驳倒论点。
2.批驳对方论点的三种方式。
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那么,傅莹驳斥佩洛西采用的是哪一种方法
直接批驳对方谬论。
背景介绍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粗读课文,圈画出这篇驳论文针对的“时”和“事”的具体内容。
提示: 读课文开头两段文字和注释④,特别关注 注释④所说: 1934 年 8 月 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明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 。 其时,“九一八”事变已经三周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 东北三省之后,已向关内步步进逼,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悲观失 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他们发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 慨叹。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9 月 25 日,也就是他53 岁寿辰之 时,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驳论文,发出了 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课题品读
2.试想,若用“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或“难道中国人失
掉自信力了吗”这样的陈述句或反问句表达,效果会怎样
一目了然,没有思考空间。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一举多得,内涵丰富。
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从标题就可以感受到一个伟大的 革命家的高昂斗志和饱满热情。
1.本文题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你从这个题目中读出了什么
有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作者用疑问句对此提出怀疑
看似疑问实则反问
这个标题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直接放在标题中, 以一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这个集子中收的是鲁迅后期的杂文,内容广泛,思想成熟,科学性、 战斗性都很强。写作这些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阴 路亭子间。这个地方是当时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用以修筑马 路的区域,叫做“半租界”。于是鲁迅就取“租”字的右半边而成 “且”,取“界”字的下半部而成“介”,再与“亭子间”的“亭”字,合成“且介亭”这个名称,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这不仅点明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作这类文章时的社会环境。从集子的题目中也能看到鲁迅精神。
积累字词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麻醉:文中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
证骗:说谎话骗人。证,哄骗。
家谱: 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为民请命: 替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怀古伤今: 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文中用以表
示那种悲观厌世、倒退还古的思想情绪。
埋头苦干: 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
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
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地大物博: 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梳理观点
(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 者主张的观点又是什么 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在文中圈画出来。
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
“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作者主张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 为证。
(2)“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中的“一部分人”指的是谁 这句话批驳了对方论证的什么错误
“一部分人”指的是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这句话批驳对方论证以偏概 全的错误。
提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
3.思路归纳。
第一部分(第 1-2 段)
第二部分(第3-5 段)
直接反驳: 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在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第6-8 段)
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
第四部分(第9 段)
得出结论: 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不要被表 面现象迷惑。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通过背景了解、思路梳理等环节,初步把握了 这篇驳论文的内容和特点。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自信力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极大鼓舞 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改变国民精神,唤醒民族自觉,是鲁迅先生的毕生追求,他赞颂中国的筋骨和脊梁,强调自信力“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才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鲁迅先生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一、内容回顾
细读文本
深度研习
1.本文在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一些文字,即文中加点的语句。思考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掉这些加点文字的原因。这样的删节,对作者的表达,造成了什么影响和损害 从中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实
(1)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先生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让有些“中国人”望而生畏,心惊肉跳。
这些文字泼辣、犀利、有力,“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讽刺意味强,一语刺中国民党的痛处,所以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去之惟恐不及。
第(2)处加点字,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麻醉自己,自欺欺人。
删节的影响: 文意缺少贯通,“自欺力”的论述缺少了根据,消减了文章的批驳力量。
社会现实: 从中可以看出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但鲁迅以笔代戈,为民众振臂呐喊,冲锋陷阵,无私无畏。“心事浩茫连 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2 . 读第 8 段,解释成语“前仆后继”的含义。思考: 1934 年,“前仆后继”的战斗场景发生在哪里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
勇奋斗,不怕牺牲。
1933 年 10 月,蒋介石集结百万军队进攻革命根据地,发起 规模最大的一次“围剿”,残暴杀害根据地人民。同时,反动派又 向日寇入侵屈服,跟日寇签订《塘沽协定》,丧权辱国。中共中央 在 1934 年 4 月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并吞中国告全国 民众书》,号召全国民众起来为保卫中国领土与独立进行民族革 命战争。这是充满自信力的民族的呐喊。
3.说出下面语句中的“中国人”的不同内涵,并思考:“中 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讴骗……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感叹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1)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2)指富有反抗精 神的中国人民;
(3)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指所有的中国人;
(5)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被国民党反动派封锁、镇压,没有人关注, 因此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鲁迅曾经了解过红军在反国民党“围剿”时的战斗故事,他被红军英勇顽强的精神鼓舞,决定写一部关于红军浴血奋战的小说—— 《飘落的红云》,但很遗憾这部作品最终没有问世。阅读第8 段文字,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暗示性。
4.文章最后一段说:“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 欺欺人的脂粉所诞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 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请找出其中的比喻词并体会其意思。
“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 御用文人;
“地底下”既泛指“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 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等中国的脊梁,亦是暗喻当时中国 政治舞台中如“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 民革命力量。
5.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 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哪句话相呼应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开头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等谬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 应第7、8两段提及的中国的脊梁。
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作为,他们才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6.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 脊梁”,他们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 自信力。他们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而不是开头提 到的“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 党官僚和“社会名流”。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强化“我们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同时又在唤醒民众, 鼓舞斗志,救亡图存,增强国人的自信力。
“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这 个词语形象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儿女坚定、正直、顽强的精 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揣摩语言
品味深意
1.本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感彩浓郁。找出你有感触的词语、句子,先朗读品味,然后全班交流。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中的“公开”,暗示国民党 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或不敢公开的见不得人的事,一开篇就具 有十足的讽刺意味。
第 1 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限制语使用非 常准确,同时又简洁地关联出三个“事实”。“总”,写出“自夸者’ 自我炫耀、洋洋自得的情态;“只”则刻画出转而仰人鼻息的丑 态;“一味”,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不自信的程度越来越深。三 个词语充满着嘲讽意味,准确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欺人的 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语言尖锐泼辣,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 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8段“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 就是污蔑”,其中“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并间接讴歌了“中国 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诬 蔑”一词,一声怒斥,重而且狠,表现出鲁迅对“中国的脊梁”的信任与期待。
2.本文巧妙运用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 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他信力”是作者仿造“自 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仿拟的修辞手法。从“自信力”仿造出“他信力”,指 “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语言艺术。 同时又通过一字之差的两词对比,使文章妙趣横生,将反动当局仰人 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极富讽刺意味。
课堂小结
在鲁迅作品中,对“国民性弊端”的批判一直占很大比重,但 横眉冷对无情揭露的同时,鲁迅又能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人民给 予热情赞美和歌颂。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中国人失掉 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为人民鼓与呼的力作。鲁迅先生把中国 的前途和希望寄托于不为人知的“地底下”的革命群众身上,体 现出高度的民本思想和文化自信。
八十多年漫漫岁月,鲁迅先生的精神和思想仍然无处不在,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坚持“四个自信”,完全可以看 作是对鲁迅先生当年深情高歌的回应,国人当自强,“有了‘自信 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 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作业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不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 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 优胜者固然可 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 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这个 和那个》)
2.本文巧妙运用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 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他信力”是作者仿造“自 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里“中国将来的脊梁”,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所在。鲁迅认为,中国要不受外侮,面对困难和挫折,就必须要有这种韧性的反抗,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百折不回 的顽强拼搏精神。而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则明确提出“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 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同样是写“脊梁”,课文更 具体明确。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谈一谈有哪些人堪称“中国的脊梁”,可以为他们写一 段介绍。
终是万载中华魂,
此生不悔入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