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9 细胞的增殖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它的寿命有限
B.它所生活的环境有限
C.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
D.因为细胞具有分裂周期
答案:C
解析: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这样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就越小。因此,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主要受限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答案:A
解析: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还需完成中心体的复制,A项正确;间期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两条DNA分子连在一个着丝点上,染色体数没有发生改变,B项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项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出现在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项错误。
3.从分子水平看,有丝分裂间期的变化是( )
①染色体的复制 ②DNA的复制 ③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④染色单体的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答案:B
4.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核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分别是( )
A.2n和m B.n/2和m/2
C.2n和m/2 D.n和m
答案:A
解析: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染色单体消失说明细胞已进入后期,此时细胞染色体数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为2n,但核DNA含量仍为m。
5.下列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前期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答案:C
解析: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所以没有细胞板的形成。动物细胞是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在分裂间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而C项是典型的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的特点。
6.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B.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的间期不存在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增加的时期染色单体数为0;在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不会始终保持一致。
7.下图表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是( )
答案:B
解析: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所以看到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B图中具有核膜、核仁,且染色体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为分裂间期。
8.右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答案:A
解析: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分为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主要区别是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虽然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遗传物质要复制,以保证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9.下列可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A.醋酸杆菌 B.植物叶片表皮细胞
C.蓝藻 D.马蛔虫受精卵
答案:D
解析:醋酸杆菌与蓝藻是原核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植物叶片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受精卵有丝分裂旺盛,可用于观察。
10.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之比是1∶2∶2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可能是(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前期
答案:A
解析:经间期DNA分子复制以后到后期之前,每条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呈现1∶2∶2的比例。
11.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DNA复制的方式
B.是否出现星射线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自身蛋白质合成的方式
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要形成细胞壁来分割细胞质,而动物细胞则是靠细胞膜向内凹陷来分割细胞质,形成两个子细胞。
12.下图中A与B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 开始到 为止。?
(2)图A表示细胞的 分裂过程,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
(3)图B表示动物的 分裂,相当于图A中的一段是 ,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条。?
(4)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 段,纺锤丝出现是在 段,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 段。?
答案:(1)e j
(2)有丝 后 末
(3)有丝 bc或gh 4
(4)ef ab或fg bc或gh
解析:题中图A为有丝分裂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的曲线,细胞周期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e~j。其中e~f为间期,f~g为前期,g~h为中期,h~i为后期,i~j为末期。图B为有丝分裂中期,相当于图A中的中期,即bc或gh。
13.下图为某生物体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条。?
(2)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3)若②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之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
答案:(1)8
(2)后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3)⑥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分离后形成的
(4)E~F C~E
解析:图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染色体8条,其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②与⑥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分离形成的,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图乙对应于图甲的E~F段,图丙中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对应于图甲C~E段,即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14.请回答“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相关问题。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装片的制作步骤大致如下:
①填写A~D液体的名称:A?
,?
B ,C ,D 。?
②洋葱根尖解离的目的是 。?
漂洗的目的是 。能使染色体着色的染色剂是 性染色剂。?
(2)有的同学在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没有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当将装片放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发现细胞大都重叠在一起,没有分散开,且多数细胞没有染上颜色,当取下装片重新压片时,细胞还是不能分散开来,导致实验失败。试分析下列问题。
细胞重叠不能分散开来的原因可能是 。细胞着色不好的原因可能是 ?
?
。?
答案:(1)①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液 清水 质量浓度为0.01 g/mL 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清水 ②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碱 (2)解离程度不够,细胞没有分离开来 解离不够,染色时组织内部细胞的染色会受影响,另外,若漂洗不净,存留的解离液中的盐酸也会影响染色
解析:A是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而成。B是漂洗液,用的是清水。C是染色液,可用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着色。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和便于染色。解离程度不够,细胞不能充分分散开;解离不够或漂洗不净都会导致细胞着色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