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百年孤独(节选)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百年孤独(节选)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1 09:0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百年孤独(节选)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社会各界在赞扬湖南省用针孔摄像头整肃庸官懒政之举的同时,也呼吁建立____“懒政”的长效机制。
②天地间的正气、先贤们的正气仿佛已经流转____到了他的四肢百骸、关关节节。
③所谓会读书,就是本着诚意去读确实有价值的书,这是一种高尚的____。
A.遏止 贯注 消磨
B.遏制 灌注 消遣
C.遏制 灌注 消磨
D.遏止 贯注 消遣
2.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吉卜赛人“把流动游艺会变成了大型赌场”,暗示着部分外来文化的冲击可能会使布恩迪亚“保证人人平等”的文化消失殆尽,暴力、掠夺和专制将取代原先的和平、宁静。
B.乌尔苏拉认定儿女们的怪癖与猪尾巴同样可怕,对此感到“可怕”和“茫然”,这表现了她对家族前途和命运感到担忧和无奈。
C.采取隔离措施取得成效之后,马孔多的生活和工作回归了正常,人们不再为“睡眠这一无用的习惯担忧”,这暗含了作者对他们愚昧思想的讽刺。
D.奥雷里亚诺为了抵御失忆给每样东西贴上标签,帮助人们努力抵御失忆,作者以此告诫拉丁美洲的人民要努力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
3.下列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一进门说了一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B.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连串的新鲜事。
C.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他这个钢铁性子,指导员摸得很熟。
D.“好吧,”我伸了伸胳臂叫道:“走!”
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作《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B.叶圣陶先生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C.发现小偷偷了同学的手机后,他不怕小偷威胁,骑着单车对小偷穷追不舍,终于追回了同学的手机。
D.每隔半小时镇上便响起同一乐曲的欢快和弦,一到正午更是蔚为壮观。
5.《百年孤独》中刻画了多位形象鲜明的女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乌尔苏拉:她是布恩迪亚家族历史的创造者与见证者,是小说中最理想的女性角色。
B.费尔南达:她曾试图成为布恩迪亚家族的掌管者来统治整个家族,但终究想法破灭。
C.丽贝卡:她有食土癖,可她身上却具备乌尔苏拉希望自己的后代所具备的品质。
D.梅梅:她仿佛永远停留在童年,生活在自己单纯幸福的世界里,最后抓着床单升天了。
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组是(  )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 当我17岁第一次读到 变形记 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我看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时变成了一个偌大的甲虫,于是想到 我不知道可以这样写。如果能这样的话,我还是喜欢写作的 卡夫卡是对现代派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被尊为 现代文学之父 他把虚幻和现实结合起来,通过悖谬与合理 梦魇与现实的巧妙结合,概括出生活的实质,让人们对社会、对小说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A.“



” 。



B.: “



。”

”。

C.:“



”。



D.,



。”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海柳是珊瑚的一种,质地____________,水浸不腐,火焚难损,富有光泽,是加工成工艺品的珍贵材料。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____________。
③这位失独母亲自述说:看见像儿子的人,就会____________地跟着,真希望那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A.坚韧 十足 不由自主 B.坚韧 实足 情不自禁
C.坚忍 十足 情不自禁 D.坚忍 实足 不由自主
8.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布恩地亚一听这消息竟怔住了,他木然不动,极力____着悲痛。
②人们感到惊异的是他们怎么会找到这个____在沼泽中的村庄的。吉卜赛人道出了真情,是小鸟的歌声为他们指的路。
③开头几天,他们没有遇到什么了不起的____,从那里沿着野橘林间的一条小道进入大森林。
A.抑制 湮没 障碍 B.抑制 淹没 阻碍
C.控制 淹没 阻碍 D.控制 湮没 障碍
9.下列关于作家马尔克斯及其小说《百年孤独》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982年,他凭借《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六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C.《百年孤独》巧妙地融入神话传说、宗教典故,运用夸张、象征手法,用严肃的态度讲述荒诞的故事,将读者带入魔幻的现实,打破了作品中真实与幻想的界限。
D.奥雷里亚诺上校以惊人的智慧和实干精神,推动马孔多从原始乌托邦进入现代社会,体现了人类对科学文明的向往,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不懈探索的开拓精神。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儒家关于生命与道德价值融通的主要观点之一是“成身成性”。儒家认为,人的一生不只是自然生命的成长过程, 。上述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价值与本体、价值与历史、价值与认识、价值与生命相互关系的理论表明,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理论思维,乃是一种典型的融通性思维。
①人的一生就是弘扬和实现仁义价值的过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生。
②由此,孔、孟提出仁义价值高于生命价值,当仁义与生命发生冲突时,人应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③孟子提出,如果以肉体生命为人生的最高价值,那么人就会为了保全生命而无所不为,为了享乐生命而无恶不作。
④后代儒家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基本观点。
⑤而且同时也是人生价值的开拓、追求和实现的过程。
A.⑤③①②④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③⑤④ D.⑤③②①④
二、语言表达
11.2014年4月18日,《百年孤独》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逝世,享年87岁。马尔克斯不仅因丰富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位置,还以深刻独到的美学追求著称于世。请参照示例,为他写一段墓志铭,对其作品或成就进行评价。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志铭: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马尔克斯的墓志铭:   
12.某学院的一则招聘启事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为加大外国留学生来我院学习汉语的需求,拟招聘10名兼职对外汉语教师。待遇报酬从优。具体要求如下:语言、文学、政治等文科专业毕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40周岁以上;工作态度认真,教学效果高质量;有对外汉语教学经验。有意向的老师请从我校校园网下载应聘教师信息表,填好后发至邮箱huanying@。截止日期:5月20日。欢迎各位老师到我校高就。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①   。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不断追逐人群却寻找不到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②   。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在人群中,只有带着爱意、打破坚壳、努力追逐的人,③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百年孤独(节选)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
每年三月,衣衫褴褛的吉卜赛人都要在村边搭起帐篷,在笛鼓的喧嚣声中,向马孔多的居民介绍科学家的最新发明。一个身材高大的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拿着两大块磁铁,从一座农舍走到另一座农舍,大家都惊异地看着,铁锅、铁盆、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狂热的想象力经常超过大自然的创造力,他认为这种暂时无用的科学发明可以用来开采地下的金子。他用自己的一匹骡子和两只山羊换下了两块磁铁。这些家畜是他的妻子打算用来振兴破败的家业的,她试图阻止他,但是枉费功夫。在好几个月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着两块磁铁,勘察了周围整个地区的一寸寸土地,甚至河床。他掘出的唯一的东西,是15世纪的一件铠甲。
三月间,吉卜赛人又带来一架望远镜和一只放大镜。磁铁的试验失败之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不甘心,马上又产生了将放大镜作为作战武器的念头。他用两块磁铁和三枚殖民地时期的金币交换放大镜。乌尔苏拉伤心地流了泪。那盒金币是她父亲一生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无心抚慰妻子,他冒着生命危险,一头扎进了作战试验。他编写了一份使用这种武器的《指南》,连同许多试验说明和几幅图解,请一个信使送给政府。他等待答复等了几年。最后等得厌烦了,他就为这新的失败埋怨梅尔基亚德斯,于是吉卜赛人归还了金币,换回了放大镜,并且给了他几幅葡萄牙航海图和各种航海仪器。梅尔基亚德斯亲手记下了修道士赫尔曼作的简要说明,把记录留给他,让他知道如何使用观象仪、罗盘和六分仪。在雨季的漫长月份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把自己关在宅子深处的小房间里,不让别人打扰他的试验。他完全抛弃了家务,整夜整夜待在院子里观察星星的运行……最后,他扬扬得意地向孩子宣布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像橙子。”
吉卜赛人回来的时候,乌尔苏拉唆使全村的人反对他们,可是好奇战胜了恐惧,因为吉卜赛人说是要展出纳希安兹人最奇特的发明。大家都到吉卜赛人的帐篷去,花一分钱,就可看到返老还童的梅尔基亚德斯——身体康健,没有皱纹,满口漂亮的新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觉得这一切既简单又奇妙,第二天他不再按时进餐,从早到晚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他向乌尔苏拉唠叨,“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他决定把马孔多迁到更合适的地方去。
村里的男人已经开始准备搬家,乌尔苏拉却像蚂蚁一样悄悄地活动,唆使村中的妇女反对男人的轻举妄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不清楚,不知什么时候,他的计划遭到一大堆借口和托词的阻挠,终于变成没有结果的幻想。有一天早晨他难过地对乌尔苏拉说:“既然谁也不想走,咱们就单独走吧。”“不,咱们不走,”她说,“因为咱们在这儿生了个儿子。”“可是,咱们还没有一个人死在这儿,”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反驳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属埋在这儿,他就不是这个地方的人。”乌尔苏拉温和而坚决地说:“为了咱们留在这儿,如果要我死,我就死。”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试图用自己的幻想迷住她,答应带她去看一个美妙的世界。“不要成天想入非非,最好关心关心孩子吧。”她回答,“他们像小狗儿似的被扔在一边,没有人管。”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望了望窗外,看见两个赤足的孩子正在烈日炎炎的菜园里。他觉得,他们仅在这一瞬间才开始存在。他全神贯注地望着两个孩子,终于望得两眼湿润,他无可奈何地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好啦,”他说,“叫他们来帮我搬出箱子里的东西吧。”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封闭的马孔多村来说,吉卜赛人带来了外面世界新奇的东西,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认识到马孔多的闭塞,这成为他探索新事物的契机。
B.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相比,乌尔苏拉保守、节俭、务实,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热衷于幻想并为之奋斗时,是她看守着他们的家,养育着孩子们。
C.“他们仅在这一瞬间才开始存在”的感受,侧面体现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长期以来对探索的投入。“无可奈何地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家庭和孩子的愧疚。
D.“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凭借自己长期的努力,以一己之力得出“地球是圆的”的结论,说明他有一定的钻研能力和科研精神。
1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注重从日常叙事中展现大时代。梅尔基亚德斯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来的葡萄牙航海图、观象仪、罗盘和六分仪等东西透露了人类发展的时代感。
B.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形象,主要是运用叙述的方式,通过他对新鲜事物的探索表现的。此外,乌尔苏拉也对他的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
C.“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对外界的关注和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反思。
D.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人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选文的主要内容,这个矛盾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同时又突出了人物形象。
16.《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魔幻”及其与“现实”的关系的理解。
17.《百年孤独》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什么?
四、写作
18.请运用象征手法,选取你熟悉的一种事物,赋予它某种象征意义,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感触,不少于250字。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遏止”着重于止,使停止,不再进行。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且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这里强调对“懒政”的控制,用“遏制”,排除A项、D项。
“灌注”,多指液体的浇进、流入,也比喻心血、感情、勇气、生命力等较抽象事物的注入,而“贯注”是连贯,通连;精神、精力集中。这里指“正气流转到四肢百骸、关关节节”,用“灌注”更适合。
“消遣”、“消磨”都有打发时间的意思。“消遣”指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消磨”多指虚度时间。这里与“高尚”搭配的应是“消遣”,排除C项。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解答本题要注意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
2.【答案】C
【解析】C.“这暗含了作者对他们愚昧思想的讽刺”错,作者应该是理解同情关爱的心态。
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3.【答案】C
【解析】A项,引用是非独立引用,所以冒号应去掉,而叹号也应改为逗号,放在引号之外;
B项,“看到”不是提示语,冒号应去掉,让“看到”作句子的谓语;
D项,当引用的话分为前后两部分时,“说”或“道”后加逗号,所以冒号应改为逗号。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答题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抓住关键信息“冒号”;然后结合所掌握的标点符号知识,认真思考分析各个选项内容。
4.【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题干要求“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项,“杳无踪迹”的意思是一点踪迹都没有。 谓不知去向。用在此处指“《百年孤独》在国内各大书店”不知去向,使用正确。
B项,“名正言顺”意思是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多形容理由正当而充分。句中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应改为“名副其实”。
C项,“穷追不舍”意思是勇敢地追赶不放松。用在此处指“骑着单车对小偷”勇敢地追赶不放松,使用正确。
D项,“蔚为壮观”的意思是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此处用于“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5.【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对文学名著中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事件)及内容的考查。
D项,抓着床单升天的是“雷梅黛丝”,不是“梅梅”。故选D。
故答案为:D
本题主要对文学名著中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事件)及内容的考查。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尤其是中外名著,可精读也可浅读,掌握主要人物的相关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6.【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以从“马尔克斯说……”判断是直接引语,要带冒号,故排除AD;根据常识知道《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一部书,必须带书名号。再看第⑥前面的句子“卡夫卡是对现代派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被尊
为……”显然这个“现代文学之父”表示特定称谓,故地⑥和⑦处用引号,且⑦之后表示完整,需要句末点号,故排除C项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特别注意问号、顿号、引号、冒号、破折号的特殊用法。
7.【答案】A
【解析】坚韧:一是指物体坚固而柔韧,不容易折断,二是指人的性格品质不屈不铙,意志坚定。坚忍,有韧性,常形容人的意志品质,不能形容物。第①句中介绍的是海柳的质地,应该用“坚韧”。十足:常指十分充足,形容程度,常跟“信心、理由、神气、威风、干劲”等词搭配,也可以指纯粹,形容成色或成分,除用于黄金等外,多带贬义。 实足:指确实足数,形容数量,常跟年龄或数量词搭配,有时形容行为,指确实可以,完全可以。第②句中要表达的是对秋的喜爱,应该用“十足”。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从语境看,第③句“失独”是悲伤的事情,不宜用形容感情“激动”的“情不自禁”,应该选“不由自主”。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8.【答案】A
【解析】“抑制”,压下去的意思,如“抑制悲痛”;“控制”重在操纵,如“控制数字”。第一句中,是说压制着悲痛,应使用“抑制“。“淹没”,(大水)漫过,盖过,与水有关;“湮没”,埋没,与土有关。第二句中,句中是说埋没在沼泽中,应使用“湮没”。“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多指抽象的事物;“障碍”,阻挡,使其不能顺利通过,多指具体的事物。第三句中,句中应是说具体的阻挡,应使用“障碍”。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这就要求考生分析近义词中的不同的义项,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词语的用法进行选择。
9.【答案】C
【解析】A. “他凭借《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错误。《霍乱时期的爱情》是1985年的作品。
B. “《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六代人的传奇”错误。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D. “奥雷里亚诺上校”错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以惊人的智慧和实干精神,推动马孔多从原始乌托邦进入现代社会。他身上体现了人类对科学文明的向往。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课文内容需要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认真判断。
10.【答案】D
【解析】文段阐述儒家的人生价值观。⑤的“而且同时也是”紧承空格前的“不只是”;③紧承⑤的“人生价值”,②的“由此”与③构成因果关系,且“生命价值”承接了③的“以肉体生命为人生的高价值”;①承接②的“仁义价值”,是“孔、孟提出仁义价值”的内容;④的“这一观点”指代②①的内容;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完题目提供的六句话,明确总体话题,找出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比如代词和关联词),然后结合材料的语境,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进行排序。
11.【答案】【示例1】丰富的想象,奇特的语言,像一面魔镜,映照出拉美大陆的百年孤独;幸运的是,拉美也因他走出孤独。 【示例2】描绘孤独,解剖孤独,反抗孤独,是他毕生的使命;他因孤独而闻名,更因孤独而不朽。
【解析】本题要求给《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写墓志铭,应对他的作品或成就作出评价,他在作品《百年孤独》中,对孤独有深刻的认识,他描绘孤独,解剖孤独,反抗孤独,应高度评价他的成就,很多人受到了他的影响。仿写句式没有严格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示例1】丰富的想象,奇特的语言,像一面魔镜,映照出拉美大陆的百年孤独;幸运的是,拉美也因他走出孤独。
【示例2】描绘孤独,解剖孤独,反抗孤独,是他毕生的使命;他因孤独而闻名,更因孤独而不朽。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和所给例句或语段,从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等角度进行仿写。本题要求写评论,以内容风格和例子相近为主。修辞上选用比喻、排比、对偶较好。其中把握人物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一定要把人物的鲜明特点作为评论的重点。王羲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楷书的成就,围绕此点写即可。
12.【答案】①“加大”改为“满足”。
②删去“报酬”。
③删去“40周岁以上”中的“以上”。
④“高质量”改为“好”。
⑤“高就”改为“任职”。
【解析】题中①“加大”和“需求”搭配不当,可改为“满足”;
②“待遇”“报酬”重复,“报酬”可删去;
③“不超过”应是具体的数字,和“40周岁以上”搭配不当,可删去“以上”;
④“教学效果”和“高质量”搭配不当,可改为“好”;⑤“高就”应用于“到别处“任职”,和“来我校”搭配不当,可改为“任职”。
故答案为:①“加大”改为“满足”。
②删去“报酬”。
③删去“40周岁以上”中的“以上”。
④“高质量”改为“好”。
⑤“高就”改为“任职”。
考查语病修改。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
13.【答案】却是现代人逃不掉的一种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猛然发现不知打给谁;才能收获温暖(才能够化解孤独)
【解析】语段紧扣中心话题“孤独”展开分析。第一处,前面说“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由“虽”可知,前后内容之间应是转折关系,故后一句中应出现表转折的关联词“却”,再根据后面“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不断追逐人群却寻找不到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这些内容可知,此处应是说孤独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或是一种逃不掉的情绪;第二处是对现实中人们孤独经历的叙述,“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却不知道打给谁;第三处,前面说“在人群中,只有带着爱意、打破坚壳、努力追逐的人”由“只有”可知,后一句中应有与之搭配的词
语“才”或“才能”,前面所说应是化解孤独获得幸福的途径,后面自然是结果。
故答案为:却是现代人逃不掉的一种情绪(却是现代人的现实处境);猛然发现不知打给谁;才能收获温暖(才能够化解孤独)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答案】14.C
15.D
16.①“魔幻”是指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如文本写到磁铁,运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造成一种“魔幻”的神奇效果;②“魔幻”是表现“现实”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立足于现实,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现实。如本文描写磁铁的神奇效果,“铁锅、铁盆、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这段描写虽然夸张,但立足于磁铁吸铁的事实;同时它又表现了封闭的马孔多人“少见多怪”的现实状况,给读者以新奇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
17.写人生启示主要要写出《百年孤独》给人的心得体会。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表达出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小说情节合理性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等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理解《百年孤独》的主旨,再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理解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注意要言之有理。
14.C项,“‘无可奈何的叹息’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家庭和孩子的愧疚”错误,根据语境可以看出,“无可奈何的叹息”反映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内心深处面对沉重现实的无力感,他不想放弃搬家,但又不得不放弃。C错误。
故答案为:C。
15.D项,“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人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选文的主要内容”错误,选文的主要矛盾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业竭力钻研科学、探索外部世界与马孔多村的封闭保守之间的矛盾。D错误。
故答案为:D。
16.本题需要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知识有了解,然后结合文本分析。“魔幻”是指表现方法和手段的奇异:运用象征、荒诞、夸张、变形等手法描写事物,刻画人物;“现实”是魔幻表象下、魔幻背后的现实。魔幻立足于现实,同时又表现现实。由原文“一个身材高大的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满脸络腮胡子,手指瘦得像鸟的爪子,拿着两大块磁铁,从一座农舍走到另一座农舍,大家都惊异地看见,铁锅、铁盆、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嘎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可知,写到磁铁,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这段描写虽然夸张,但立足于磁铁吸铁的事实,造成一种“魔幻”的神奇效果,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像,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同时它又表现了封闭的马孔多人“少见多怪”的社会现实,给读者以新奇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
故答案为:①“魔幻”是指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如文本写到磁铁,运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造成一种“魔幻”的神奇效果;②“魔幻”是表现“现实”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立足于现实,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现实。如本文描写磁铁的神奇效果,“铁锅、铁盆、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这段描写虽然夸张,但立足于磁铁吸铁的事实;同时它又表现了封闭的马孔多人“少见多怪”的现实状况,给读者以新奇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
17.先理解《百年孤独》的主旨,再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理解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注意要言之有理。
故答案为:写人生启示主要要写出《百年孤独》给人的心得体会。
18.【答案】示例:路灯,没有霓虹灯那五彩的华光,也没有华丽的外表。或许生活中很少有人注意它们,它们是那么不起眼,不引人注目。不分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夜晚,它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它们深知自己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没有了它们,城市的夜晚将漆黑一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路灯一样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清洁工人,辛勤浇灌花朵的园丁,每次都工作到深夜的建筑工人……他们虽然辛苦,却从不逃避责任,每天都尽职尽责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路灯,我心中最明亮的灯。如果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盏明亮的灯,就会照亮这个世界;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像路灯一样无私奉献,就会温暖整个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一篇抒情性质的微写作。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明确题干要求,并通过解读要求明确考查方向和内容,严格按照要求去回答,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本题要求运用象征手法,选取熟悉的一种事物,赋予它某种象征意义,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感触,注意字数要求。如果选取“路灯”,先描述一下它的特点:没有霓虹灯那五彩的华光,也没有华丽的外表,却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夜晚,它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路灯”象征着辛勤工作的劳动者,每天都尽职尽责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
故答案为:示例:路灯,没有霓虹灯那五彩的华光,也没有华丽的外表。或许生活中很少有人注意它们,它们是那么不起眼,不引人注目。不分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夜晚,它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它们深知自己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没有了它们,城市的夜晚将漆黑一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路灯一样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清洁工人,辛勤浇灌花朵的园丁,每次都工作到深夜的建筑工人……他们虽然辛苦,却从不逃避责任,每天都尽职尽责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路灯,我心中最明亮的灯。如果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盏明亮的灯,就会照亮这个世界;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像路灯一样无私奉献,就会温暖整个世界。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