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2*大学之道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1 09:0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学之道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文言虚词“而”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而不仁,如礼何 B.黑质而白章
C.蟹六跪而二螯 D.剑阁峥嵘而崔嵬
2.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曲肱而枕之 B.君子求诸己
C.家齐而后国治 D.一日克己复礼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
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
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
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专有。
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不以其道得之
B.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以其无礼于晋
D.欲治其国者 其皆出于此乎
5.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C.致知在格物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6.下列对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A.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B.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C.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D.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先正其心
A.见贤思齐焉 B.在明明德 C.自贼者也 D.先诚其意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故木受绳则直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作《师说》以贻之
D.欲治其国者;其皆出于此乎
9.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贼者也 仇视 譬如为山 堆积
B.要誉于乡党 求取 致知在格物 推究
C.国治而后天下平 治理 天下归仁焉 称赞
D.君子喻于义 明白 若火之始然 ……的样子
10.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沛公安在
二、语言表达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在有些地方变成了“一阵风”。甚至孩子们还没摸到传统文化的皮毛,①   ,这反映出一些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实不到位。这样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也许初衷是好的,②   ,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但要能进得去,③   。如何留下来?既可以融入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也可以融入老师的日常教学。
12.根据所给名句,结合现实及所学,阐释你所理解的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要求:观点有理有据,语句通顺,逻辑严密,不少于80字。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3.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读《孟子》的寓言,须知道故事是“宾”,寓意才是“主”。孟子讲偷鸡者的故事,不是讽刺小偷,而是讽刺那些知错不改的人;讲齐人在坟场乞讨的故事,   ,   ;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礼乐文化的传承载体,除了社会习俗、礼器文物之外,主要是“三礼”经籍。涉及“三礼”的经籍有古文经学、今文经学、文本真伪、经师家法、传承谱系等。而极为复杂的经学问题,更增添了解经的难度。尤其自清末民初始,中国封建专制制度 ,儒学花果飘零,“ ”。当时救国成燃眉之急,时人为救国危,对礼教大加挞伐。“五四”新文化运动,更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礼教,(  ),因而 实现传统“创造性转化”的诸位知名学者,亦不得不在推行“儒家伦理”的同时,特别声明首先要排除其封建意识形态。可见,礼是否曾因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思维屏障。于是,对礼学的平心静气的研究,也就难上加难了。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土崩瓦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倡办
B.土崩瓦解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倡言
C.分崩离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倡言
D.分崩离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倡办
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礼乐传统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B.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礼乐传统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C.以致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礼乐传统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D.况且礼乐传统在相当广泛的社会层面上被等同于封建糟粕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礼是否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的思维屏障。
B.礼是否曾因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的思维屏障。
C.礼是否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就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思维屏障。
D.礼是否因曾作为封建传统阻碍中国文化健康发展,才完全丧失了现代转化的文化生机,仍然是当代礼学研究无法绕过的思维屏障。
四、写作
17.怎样修身?课文《大学之道》给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文化自信这一角度,写一段议论文字,谈谈你的想法,不少于200字。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A假设关系连词。
BCD并列关系。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汉语虚词包括代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本题重点考查“而”这个虚词,要了解这个虚词分别有哪些用法和意义,可以结合语境分析。
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判断古今异义知识的能力。
D.一日,古义为一旦,今义为一天。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判断古今异义知识的能力。主要记住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利用课文中实词含义进行知识迁移,快速推断阅读材料中词语的含义。
3.【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A《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故答案为:A
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
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A.助词,的;代词,它们。
B.均为介词,在。
C.介词,把;连词,表因为。
D.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虚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在复习时重点注意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5.【答案】A
【解析】A.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B.古今同义:根本始末。句意: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
C.古今同义:认识、研究事物。句意: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D.古今同义:指平民百姓。句意: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时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掌握这些古今异义词要注意词义缩小、词义扩大、词义转移、感彩变化、词义弱化强化等现象。
分析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1)语境推断法: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
(2)语法分析法:用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推断词义。将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主干和枝叶成分,然后可以迅速判断其用法即词性。
(3)结构分析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或相近(相同)。
(4)联想迁移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5)成语推断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
6.【答案】A
【解析】 句子根据顶针结构划分,“知至知至”“意诚意诚”“心正心正”“身修身修”“家齐家齐”“国治国治”中间断开。句意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重点语句的断句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把握句意,抓好常见的表停顿的文言虚词,利用对称性结构等等这些断句标志进行判断即可。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活用情况的理解能力。
例句“先正其心”中“正”是使动用法,使……正。
A项,“见贤思齐焉”中“贤”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
B项,“在明明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于彰明美德”,这句话中第一个“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彰明。
C项,“自贼者也”中“贼”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伤害。
D项,“先诚其意”句式结构和例句一致,二者用法也一致,“诚”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诚。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8.【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
A助词,……的人/ 表判断,是 。
B就。
C把/来。
D代词,代指第三人称,他(她、它)或他(她、它)们/大概。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9.【答案】B
【解析】A.“自贼者也”的“贼”,伤害,句意:是自我伤害(自暴自弃)的人。
C.“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治"是指安定或太平,句意:国家安定然后天下才能太平。
D.“若火之始然"的“然"通“燃”,燃烧,句意: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词汇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10.【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ABC状语后置。
D宾语前置。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11.【答案】活动就停止了;但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关键还得留下来
【解析】段意:传统文化进校园要能进得去,还得留下来。
①联系“一阵风”“皮毛”,此处应该填写终止一类的词语,“停止”或“终止”为其关键词;
②联系前后句子,抓住“初衷”“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不令人满意”为其关键词;
③联系后文“如何留下来 ”可以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活动就停止了;但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关键还得留下来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 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句子主要内容,弄清补写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联系,要分析文中的关联词、代词、体现层次的语句、修辞句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句子前后的照应补写出句子大体。 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
12.【答案】孔圣人对仁义的看法在当时是别出一格的,他把仁义列于利益之上,以仁义为基础就可以创造很多高于利益的东西。孔子认为,君子追求的虽是道义,但并不反对获得财利。那些符合道义的富和贵,君子是可以去追求的。但如果不符合道义,或是追求不到,那就要舍弃。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就要做到“见利思义”。
【解析】本题要求根据名句和所学知识,阐释孔子的“义”“利”观。这就要对题中涉及的名句有综合性理解。注意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孔圣人对仁义的看法在当时是别出一格的,他把仁义列于利益之上,以仁义为基础就可以创造很多高于利益的东西。孔子认为,君子追求的虽是道义,但并不反对获得财利。那些符合道义的富和贵,君子是可以去追求的。但如果不符合道义,或是追求不到,那就要舍弃。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就要做到“见利思义”。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对于筛选文中信息类题型,首先要回顾文本,将试题提供的例句结合上下文逐句进行分析,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关键词语,最后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13.【答案】不是讽刺齐人;而是讽刺那些不择手段追逐富贵利益的人;不是讽刺逃兵;而是讽刺梁惠王的政治跟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仿用句式的能力。
句式为“不是......,而是......”,“不是”后面与本体相连,“而是”后面加上喻体。要对古文内容有一定了解。“齐人之福”讲的是齐国人自称每天都和达官贵人吃饭,实际上却是从坟场里乞讨;“五十步笑百步”写逃跑的士兵跑了五十步的笑话一百步,根据内容可得具体讽刺的对象。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时,首先,要分析所给例句的特点,然后再看几个分句内容上的联系。仿写表面上追求“形似”,实际上追求“神似”才是其根本,要注意所写句子的语气、修辞、风格等与例句保持一致.本题所给的例句所用的句式是不是…而是…”,仿写时要注意先否定,后肯定。
【答案】14.B
15.C
16.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原则,区分近义词的不同点,如词意的轻重不同,感彩不同,使用的范围不同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前后文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句式的对称性,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选出衔接恰当且无语病的一句。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常见的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等。要了解常见的病句特点及修改方法,句子的结构成分,词语的搭配等,对学习病句知识有很大帮助。
14.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这里说的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应用“土崩瓦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也不能保全。根据语境,礼乐文化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之间是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应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倡言:公开地提出来。倡办:带头开办,创办。“实现传统‘创造性转化’”是学术理念,应用“倡言”。
故答案为:B
15.分析括号所在句可知,此处应该填写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造成的结果,“况且”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和原文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分析A、B、C三项可知,C项以“以致”开头,更能突出礼乐传统被等同于糟粕这一结果。
故答案为:C。
16.文中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曾因”应该是“因曾”;二是结构混乱,应在“思维屏障”前加“的”。B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C项没有改正第二处语病,D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且“……才……”的关联词使用不当。
故答案为:A。
17.【答案】【参考例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视为对“大学之道”的概括,它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也是自尧舜以来古圣先贤智慧的凝聚与总结。因此它才能够在历代士人的心中深深扎根。无数的志士仁人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他们有崇高的价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如北宋儒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严重受挫,在反思传统时出现了很大偏差。孙中山先生说,“修齐治平”之道“本属于道德之范围”,有时却不得不“把它放在智识范围内来讲”。事实上,“我们祖宗对于这些道德上的功夫,从前虽然是做过了的,但是自民族精神失去了之后,这些智识的精神,当然也失去了。所以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但是,那是习而不察,莫名其妙的”。直到今日,虽然人们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应该更加清楚它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丰富内涵,了解它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和睦和平的巨大意义。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课文理解进行议论片段的微写作,首先需要把握论述的中心是“怎样修身”,要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结合课文《大学之道》中给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方式,才能然后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对于“怎样修身”有自己现实意义的解读,题干要求结合考生从“文化自信”这一角度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读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掌握事物本源,意念诚实,端正心意,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接着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大学之道”的概括,是儒家学说的精髓。然后举例论证无数的志士仁人或著书立学,或捍卫正义,他们具有崇高的价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这就是他们的“修身”方式。最后结合近代中国落后被打就是文化自信的缺失的表现,指出我们要了解“修身”对和睦和平的巨大意义,并提出积极加强自身的修养的建议。
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要明确写作目的。微写作是用简约精炼的语言对某一社会事件、文艺作品等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的写作。评论类微写作一般先引用材料或叙述现象,接着明确论点,然后分析材料,综合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写作对象要表述清晰。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