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检测卷(1.1-1.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检测卷(1.1-1.3)(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0 13:4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检测卷(1.1-1.3)
一、选择题(共15题;共45分)
1.(3分)水是生命之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水约2.5毫升
B.水循环的外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C.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D.汽水倒入杯中会有大量气泡溢出,说明气体不能溶于水
2.(3分)“ 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3.(3分)从温州自然灾害发生的历史趋势情况看,台风灾害是我市最为典型的自然灾害,台风引发的暴雨造成洪涝、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影响较为突出。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
A.①蒸发 B.⑤地表径流 C.④降水 D.③水汽输送
4.(3分)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电后两电极都有气体放出,经检验甲试管里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里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则构成甲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图中的(  )
A. B. C. D.
5.(3分)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
B.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C.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6.(3分)在做水电解实验时,老师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反应后剩余的溶液是纯净物
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这种物质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7.(3分)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水由氢和氧组成
B.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点燃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
8.(3分)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该实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证明原子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微粒
B.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实验本质是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
D.反应前后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9.(3分)2020年1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如图所示,假设海水的密度不变,在“奋斗者”号潜水器匀速下潜过程中,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潜水器所受浮力的大小始终小于它的自重
B.潜水器所受海水对它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C.潜水器所受到的浮力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D.潜水器所受浮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它排开海水的重力
10.(3分)如图某钓鱼爱好者站在充气浮台上钓鱼,此时刚好将一条大鱼从刚露出水面钓起至船上。在此过程中,船体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与下列哪一选项最接近(鱼的质量和体积保持不变)(  )
A.B.C.D.
11.(3分)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邀游的“天宫一号” B.航行的“辽宁号”
C.天空中的飞机 D.上升的热气球
12.(3分)一个小球在一条小溪中随着溪流漂流而下(如图),则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13.(3分)如图甲所示,高为1m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浸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
B.石料的密度为1.8×103kg/m3
C.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2.8×104Pa
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
14.(3分)如图甲所示,正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在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像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浮力的大小为54N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3kg/m3
D.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逐渐增大
15.(3分)小青同学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乳胶管向烧瓶中充气或从烧题中吸气,就可以改变烧瓶的浮沉状态。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状态时,若向烧瓶中充气,它将会(  )
A.上浮。受到的浮力不变 B.上浮。受到的浮力增大
C.下沉。受到的浮力不变 D.下沉。受到的浮力变小
二、填空题(共5题;共42分)
16.(8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4分)下列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②   ;③   。
(2)(2分)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   (填名称)环节。
(3)(2分)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主要以地心引力作为动力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B.降水C.下渗D.蒸发E.植物蒸腾
17.(8分)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装置图:
(1)(2分)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图中A点表示电源   极。
(2)(2分)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3)(2分)水电解过程可用如图图示表示,微粒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
(4)(2分)通过该实验能够得到如下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原子
C.水中含有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18.(4分)小王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2分)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2分)使用中,小王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杯中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19.(6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石块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8牛,当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牛,那么这个石块受到的重力为   牛,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牛,浮力的方向为   。
20.(16分)某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2分)石块的重力G=   N。
(2)(4分)石块浸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G'=   N,由此可得石块所受浮力F浮=   N。
(3)(2分)石块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G排=   N。
(4)(2分)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可以发现:F浮   G排。
(5)(6分)由上述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   ,这就是著名的   原理,用公式表示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45分)
21.(9分)小金想用弹簧测力计、物块、烧杯和水探究“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实验,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3分)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3分)由图乙丙丁中的   两幅图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
(3)(3分)由图中的丙、丁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22.(15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1)(6分)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   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3分)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6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牛,金属块密度为   千克/米3。
23.(12分)如下图所示,是小胡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五个步骤。
(1)(3分)图(b)所示,是小胡在测量小桶的   。
(2)(3分)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   ,则该原理将得到验证。
(3)(3分)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和操作方便,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4)(3分)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___。
A.图(a)中溢水杯内未盛满水
B.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C.图(c)中石块未完全浸没水中
D.在四次测量过程中,弹簧称始终没有调零
E.图(c)中石块碰到了杯底
24.(9分)电解水的实验中,往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增加水的导电性(硫酸本身不会减少),小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研究影响电解水的速度的因素,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蒸馏水体积/毫升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加入10mL硫酸的质量分数 0 10% 15% 20% 25% 30% 35%
收集到氢气体积/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收集到氢气时间/秒 2648 1236 885 423 262 216 205
(1)(3分)小科进行以上实验是研究   影响水的电解速度。
(2)(3分)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
(3)(3分)小科在200毫升的蒸馏水中,加入10毫升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后,发现产生的氢气的速度越来越快,请结合以上探究结果分析其中的原因:   。
四、解答题(共3题;共28分)
25.(7分)杭州亚运会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来自中国队的杭州桐庐姑娘邹佳琪与搭档邱秀萍发挥出色,成功夺得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开门红(图甲)。图乙是两位运动员准备出发时的情景,此时赛艇排开水的体积为0.14m3(忽略桨排开水的体积)。
(ρ水=1.0×103kg/m3,g=10N/kg)
(1)(3分)赛艇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4分)若赛艇和桨的总质量为30千克,则两位女运动员的总质量为多少千克?
26.(10分)某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请回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3分)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3分)求金属块的体积。
(3)(4分)结合下表所列的金属密度,通过计算判断金属块是何种金属。
金属 金 铜 铁 铝
密度(克/厘米3) 19.3 8.9 7.8 2.7
27.(11分)如图所示,一体积为10 3m3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四分之一露出水面,g取10N/kg.求:
(1)(3分)木块受到的浮力;
(2)(4分)木块的质量;
(3)(4分)若用手将木块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浸没在水中时,手对木块的压力。
答案解析部分
1.C2.B3.D4.B5.C6.D7.D8.C9.D10.B11.A12.C13.C14.C15.A
16.(1)蒸发;水汽输送(2)地表径流(3)A;B;C
17.(1)负(2)水氢气+氧气(3)BAC(4)A;B
18.(1)=(2)仍在A处
19.3.8;2.3;竖直向上
20.(1)3(2)1.6;1.4(3)1.4(4)=(5)重力;阿基米德;F浮=G排
21.(1)2(2)乙丙(3)无关
22.(1)D、E;排开液体的体积(2)小于(3)1;2.7×103
23.(1)重力(2)F3-F2=F4-F1(3)badce(4)A;E
24.(1)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2)收集相等体积的气体需要的时间
(3)随着水的减少,硫酸浓度越来越大
25.(1)解: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14m3=1400N
(2)解:F浮=G总=G人+G艇
G人=F浮-G艇=F浮-m艇g=1400N-30kg×10N/kg=1100N
m人=G人/g=1100N/10N/kg=110kg
26.(1)F浮=F1-F2=2.7N-1.7N =1N
(2)V=V排=F浮/ρ水g=1 N/(103 kgm-3*10 Nkg-1)=10-4 m3
(3)由ρ=m/V=2.7 N/(10 Nkg-1×10-4 m3)=2.7×103 kg/m3
查某些金属的密度表可知:此金属块是铝.
27.(1)解: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 1/4)×10 3m3=7.5N;
(2)解:木块漂浮,则G木=F浮=7.5N,
木块的质量:
(3)当木块完全浸没时,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
那么它受到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0 3m3=10N;
则手对木块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