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将进酒 分层作业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句式参差中取其气势,取其与情感波折相对应、相共鸣的功能,是李白的古体诗或乐府诗的显著特征。比如那首《蜀道难》,把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八言、九言种种句式杂置于一篇之中,恣意驱遣,如急风迅雷般出入于神话与自然、人生感慨与政治预言之间,大有包举群山、扪心问天的巨人气概。
其实,句式的运动感不仅体现于外在形式的长短参差之间,而且体现于内在组合的正反虚实之中。一些带假设性或转折性的连词的使用,使诗行略显散文化的同时,出现诗情的波折和跌宕。《清平调》(其二)从正面落墨,描写后苑牡丹红艳凝香、新鲜带露,隐喻着贵妃的国色天香。随之以一个“枉”字,使语气逆转,比起这种国色天香的牡丹美人,楚王梦遇巫山神女的云雨幻境只不过是枉然断肠一回罢了。由幻境进入历史,诗人陡然发问:汉宫美人谁个可以相仿佛?汉成帝时的赵飞燕娇美动人,却可怜还得倚仗新妆,缺少自然神韵了。此诗妙在善于转折,以情调状语转,以借问语气转,以情感动词转,转折形式多样而不落痕迹,如行云流水的语言背后蕴含着委婉曲折的弹性。
诗艺的特征在于精练,在于脱俗越轨,在于富有跳跃感。而关联转折的虚词和行云流水的句式的使用,却节制着这种精练、脱俗越轨和跳跃感,以便于疏通诗的内在脉络,形成浑然一体的有机性。这便产生了语言的弹性。李白诗重复一些较为特殊、多少有点模式化的句式。比如“朝……暮……”句式往往把时间的连续转换为空间的连续:《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中“朝别凌烟楼……暝投永华寺”是李白在晚间投宿永华寺的时候,在回忆中折叠时间、地点,以流放夜郎的悲苦心境,思念早上在凌烟楼与浔阳群官告别时“贤豪满行舟”、“宾散予独醉”的情景,感叹自己的命运而“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也就是说,表面上“朝……暮……”的自然时间,经过回忆性的折叠,已变成富有审美弹性的心理时间了。
有时,朝与暮作为特定的时间刻度,在普泛化的过程中包含着诗人瞬息感的时间体验和幻觉性的时间感觉。比如《古风》(其十八):“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这里的“朝……暮……”,以桃李花的鲜艳易凋,隐喻着对人世歌舞繁华的瞬息烟云的感觉。《猛虎行》两用“朝……暮……”句式各有特殊功能。“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这里的朝暮意思是“整日里”。由于安史之乱使生灵涂炭,诗人整日里塞满忧患情绪,从早到晚都沉浸在《猛虎行》的悲切情景中。"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这里的朝暮,当然在交代诗人于安史之乱向南逃亡的路程。但是,路程是与幻觉混在一起的,他感到当时的情形颇似楚汉相争的乱世,而他走过的地方都是张良、韩信的故地,从对张、韩的幻觉中对自己未能施展的雄才抱有信心。这些朝暮句式,充满着心灵内省的情绪力度,凭借着特定时间刻度弹射出来。
李白句式,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构成,也无论是采用虚词使“散文化之诗化”达到精深程度,还是在多少模式化的形态中开发其潜能,都使其诗行带有飞泻而下,奔流而去,或连环推进,婉曲多姿的运动感和弹性感。他以特殊的天才创造告诉人们,在短短的诗句中,到底能够容纳中国语文的多少活性。
(摘编自杨义《李白诗歌句式的语言哲学》)
材料二:
李白的一生有两大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在政治上建立一鸣惊人的伟绩,在精神上获得彻底的自由。两股潮流在李白身上一齐汇聚碰撞,必然在他的心灵深处掀起巨大的情感波澜,所以,毫不奇怪,跃动在李白诗中的往往是一种对抗的情感,并因此而形成强大的情感狂潮和同样强大的情感张力。
我们不妨再看一看诗人代表作《将进酒》。这首诗之所以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巨大的情感力量,全在于诗中高度的自信与彻底的自卑同在,无边的欢乐与无边的忧伤并存,鄙弃富责与猎取功名对峙,旷达放纵与坚定执著关联。无论是欢乐还是忧伤,是自信还是失望,不同性质的情绪双方都非常强烈而又毫无节制,像一匹脱缰的烈马从情感的一极跳到情感的另一极,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只有一目了然的龉龃对立,两种矛盾的情感激流相互冲撞,激起铺天盖地的巨澜,给人以头晕目眩的情感震撼力,这就是它给人的感受不是消沉而是无穷力量的秘密所在。
过去有些李白研究者不能理解李白诗中情感的急遽变化,清代不少评论家仅从章法技巧上解释李白的诗情。然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苦差事是他所不乐和不屑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才是他的创作方式。张力存在于李白大多数代表作中,如《梁甫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行路难》之二和之三、《玉壶吟》《江上吟》《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襄阳歌》《蜀道难》《鸣皋歌送岑征君》等作。如果把李白所有诗歌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不同性质的情感的矛盾冲突就更加明显。
张力是进入李白诗歌情感大门的钥匙,而他那悖论式的追求又是产生这种张力的深刻根源。这种追求造成了他情感的左冲右突相互抵撞,使他的个体生命得以充分激扬,并因此将我们民族处于封建鼎盛时期所爆发出来的伟大民族活力推向顶峰——这就是李白的意义与力量之所在。
(摘编自戴建业《生命的激扬与民族的活力——论李白的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使诗行略显散文化,李白使用了一些带假设性、转折性的连词。
B. 时间心理化、时间感觉的幻觉性等,均能体现李白天才创造的活力。
C. 戴建业认为,李白诗歌的情感张力、震撼力根源于个人追求的张力。
D. “龉龃对立”“头晕目眩”等字眼却描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享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平调》一例,仅能论证句式的运动感亦体现在组合的正反虚实中。
B. 从模式化句式的使用可见,天才如李白,也无法摆脱创作的历史局限。
C. 矛盾冲突、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是杨义、戴建业共同实践的学术理念。
D. 杨义认为,李白在诗歌艺术上有天才的创造,戴建业也同意这一观点。
3.结合材料内容,不能支持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
A.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李白《寄崔侍御》)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C. “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
D. “少好学仙,然又慕功名,总欲有所建立,垂名于世,然后拂衣还山,学仙以求长生。(赵翼《瓯北诗话》)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请你以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为例,分析李白诗歌艺术中的“运动感和弹性”。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致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B. “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C. “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D. “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轻人的称呼。
7.“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两句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是如何抒情的?
三、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屈原感受到君王听信谗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运用“鲛人泣泪”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出一种优美意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将进酒》中,将富贵豪华生活和醉饮不愿醒来进行对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文章能通过描写寻常小事物来表现博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阐发深远意蕴,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话来说,就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
(5)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A、C、C、【参考答案】论证特点:①思路简洁清晰,先立后破,最后作结;②多用举例论证,且能详略结合;③语言形象且有气势,严谨性与个性化并存;④富有批判精神。、【参考答案】①运动感:外在句式长短参差,内在组合正反并置:以七字句表达盛宴、停滞、茫然、阻塞等多种情感,以三字句表达强烈哀叹,形成飞泻而下,奔流而去、情感与句式共鸣的运动感。②弹性:“欲”、“将”等虚词,“闲来”与“忽复”,“黄河”与“太行”等把时间的连续转换成空间的连续,“行路难”等句式均节制冲突跳跃,使转折自然,文气流畅,形成弹性。
【解析】1. A选项“为了使诗行略显散文化”错误,原文“一些带假设性或转折性的连词的使用,使诗行略显散文化的同时,出现诗情的波折和跌宕”可知:“散文化”是结果,而非目的。即使从目的的角度考虑,“出现诗情的波折和跌宕”才是主要目的。
2.
A选项“仅能论证句式的运动感亦体现在组合的正反虚实中”错误,由“其实,句式的运动感不仅体现于外在形式的长短参差之间,而且体现于内在组合的正反虚实之中”可知,《清平调》一例,既论证了组合的正反虚实所带来的运动感,也论证了弹性。
B选项“从模式化句式的使用可见,……也无法摆脱创作的历史局限”错误,根据原文,模式化句式带来了诗歌的浑然一体,对跳跃感的节制,从而形成诗歌的弹性,有极大的艺术意义,而非历史局限的体现。且原文“还是在多少模式化的形态中开发其潜能”也能说明,李白对模式化的语句有开发潜能的创造。
D选项“戴建业也同意这一观点”错误,根据材料,杨义所说的“天才创造”,指的是诗歌句式层面的经营。而戴建业不赞成从诗歌章法技巧的角度来理解李白诗歌,戴建业从人生追求的悖论与情感冲突引发的情感本能来理解。
3.
A选项“怜”“羡”、“独”、“却”等词语的使用,能够论证情感的波折与跌宕,即诗句的运动感与弹性。
B选项“君不见”、“朝……暮”句式,以及情感的波折跌宕,均能论证材料一的核心观点;
C选项仅能论证李白追求功业的一面,不能论证作者“悖论式”追求的观点;
D选项通过后人评述,能够论证李白悖论式的人生追求。
4.
论证思路简洁清晰连贯,材料二第一段提出论点“跃动在李白诗中的往往是一种对抗的情感,并因此而形成强大的情感狂潮和同样强大的情张力”,第二段通过“《将进酒》”论证论点,第三段指出以前的错误观点,第四段总结全文,指出李白的意义和力量。思路简洁清晰连贯。
论证方法上,材料二运用了多处举例论证,如用“《将进酒》”论证“跃动在李白诗中的往往是一种对抗的情感”,用“《梁甫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论证“张力存在于李白大多数代表作中”。并且举例论证有详有略,“《将进酒》”是详细分析,“《梁甫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例证是粗略分析。
语言上,运用了大量对偶句或整句,“在政治上建立一鸣惊人的伟绩,在精神上获得彻底的自由”“无论是欢乐还是忧伤,是自信还是失望”使文章整饬而有气势;“像一匹脱缰的烈马从情感的一极跳到情感的另一极”一类句子则生动形象,语言既严谨又有个性。
由“过去有些李白研究者不能理解李白诗中情感的急遽变化,清代不少评论家仅从章法技巧上解释李白的诗情”等句子充满了批判精神。
5.
本题首先要结合文本理解“运动感和弹性”,然后再结合“《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分析其表现。
由“句式的运动感不仅体现于外在形式的长短参差之间,而且体现于内在组合的正反虚实之中”可知,李白诗歌的运动感体现在“外在形式的长短参差”和“内在组合的正反虚实”两个方面。结合《行路难》可知,该诗既有七言,又有三言,开篇连用四组七言,描绘诗人身处盛宴却内心茫然;想要有所行动却被阻隔等多种情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则简练、短促,情感强烈,七言与三言的综合运用形成了诗歌的运动感。
由“一些带假设性或转折性的连词的使用,使诗行略显散文化的同时,出现诗情的波折和跌宕”“而关联转折的虚词和行云流水的句式的使用,却节制着这种精练、脱俗越轨和跳跃感,以便于疏通诗的内在脉络,形成浑然一体的有机性。这便产生了语言的弹性”可知,语言的弹性是由“带假设性或转折性的连词的使用”“关联转折的虚词和行云流水的句式的使用”造成的。“欲渡”“将登”是表示假设性的虚词,“黄河”“太行”“碧溪”“日边”等时空转换,这些词语的使用节制了诗歌的冲突跳跃,诗歌转折自然,文气流畅,形成弹性。
6~7.【答案】C、【参考答案】①借用典故间接抒情;
②陈王曹植才华横溢,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能,借以自比,一方面表现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更重要的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解析】1. C选项“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错。“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2.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意思是,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诗人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这是化用典故间接抒情。
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陈王曹植才华横溢,李白钦佩他的才能,借以自比,表现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8.【答案】(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4)举类迩而见义远
(5)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解析】本题易错字:邪、沧、馔、迩、遣、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