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分层作业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歌精神的密码就在一句话里:“诗言志”。朱自清先生曾称之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的纲领”,但我觉得还不限于此,这应该是诗歌的最高标准和黄金律令。
“诗言志”在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载,“诗以言志”(《左传》)、“诗以道志”(《庄子》)、“诗言是,其志也”(《荀子》)……可见,在先秦前后,“诗言志”已成为诗歌共识。
那么,如何理解“志”?许慎《说文解字》曰“志,意也。从心,之声”,即志可以理解为意愿、意向、意义、思想等等意思。也有把情志即情感和思想统一起来理解的,唐人孔颖达称“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但我以为,相对而言,情是个人性的,志就包含他者及社会的视角。情是个人发动,志就有指向、有针对性,需要对象,需要协调,需要方向,还需要接纳。“志”更具公共性因素。所以,我觉得“诗言志”,可以理解为表达情怀、理想和志向,倡导某种价值,弘扬某种精神。
“诗言志”,诗来源于情感,但应该超越于一般情感。超越,建立在情感之基础上,本身就包含了情感元素。诗是文字的最高形式,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情感抒发情绪宣泄,诗应该有更高的使命,那就是“诗言志”。这就像郭店楚简里称:“道始于情。”我觉得不言自明的应该还有一个判断,那就是:道高于情,或道超越情。“诗言志”长期被看作儒家过于重视教化功能的僵化思维结论,就像“尊道守礼”一度被认为与人情世故的日常生活方式相对立一样,其实,“道”和“礼”本身就是建立于生活实践基础之上的。
因此,我们可以如此论断:诗缘情是诗之基础,诗言志才是诗之超越,或者说诗之要求,诗之标准。“道始于情”“道生于情”,精神的源头其实是情感。情感不加控制,就流于欲望本能;情感经过疏导,就可能上升为“道”或者“理”,并可能最终转化为精神。因此,唯有“诗言志”,诗歌才能成为精神的传道者和弘扬者,成为精神性的来源,并具有繁衍能量和升华能力。
(摘编自李少君《“诗言志”新论》)
材料二:
无论哪个时代,诗都在其文学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今天也不例外。那么同样是使用汉语进行写作,古诗里“诗言志”的观点,对于今天“新诗”的创作和发展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在古代,“诗”是如何言“志”的呢?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诗”与“志”是共同发展的。当“志”的意义从记忆、记录引申为胸怀、怀抱时,“诗”同样也是变化的。
从文字产生之后算起,人类用文字记载代替记忆,所以记忆的记就是记载的记。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说就是“记忆谓之志,记载亦谓之志”。从这一点来看,早期的“诗言志”便是用“诗”做好生活的记录。以《诗经》为例,《卫风·氓》篇之中是从弃妇的角度,详细记录了两个青年男女从相见、相恋到结婚到分崩离析的婚姻悲剧。可见,“诗”的确有记录之意。
“诗言志”当然还有别的含义,那就是歌咏胸怀,抒发情志。以曹操《观沧海》为例,诗中无一句不写景,既表现眼前的大海之景,又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曹操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全诗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所以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里的“志”是胸怀,是个人情志。再到后来以诗歌咏叹个人志趣和意向非常普遍,像南北朝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唐代有“安得广厦干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工部,南宋有想要“待重头,收拾旧山河”的岳飞,到了现代也有说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由此可得出“诗”言志向、言抱负,是“诗言志”的一项重要的崇高的内容,是“诗言志”一说的引申义、发展义。
在这里我们便弄清楚了“诗言志”的方法和途径:“诗”写记忆,做记录留下生活是其一;“诗”言胸怀,抒情志,歌咏抱负为第二。
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丰富,人们拥有更多的精神享受方式。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时代节奏和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让人们逐渐失去慢阅读的耐心,电视机电脑取代报纸书籍,手机又取代电视电脑,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那些简单的更易得的碎片化阅读。
这当然是一大原因,但从自身看,诗歌的确不再像曾经那样赏心悦目,更别说要做到以己之情动人之心。以当前传播最广泛的“第三代”诗歌,站在“民间立场”的口语诗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学兴起,“第三代”诗人向“知识分子”所构建的诗歌体系发起猛攻,并打算以新的话语方式建立自己的诗歌秩序,因而诞生了“口语诗”,即以口语的方式建立和组织诗歌,以于坚的《作品52号》为例:
很多年屁股上拴串钥匙裤袋里装枚图章
很多年记着市内的公共厕所把钟拨到 7点
很多年在街口吃一碗一角二的冬菜面
……
从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记录,于坚在诗中说自己吃了什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类似于早期“诗言志”说,即“诗”是记录。
我认为当下诗歌之所以失去悦人心目的“诗意”,正是因为它丢开了“诗言志”的更重要的那层含义,即诗不能抒发胸怀、心愿和诉说自我情志。诗应当高歌炽热化的“情志”,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例: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借“鸟”之口写出自己想要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写到死后魂归大地,全诗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形象,直抒胸臆,托出诗人那颗真诚、炽热的爱国之心,表达自己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强烈情感和心愿。
这正是炽热化的“情”,是所谓的“情动为志”,是所谓的“诗言志”,言“情志”的表现。这正是当代诗歌创作所缺乏的。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缺失,今天的诗歌才不具备完整的“诗言志”功能。
(摘编自梁国璋《“诗言志”现代价值微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言志”在先秦前后成为了诗歌共识,成为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标准和黄金律令。
B. 材料一作者认为情与志不同,存在个人性与公共性的区分,因而志比情更重要。
C. “诗言志”指写记忆,做记录,也包含言胸怀、抒情志、歌咏抱负等崇高的内容。
D.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学兴起,催生了站在“民间立场”、充满“诗意”的“口语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志”的理解,许慎认为它是意愿、思想等意思,孔颖达认为情志是情感和思想的统一,他们的看法不尽相同。
B. 郭店楚简认为道始于情,而材料一作者认为道超越情,情感只有加以控制、疏导,才可能上升为“道”,并最终转化为精神。
C. 《卫风·氓》的例子印证闻一多先生“记忆谓之志,记载亦谓之志”的观点,说明早期的“诗言志”是指用诗来记录生活。
D. 材料二中通过对《作品52号》和《我爱这土地》两首诗的比较,批判了当代诗歌创作中忽视“诗言志”的现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中抒发的“志”与其他三项内涵不同的一项是( )
A.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
B.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C.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请结合材料,分析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诗言志”的具体表现。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人。身长八尺,容貌魁伟,精于三礼,兼善《春秋》,百家之说,多所窥览。任城王澄重其学业,为其声价。澄功衰在身,欲于七月七日集会文武,北园马射。普惠奏记于澄,澄意纳其言,托辞自罢。澄转扬州,启普惠以羽林监领镇南大将军开府主簿,寻加威远将军。普惠既为澄所知历佐二藩甚有声誉旋京之日装束蓝缕澄赉绢二十匹以充行资。还朝,仍羽林监。
时灵太后父胡国珍薨,赠太上秦公。普惠以前世后父无“太上”之号,诣阙上疏,陈其不可,左右畏惧,莫敢为通。太后览表,亲至国珍宅,召集五品已上,博议其事。普惠以理正之,无所屈。初,普惠被召,传诏驰骅骝马来,甚迅速,伫立催去,普惠诸子忧怖涕泣。普惠谓曰:“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及议罢,旨劳还宅,亲故贺其幸甚。
普惠以天下民调,幅度长广,尚书计奏,复征绵麻,恐其劳民不堪命,上疏。又表乞朝直之日,时听奉见。自此之后,月一陛见。及任城王澄薨,普惠荷其恩待,朔望奔赴,至于禫除,虽寒暑风雨,无不必至。初澄嘉赏普惠,临薨,启为尚书右丞。尚书诸郎以普惠地寒,不应便居管辖,相与为约,并欲不复上省,纷纭多日乃息。魏子建为益州刺史,有赃罪。普惠往验之,事遂得释,故子建父子甚德之。
萧衍弟子西丰侯正德诈称降款,朝廷颇事当迎,普惠上疏,请赴扬州,移还萧氏,不从。俄而,正德果逃还。除光禄大夫,右丞如故。出除东豫州刺史。淮南九戍、十三郡,犹因萧衍前弊,别郡异县之民错杂居止。普惠乃依次括比[注],省减郡县,上表陈状,诏许之。宰守因此绾摄有方,奸盗不起,民以为便。普惠不营财业,好有进举,敦于故旧。冀州人侯坚固少时与其游学,早终。其子长瑜,普惠每于四时请禄,无不减赡给其衣食。孝昌元年三月,在州卒,时年五十八。赠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谥曰宣恭。
(节选自《魏书·张普惠传》,有删改)
【注】括比:查验登记户籍。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普惠既为澄所知/历佐二藩甚/有声誉/旋京之日/装束蓝缕/澄赉绢/二十匹以充行资
B. 普惠既为澄所知/历佐二藩/甚有声誉/旋京之日/装束蓝缕/澄赉绢二十匹/以充行资
C. 普惠既为澄/所知历佐二藩/甚有声誉/旋京之日/装束蓝缕/澄赉绢二十匹/以充行资
D. 普惠既为澄所知/历佐二藩/甚有声誉/旋京之日/装束蓝缕/澄赉绢/二十匹以充行资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功衰,古代丧服名,指斩衰、齐衰之丧在练祭之后所穿的一种丧服,级别同“大功”。
B. 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本文中的任城王即为袭爵。
C. 调,唐朝前期主要的赋役制度的一项内容,即每户每年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丝、麻等物产。
D.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普惠学业精深,受到了任城王拓跋澄的赞赏和推介,张普惠对任城王拓跋澄打算“北园马射”一事上书劝谏。
B. 灵太后的父亲去世后被追赠太上秦公的称号,张普惠认为这不符合礼制,于是勇敢地上疏反对。
C. 任城王拓跋澄将要去世的时候,张普惠还在寒冬里满怀希望地前去探视,即使刮风下雨也没有中止。
D. 张普惠管理淮南时推行的一些措施,有效地去除了原先人口混居的弊政,得到了朝廷的肯定。
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议罢,旨劳还宅,亲故贺其幸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普惠往验之,事遂得释,故子建父子甚德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概括张普惠为官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明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将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治事、学习和精神修养中去。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句写词人与妻子相见却不相识的悲痛,“_________”句写出了相识之后无限凄凉而相顾无言的表现。
(3)小刚参加学校组织的诗词大会,进入“飞花令”环节,抽到了关于“镜”字的飞花令。他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答。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矛盾,却是诗人更深一层的情怀,体现的正是如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般的相思之情。
(2)古代衣服因为原料质地,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声”来表现妇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征人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代张若虚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代青年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应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正如《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多次借“月”衬情,用“________”表达没有音乐只能凄惨离别之情,用“________”渲染琵琶女弹奏后四周一片寂静的氛围。
(2)《过秦论》中,秦始皇凭借六代积累一统天下后,因陈胜起义就陷入“________”的境地,连秦王子婴都被杀,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苏轼在《江城子·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将因无言更显千言万语的沉痛和置身梦境的无限凄凉跃然纸上。
四、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 ),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___________,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___________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__________,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___________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笔走龙蛇 虚张声势 显达 随遇而安 B. 笔走龙蛇 矫揉造作 显赫 随波逐流
C. 行云流水 矫揉造作 显赫 随遇而安 D. 行云流水 虚张声势 显达 随波逐流
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的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B. 但他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是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
C. 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D. 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B. 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C. 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D. 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了美,被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C、D、B、【参考答案】(1)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诗言志’应该是诗歌的最高标准和黄金律令”的观点,接着从“志”与“情”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总结“诗言志”的重要作用。(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等。(3)论证语言简明扼要,说理透彻。、【参考答案】(1)作者通过想象、回忆,记录了作者过去和妻子一起生活的温馨场景。(2)词中表达了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对仕途艰辛的感叹。(3)在对梦境的淡淡追述中,将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写得极为沉痛。
【解析】1.
A选项“成为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标准和黄金律令”错误,根据原文“但我觉得还不限于此,这应该是诗歌的最高标准和黄金律令”可知,“最高标准和黄金律令”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先秦前后的客观事实。
B选项“因而志比情更重要”错误,原文只是阐述了“情”与“志”的不同,二者并没有高下之分,选项说法无中生有。
D选项“充满‘诗意’的‘口语诗’”错误,根据原文“诞生了‘口语诗’,即以口语的方式建立和组织诗歌”“当下诗歌之所以失去悦人心目的‘诗意’”的内容,以及所列举的于坚的《作品52号》的相关内容可知,“口语诗”并没有“诗意”的特点。
2. D选项“批判了当代诗歌创作中忽视‘诗言志’的现象”错误,原文中提到《作品52号》是一种对生活的记录,“类似于早期‘诗言志’说,即‘诗’是记录”,因此《作品52号》也体现了“诗言志”功能。再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今天的诗歌才不具备完整的‘诗言志’功能”可知,今天的诗歌只是不具备完整的“诗言志”功能,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忽视‘诗言志’”。
3.
A选项本句诗的意思是:君王起兵发动战争,修整我的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体现了“诗”言志向、言抱负的内涵。
B选项该句抒发了诗人及时行乐、纵情享乐之情,体现了“诗”抒发内心情感、宣泄情绪的内涵。
C选项该句抒发了词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体现了“诗”歌咏抱负的内涵。
D选项该句抒发了词人兴国安邦之志,体现了“诗”言胸怀,抒情志,歌咏抱负的内涵。
4.
首先需要明确论证特点包括哪些方面,通常可以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方式、论证语言、论证思路等方面切入分析。
论证结构方面:材料一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核心词“诗言志”,并指出“诗言志”是诗歌的最高标准和黄金律令。然后根据第三段“‘诗言志’,可以理解为表达情怀、理想和志向”,以及第四段“诗来源于情感,但应该超越于一般情感”可知,材料一中间部分分别从“志”与“情”两个方面论述“诗言志”的内涵。最后一段“因此,唯有‘诗言志’,诗歌才能成为精神的传道者和弘扬者,成为精神性的来源,并具有繁衍能量和升华能力”,总结了“诗言志”的重要作用。
论证方法方面:材料一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如“也有把情志即情感和思想统一起来理解的,唐人孔颖达称‘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为举例论证;“‘诗言志’在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载,‘诗以言志’(《左传》)、‘诗以道志’(《庄子》)、‘诗言是,其志也’(《荀子》)”为引用论证;“所以,我觉得‘诗言志’,可以理解为表达情怀、理想和志向,倡导某种价值,弘扬某种精神”为因果论证等。
论证语言方面:材料一的论证语言简明扼要,如开篇即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诗歌精神的密码就在一句话里:‘诗言志’”。另外,通篇说理透彻,深入浅出,语言严密。
5.
首先要结合文章内容梳理出“诗言志”的内涵,并要掌握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的内容及词中蕴含的情感。
材料二指出“‘诗言志’的方法和途径:‘诗’写记忆,做记录留下生活是其一;‘诗’言胸怀,抒情志,歌咏抱负为第二”。苏轼在《江城子》中回忆了过去和妻子一起生活的温馨场景,“小轩窗,正梳妆”,回忆并记录了过去的生活,体现了“诗言志”中记忆、记录的内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出词人对亡妻的深沉思念,痛欲断肠。“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写出词人四处奔波,早已灰尘满面,鬓发如霜,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对仕途艰辛的感叹,体现了“诗言志”中诉说自我情志的内涵。
词的下片以“夜来幽梦忽还乡”一句引出对过去的追述,将自己与发妻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情真意切地表露出来,以己之情动人之心,体现出“诗言志”的特点。
6~10.【答案】B、D、C、①等到(群臣们)议论完毕,(朝廷)下旨慰劳他,(普惠)回到家里,亲人故友都庆贺他实在幸运。
②张普惠前往调查这件事,事情最终得以解决,因此魏子建父子都十分感激他。、①清廉;②敢于直谏;③为政有方;④有洞见;⑤有远见;⑥有谋略。
【解析】1.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解答时,可先忽略停顿相同的地方,重点分析停顿不同之处,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普惠既为澄所知”意思完整,“为……所……”表被动,这句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历佐二藩”说的是张普惠的任职情况,句意完整,“藩”后面应断开,排除A项。“澄赉绢二十匹”是一个结构完整、意思完整的句子,“澄”是主语,“赉”是谓语,“绢”是宾语,“二十匹”是“绢”的后置定语,应从“匹”后面断开,排除D项。
2.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死后加给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说法片面。谥号有“褒谥”和“恶谥”之分,“恶谥”即含贬义的谥号。
3.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任城王拓跋澄将要去世的时候,张普惠还在寒冬里满怀希望地前去探视”错误。原文说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去世后,张普惠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去祭奠,直到除去丧服,不分寒暑,不避风雨。
4.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罢:完毕;劳:慰劳;幸:幸运。
②验:调查;释:解决;德:感激。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参考译文]
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人。身高八尺,相貌魁伟,精通《仪礼》《周礼》《礼记》,还熟习《春秋》,诸子百家的学说,大多阅览过。任城王拓跋澄敬重他的学问,帮助他提高名声和社会地位。拓跋澄有丧服在身,却想在七月七日召集文武大臣到北园骑马射箭。张普惠奏劝拓跋澄,拓跋澄从心里接受了他的建议,找借口停止了这件事。拓跋澄转任扬州刺史,启奏朝廷任命张普惠为羽林监兼任镇南大将军开府主簿,不久又加官威远将军。张普惠被拓跋澄赏识之后,辅佐过两任藩王,非常有声誉。准备回到京城的时候,衣服破烂不堪,拓跋澄赐予他二十匹绢充当旅费。回到朝廷后,继续做羽林监。
当时灵太后的父亲胡国珍去世,被追赠为太上秦公。张普惠因为前朝太后的父亲没有“太上”的称号,于是到朝廷上疏,陈述这样做不妥,身边的人都畏惧,不敢为他通报。太后阅览了他的表章后,亲自来到胡国珍的宅院,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员广泛地讨论这件事。张普惠仍据理纠正,无所屈从。当初,张普惠被太后召见,传达诏书的人骑着骅骝马驰来,速度非常快,站着催促张普惠前往。张普惠的几个儿子都担心害怕得流眼泪。张普惠对他们说:“人总有一死,只要死得其所,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等到(群臣们)议论完毕,(朝廷)下旨慰劳他,(普惠)回到家里,亲人故友都庆贺他实在幸运。
张普惠认为向天下百姓征收的布帛丝绢,宽度太大,尚书计议后上奏皇帝,还要征收丝绵和葛麻,他担心百姓不堪重负,于是上疏朝廷。又上表请求在朝廷当值时,可随时觐见皇帝。从此以后,每月朝见一次。等到任城王拓跋澄去世,张普惠因受他的恩遇,每月初一和十五一定去(祭奠),一直到除去丧服,即使是寒冬酷暑刮风下雨,没有不按时赶到的。当初,拓跋澄欣赏张普惠,临终前又奏请朝廷任命张普惠为尚书右丞。尚书省的官员们认为张普惠出身寒微,不应就此便身居政务中枢,他们互相约定,打算都不再去尚书省工作(来阻止张普惠),纷乱经过很多天才平息。魏子建任益州刺史,犯有贪污受贿罪,张普惠前往调查这件事,事情最终得以解决,因此魏子建父子都十分感激他。
南梁萧衍的侄子西丰侯萧正德诈称要投降,朝廷非常重视这件事,准备迎接他。张普惠上疏,请求朝廷将萧正德送到扬州,再移交给南梁萧氏,朝廷不同意。不久,萧正德果然又背叛了北魏逃回到南梁。朝廷任命张普惠为光禄大夫,右丞的职务仍然不变。出京任东豫州刺史。淮南有九个守备区、十三个郡,仍然沿袭萧衍遗留下的弊政,不同郡县的百姓混居。张普惠就按照顺序查验登记户籍,撤销一些郡县,上表说明情况,朝廷下诏批准。地方官根据他的意见,治理有方,奸盗一类的事情不再出现,百姓因此得到便利。张普惠不经营财产家业,喜欢举荐人才,对待故友淳朴厚道。冀州人侯坚固少年时与他一同求学,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叫侯长瑜,张普惠每年四季得到俸禄,没有不减省自己的生活用度,供给他衣服和食物的。孝昌元年三月,张普惠在州中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追赠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谥号宣恭。
【答案】
(1)(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2)纵使相逢应不识 惟有泪千行
(3)示例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示例二: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示例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示例四: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解析】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饱”“纵”“惟”“暮”“徘”“徊”“衰”“鬓”“斑”“帖”。
12.【答案】【参考答案】(1)不思量 自难忘 (2)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3)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解析】易错字词:帘、卷、捣、砧、拂、弘、毅、道。
【答案】
(1)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解析】
易错字词有:“浸”“唯”“隳”“惟”等。
14~16.【答案】C、D、B
【解析】1.
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结合“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分析,语境主要讲创作,选用“行云流水”。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结合“反对”“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分析,选用“矫揉造作”。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显著。结合“终唐之世,陶诗并不”“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分析,主语为“陶诗”,选用“显赫”。随遇而安:处于各种环境都能安心自在。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结合“‘乐观’情绪”分析,应该是“随遇而安”。
故选C。
2.
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的先后对应与叙述对象的一致性。
结合“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分析,此处主要讲“人生空漠之感”,排除A项、B项。比较C项、D项,C项的主语为“他”,与后文衔接不当。故选D。
3.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A项,语序不当,“陶诗”应该放在“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的前面。
C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前面主语为“苏轼”,后面主语为“表达出来的美”。
D项,结构混乱,“被看作人生的真谛”的主语不能为“苏轼”。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