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素养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43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4分)
(1)英勇的战士们浴血fèn zhàn( ),誓与 ri kòu( )斗争到底,他们气概háo mài( ),用尽最后一颗手榴弹后,走到xuán yá( )边,纵身跳下深谷。
(2)这次会议由zhèng fǔ( )相关部门组织,huì jí( )了各行业的代表,会议按照
yù dìng( )的流程召开,会议现场不时bào fā( )出热烈的掌声。
2.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1)万里长城逶(wéi wēi)迤连绵,气势磅(páng bàng)礴(bó bò),吸引了不少外宾(bīn
bīng)前来参观。
(2)瞻(zhān chán)仰着鲜红的国旗,听着天空中隆(lóng l ng)隆的战机飞过的声音,战士们不禁心潮澎湃,并陷人对璀(chuī cuī)璨未来的憧(chōng tóng)憬中。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尽管 尽力 B.乘车 乘法 C.奔腾 投奔 D.坚强 勉强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6分)
(1)负:A.负担。B.背弃;辜负。C.遭受。
身负重伤( ) 忘恩负义( ) 如释重负( )
(2)绝:A.穷尽。B.独一无二的。C.走不通的。
引上绝路( ) 绝技( ) 斩尽杀绝( )
5.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1分)
全神( )( ) 斩( )截( ) ( )( )沸腾
( )高( )下 粉身( )( ) 气壮( ) ( )
( )( )挺胸 ( )山( )海 ( )( )一发
(1)石灰石“ ”后,要经过烈火焚烧才能成为生石灰。
(2)学习时,我们要 整分,不能心不在焉。
(3)战斗到了 的时刻,团长 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海陆空三军。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断句正确。
C.《开国大典》按照“群众游行一一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的顺序,描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感和民族自豪感。
D.“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这句话是对马宝玉的动作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敌人的仇恨和杀敌的决心。
7.根据要求完成词句练习。(5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说”的词语。(3分)
①“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 )了伙伴的邀请。
②我听见东东对着试卷在( ):“要是我再认真一点就好了。”
③我和同桌为了一道题( )着:“我不赞同你的看法,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
(2)写人物说话时,也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仿照下面例句写句子。(2分)
“与其互相揣测,不如开诚布公地交谈一次。”话一出口,我感到轻松多了。
8.分析句子,然后完成练习。(3分)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1)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以
衬 。
(2)“只听见”连用两次,这是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到了 的作用,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教室里非常安静,只听见 ,只听见 。
9.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6分)
(1)《七律·长征》中的“七律”是诗体名,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这首诗的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 ”,表现了红军 精神;尾联“ ,三军过后尽开颜”则写出了红军胜利大会师的 之情,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2)《狼牙山五壮士》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主线是:接受任务→ →引上绝路→ →英勇跳崖。对于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表现,我们可以用曹植的名句“ , ”来评价。
(3)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大批爱国人士,有“祖宗疆土, , ”的李纲;有“ ”的陆游;有为了战斗胜利,点燃书照亮部队前进道路的 ;有 的邱少云。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开国大典(节选)(11分)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选文运用了 (点面结合情交融)的写法,描写了 的场面。(1分)
2.画“ ”的句子属于 (点面)的描写,其中,“海洋”指的是 ,“波浪”指的 。本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大典开始前 的景象。(3分)
3.选文中加点的词“直奔”可否换成“走向” 为什么 (2分)
4.关于选文的大意,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群众队伍很早就人了场。 B.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C.群众队伍包括工人与农民。 D.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5.“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假设你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请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心情。(3分)
(二)飞夺泸定桥(节选)(16分)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泸定桥可以通过。5月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河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①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②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③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④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 )短枪,( )马刀,( )手榴弹,( )敌人的枪林弹雨,( )铁链向对岸冲去。⑤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背着 别着 拿着 冒着 攀着 B.拿着 背着 带着 冒着 攀着
C.拿着 背着 带着 攀着 冒着 D.背着 拿着 带着 冒着 攀着
2.阅读第 1、2自然段,简要概括红军在飞夺泸定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3分)
3.下列对“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句话中的“飞过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走在没有铺设木板的铁链上,摇摇晃晃,就像飞一样。
B.在敌人眼里,这没有铺设木板的铁链是无法通过的,除非长翅膀“飞”。
C.敌人十分狂妄,他们觉得自己装备精良,所向无敌。
4.“千钧一发”中的“钧”在古代是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千钧一发”的本义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 。在本文中,“千钧一发的时刻”指
___ _。(2分)
5.“点面结合”是场面或活动描写中常应用到的写法。第3自然段中,第①③句是
(A.点的描写 B.面的描写),第②④⑤句是_____(A.点的描写B.面的描写)。我知道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6.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为了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文章围绕“ ”二字展开故事情节,按照“接到命令→ → →顺利渡河”的思路记叙事情的发展过程。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的一句诗: 。(4分)
三、习作表达。(30分)
《飞夺泸定桥》中的场面描写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活动场面吧,比如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一次热闹的班级联欢会、一场难忘的辩论赛……请选择一个让你最难忘的活动场面展开描写。
要求:题目自拟;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活动场面写具体,写生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语句通顺,详略得当,不少于450字。
第二单元素养评估
一、1.(1)奋战 日寇 豪迈 悬崖(2)政府 汇集 预定 爆发
2.正确的:(1)wēi páng bó bīn (2)zhān lóng cuī chōng
3.B
4.(1)C B A (2)C B A
5.贯注 钉 铁 热血 居 临 碎骨 山河 昂首 排 倒 千钧
(1)粉身碎骨(2)全神贯注(3)千钧一发 斩钉截铁
6.D
7.示例:(1)①婉言谢绝②自言自语③争论(2)“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好吗 ”王明请求老师。
8.(1)会场庄严肃静动静(2)突出强调示例: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同学们“沙沙”的写字声
9.(1)题目 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更喜岷山千里雪 喜悦(2)痛击敌人顶峰歼敌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3)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郝副营长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顾全大局,勇于牺牲
二、(一)1.点面结合 群众入场
2.面 群众队伍 翻动的红旗 比喻 热闹
3.不可以。“直奔”给人以快速朝目标走去的感觉,体现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切和激动的心情。而“走向”一词体现不出这种感觉。
4.B
5.示例: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共同艰苦奋斗实现的。能够参加开国大典,我太激动、太自豪了!
(二)1.B
2.泸定桥易守难攻 桥面木板被抽走 敌人派重兵把守
3.A
4.事态极其危险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
5.B A 点面结合,更加全面地展现出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6.飞夺 铺桥冲锋 英勇搏斗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习作指导]首先要写清楚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用一两句简短的话作为交代;然后写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以及自己的感受。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对群体活动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的个体活动做具体描述。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部分可略写,这样可以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