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 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宝贵、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教法分析 讲授法与问题目标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心智、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一、甲午中日战争 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 展示材料:材料一: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邢德彦《民国风云史》材料二:经营四方,安抚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材料三: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2.阅读教材并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英雄人物。展示地图,配以说明,演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地图依次为丰岛、平壤、黄海大东沟、旅顺、威海卫)展示抗日英雄左宝贵的英雄事迹、邓世昌的简介出示反映日军旅顺屠城的照片和材料,揭露日军罪行。教师讲述: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了。结合材料探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1)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2)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的一败再败。(3)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实力差距。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要求学生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列表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影响割地香港岛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进一步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2100万元白银二亿两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大举外债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增辟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其他协定关税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讲解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区别。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对外国贷款和投资。主要方式有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学生对比分析并结合材料,得出甲午战败,签订条约后的影响。(1)《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三、“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教师讲述:《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特别是日本占领辽东半岛构成了对俄国独霸东北的威胁,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这说明了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条基本准则,就如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实质体现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展示三国干涉还辽的示意图,使学生能准确掌握该知识点。2.“瓜分”中国狂潮出示表格,使学生明确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出示“时局图”。教师设问:为什么美国没有划分势力范围呢?3.“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学生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以下问题:时间:1899年原因: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也形成了各国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课堂小结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明扬。《马关条约》又签订,清朝割地赔款忙。允许日本开工厂,列强纷纷来效仿。“瓜分”狂潮又掀起,美国忙于领土争。无暇东顾不慌张,“门户开放”后来上。机会均等各国享,中国再遭列强侵。
板 书 设 计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 5 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壹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一)根本原因
材料一: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邢德彦《民国风云史》
材料二:经营四方,安抚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868年明治天皇《御笔信》
朝鲜
中国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蓄谋已久的
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
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制定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壹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二)导火索
1894年5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材料三: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
朝鲜东学党起义
战争爆发
1894年7月
丰岛海战
贰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894年9月
平壤战役
人物扫描
左宝贵,山东费县人,回族。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奉命率部进援朝鲜。平壤战役打响后,负责防守城北玄武门一线,带病登城指挥。当部将劝他摘下红樱帽,脱掉黄马褂,以免引人注意时,他却坚定地说: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们知道我还在,这样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
左宝贵
战争爆发
1894年7月
丰岛海战
贰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894年9月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
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
邓世昌
勇往直前、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从邓世昌身上你能感受到这些爱国官兵的什么精神?
邓世昌语录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有公足壮海军威
此日漫挥天下泪
(三)黄海海战
沉没,全舰官兵殉国,仅7人获救
沉没,全舰官兵殉国,仅16人生还
丧失作战能力
受重伤,仅剩躯壳
触礁沉没
受重伤
后触礁沉没
沉
没
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为保存实力,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夺取制海权。
战争爆发
1894年7月
丰岛海战
贰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894年9月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
英国人阿伦曾亲眼见过日军在旅顺的大屠杀,在他的《旅顺落难记》里有这样一段∶十来个日本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人,有的砍下一只晶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有的剁下一只脚,有的砍下一个头,我所见的,无论男女老幼,没有饶过一个。所过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那男女老幼死得奇形怪状,没有相同的。在一个钱铺里,看见地板上铺满了死尸。当中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小孩也有,亦有开膛破肚的,亦有斩做两段的。那柜台旁边还有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足有三寸厚,死尸重重叠叠堆了起来,零零落落的手到处都有。"
(四)辽东半岛战役
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史称“旅顺大屠杀”。
徐邦道
土城子阻击战纪念碑
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践踏。
战争爆发
1894年7月
丰岛海战
贰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894年9月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
1895年初
威海卫战役
1895年1月,威海卫失守,北洋舰队困守刘公岛。日军将领伊东祐亨劝降,丁汝昌宁死不降,在绝望中服毒自尽。后英国顾问浩威假托他的名义起草投降书,向日本投降。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失败之前命人炸沉“定远”后开枪自杀。北洋海军残余舰船“镇远”、“济远”等4舰和6艘炮艇及全部军用物资被拱手送给了侵略者。
(五)威海卫战役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败给小国日本?
日本建立起近代化海陆军,经常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明治天皇还从自己的私人财库中拨款作为海防经费。战争开始后,一天只食一餐,鼓动日本全体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中国自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再未添置一舰。1889年光绪大婚庆典耗资500多万两。为迎接1894年慈禧的60大寿,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2000多万两白银。
VS
失败原因:
清朝
(1)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根本原因);
(2)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3)相较于日本,清军武器装备落后,军队战斗力低。
日本
制度先进、重视海军建设,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李鸿章
伊藤博文
李鸿章在日本谈判期间,被日本狂热爱国分子小山丰太郎用手枪击中左脸。李鸿章遇刺后大喊“此血可以报国矣”。
伊藤博文担心国际舆论指责,同时唯恐李鸿章就此回国,和谈冻结,招致列强进行强行调解或干涉,于是告知李鸿章日方愿意停战,减少赔款,随即完成停战谈判。
1895年3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叁
《马关条约》的签订
(一)结果
迁都洛阳
主要内容
割三地
赔两亿
允设厂
开四口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最大不同)
进一步破坏了领土主权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列强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
入中国腹地
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
叁
《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从原来80余家激增到933家。外资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节省运费,获得巨额利润,严重排挤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品”。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对外国贷款和投资。
主要方式有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
叁
《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后,在内乏饷械、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不甘做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从1895年6月到10月台南陷落,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先后打死打伤日军3.2万多人。日本近卫师团有半被消灭。民军和留台清军除少数人生还外,大部分战死。这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极为壮烈,值得后人永远纪念。此后,台湾人民继续坚持抗日游击活动。
知识拓展
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台湾在告中外书中表示: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
什么不同
课后活动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
什么不同
课后活动
清政府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他
影响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
白银2亿两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割地增多
赔款增加
开口深入
设厂新增
通过对比,理解《马关条约》与中国危机加剧的关系。
《马关条约》的影响:
(1)《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影响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
——《纽约时报》评论
(2)《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影响
辽东
欧
辽东
欧
三国干涉还辽漫画
渔夫代表日本,剪刀代表列强干预,鱼代表辽东半岛。
肆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定的当天,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向德、法两国驻俄使节声明:“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并正式邀请德、法两国参加共同对日干涉的行动。“如果日本不接受这项友谊的忠告,俄国正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其立行的标的,为切断日军在中国大陆上与其本国一切的交通,使它孤立。”
——林声主编《甲午战争图志》
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三国在华的侵略利益
经过:
结果: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沙俄联合德国、法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
抢夺利权
划分势力范围
强租海港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肆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二)瓜分中国狂潮
表现/方式
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
肠代表德国
太阳代表日本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时局图》题词谢缵泰
(二)瓜分中国狂潮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
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它取得了什么没有?
图的东南面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
1.提出国家:
美国
2.原因:
美国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于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3.内容: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4.结果:
列强不但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5%征收关税; … …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 "门户开放"政策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