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陆变迁—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极地地区发现煤田 B.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C.海浪拍击海岸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读“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完成下面小题。
2.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图中显示的信息有( )
①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的化石
②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③两块大陆发现相似动、植物化石
④两块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火山和地震 D.全球气候的变化
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于当地时间2021年9月19日喷发。喷发出的岩浆流入大洋冷却生成陆地,令该岛的面积持续增大。该岛有记录以来曾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如图示意拉帕尔马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拉帕尔马岛火山多次喷发,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亚欧大陆西侧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附近
C.邻近板块交界地带 D.处于大西洋的东部
5.拉帕尔马岛的面积持续增大,反映出( )
A.海洋面积扩大 B.海陆的变迁 C.海平面的上升 D.大陆漂移
读“世界某区域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有人说,几千万年以后,红海将会成为新的大洋,原因可能是( )
A.板块间挤压碰撞 B.板块间发生张裂
C.气温升高冰川融化 D.当地降水量增加
7.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其原因是该地位于(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9.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D.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10.读下面的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板块的名称:A________板块;E________板块;F________板块。
(2)按照板块构造理论,一般来说板块内部较_______,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较活跃。
(3)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到亚洲的________火山地震带。
(4)六大板块中,几乎被海洋覆盖是________(填字母和板块名称),大洋洲绝大部分位于________(填字母和板块名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极地气温极低,无法生长森林,在此处发现了煤田,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后来发生板块的飘移,所以“极地地区发现煤田”能够证明海陆变迁,A不符合题意;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所以“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能够证明海陆变迁,B不符合题意;海浪拍击海岸是风和太阳与月球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与地壳运动无关,不能证明海陆变迁,C符合题意;在台湾海峡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原来这个地方曾经是陆地,而后来由于地壳的运动及海平面的沉降,导致此地由陆地变成了海洋,所以“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能够证明海陆变迁,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显示的信息有②相邻的大陆(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③两块大陆发现相似动、植物化石,④两块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这些都是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力证据,D正确;①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地壳抬升,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①错误,ABC错误。故选D。
3.答案:B
解析: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地球上岩石圈板块的运动,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是受到大气运动的作用,火山和地震是由于板块之间的运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拉帕尔马岛火山多次喷发的主要原因是接近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B错误;跟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处于大西洋的东部关系不大,AD错误;故选C。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于当地时间2021年9月19日喷发,喷发出的岩浆流入大洋冷却生成陆地,令该岛的面积持续增大可知,拉帕尔马岛的面积持续增大,可以反映海陆的变迁,B正确;该现象不是海洋面积的扩大、海平面的上升的结果,AC错误;该现象并不能反映出大陆漂移,D错误;故选B。
6.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之间的张裂运动,使得红海的面积逐渐扩大,几千万年以后有可能会成为新的大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由图可知,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答案:A
解析:由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可判定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张裂运动,是生长边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是由板块的碰撞挤压造成的,排除AB;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受板块的张裂拉伸影响,红海的面积越来越大,C正确;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处于交界处,受板块的碰撞挤压影响,地中海的面积越来越小,排除D。故选C。
10.答案:(1)非洲;美洲;南极洲
(2)稳定
(3)地中海—喜马拉雅
(4)D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根据轮廓可知,A为非洲板块,E为美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受板块的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影响,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主要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因为这两大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4)读图可知,D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其他板块既包括海洋也包括陆地;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大洋洲处于B印度洋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