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10 15:3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氢气(气态或液态)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西氢东送”工程将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氢气输送到北京。读“西氢东送”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西氢东送”工程线路走向为( )
A.西北—东南 B.东北—西南 C.南北 D.东西
2.该工程运输氢气的方式为( )
A.海洋运输 B.航空运输 C.内河航运 D.管道运输
3.该工程实施后,有利于北京( )
A.保障水资源供给 B.改善空气质量 C.促进旅游业发展 D.缓解交通拥堵
4.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B.总量少,人均丰富
C.总量少,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力发电,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读我国风电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5~6小题。
5.下列关于我国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较丰富区只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B.青海省是我国风能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C.山西省较西藏自治区风能资源更丰富
D.总体上呈现北方多,南方少的特点
6.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B.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
C.人口密集,需求量大 D.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的常见方式之一。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完成7~8小题。
7.有关太阳辐射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集中在紫外光区 B.为地震及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
C.煤炭等化石能源源于太阳能 D.为不可再生能源
8.从自然因素考虑,图示最适合和最不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地区分别是( )
A.哈尔滨、拉萨 B.济南、上海 C.重庆、拉萨 D.拉萨、重庆
9.下列物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羊毛衫 B.水资源 C.煤炭 D.天然宝石
10.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在化工、能源、交通、供暖、军事等领域应用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称为绿氢。“绿氢”在制取过程中基本没有碳排放,是纯正的绿色能源,制备技术要求高。目前,我国氢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东部地区。2023年4月10日,“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西氢东送”建成后,将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灰氢”(用化石能源制氢),助力能源转型升级,实现碳达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氢东送”工程西起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东至北京市。
(2)乌兰察布市利用太阳能和______两种可再生能源制氢。请任选一种该地区用于制氢的可再生能源,分析其丰富的原因。
(3)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对氢能需求量大的原因。
(4)“西氢东送”属跨区域能源调配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对输出地和输入地分别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西氢东送”工程线路走向为西北—东南,A正确。故选A。
2.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为气态或液态,该工程将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氢气输送到北京,距离较近,管道运输连续性好,成本低,适合氢气运输,D正确;两地不靠近海洋,也无河流连接,A、C错误;航空运输运价高,氢气输送量大,不适合航空运输,B错误。故选D。
3.答案:B
解析: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不排放污染物,该工程实施后,有利于北京改善空气质量,B正确;与水资源供给无关,A错误;也无法促进旅游业发展、更不能缓解交通拥堵,C、D错误。故选B。
4.答案:D
解析: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D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南方沿海地区也有风能资源较丰富区,A错误;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风能资源较丰富,B错误;西藏自治区较山西省风能资源更丰富,C错误;我国风能资源总体上呈现北方多,南方少的特点,D正确。故选D。
6.答案:A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处在东亚季风的影响之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内蒙古自治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具有建设风电基地优势,A正确;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起伏小,B错误;该区域人口稀疏,因而对电力需求量小,C错误;我国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的地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欠发达,资金力量较为薄弱,D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太阳辐射能集中在可见光区,A错误;地震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不是太阳辐射能,B错误;煤炭等化石能源是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存储下来的太阳能。来源于太阳能,C正确;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光伏发电是利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获取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自然因素考虑,到达地表太阳辐射能越少,越不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读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可知,内蒙古、西藏、甘肃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均大于1700kw.Nm2,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A、B、C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重庆位于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地区,不适合布局光伏发电站,D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B
解析: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B正确;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天然宝石等,C、D错误;羊毛衫属于人类工业制造的产物,不属于自然资源,A错误。故选B。
10.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
(2)风能;太阳能:该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该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风力大;地表平坦,风能资源丰富。
(3)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较发达;有资金和技术的优势,气能相关产业发展较快。
(4)对输出地的意义:将西部地区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对输入地的意义:优化北京市的能源结构,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
解析:(1)读图可知“西氢东送”工程起于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属于内蒙古自治区。
(2)兰察布市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同时该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该地区地形平坦,植被稀疏,风能资源丰富。所以该区域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两种可再生能源制氢。
(3)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较发达,但是常规能源紧缺,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制氨技术水平高,东部地区有资金和技术的优势,氢能相关产业发展较快;而且气能污染小,有利于保护环境。
(4)西氢东送工程给内蒙古自治区带来的好处:促进内蒙古自治区氢能资源的开发,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链;发展该工程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西氢东送工程给北京市带来的好处: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满足能源供应;优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减少废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