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农业——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农业——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10 15:3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 农业——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武夷山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区,是中国乌龙茶优质品种之一。读武夷山岩茶产地和台湾冻顶乌龙茶产地示意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武夷山岩茶产地( )
A.树木均在冬季落叶 B.周围河流流量均匀
C.位于全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D.地处起伏较大的山区
2.传说冻顶乌龙茶是台湾人从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带到台湾种植而发展起来的,这说明两地( )
①茶树种植条件相似
②物质文化交流密切
③陆路交通便利
④工业高度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图中信息显示( )
A.台湾岛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多发源于西部平原
B.台湾岛北临黄海,南临南海,为我国第二大岛
C.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D.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30年前,北方冬季蔬菜基本依赖本地秋储大白菜,目前海南省成为冬季北方地区的菜篮子,保障北方蔬菜的数量和品种,丰富着北方冬季餐桌。据此完成4~5小题。
4.海南省能够成为冬季北方地区的菜篮子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光照充足 B.热量丰富 C.降水多 D.土壤肥沃
5.对比30年前,目前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种类变化主要得益于( )
①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南方市场需求量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读“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6~7小题。
6.图中我国各产区耕作制度和种植品种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耕作习惯 B.地形 C.土壤 D.气候
7.下列农产品主要产区与产品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新疆——畜产、水产 B.华北平原——水稻、甘蔗
C.华南——大豆、棉花 D.长江流域——水稻、油菜
水涨谷是云南滇池沿岸低地培育出的深水稻,随水位变化而生长,明代开始逐步推广。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由于滇池上游地区的水利建设,曾广泛种植的水涨谷逐渐消失。据此完成8~9小题。
8.滇池沿岸低地水涨谷播种的月份是( )
A.1月 B.3月 C.6月 D.9月
9.60年代以来,水涨谷种植逐渐消失是由于( )
A.全球气候变化 B.滇池泥沙增多 C.水体污染严重 D.滇池水位下降
10.粮食安全是现阶段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粮食安全也是我国目前的重要任务。如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和新型水稻试验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读图可知,我国粮库最集中分布的地区是____(选填:“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试分析该地区粮库最集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人口数量多,粮食消费量大 B.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C.气候干冷,便于粮食储存 D.自然灾害频发,赈灾粮需求量大
(2)根据我国粮食作物分布规律推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库储备的粮食主要为____。
(3)从地形类型来看,我国粮库数量较多的地区地形多为____。
(4)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种植海水稻最大的困难就是气候问题,该新型水稻试验基地培育出了适合当地____气候特征的高原特性水稻品种。
(5)“粮安天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有( )
①科技兴农,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②建设高标准农田,切实保护耕地
③政策扶持,鼓励农民种粮
④依靠大量进口
⑤节约粮食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的高产区,请从地形和气候条件分析该地粮食产量高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武夷山岩茶产地地处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树木在冬季不落叶,A错误;武夷山岩茶产地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B错误;读图可知,武夷山岩茶产地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属于北温带,C错误;武夷山岩茶产地地处武夷山脉,这里地势起伏较大,D正确。故选D。
2.答案:A
解析:武夷山岩茶产地与冻顶地区同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季风气候区且地处山区,两地茶叶种植条件相似,①正确;冻顶乌龙的成功培育还离不开两地密切的文化交流,②正确;武夷山岩茶产地位于我国福建省,冻顶地区位于我国台湾省,两地分别位于台湾海峡东西两岸,陆路交通不便利,③错误;工业高度发达与冻顶乌龙的成功培育关联并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
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和东部山地,A错误;台湾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是我国第一大岛,B错误;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C错误: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钓鱼岛等许多小岛,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南位于我国南部,地处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冬季热量也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故能成为冬季北方地区的菜篮子,B正确;光照、降水、土壤不是最主要的原因,A、C、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种类变化主要得益于①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③国家政策支持,①②③正确;主要得益于北方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受南方市场影响小,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
6.答案:D
解析: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异。北方热量较少,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作物可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南方热量多,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所以,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D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资源少,畜牧业比较发达,不适宜发展水产业,A错误;黄淮海平原即华北平原,适宜种植小麦、花生和玉米,甘蔗是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B错误;华南地区适宜种植甘蔗等,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棉花主要分布在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错误;长江流域适宜种植水稻和油菜,D正确。故选D。
8.答案:B
解析:滇池低田种植的水涨谷属于深水稻的一种,随水位逐步上升,能正常生长发育。云南滇池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滇池水位自5月以后逐渐增高,至9月或10月达到最高点。但稻谷播种需要湖岸是裸露状态,因此3月湖水位较低,可播种,1月温度较低,不如3月更适合播种,B正确。故选B。
9.答案:D
解析:水涨谷种植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滇池上游地区的水利建设如修建水库蓄水等导致滇池水位下降且变化幅度变小,无法满足能够适应水位上涨幅度大的深水稻,D正确;全球气候变化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不会仅仅在60年代至70年代初导致水涨谷种植逐渐消失,A错误;滇池上游地区的水利工程能拦截泥沙,导致滇池泥沙减少,B错误;上游地区的水利建设不会导致滇池水体污染严重,C错误。故选D。
10.答案:(1)东北地区;B
(2)小麦
(3)平原
(4)高寒
(5)A
(6)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东北地区的粮库数量最多。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所以,该地区粮库最集中的主要原因是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A错误,B正确。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冷湿,C错误;我国东北地区粮库最集中与自然灾害无关,D错误。故选B。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西北内陆,跨了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处半干旱区和干旱区,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3)从地形类型来看,我国粮库数量较多的地区地形多为平原,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耕地连片,机械化程度高。
(4)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所以该新型水稻培育出了适应当地高寒气候特征的高原特性水稻品种。
(5)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粮食产量;②切实保护耕地,保证粮食产量;③政策扶持,鼓励农民种粮,增加耕地利用率;④节约粮食,减少粮食不必要的浪费,①②③⑤正确。大量进口粮食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④错误。故排除BCD,故选A。
(6)从地形条件看,我国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广阔,有利于种植粮食;从气候条件看,我国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温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易于粮食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