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上第三单元 大单元整体备课设计:借助支架,有序表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二上第三单元 大单元整体备课设计:借助支架,有序表达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1 15:2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借助支架 有序表达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单元内容解读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四篇课文。口语交际《做手工》,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培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的能力。语文园地三安排了第一次正式的写话练习,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单元内容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儿童生活,感受童真童趣,体会儿童的情感世界。
2.语文要素简析
课标依据:依据单元内容及呈现方式,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归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本单元共设置了两个教学重点。
(1)阅读训练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课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明确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横向关联)针对这一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主要提供两种范例:一是抓关键句,联系生活谈体会,如《玲玲的画》中抓住“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这一关键句,联系生活说体会。二是通过“比较”谈想法,如《曹冲称象》中针对两种称象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比较《一封信》中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说说“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纵向关联)纵向来看,关于这一训练,在一上第七单元提出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到二年级本单元提高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向后承接二下第五单元“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和二下第八单元“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大胆表达想法”。
由课文理解到观点输出,着重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一上 第七单元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一下 第二单元 结合文中明显的信息交流感受。
一下 第三单元 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上 第三单元 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二下 第五单元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
二下 第八单元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大胆表达想法。
(2)表达训练点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即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取相关信息,以课文中的相关词句为抓手,讲述课文内容。
四篇课文均编排了相应的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借助词句信息进行讲述的能力。《曹冲称象》要求学生借助关键句的排序,说说称象的过程;《玲玲的画》要求学生以人物的情绪变化为脉络,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来讲述故事;《一封信》要求学生提取第二封信的内容,试着读出来;《妈妈睡了》让学生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语文园地中做手工和写话练习都是对“有序表达”这一重点的应用,这些内容着重训练学生借助词句信息进行讲述的能力。
从纵向梳理来看,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是阅读学习的重要方法;同时,借助关键词句,讲述课文内容,也是复述故事的重要基础。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一上 第八单元 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找信息。
二上 第三单元 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二上 第六单元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故事。
二下 第七单元 借助提示讲故事。
三上 第六单元 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三下 第四单元 借助关键词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四下 第一单元 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上 第三单元 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六上 第六单元 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联系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体会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一语言表达能力尚在学习和积累阶段。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为:
1.识字写字:通过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对比认读等方式,认识70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通过结构归类、情境写字过关等方式会写38个字,会写32个词语。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
2.积累背诵: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用指定的词语说句子,如“一边……一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感悟、想象、对比中体会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试着讲讲故事。
5.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6.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单元大任务:
本单元的大任务是举办一场 “童年故事会”,评选出班级“最佳讲解员”。儿童生活丰富多彩,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动脑筋解决问题,亲手制作各种手工作品,还可以分享亲情故事和自己的玩具。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把你的或者他人的童年生活,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讲得精彩的同学,会被评为我们班的最佳讲解员。
针对单元目标,设计了如下评价任务:
目 标 评 价 任 务 评价标准
通过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对比认读等方式,认识70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通过结构归类、情境写字过关等方式会写38个字,会写32个词语。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 1.借助工具书、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2.通过情境写字,熟练运用;3.通过对比认读和借助语境等方法辨析同音字。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语境中熟练运用★
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在课内、课外阅读中,积累词语、成语、名言警句、古诗等,制作积累卡。 乐于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养成积累的习惯★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用指定的词语说句子,如“一边……一边……”。 1.体会“才、到底、直、果然”等表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说句子。2.阅读《玲玲的画》,抓住关键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的体会。 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1.能理解字词表达的含义,并能运用★2.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的理解。★3.能用上“一边…一边”,表示同时发生的两件事。★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感悟、想象、比较中体会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试着讲讲故事。 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阅读《曹冲称象》和《一封信》,能通过比较,说出哪种方法(哪一幅画)更好。3.借助关键句、人物的情绪变化等关键词句,尝试讲述故事内容。 1.读正确: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读流利:不重复、不颠倒、不断句★2.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3.能借助关键句、人物的情绪变化等关键词句,尝试讲述故事内容。★
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能围绕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什么样子—好玩在哪里”三个问题,先分别交流,再完整介绍,最后规范写话。 1.乐于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2.写话格式正确。★
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 能用上“先…再…然后…最后”或“第一步,第二步…”这类词语,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1.说清楚制作过程★2.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
【活动框架】
大任务 子任务 活动设计 指向内容 学教环节 课时安排
开展童年故事会,评选最佳讲解员。 子任务一(入项): 筹备童年故事会,取得入场券 活动一:耳聪目明—故事通关 我爱阅读:王二小 听说趣味故事会 1课时
子任务二(项目):走进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活动一:学学你的好办法 《曹冲称象》《小儿垂钓》 环节一:通读故事,初识人物环节二:圈画词句,比较方法。环节三:搭建支架,讲称象过程环节四:垂钓小儿有智慧 2课时
活动二:看看你的小作品 《玲玲的画》口语交际:做手工 环节一:读课文,理清“好坏”环节二:抓心情,学讲故事环节三:借支架,练习表达 2课时
活动三:听听你的小秘密 《一封信》识字加油站 环节一:读课文,梳理书信环节二:巧对比,体会心情环节三:多积累,乐表达 2课时
活动四:说说我的小故事 《妈妈睡了》展示台 环节一:抓关键词语,理清“样子”环节二:体悟亲情,学讲故事环节三:积累运用,挑战“表达小达人” 2课时
子任务三(出项):展示童年生活 童年故事会:评选最佳讲解员 写话 环节一:小组合作,介绍玩具。环节二:交流展示,师生点评。环节三:提供范例,明确要求。环节四:尝试写话,互评分享。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