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任务驱动下的活动设计
举办童年故事会
评选最佳讲解员
耳聪目明—故事通关
心灵手巧—字词通关
任务一(入项): 筹备童年故事会,取得入场券
任务三(出项):展示童年生活
评选最佳讲解员
学学你的好办法
看看你的小作品
听听你的小秘密
说说我的小故事
任务二(项目):走进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听听你的小秘密
学学你的好办法
01
看看你的小作品
02
03
说说我的小故事
04
《曹冲称象》;《小儿垂钓》
《玲玲的画》;口语交际:做手工
《一封信》;识字加油站
《妈妈睡了》;展示台
任务二:项目——走进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看看你的小作品
导入:走进古人童年故事,我们学会了抓住表示顺序的词语讲故事。这节课我们走进《玲玲的画》,看看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还能获得哪些讲故事的好办法。
读课文,理清“好坏”
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用“—”标出课文中的“好事”,用“~~~”标出课文中的“坏事”。
坏事: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好事: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读课文,理清“好坏”
学习提示:
2.从文章找一找坏事变成好事的原因。想一想:玲玲是个怎样的孩子?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读课文,理清“好坏”
学习提示:
3.想一想,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吗 想好了讲给大家听。
示例1:
有一次,我画画报。一不小心我把水彩笔弄掉了,脏了一大片,我差点就哭了。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点子,于是,我在脏的地方画了一朵红花。我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想这幅画又美了。
示例2:
有一次,我穿着新衣服来上学。上体育课玩耍的时候把衣服划破了,我非常难过,回家跟妈妈哭起来。妈妈会魔法,在衣服上贴了一个英雄贴,衣服更酷了。
抓心情,学讲故事
学习提示:
1.随着“好事”—“坏事”—“好事”的转变,玲玲的心情也有了很大变化,请用“○”圈出描写玲玲心情的词语。
抓心情,学讲故事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我家的一角》。
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玲玲满意地笑了。
抓心情,学讲故事
(1)抓住“端详”,感受“得意”。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端详:仔细地看。
“得意、端详、评奖”看出玲玲的画画得非常好。
平舌音,催促的意思。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平舌音。就是不干净的意思。
“啪”要读得响而短。
(2)联系实际,感受“伤心”。
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满意
(3)关注神情,感受“满意”。
抓心情,学讲故事
学习提示:
2.借助表示心情的三个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根据评价标准评选,得到星最多的同学为“讲故事能手”。
能用上表示心情的关键词语 能把故事讲清楚 口齿清楚 音调适中
☆ ☆ ☆ ☆
小结:借助关键词语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故事脉络,有助于把一个故事讲清楚,我们今后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讲好故事。
得意
伤心
满意
手
工
作
品
展
示
过渡:修改后的画成为玲玲满意的作品,“校园手工节”上大家制作的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也很棒,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借支架,练习表达
借支架,练习表达
1.“表达小达人”评选
在介绍自己的手工时,要介绍清楚以下几点:
(1)交待清楚自己的手工名称。
(2)按顺序。
(3)大声说。
为了每一个角落的小伙伴都能清楚地明明白白地听到我们的话语,我们发言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
借支架,练习表达
介绍手工作品
评价内容 星级
我会说 1.态度自然大方,音量适中。 2.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按照顺序说。 3.用词准确,说得清楚明白。
借支架,练习表达
2.“手工小达人”评选
认真听。各小组推选出来的同学上讲介绍他的小手工,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听不明白的,要有礼貌地问。看看谁做得最好,最有创意。对照评价表,评选“手工小达人”。
评价内容 星级
我会说 1.态度自然大方,音量适中。 2.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按照顺序说。 3.用词准确,说得清楚明白。
我会听 1.边听边记,记住主要信息。 2.有不明白的地方,能礼貌地提问。
“手工节”评价表
作业布置
1.将《玲玲的画》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同学的手工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同学的介绍做一做。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看看你的小作品
——《玲玲的画》+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3.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
学教活动:
导入:走进古人童年故事,我们学会了抓住表示顺序的词语讲故事。这节课我们走进《玲玲的画》,看看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还能获得哪些讲故事的好办法。
(一)读课文,理清“好坏”
1.默读课文,用“—”标出课文中的“好事”,用“~~~”标出课文中的“坏事”。
2.从文章找一找坏事变成好事的原因。想一想:玲玲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结:玲玲动脑筋、想办法让“坏事”变成了“好事”。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跟“爸爸”说的一样——“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3.想一想,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默读自学,结合课文内容,提取信息,联系生活实际,点出文章中心句,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
(二)抓心情,学讲故事
1.随着“好事”—“坏事”—“好事”的转变,玲玲的心情也有了很大变化,请用“○”圈出描写玲玲心情的词语。(得意 伤心 满意)
(1)抓住“端详”,感受“得意”。
(2)联系实际,感受“伤心”。
(3)关注神情,感受“满意”。
2.借助表示心情的三个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根据表格内容评选,得到星最多的同学为“讲故事能手”。
能用上表示心情的关键词语 能把故事讲清楚 口齿清楚 音调适中
☆ ☆ ☆ ☆
小结:借助关键词语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故事脉络,有助于把一个故事讲清楚,我们今后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讲好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结合自身感受在读中发现故事主人公由得意到伤心再到满意的情感变化,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借助关键词讲故事,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借支架,练习表达
过渡:修改后的画成为玲玲满意的作品,“校园手工节”上大家制作的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也很棒,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学生制作好的手工作品)
1.“表达小达人”评选
(1)按顺序。围绕“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借助支架初步练说,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最后”或者“第一步、第二步……”,最好将制作过程说得清楚些。
(2)大声说。为了每一个角落的小伙伴都能清楚地明明白白地听到我们的话语,我们发言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
2.“手工小达人”评选
(3)认真听。各小组推选出来的同学上讲介绍他的小手工,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听不明白的,要有礼貌地问。看看谁做得最好,最有创意。评选“手工小达人”。
【设计意图: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把一段话说得有条理,丰富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评选“表达小达人”。而“手工小达人”的评选锻炼学生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