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
第2章 细胞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
教学目标 1.练习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重点 难点 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动物细胞结构
难点 学会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熟练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课件
导学过程
【情境导入】
科学研究表明,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衣藻、草履虫。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可见,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那么,怎样观察和研究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呢
【探究主题一】使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或微小的生物
(一)阅读教材P27~28相关内容,思考问题。
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答:细胞。
2.阅读教材,说出生物可分为哪两类
答: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3.借助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呢
答:显微镜。
(二)阅读教材P28~30活动“练习使用显微镜”,完成下列步骤。
1.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读教材图2-2,结合下图,识别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了解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练习使用双目电光源显微镜:
阅读教材完成填空。
(1)打开电源。
①移动显微镜至距实验台边缘15 cm左右,确认目镜和物镜安装完成;
②打开电源开关。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双眼注视目镜,调节亮度调节钮,直到看到圆形明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
①将带有字符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旋开压片夹固定;
②调节横向及纵向手轮,使物像正对通光孔中心。
(4)观察。
①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直到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3 mm。
②双眼注视目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5)收放。
①观察完毕,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下降载物台至最低处,然后取下玻片标本,转动转换器使物镜伸向前方;
②将显微镜的亮度调节到最小,关闭电源,罩上镜罩,放回原处。
3.思考讨论:
(1)如何操作使物像更容易找到
答:放置载玻片时,使观察对象置于通光孔的中央。因为通光孔的中央与物镜的光轴在一条直线上,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就比较容易找到物像。
(2)如何尽快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答:装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如图,物像在视野的下方,若要移至中央,则装片应向下方(镜臂方向)移动。
【探究主题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阅读教材P32~35活动“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结合下面流程,总结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取材:
用消毒牙签的钝端在自己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2.涂片:
将牙签的钝端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并涂抹均匀。
3.盖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
4.染色: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
5.观察:
按照显微镜操作步骤,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临时装片,在视野中找到细胞物像然后旋转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观察和识别细胞内部结构。
(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下图,思考问题:
1.在载玻片中央滴什么液体 为什么
答: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为什么要用清水漱口
答:防止口腔中存在的其他杂质影响观察效果。
3.列举人体各种不同形态的细胞。
课堂小结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达标检测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C )
A.新鲜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
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标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D )
A.5倍 B.45倍
C.50倍 D.225倍
3.人体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 ( B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细胞核
4.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而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的结构是什么 细胞膜。
5.如图为双目显微镜。该显微镜的镜筒不能移动,可以通过旋转准焦螺旋上升或下降载物台,来调节玻片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放大倍数是①和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B.上升载物台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
D.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