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3.4.1 光合作用(二) 教案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生物学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驱动式】3.4.1 光合作用(二) 教案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生物学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10 18:2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光合作用(二)
教学目标 1.说出叶片与其能进行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 叶片的结构、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难点 1.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准备 “光合作用(二)”课件
导学过程
【情境导入】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虽然叶的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却基本相同。不同的叶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呢
【探究主题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阅读教材P79~P81活动,认识叶片结构,熟悉“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过程。
1.观察叶的组成,思考:叶片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有什么特点 相邻两片叶子的排列有什么关系 这种排列特点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
观察叶片的结构
2.练习制作叶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如图):
  3.观察叶片的结构:
【探究主题二】显微镜下叶片的结构
阅读教材P80~P82相关内容,读图4-9,观察叶片结构。
1.叶片结构分解(如图):
2.讨论交流:
(1)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时为什么要制作成很薄的临时切片
(2)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有绿色颗粒结构
(3)叶片内绿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叶的下表皮结构及气孔的结构、作用:
  4.总结:
叶片各部分功能
(1)表皮
(2)叶肉
(3)叶脉
【探究主题三】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阅读教材P82~P83活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举例: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
得出结论: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探究主题四】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命生存的基础
阅读教材P83~P84相关内容,总结光合作用的意义。
1.食物来源:
据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 500亿吨。
2.能量来源:
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可达1 700万亿千瓦时。现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一年所消耗的能量仅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能量的10%左右。
3.氧气来源(如图):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探究主题五】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
阅读教材P84相关内容,结合图示内容,举出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实例。
  思考:在严冬季节,我们能吃到的新鲜的蔬菜(反季节蔬菜),是人们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出来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原理是什么
课堂小结
叶片与光合作用
光合
作用
达标检测
1.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 A )
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地切下
C.迅速地来回切割
D.缓慢地来回切割
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存、繁殖的基础
B.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
C.光合作用在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进行
D.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3.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 ( C )
A.水 B.氧气
C.光 D.叶绿体
4.做观察叶片气孔的实验时,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 ( C )
A.上表皮 B.叶肉
C.下表皮 D.叶脉
5.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有 ( C )
A.形状相同,含叶绿体
B.形状相同,不含叶绿体
C.形状不同,含叶绿体
D.形状不同,不含叶绿体
6.用徒手切片法切取叶片薄片制成临时装片,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结构。请回答:
(1)徒手切片时常用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将平放在载玻片上的叶片切成薄片。
(2)切下的薄片应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3)用毛笔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放在一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作成临时切片。
(4)制成临时切片后,放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可以看到:
①[2]是上表皮,判断的依据是接近栅栏组织;[6]是下表皮,判断的依据是接近海绵组织。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
②[3]栅栏组织和[5]海绵组织共同构成了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③[4]叶脉内含有输导水分、无机盐的导管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