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活动
活动一 栽培番茄,观察并描绘其一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观察、描述番茄幼苗的形态特征,了解幼苗成长的过程。
(2)通过栽培番茄的过程,理解植物生活所需的外界条件;能描绘植物一生所经历的变化。
2.科学探究:
(1)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植物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整理幼苗生长过程中每部分的样子。
(3)在栽培过程中,能进行正确观察、准确记录,并能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能正确进行育苗、移栽、剪枝、掐尖、授粉等技术操作。
(4)通过设计和制作自动浇灌器、植株稳定支架等活动,提升工程学设计能力。
3.科学态度:
在设计栽培方案,番茄种植管理以及成果介绍等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3.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进行物质运输。
【教学难点】
在栽培过程中,能进行正确观察、准确记录,并能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能正确进行育苗、移栽、剪枝、掐尖、授粉等技术操作。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番茄种子图片、番茄幼苗图片、测量番茄植株的高度图片、测量番茄茎周长图片等。
学生材料:番茄幼苗生长记录,自己种植的番茄幼苗。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展示本课的情境图片。某同学在学校的生物园里开展种植活动。该同学手里拿着番茄种子和种植工具,计划在花盆里种植番茄。
问题:该同学种的番茄种子也可以像豌豆那样发芽并生长成植物吗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豌豆的一样吗
【探究主题一】设计并确定栽培方案
设置问题驱动:番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番茄在植株的高度,果实的大小、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有较大差别。请选择一个番茄品种,想一想,该如何进行栽培活动呢
1.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设计初步栽培方案。
小组成员合作,查阅资料收集番茄的品种、栽培条件等信息。(课下可以向有经验的人士请教番茄的栽培方法)
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栽培番茄,栽培活动从播种种子开始,到收获成熟的果实并存留来年播种的种子为止。如果没有合适的“试验田”或“菜园”,可选择盆栽。
提示2:在栽培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改良土壤,增加其肥力和透气性。如果是盆栽,要进行基质土、蓄水材料、肥料的配制。
(2)保障通风、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
(3)设计自动滴灌装置。
(4)设计稳定植株的支架。
2.组内交流,优化方案设计。
小组首先根据环境条件,确定栽培的品种、数量及栽培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提示,就各阶段的条件如何满足、相关材料器具如何准备和设计等进行充分讨论。特别是对栽培中的限制条件、可能遇到的难题,小组成员要集思广益,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解决方案。
3.课件展示:不同阶段所需的条件与栽培设计。
主要 阶段 所需条件 主要材料 器具 相关设计 相关操作 或管理
育苗 ·适量的水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种子 ·土壤 ·育苗容器(按需) ·滴灌装置 ·设计滴灌装置 ·浸种 ·播种 ·滴灌 ·温度和通风等条件保障
移栽 ·阴凉环境 ·幼苗 ·铲子 ·栽种容器(按需) ·土壤 ·肥料 ·蓄水材料(盆栽) ·设计土壤改良方案 ·设计盆栽蓄水层、排水通道 ·改良土壤(透气性、肥力等) ·选择栽培容器(考虑容积大小、透气性、保水性等);配制蓄水材料、肥料、基质土等 ·移苗(根系保护) ·栽种(合理密植)
续表
主要 阶段 所需条件 主要材料 器具 相关设计 相关操作 或管理
植株 生长 期 ·光照充 足 ·通风良 好 ·适量的 水 ·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营养生长期,植物对氮元素的需求较多) ·水 ·肥料 ·稳定植株的支架 ·设计滴灌装置 ·设计稳固支架 ·剪侧枝 ·掐尖 ·防病 ·浇水 ·施肥 ·稳固植株
开花 结实 期 ·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 ·适量的水和肥料(磷、钾含量较高) ·水 ·肥料 ·人工授粉用具 — ·防病 ·浇水 ·施肥 ·授粉
存留 种子 ·低温、干燥 ·吸水纸等 — ·保持种子的活力
综合、比较小组同学的各种想法,再结合小组能实现的条件情况,确定一个可行的栽培方案,方案中要画出滴灌装置设计图,稳固支架设计图,盆栽蓄水、排水方案图。制订一个详细的工作实施计划表,做好小组成员分工,设计植物栽培观察记录表。
【探究主题二】方案实施及展示评价
1.依照计划实施方案。
按照设计草图制作滴灌装置、稳定支架等装置,进行效果检验,评价效果并进行完善、改进。选择盆栽的小组,要在容器的底部做好蓄水、排水处理,进行效果检验,评价效果并进行完善、改进。
提示1:番茄植株底部的侧枝,由于接触土壤易感染真菌等病虫害,应及时去掉,修剪的高度不超过植株的20%。修剪底部侧枝后,植株底部通风良好,也有利于植株的整体生长。
提示2:移栽幼苗的时候,应将幼苗栽种在容器较深的位置,随着植株的不断长高,适时培土。即用土壤不断深埋植株的根部,这样有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和稳固。播种育苗、幼苗移栽等环节,需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如果育苗不成功,可用其他小组的秧苗或直接购买合适的秧苗栽种。
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管理和记录过程。
植株管理期,小组成员按照分工,做好各自工作并做好记录;遇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可根据植物生长情况适当调整栽培方案。观察、记录栽培过程,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些关键时期也可以用拍照或延时摄影的方式进行记录。
3.展示评价。
利用PPT形式进行分组展示、汇报、评议。
栽培结束后,对照活动评价量表,对栽培结果进行评估。小组成员按照活动评价量表打分并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
课件出示活动评价量表:
标准 达到 标准 接近 标准 与标准 差距较大 评价 与改进
植株长势良好,茎秆粗壮,枝叶疏密得当,没有染病、缺肥等表现
硕果累累,结实率高
果实个大饱满,色泽鲜艳
果实味道纯正,香甜多汁
在全班展示栽培成果,交流栽培心得。
4.反思改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栽培方案,形成报告。
课堂小结
结合栽培过程畅谈自己的收获。
达标检测
结合番茄种子萌发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植物分为两大类:裸子植物和 被子植物。
(2)番茄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有 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
(3)番茄植株根尖分裂最旺盛的部位是 分生区,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 成熟区 ,而将吸收的水分运输至植株各部位的动力主要是 蒸腾作用 。
(4)番茄植株的叶片也可吸收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此过程称为 呼吸作用 。
(5)番茄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传粉和受精后,子房里的 胚珠 发育成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