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学习合理论证,学会质疑思考 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系列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学习合理论证,学会质疑思考 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系列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0 18:4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合理论证 学会质疑思考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九上第五单元是议论文单元,主题是“求知明智,善读辨思”,是对九上第二单元的延伸和深化。本单元所选四篇议论文,其中包含两篇驳论文。单元要求在学习中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文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的一篇典范驳论文,分三个层次驳斥了“中国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怀疑与学问》论证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谈创造性思维》逐层递进,层层深入地论证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宣言》运用先破后立的写作手法,反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这四篇议论文,均为结构严谨、论证合理的典范之作。
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结合单元所学,写一篇驳论文”,这一核心任务属于写作,和本单元的课文阅读对应性很强。学生可以模仿《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尖锐辛辣的批驳语言,学习《怀疑与学问》先论述后提出论点、层进式的论证方法,《谈创造性思维》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创造宣言》运用具体事例和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学习过程按照“单元导读”“单篇精读”“整合联读”“读写共生”“单元小结”五种课型展开学习,逐层深入,学以致用。“单元导读课”仔细研读和对比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通过求同和寻异,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观点和材料间的联系;分析论证方法,梳理作者建构起议论之树的思路;区分立论与驳论的差异,绘制议论之树。“单篇精读课”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创造宣言》的每一处批驳,分析其语言特点,并评价其合理性、精准性和力度,掌握批驳的技巧。“整合联读课”选取《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两篇文章,进行联合阅读。“读写共生课”解决的是“读与写”的问题,在小组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反思,拟定驳论文评价量表,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材料论据,拟写并完善提纲,撰写一篇驳论文;“单元小结课”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单元整个学习活动,总结得失,在反思中提升。
【单元知识建构】
【课标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 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阅读简单议论性文章,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并能解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实证材料对他人观点作出价值判断”。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议论文时,应关注论证和语言两个方面内容,在本专题中论证侧重于论证的三要素及其关系。
【学情分析】
在九上第二单元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立论文的写作,并明晰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个单元是学生首次接触驳论文,需要学生在立论文的基础上,学习驳论文。学生在九上学习中能够初步发现驳论文在语言和论证上都与立论文有所差异,但大多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发掘驳论文在语言组织背后的逻辑性及其鲜明的情感态度,也无法辨析立论文和驳论文在论证上的差异,运用一定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批驳。因此,辨析立论文和驳论文的差异、分析品味驳论文的语言、恰当合理有力地进行批驳,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
【单元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1.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
2.能够结合语境,理解关键的词语、语句、段落的含义及作用。
3.学会确定论点、选择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二、思维目标
1.能通过比较阅读,明晰议论文三要素及其论证思路。
2.学会分析驳论文的批驳之处,运用合理、准确和有力的批驳语言进行批驳,增强批判性思维。
3.能够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价值目标
1.提高阅读典范议论文的兴趣,具备质疑、探究和反思的能力,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语言表达的快乐,肯定沟通交流的价值。
2.在阅读、讨论和写作中,体会并认可议论文敢于质疑的精神,理解作者文章中体现的针砭时弊和关怀现实的人性光辉,在写作中挖掘并发扬自己关怀现实的理想情怀。
【单元学习任务】
核心任务 课型安排 学习任务 课时安排
结合单元所学,撰写一篇驳论文。 单元导读课 任务一:朗读导语,明确任务任务二:初读课文,梳理常识任务三:再读课文,把握观点 1课时
单篇精读课 任务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读任务二:《怀疑与学问》精读 4课时
整合联读课 任务一:日积硅步致千里之梳音晓义记常识任务二: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明观点任务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探论证任务四:直挂云帆济沧海之运用创造思维 2课时
读写共生课 任务一:明确思维结构任务二:探究论证规律任务三:绘制思维导图 1课时
单元小结课 任务一:小组合作,总结归纳任务二:思考探究,思维提升 1课时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
学习目标:
1.熟记重点字词,掌握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文化常识。
2.利用网络和参考书,学会联系背景理解作品,把握作者观点。
3.学习常见的论证方法,体会议论文严谨、准确、具有逻辑力量的语言特点。
学习任务:
任务一:朗读导语,明确任务
任务二:初读课文,梳理常识
任务三:精读课文,把握观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带领学生回忆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朗读导语,明确任务
本单元属于议论文单元,有立论,有驳论,选编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四篇经典议论文,都带有明显的思辨色彩,是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的延续和深化。
在学习中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文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任务二:初读课文,梳理常识
自学清单:(自学、互学)
学习任务 需要完成的任务 学习方法建议
初读课文 我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有: 我的疑惑: 通读,并圈点勾画
预设:
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2.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3.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任务三:再读课文,把握观点
自学清单:(自学、互学)
学习任务 需要完成的任务
再读课文,把握作者观点 课文作者观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
预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作者鲁迅批驳了甚嚣尘上的悲观论调,唤起民众救亡的自信心。文章立驳结合,论证严密。《怀疑与学问》一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 “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谈创造性思维》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引论,进行层层论证,得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的结论。《创造宣言》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把握观点,积累金句。
学习方法建议 需要完成的任务
通读,并勾画圈点 我积累的好词佳句: 师生互助,解决疑惑:
四、课后延学
请从下列成语中,变换角度提炼出言之有理的新观点:
铁杵磨成针
严师出高徒
第二课时 单篇精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思,并学会运用。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学习任务:
任务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任务二: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一时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部分人的头脑。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的“时轮金刚法会”等活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失败主义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为批驳这种错误观点,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驳斥这一错误观点的。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文题解读
读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去掉“吗”再读,猜一猜鲁迅先生的口吻,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体会标题的妙处。
预设:
反问语气,对有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表示怀疑、愤慨。
显然这是一个问句的形式,提出了一个论题。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标题以问句的形式出现,内涵非常丰富,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也有对自己观点的自信,同时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非常巧妙。
过渡语:对这一论题的回答,有肯定和否定两个答案。那么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2.速读课文,勾画回答论题的两个观点。指出哪个是对方错误观点,哪个是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依据分别是什么?
预设:
第1-2段:对方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不再夸“地大物博”,不再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作者观点:中国有并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依据: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梳理文章的结构。
预设:
树—破—立—结
树靶子(第1、2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驳敌论(第3—5段):失掉“他信力”,发展“自欺力”。
立己论(第6—8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结论(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是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小结过渡:
学习预习素材中驳论文相关知识。
思考:作者正确的观点是如何树立起来的呢?接下来我们精读课文,赏析精彩的论述。
任务二: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诵读3-5段,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再承认对方的都是事实?(作者是如何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
预设: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否认对方的观点。这是驳论的一种形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会由于利益的驱动或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明断是非,拨乱反正,所以驳论证比驳论点、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胜于雄辩,我们一定要有推理判断能力,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才可以明辨是非,不被歪理所迷惑。
2.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
“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
从这段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他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
3.品读6-8段,讨论探究:
作者是如何立论的?请简述作者的思路。
学生思考、讨论。
预设:
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7、8段热情歌颂从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
4.“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预设:
“中国的脊梁”是指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原因:第一,他们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啼叫 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他们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宣传彰显;第二,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三、课堂小结
“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人体的中轴等特点。“中国的脊梁”在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中华儿女。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四、课后延学
请运用驳论就以下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逆境不利于人成长。
第三课时 单篇精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2.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意识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任务:
任务一:小组合作,思考探究
任务二:揣摩语言,体味深意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杂文的内容及结构。鲁迅的杂文向来以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著称,今天我们就从语言的角度赏析这篇犀利的文章。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小组合作,思考探究
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大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大多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背景链接: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发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屐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到12月,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的学生请愿运动。
“许多热心的青年往南京去请愿,要求出兵;然而这须经过极辛苦的试验,火车难坐,露宿几日,才给他们坐到南京,有许多只好用自己的脚走。到达南京,却不料就遇到一大队曾经过训练的‘民众’,手里是棍子、皮鞭、手枪,迎头一打,使他们只好脸上或身上肿起几块,当作结果,垂头丧气地回家,有些人还从此找不到,有的是在水里淹死了,据报上说,那是他们自己掉下去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1.学生齐读第9段,研讨以下问题:“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一句话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预设:
“状元宰相”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们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以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民本思想。
小结:
本文的写法很独特,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说理全面、深刻、有力。
任务二:揣摩语言,体味深意
1.体味语句的深意,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辨析下面句中“中国人”含义: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学生思考,探究。
预设:
(1)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2)指广大人民;
(3)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指所有的中国人;
(5)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2.体会第1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用词的妙处。思考这三个词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预设: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表达出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3.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自信力”本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一个字眼,鲁迅抓住不放,就着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并运用“仿拟”的手法创出“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新词。是对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讽刺。作者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层层深入,步步强化逻辑力量,将对方论点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而且睿智闪烁,妙趣横生,增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
4.“……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揣摩这句话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预设:
“总”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出作者对于社会黑暗的激愤之情,真正失掉自信力的是那些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5.谈谈你对“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一句含意的理解。
预设:
本句凝练隽永,耐人寻味。成王败寇,历史向来都是由胜利者谱写的,所谓“正史”也是在当时胜利者的影响下非客观地创作出来的,所以正史也未必就是事实。在作者眼中,所谓的“正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做家谱。但这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光耀,连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都掩盖不住,可见其光耀之巨大,光耀之辉煌。
三、课堂小结
生于华夏,我无比光荣。因为这片山河,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希望的光辉,如同明天的旭日让人追随着、信仰着。但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曾在黑暗与硝烟中度过数个年头,那是一幕幕血的记忆:先辈奋战驱赶外敌,经历同胞间的互相残杀,用血与白骨堆砌安宁,以生命换取祖国的大好江山。希望大家把“中国的脊梁”精神安放内心,把“中国的脊梁”的精神传承视为使命!因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四、课后延学
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说一段话,作一番介绍。
示例:他们是科学家,如华罗庚、李四光、邓稼先、袁隆平、陈景润……
他们是体育健儿;
他们是抗击新冠肺炎的英雄们。
第四课时 单篇精读《怀疑与学问》
学习目标:
1.认识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培养怀疑精神和独立意识。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学习任务:
任务一:研读课文,把握结构
任务二:文本细读,深层领会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与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研读课文,把握结构
1.阅读课文,填写下表,梳理出文章的论证结构。
预设: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则须疑”)
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段意归纳,层次探究。
预设:
第4段:对于传说要有怀疑精神。
第5段:对于书本知识要有怀疑精神。
第6段:正面论述“怀疑”的作用,反面揭示“墨守”的害处。
3.辨别“消极”和“积极”。
文章从“消极“相”积极”两个层面论述“怀疑精神”的重要 性。在黑格尔哲学中,“消极”是“初级阶段”,“积极”是“高级阶段”,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消极”和“积极”意义完全不同。“消极方面”也即“初级阶段”,怀疑能辨别真假学问,这是对现成学问的作用;“积极方面”也即“高级阶段”,怀疑能创建新学说和启迪 新发明,这是对未来学问的作用。
从现成到未来,前者是吸取知识,后者是创造知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所以,这句话中的“消极”和“积极”,是写同一事物由易到难的递进式关系。两方面结合,由浅入深地论证了“学则须疑”这一中心论点,论证严密。
任务二:文本细读,深层领会
1.文章标题是“怀疑与学问”,文章中的哪一个词强调了“怀疑”的作用 哪一个词强调缺失了“怀疑”精神的后果
预设:
“辨伪去妄”强调了怀疑的作用;“停滞”强调缺失了“怀疑”精神的后果。
2.文章哪些段落要求我们要善于“辨伪去妄”
明确:第3、4、5段。
3.怀疑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预设:
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精神。(第4段)
意义:①对于学问,只有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 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第5段)
②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才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第6段)
4.议论文在提出论点后,往往用道理和事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论证,这样才有说服力。请分别找出一个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例子,结合课文说说分别论证了什么分观点,并归纳整理课文使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预设:
举“腐草为萤”例论证对于传说要有怀疑精神;用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道理论证对于书本知识也要有怀疑精神。
事实论据:“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根据;戴震关于《大学章句》的发问;笛卡儿的哲学成就。
道理论据:“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5.师生交流归纳本文论证方法及相应证明的观点。
预设:
(1)举例论证。
第4段列举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第6段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 震、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事例做论据,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也很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开头引用程顾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据,很有说服力。第5段又引用了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名言,论证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论点。
第5段关于“怀疑”“思索”“辨别”的阐述,第6段中对“不断 的发问和求解”的阐述,都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第5、6段。
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证明“怀疑”对于学术的重要意义。
第6段:
第一组: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第二组: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两组正反对比说理,强调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类比论证。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用国难时的消息,来类比做学问所依靠的事实和证据,都可能不一定正确的道理,引出下文的怀疑论题。
三、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采用的是递进式的论证结构,由浅入深,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结构严密,逻辑严谨。
四、课后延学
思考: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 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五课时 单篇精读《怀疑与学问》
学习目标:
1.认识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培养怀疑精神和独立意识。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学习任务:
任务一:围绕标题,深入研讨
任务二:语言品读,作用探讨
任务三:认识先哲,论据辨析
任务四:语段分析,结尾补写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发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围绕标题,深入研讨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的题目也是文章的窗户。本文题目是“怀疑与学问”,请通读全文,说明“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如果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怎么说
预设:
从文章内容来看,第4段说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怀疑精神是求学的必备素养,是成才的阶梯。如果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2.如果用课文中的某个短语或短句来替换文章的标题,你会用哪一个 为什么
预设:学则须疑。
比较:“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两句话不一样,一个是 “做学问先要会疑”,一个是“学则须疑”。前一句强调“会”,后一句强调“须”。“学者先要会疑”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擅长质疑、怀疑”;“学则须疑”是说“做学问就必须要有怀疑精神、批判性思维”。作者在第4段中强调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可见,“学则须疑”更贴近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观点。
3.作者为什么不用“学则须疑”作为标题
预设:
议论文标题一般分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类。“怀疑与学问”属论题型标题,“学则须疑”是论点型标题。论点型标题直截了当,一目了然;论题型标题引人思考,回味悠长。两个标题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切之别。文章题目用“怀疑与学问”,不用“学则须疑”,避免重复,使得行文有变化之美。另 外,作者顾颉刚作为历史学家,我国学术界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深切感受到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抓住两个关键词做标题,读来沉稳、严谨,也更能体现本文风格。
任务二:语言品读,作用探讨
1.解释开头两句名言,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学者先要会疑。
(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预设:
解释:
(1)做学问首先要善于提出疑问。
(2)在本来应该提出疑问的地方而不以为可疑,这说明还没有真学;真学,就要会提出疑问。
开头两句名言,引出论题,也可以理解为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道理论据),第二句又是中心论点,一举多得。两句都体现出作者对“疑”特别看重,读这两句,可以感受到怀疑精神的重要和可贵。
2.本文语言精练、准确,请勾画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
预设: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句话中,“一切”强调无一例外,说明“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动词,按照新学说产生的一般规律排列,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们的顺序不能颠倒,体现了本文逻辑的严密和语言的严谨。四个“常常”, 多次重复,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任务三:认识先哲,论据辨析
1.先哲介绍。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属河南)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其兄共创“洛学”,奠定理学基础。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北宋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颐表叔。张载年轻时遍读儒家、佛学、道家之书,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张载的“横渠四句”广为人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戴震(1724—1777),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课文记述戴震幼时读《大学章句》提出两个问题,问得老师无言以对,其师不禁赞叹“此非常儿也”。戴震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曾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梁启超、胡适称之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笛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动量守恒定律,为后来牛顿等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间文艺研究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主要作品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等。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直与“怀疑”相伴,这终使他成为一代史学大师。
2.文章分论点二说,“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作者选择了两位大学问家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来论证。能否换用下面的两个例子 请简述理由。
(1)哥白尼不迷信有1800年历史的由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天动学说,发表了科学的地动学说。
(2)郑板桥不虚推古人,主张学古而不能泥古,要有独创性,对前人成就他是“学一半,撇一半”,终于画出了文人墨竹画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预设:
不能换。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是为了论述分论点二,但同时也是强调“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一论述,哥白尼是科学家,郑板桥是清代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与前句联系不紧密。
任务四:语段分析,结尾补写
1.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以第6段为例,讨论分析各句式种类。
预设: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观点句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阐释句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观点句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材料句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材料句
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分析句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 的学说产生。
——分析句
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结论句
2.试着在戴震关于《大学章句》的发问后加一句分析句。
预设:
他就这样不断地怀疑、追问,终成一位大学问家,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
3.本文是总分结构,请在文章最后加一句话做结论段,使文章形成“总分总” 形式。
预设:
由此可知:学则须疑。
由此可知:做学问需要怀疑精神。
三、课堂小结
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我们的学习和认识世界同样需要怀疑精神。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多一些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多思考、多实践,这样你就会成长快,进步大!当然怀疑也该有个度,怀疑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怀疑,盲目地打倒一切,怀疑一切就会走上另一个极端。
四、课后延学
学会阐释和分析很重要,这是议论文之所以成为议论文的重要特征。一般说来,理论性的材料,更需要辅之以阐释;事实性的材料,更需要辅之以分析。请以“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为观点句,举例分析,模仿文章第6段的写法,写一段议论文字。
第六课时《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整合联读课)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观点。
2.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习任务:
任务一:日积硅步致千里之梳音晓义记常识
任务二: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明观点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同学们,对于最强大脑这当综艺节目大家并不陌生,相信大家看完视频后都跃跃欲试,参加节目,一展身手。今天我们便来进行一次“创造性思维大挑战”,期待大家的优异表现!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日积硅步致千里之梳音晓义记常识
自学:学生初读课文,整理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完成任务单。
互学:找出有难点的字词,相互正音。
驾驭(yù) 汲取(jí) 烟囱(cōnɡ) 豢养(huàn) 遁词(dùn)
根深蒂固( dì) 孜孜不倦( zī) 锲而不舍(qiè) 不言而喻(yù)
展学:词语释义大比拼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叛,背叛。离,离开。
作者名片补充: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创立加利福尼亚创意思考顾问公司,发表过《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踢醒沉睡的心》等著作。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è)县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原名陶文濬,青年时期因推崇理学家王阳明“知者行之始”的学说,改名“陶知行”;实践使他认识到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第二次改名“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任务二: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明观点
1.默读两篇课文,找出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
预设: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创造性思维)。
我们要创造。
2.这些观点中哪个是文章中心论点呢?
互学:学生交流明确两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谈创造性思维》: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创造性思维)。
《创造宣言》:我们要创造。
3.总结如何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预设:
(1)看位置: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题目(论点式题目),或文章第一段,或文章结尾一段。
(2)中心论点的形式、内容要求:完整的句子;有明确的判断;不能用问句(反问句要改成陈述句);不能用比喻、拟人;不能用意义不明确的否定句。
(3)通过论题确定论点:中心论点往往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三、课后延学
再读两篇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第七课时《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整合联读课)
学习目标:
1.理清论证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的联系。
2.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习任务:
任务一: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探论证
任务二:直挂云帆济沧海之运用创造思维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思维混乱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山重水复”的疑惑时,清晰的逻辑思维往往能帮助我们走出“柳暗花明”。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探论证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思维混乱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山重水复”的疑惑时,清晰的逻辑思维往往能帮助我们走出“柳暗花明”。
自学:学生简要分析两篇本文的论证思路。
展学: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你的成果,其他小组评价并补充。
示例:
《谈创造性思维》
文章首先用四个图形的问题引出“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然后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接着点明了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关键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创造宣言》
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 我们要创造,然后阐释“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 ”这一分论点。接着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论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论证失去创造力的可怕,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2.细读课文,找出文章作者为证明观点运用了哪些材料?
示例:第( )段,运用了( )材料,论证了( )观点。
互学: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成果。
《谈创造性思维》
预设1:第1段,运用了一个图形选择题的材料,论证了“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观点。
预设2:第七段,运用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将两种机械合起来创造新机器的事例,论证了“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观点。
预设3:第八段,运用罗兰.布歇内尔带来游戏机革命的事例,论证了“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观点。
《创造宣言》
预设1:举八大山人等事例批驳环境平凡不能创造,举《易经)《正气歌》等事例批驳生活单调不能创造,进而总论所谓平凡单调不过是“懒惰者之遁词”。
预设2:举曾参、慧能的例子批驳无能不能创造,并以蚕吃桑叶而能吐丝做比喻论证。
3.思考:《谈创造性思维》一文七、八段例子是否重复,能否删除一个?
明确:不能删除,两个事例侧重点不同,第七段事例侧重于证明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这一观点,第八段事例则侧重于证明探求新事物的意识这一观点。
4.有人说,《创造宣言》一文到后边再举东山樵夫的例子,进一步论述显得有点多余,你怎么看
示例一:多余。文章先提出我们要有创造,然后重点讲教育者的创造,再通过批驳错误观点来推出自己的主张,论述得已经很完备了。
示例二:不多余。东山樵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如果失去了创造力就会很可怕,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先是正面说要创造,什么是创造,我们可以创造,然后从反面说不创造就会有可怕的局面,顺势呼吁“创造之神!你回来呀”,提出“创造宣言”。有了后面的内容,文章更完整,也更切合题意。
5.学生自主总结,材料和观点的关系。
展学:先小组内总结,再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预设:
材料和观点的关系:材料服务于观点,材料证明观点,二者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典型的事例可以具体有力地证明文中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任务二:直挂云帆济沧海之用思维
用以下图形设计一幅画作并命名。
自学:用以下图形设计一幅画作并命名。
展学:巡视,择优选择学生上台展示。
展示示例:
小结: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我们要处处留心,打破思维定势,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三、课堂小结
生活中,我们要敢于且善于突破思维定式,我们的努力才会变得高效,也才会成为成功者。事实上,历史上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人尤其是那些科学家,往往都是拥有创新精神、敢于变通、能够突破思维定式的人。 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正如文中所讲,要保持好奇心,要不断积累知识,并付诸实践!
四、课后延学
1.完善自己的创意画作。
2.将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故事写成一篇日记。
第八课时 论证要合理(读写共生课)
学习目标:
1.通过文章分类,明确论证的思路。
2.通过片段写作,掌握论证要合理的方法。
3.绘制思维导图,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学习任务:
任务一:明确思维结构
任务二:探究论证规律
任务三:绘制思维导图
学习过程:
一、温故导入:
同学们,回顾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议论文?
明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明确思维结构
1.回顾所学的议论文,这些文章用了哪些思维结构,并说明理由。
自学:观察如下几种议论文的思维导图,看看这些课文符合哪一种?(当然,如果你觉得以上的思维导图均不是你认为合适的,可以自己简单描绘。)
(PPT显示)思维导图的结构图
预设1:《怀疑与学问》这个应该是第三种思维导图,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学则须疑,并早这之下论述两个分论点:一是怀疑在消极方面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二是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两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正面和反面去阐释。
预设2:《谈创造性思维》应当符合第二种,先阐述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其次他提出每个人都富有创造力,最后再阐述富有创造力的几个关键的要素。
分论点阐述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和拥有创造力的方法,将概念深化,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预设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觉得应当时第二种,先提出对方的观点的谬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直接反驳其是失去“他信力”发展“自欺力”。最后间接反驳得出自信力的有无,单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还是要看地底下。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层层深入。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任务,我们梳理了论证的常见结构,如果说议论文的语言是皮肉,论证的结构就是骨架,骨架正而皮肉匀。
任务二:探究论证规律
互学:课内片段讲练,探究其中的论证规律,并小组合作,补全论据。
1.课内片段巧勾连
师:同学们,在九年级的议论文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
问:判断以下语段分别用到哪些论证方法?这些论证方式分别有什么作用?
PPT显示:
片段1: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片段2: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片段3: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预设:举例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具体生动,道理论证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比喻论证使得论证更加生动形象,对比论证更加鲜明有力......
师总结:所以选用适当的论证方法,总而言之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师:使用的这些材料(事例与名人名言)与观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使用的这些材料能够支持观点,证明观点。(板书:恰切的论据)
师:文中加黑加粗的语段能否删去呢?
预设:对论据进行必要的阐释,反驳论点走投无路,陷入绝境无法创造。使读者能够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切合论证的需要。(师板书:准确必要的阐释)
2.论点论据巧勾连
下面,我们聚焦话题,进行我们的观点论证。
根据任务单上第二个任务,分析其材料的中的论证方法,作相应补充之后,小组合作选择材料写一段文字对话题“不靠谱的梦想到底要不要坚持”加以合理论证。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提炼观点,选择素材补全论据,完成片段写作,并进行小组展示。
论证方法 素材大超市
①一百多年前的莱特兄弟梦想像大雁一样在天空飞翔,并为此不断努力,最终发明了飞机,实现了飞天的梦想。②陈胜当雇农之时,被人嘲笑干得牛马活,吃的猪狗食,怎么可能出头?却发动了大泽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道理论证 ①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实现。我们不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②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列夫 托尔斯泰③一个人最富有的时候是有梦想,有梦想是最开心。其次要坚持梦想,有梦想的人多,但是坚持的非常少。阿里巴巴能够成功,不是因为我们聪明,有时候傻坚持,比不坚持要好。—— 马云
①大海上的航行的船只,是需要方向,如果方向错了,那个你越前行,越是远离你的彼岸。
反面论证(举例论证) ①美国著名的音乐家康纳斯,从小热爱曲棍球,为此他天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常常弄得自己伤痕累累。一次意外的摔伤让他告别了曲棍球,但却发现自己在音乐上的天赋,从中体会到满足和快乐,之后成为著名的钢琴家。②生活中,一个长相普通,个子矮小或庞大的女生想要成为模特,去做整骨跟整容手术,结果人梦两空。
(其他论证)
任务三:绘制思维导图
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片段写作,同学们能够为自己的观点,选择适当的材料,运用多种论证方式加以分析,论述。这样我们的论据就显得非常厚实。现在我们即将进行整篇文章的写作,你将如何构思你的文章?
写作导入:
(PPT显示:任务一中的思维导图样式)
师:在任务一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写作议论文的几种结构,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绘制你的思维导图。
自学:根据已有的观点和论据,选择某一思维结构,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
预设1:我选择横向并列式立论,先提出论点,再论证分论点,不靠谱的梦想应当坚持,不靠谱的梦想能够支撑现实;不靠谱的梦想能够制造意外;不靠谱的梦想能够实现自我。
预设2:我选择纵向层进式立论,首先提问什么是不靠谱,接着分析不靠谱的梦想能带来什么,不靠谱的梦想坚持需要的条件,最后总结。
预设3:我选择先驳论,不靠谱的梦想要坚持,在纵向层进式立论“不靠谱梦想坚持的后果”,最后论述如何辩证看待不靠谱的梦想。
(学生上台进行展示)
三、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论证的基本结构,并合理地利用各种论证方法让我们的文章结构严瑾,论证思路更加清晰。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够运用本课所学,培养自己的思辨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后延学
结合本课习得的写作知识,以“不靠谱的梦想该不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第九课时 单元小结
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2.收集并积累本单元的经典素材和名言警句,感受思辨思维的人生启迪。
学习任务:
任务一:小组合作,总结归纳
任务二:思考探究,思维提升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对比阅读四篇议论文,感受了议论文的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过程层层递进。本节课,我们重读经典,收集并积累本单元的经典素材和名言警句,感悟大家名作的人生启迪。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小组合作 总结归纳
自学清单一:(自学、展学)
需要完成的任务
课文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写作意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
自学清单二:(自学、展学)
需要完成的任务 学习方法建议
课文金句积累经典素材思辨感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 小组合作探究。
任务二:思考探究,思维提升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质?
2.《怀疑与学问》运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试着积累理解,并说说其内涵。
3.如何理解“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这句话的含义,请试着举例说明。
4.《创造宣言》中批驳了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五种借口分别是什么?作者是如何一一驳斥的,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
三、课堂小结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四篇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论证思路,能增强我们的梳理、归纳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课后延学
议论文阅读: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a.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于是,他就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教授大为惊喜,认为这是一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后来这本书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而流传开来,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我没有读过这本在韩国曾引起轰动的书,但凭我的人生经历,我已经感知到了它要说的一些道理:b.人生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自己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是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思考题:说说作者表达的论点,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