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泉香酒洌(liè) 伛偻提携(lǚ) 觥筹交错(gōng)
B.朝晖夕阴(huī) 宠辱偕忘(jiē) 淫雨霏霏(fēi)
C.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水声潺潺(chán)
D.岸芷汀兰(dīng) 薄暮冥冥(míng) 金樽清酒(z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凄凉 百废具兴 静影沉壁 铺毡对坐
B.胜状 满目肃然 宴酣之乐 悲欢离合
C.诲明 琼楼玉宇 玉盘珍羞 山肴野蔌
D.婵娟 沙鸥翔集 迁客骚人 沉舟侧畔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云归而岩穴暝
D.属予作文以记之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
B.山肴野蔌(菜蔬)
C.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D.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前人之述备矣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有所不同呢?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就告辞(离开了)。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
B.《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家,本文是他被贬为滁州知州后寄情山水的一篇佳作,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C.古人用地名称人,苏轼又称苏东坡;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D.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9.按要求默写。
(1)戍鼓断人行, 。(杜甫《月夜忆舍弟》)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5)《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胸襟开阔(情操高尚、思想境界、心态)的句子是: , 。
(6)古人的诗词写作中常常引用典故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请写出运用典故的连续两句: , 。
10.文化界许多权威人士都谈到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征,正逐步走向世界。那么请你观察下面的一幅漫画《补》,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幅作品反映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2)请你说说要怎样做才能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1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 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3.本文节选自 (填朝代)文学家张岱的 (填著作名)。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 (2)上下一白 ( )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4)及下船 ( )
15.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6.文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中的“云”、“山”和“水”的 顺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17、.有人称赞本文描绘雪景的词语“一”运用妙绝,可谓“一字而境界出”。请具体赏析。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 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痴”与文中第二段那句话相呼应?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性格?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19、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刻 唐 贤 今 人 诗 赋 于 其 上。
(2)得 之 心 而 寓 之 酒 也。
20、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而或长烟一空
B、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C、醉翁之意不在酒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把酒临风
21、翻译句子。
①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22、两个文段创作的时代相同,作者的遭遇相同(同为被贬官),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乙文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抱负。
23、《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合江亭记
吕大防
江沱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①以楗②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以富饶。今成都二水,此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湟,与江并流以东。
唐人高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久茀③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濑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④,不为塘埭⑤以居水,故陂湖潢⑥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储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⑦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选自《成都文类》,有删改)
①堋(péng):分水的堤坝。②楗(jiàn):遏制、堵塞。③茀(fú):草多。④渎(dú):沟渠。⑤埭(dài):堵水的土堤。⑥陂(bēi)、潢(huáng):积水的池塘。⑦蹲鸱(chī):植物名,俗称芋头。
2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江沱自岷而别(离开)
B.而阔沟以导之(使……宽阔)
C.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耸立)
D.故陂湖潢漾之胜比他方为少(美景)
2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2)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26.本文与《岳阳楼记》同是因重修名胜而写,所绘之景也有相似之处。两文的写作意图是否相似?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五)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养 鱼 记
欧阳修
折檐①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②。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③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④,全其自然。纵锸⑤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⑥其上,潜形于毫芒⑦;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⑧也。
乃求渔者之罟⑨,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⑩!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选自《居士外集》)
【注】①折檐: 屋檐下的回廊。②非非堂: 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③洿(wū):地势低洼的地方。④甃(zhòu):砌池壁。筑:夯底土。⑤锸(chā):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⑥偃息:休息。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⑧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⑨罟(ɡǔ):渔网。⑩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 嚚(yín)昏:愚蠢糊涂。
2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 )
(2)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 )
(3)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 )
2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
B.因洿以为池 童子以为斗斛
C.任其地形 不能广其容
D.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30.文章结尾, 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
三、作文
31.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
A 2.D 3.C 4.D 5.D 6.B 7.A 8.C
9.(1)边秋一雁声。
(2)到乡翻似烂柯人。
(3)今日听君歌一曲.
(4)人有悲欢离合.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0.(1) 补上先进文化
(2) 示例: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②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向世界展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③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11、.三字短句,简短有力,表现前路的艰辛。
12.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
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13.明末清初 《陶庵梦忆》
14.绝:消失 一:全 强:勉强,尽力 及:等到
15.(1)(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在湖中哪还能遇见(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呢?
16、.不能对调。这是自上而下,符合人们的观景习惯,且与下文“上下一白”相一致。(根据意思酌情给分)
17.提示:第①句中的“一”是“全”的意思,写出了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第②句的“一”则是其本意,由“长提一痕”到“湖心一亭”,到“余舟一芥”,再到“舟中人两三粒”,镜头由大到小,知道微乎其微,给 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质感。
18.与“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19 、(1)刻/ 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2)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20、C 21、略
22、与民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3、示例:①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的力量,磨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就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不能。这是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力量不易
24. A
25.(1)春秋两季的早晨与傍晚,在合江亭上摆设酒宴,也是成都府的一道美景啊。
(2)这或许可以写下来给后人看,(都是)因为修葺合江亭而引发的思考。
26. 不相似。《岳阳楼记》重在抒怀。作者借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感怀,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本文重在说理。作者叙述整治合江亭之事,并通过对合江亭美景的描写表现整治成效,进而提出重视储水的观点。
27、(1)种植 (2)满,充满 (3)顺着,沿着
28.C
29、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塘一边,不能回到该去的地方;而那些小鱼在又浅又窄的池塘里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
30、作者看到大鱼“不得其所”,而小鱼“有若自足”。①感到两者命运不公;②感叹像童子一样的用人者糊涂无知;③还感慨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应到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华。__
3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