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2《感官的本领》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1.2《感官的本领》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0 17:47:27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2课时
感官的本领
(大象版)一年级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的感官能认识事物的不同特征,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01
02
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
03
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体会不同感官的功能。
科学观念
04
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新知导入
想一想,感官兄弟有哪几个?
眼睛
手(皮肤)
鼻子
耳朵
舌头
新知导入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大家探讨?
感官兄弟都有什么本领?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听一听,猜一猜
(一)探究与结论
睁着眼睛听,听到哪些声音?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听一听,猜一猜
闭上眼睛听,听到到的声音和刚才一样吗?
(一)探究与结论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闭上眼睛听和睁着眼睛听有什么不同?
闭上眼睛听,听得更仔细。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实验器材
摸一摸,比一比
小狗熊
小汽车
排球
篮球
猕猴桃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①首先用手观察这些物品特点。
②然后两人一组,一个递物品;一个蒙上眼睛,摸物品并猜测。
③猜对的放在一边,不对的放在另一边。
④轮流猜测,看谁猜对得多。
摸一摸,比一比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表达交流
我摸这个物品______________(特点),断定它是_________。
毛茸茸的,软软的
小狗熊
探究新知
探究:感官的本领
我们通过皮肤摸这些物品,能摸出它们哪些特征?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实验器材
闻一闻,辨一辨
鲜花
陈醋
香油
柠檬汁
臭豆腐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①首先用鼻子闻这些物品的气味。
②然后两人一组,一个拿物品;一个蒙上眼睛,闻气味并猜测。
③猜对的放在一边,不对的放在另一边。
④轮流猜测,看谁猜对得多。
闻一闻,辨一辨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鼻子闻到了哪些气味?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实验器材
尝一尝,品一品
大葱
杨梅
食盐
冰糖
苦瓜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①首先观察物品有哪些。
②然后两人一组,一人拿食物喂另一人,说出食物的味道。
③轮流进行,看谁说得准。
④一人蒙上眼睛,重复上面的②③步骤
尝一尝,品一品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温馨提示
①得到老师的同意才能品尝。
②讲究卫生,是用自己的杯子、吸管等进行品尝。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我们品尝到了哪些味道?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看一看,我们刚才摸的物品,它们还具有什么特点?
看一看,说一说
小熊是黄色的
排球比篮球小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我们眼睛能观察到物体哪些特点?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二)反思与评价
感官兄弟分别观察到物体的哪些特征?请连一连。
颜色
软硬
声音
光滑粗糙
大小
味道
气味
冷热
形状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感官的本领
感官兄弟谁的本领更大?
感官兄弟的本领都了不起,少了哪一个都不能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
探究新知
应用与迁移:走进小树林
跟随老师走进校园小树林,我们的感官会发现哪些更有趣的事物?
①站排行走,不许大声喧哗。
②各小组到指定的地方观察,不许乱跑。
③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事物。
④观察后,一起到教室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究新知
应用与迁移:走进小树林
观察交流:我的发现
鸟妈妈在喂孩子
树干上有鸣蝉
探究新知
应用与迁移:走进小树林
观察交流:我的发现
花丛中有蝴蝶
枝头上有果实
探究新知
阅读与新知: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
为什么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皮肤包裹着我们全身。
探究新知
阅读与新知: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
皮肤有哪些功能?
皮肤能感知软硬
皮肤能感知冷热
到河边体验一定有大人陪同
1.观察物体表面时,可以用手( )粗糙程度。
A.掂一掂 B.摸一摸 C.闻一闻
2.西瓜的味道是甜的,是我们用( )感觉到的。
A.眼睛 B.舌头 C.耳朵
3.使用下列器官中的( )观察到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A.鼻子 B.眼睛 C.耳朵
4.我们用( )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
A.舌头 B.鼻子 C.耳朵
课堂练习
选择题
B
B
B
B
1.感官兄弟的本领各不同。( )
2.皮肤是最大的感觉器官。( )
3.看到树上的鸣蝉,用到的感官是耳朵。( )
4.闭上眼睛听音乐效果好。( )
课堂练习
判断题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感官能认识事物的不同特征,同时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作业布置
询问家长或查阅资料,弄清楚挑选西瓜时,我们用到了哪些器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感官兄弟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二、学习内容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度、形状等外部特征;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④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列举这些器官的功能与保护方法。 三、学业要求 能利用感官和观察工具进行观察并描述;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仔细观察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走进科学
单元设计意图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儿童的提问又源自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又源自我们的感官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因此,要让学生对周围事物提出更多问题,就必须教他们学会观察。同时,观察也是科学探究的核心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将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学习科学之初,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人体感官是观察活动赖以进行的器官。了解各种感官的观察功能,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是学生学会观察的基础。 本单元从引导学生认识五种感官的功能入手,以真实的观察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指引他们了解感官所能观察到的物体的相关外部特征,如颜色、大小…… 本单元共3课,呈递进关系。第一课《辨别真假水果》,旨在认识五种感官。第二课《感官的本领》,引导学生认识五种感官功能。第三课《水果分享会》,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
主题学情分析 在体验单元学习中,学生已经开始观察活动。但是这种观察还是处在无意识的自发阶段。本节课开始,将从认识感官入手,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运用感官进行观察。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识别感觉器官,认识各种感官功能。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用感官区别和描述不同事物的外部特征。 探究实践:能用感官区分事物,能综合运用感官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 态度责任: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如实讲述,尊重事实: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识到保护感官的重要性。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出示一篮子各种各样的水果,包括仿真水果,让学挑选。 设计意图:创设活动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提出科学问题。
任务2 名称:辨别真假水果 首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将使用的方法,然后通过实物用自己的想法试着辨别并加以验证,最后交流辨别经验和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辨别真假水果的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去观察、区别和描述事物的特征。
任务3 名称:识别真假花 真花和仿真花混合在一起,学生进行识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任务4 名称:阅读《感官兄弟》 阅读教材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认识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
第2课时 任务1 名称:复习导入,揭示主题 先回顾五种感官有哪些,然后提出探究问题“感官有什么本领”。 设计意图:自然衔接过渡,学生容易接受。通过悬念设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任务2 名称:感官兄弟的本领 开展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看一看等观察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观察过程,学生充分认识到五种感官的不同功能。
任务3 名称:走进小树林 走进校园或学校附近的小树林,让感官兄弟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 设计意图:把课堂利用五官观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深入体会感官作用。
任务4 名称:阅读《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 阅读教材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学生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感觉器官,了解皮肤的更多功能。
第3课时 任务1 名称:问题导入,揭示主题 出示学生自带的各种水果,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水果。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科学兴趣,激发急切求知欲望。
任务2 名称:分享水果 首先是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水果特征;然后描述从不同角度描述水果特征猜测是哪种水果;最后反思自己观察到哪些水果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会多种感官的综合观察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
任务3 名称:制作水果拼盘 把不同颜色、味道的水果切成不同的形状制作水果拼盘。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感官功能解决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任务4 名称:阅读《保护感官很重要》 阅读教材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知道怎样保护感官,树立健康意识。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辨别真假水果 1.辨别真假水果 2.识别真假花 3.阅读《感官兄弟》 第2课时:感官的本领 1.感官兄弟的本领 2.走进小树林,发现更多有趣事物 3.阅读《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 第3课时:水果分享会 1.分享水果 2.制作水果拼盘 3.阅读《保护感官很重要》
评价指标 第1课时:辨别真假水果 1.认识眼耳鼻舌皮肤等五种感官,知道它们各有各的本领。(科学观念) 2.能利用感官把真假水果辨别出来,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科学思维) 3.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辨别真假水果。(探究实践) 4.对物体的外在特征观察、探究感兴趣,能提出相关问题。(责任态度) 第2课时:感官的本领 1.知道不同的感官能认识事物的不同特征,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科学观念) 2.通过实践比较,体会不同感官具有不同的本领。(科学思维) 3.能通过听、闻、摸、闻、尝等途径的探究感知感官功能。(科学探究) 4.意识到感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责任态度) 第3课时:水果分享会 1.知道综合利用多种感官的功能,了解保护感官方法。(科学观念) 2.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不同事物特征。(科学思维) 3.能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多种感官多方面观察描述的事物特征。(科学探究) 4.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成果,树立保护感官意识。(责任态度)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 1.探探观察到一种水果很硬,说明“五官”中的( )参与了观察。 A.眼睛 B.耳朵 C.手或皮肤 2.观察物体表面时,可以用手( )粗糙程度。 A.掂一掂 B.摸一摸 C.闻一闻 3.下列水果中,摸起来有点软,颜色是黄黄的,闻着有点香,吃起来很甜的水果是( ) A.香蕉 B.橘子 C. 苹果 4.我们用( )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 A.舌头 B.鼻子 C.耳朵 5.西瓜的味道是甜的,是我们用( )感觉到的。 A.眼睛 B.舌头 C.耳朵 6.我们可以使用下列器官中的( )观察到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A.鼻子 B. 眼睛 C. 耳朵 【参考答案】 CBBBB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我们用舌头可以品尝到食物的味道。( ) 2.通过眼睛观察我们可以知道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 3.我们的手能感觉到物体的大小。( ) 4.准确描述一种水果,需要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 5.用手摸也是观察的一种方法。( ) 【参考答案】 √√ √√ 三、连一连,将感官和它的作用相连。 味道 颜色 冷热 气味 声音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五官”的功能不同,但是目的都是观察和感知世界,请小朋友们写一写“五官”的不同功能吧! 【参考答案】 眼睛、耳朵、舌头、鼻子、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4用舌头尝,实验室的物品,不能用嘴巴尝;用手摸。 五、综合题 先观察下列物体用到了哪些感官?在相应的感官处打√。 【参考答案】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眼 —— 看:颜色 形状 大小 耳 —— 听 :声音 感官兄弟 鼻 —— 闻:气味 综合运用,观察全面 舌 —— 尝:味道(酸甜苦辣咸) 皮肤——摸:软硬、光滑程度、冷热、厚薄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感官的本领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作为整个单元的起始,也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五个方面设计了感官观察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各种观察活动,学习感官观察的方法,了解各种感官的功能,并能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本课在科学探究部分设计5个活动环节: 一是“听一听,猜一猜”,了解耳朵的功能。二是“摸一摸,比一比”,了解皮肤的功能。三是“闻一闻,辨一辨”,了解鼻子的功能。四是“尝一尝,品一品”,了解舌头的功能。五是“看一看,说一说”,了解眼睛的功能。 应用与迁移部分,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用感官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再次体验感官的功能。阅读与新知部分,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了解皮肤更多功能。
2.学习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用不同感官观察事物特征,知道感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感官各有不同的功能。但不同的感官到底具有怎样的不同功能,学生还是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去体验、归纳。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不同的感官能认识事物的不同特征,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 探究实践: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体会不同感官的功能。 态度责任: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体会不同感官的功能。 难点:能用感官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感官兄弟的本领能在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看一看等实践活动中,认识五种感官的不同功能。能基本能不能走进小树林能把课堂利用五官观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深入体会感官作用。能基本能不能阅读《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能通过阅读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感觉器官,了解皮肤的更多功能。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名称:复习导入,揭示主题教师活动1 1. 想一想,感官兄弟有哪几个? 2.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大家探讨?学生活动1 眼、耳、鼻、舌、皮肤 感官兄弟都有什么本领?活动意图说明:自然衔接过渡,学生容易接受。通过提出问题,悬念设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环节二:科学探究——感官兄弟的本领教师活动2 一、探究与结论 (一)听一听,猜一猜 1. 播放音频,让学生睁着眼睛听,听到哪些声音? 2. 再次播放同样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听到的声音和刚才一样吗 3. 闭上眼睛听和睁着眼睛听有什么不同? (二)摸一摸,比一比 1.提供实验器材:小狗熊、小汽车、排球、篮球、猕猴桃 2.讲解实验过程 ①首先用手观察这些物品特点。 ②然后两人一组,一个递物品;一个蒙上眼睛,摸物品并猜测。 ③猜对的放在一边,不对的放在另一边。 ④轮流猜测,看谁猜对得多。 3.表达交流 运用句式:我摸这个物品______________(特点),断定它是_________。 4.我们通过皮肤摸这些物品,能摸出它们哪些特征? (三)闻一闻,辨一辨 1.提供实验器材:鲜花、陈醋、香油、臭豆腐、柠檬汁 2.讲解实验过程 ①首先用鼻子闻这些物品的气味。 ②然后两人一组,一个拿物品;一个蒙上眼睛,闻气味并猜测。 ③猜对的放在一边,不对的放在另一边。 ④轮流猜测,看谁猜对得多。 3.鼻子闻到了哪些气味? (四)尝一尝,品一品 1.提供实验材料:大葱、杨梅、食盐、冰糖、苦瓜 2.讲解实验过程: ①首先观察物品有哪些。 ②然后两人一组,一人拿食物喂另一人,说出食物的味道。 ③轮流进行,看谁说得准。 ④一人蒙上眼睛,重复上面的②③步骤 3.温馨提示 ①得到老师的同意才能品尝。 ②讲究卫生,是用自己的杯子、吸管等进行品尝。 4.我们品尝到了哪些味道? (五)看一看,说一说 1.看一看,我们刚才摸的物品,它们还具有什么特点? 2.我们眼睛能观察到物体哪些特点? 二、反思与评价 1.感官兄弟分别观察到物体的哪些特征?请连一连。 2.感官兄弟谁的本领更大? 教师:感官兄弟的本领都了不起,少了哪一个都不能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学生活动2 回答 回答 闭上眼睛听,听得更仔细 两人一组,摸一摸,比一比 我摸这个物品毛茸茸的,软软的,断定它是小狗熊。 学生选择或填补 两人一组,闻一闻,比一比 学生选择或填补 两人一组,尝一尝,品一品 学生选择或填补 小熊是黄色的 排球比篮球小 …… 学生选择或填补 连线并交流 回答 活动意图说明:在具体的观察过程,学生充分认识到五种感官的不同功能。环节三:应用与迁移——走进小树林教师活动3 跟随老师走进校园小树林,我们的感官会发现哪些更有趣的事物?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①站排行走,不许大声喧哗。 ②各小组到指定的地方观察,不许乱跑。 ③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事物。 ④观察后,一起到教室交流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学生活动3 小组活动 看见鸟妈妈在喂孩子,看见树干上有鸣蝉,看见花丛中有蝴蝶,看见枝头上有果实……活动意图说明:把课堂利用五官观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深入体会感官作用。环节四:阅读与新知——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教师活动4 阅读回答: 1.为什么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2.皮肤有哪些功能?学生活动4 皮肤包裹着我们全身。 能感知软硬,能感知冷热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学生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感觉器官,了解皮肤的更多功能。
7.板书设计 感官的本领 耳:听声音 皮肤:软硬、光滑粗糙、冷热、轻重、厚薄 鼻:香、臭、腥、酸 舌:酸、甜、苦、辣、咸 眼:大小、颜色、形状、厚薄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观察物体表面时,可以用手( )粗糙程度。 A.掂一掂 B.摸一摸 C.闻一闻 2.西瓜的味道是甜的,是我们用( )感觉到的。 A.眼睛 B.舌头 C.耳朵 3.使用下列器官中的( )观察到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A.鼻子 B.眼睛 C.耳朵 4.我们用( )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 A.舌头 B.鼻子 C.耳朵 二、判断题 1.感官兄弟的本领各不同。( ) 2.皮肤是最大的感觉器官。( ) 3.看到树上的鸣蝉,用到的感官是耳朵。( ) 4.闭上眼睛听音乐效果好。( ) 【参考答案】 1.BBBB 2. √ √ 作业布置:询问家长或查阅资料,弄清楚挑选西瓜时,我们用到了哪些器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