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3《水果分享会》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1.3《水果分享会》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0 17:47: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感官兄弟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二、学习内容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度、形状等外部特征;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④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列举这些器官的功能与保护方法。 三、学业要求 能利用感官和观察工具进行观察并描述;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仔细观察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走进科学
单元设计意图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儿童的提问又源自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又源自我们的感官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因此,要让学生对周围事物提出更多问题,就必须教他们学会观察。同时,观察也是科学探究的核心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将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学习科学之初,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人体感官是观察活动赖以进行的器官。了解各种感官的观察功能,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是学生学会观察的基础。 本单元从引导学生认识五种感官的功能入手,以真实的观察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指引他们了解感官所能观察到的物体的相关外部特征,如颜色、大小…… 本单元共3课,呈递进关系。第一课《辨别真假水果》,旨在认识五种感官。第二课《感官的本领》,引导学生认识五种感官功能。第三课《水果分享会》,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
主题学情分析 在体验单元学习中,学生已经开始观察活动。但是这种观察还是处在无意识的自发阶段。本节课开始,将从认识感官入手,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运用感官进行观察。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识别感觉器官,认识各种感官功能。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用感官区别和描述不同事物的外部特征。 探究实践:能用感官区分事物,能综合运用感官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 态度责任: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如实讲述,尊重事实: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识到保护感官的重要性。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出示一篮子各种各样的水果,包括仿真水果,让学挑选。 设计意图:创设活动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提出科学问题。
任务2 名称:辨别真假水果 首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将使用的方法,然后通过实物用自己的想法试着辨别并加以验证,最后交流辨别经验和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辨别真假水果的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去观察、区别和描述事物的特征。
任务3 名称:识别真假花 真花和仿真花混合在一起,学生进行识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任务4 名称:阅读《感官兄弟》 阅读教材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认识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
第2课时 任务1 名称:复习导入,揭示主题 先回顾五种感官有哪些,然后提出探究问题“感官有什么本领”。 设计意图:自然衔接过渡,学生容易接受。通过悬念设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任务2 名称:感官兄弟的本领 开展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看一看等观察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观察过程,学生充分认识到五种感官的不同功能。
任务3 名称:走进小树林 走进校园或学校附近的小树林,让感官兄弟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 设计意图:把课堂利用五官观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深入体会感官作用。
任务4 名称:阅读《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 阅读教材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学生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感觉器官,了解皮肤的更多功能。
第3课时 任务1 名称:问题导入,揭示主题 出示学生自带的各种水果,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水果。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科学兴趣,激发急切求知欲望。
任务2 名称:分享水果 首先是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水果特征;然后描述从不同角度描述水果特征猜测是哪种水果;最后反思自己观察到哪些水果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会多种感官的综合观察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
任务3 名称:制作水果拼盘 把不同颜色、味道的水果切成不同的形状制作水果拼盘。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感官功能解决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任务4 名称:阅读《保护感官很重要》 阅读教材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知道怎样保护感官,树立健康意识。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辨别真假水果 1.辨别真假水果 2.识别真假花 3.阅读《感官兄弟》 第2课时:感官的本领 1.感官兄弟的本领 2.走进小树林,发现更多有趣事物 3.阅读《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 第3课时:水果分享会 1.分享水果 2.制作水果拼盘 3.阅读《保护感官很重要》
评价指标 第1课时:辨别真假水果 1.认识眼耳鼻舌皮肤等五种感官,知道它们各有各的本领。(科学观念) 2.能利用感官把真假水果辨别出来,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科学思维) 3.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辨别真假水果。(探究实践) 4.对物体的外在特征观察、探究感兴趣,能提出相关问题。(责任态度) 第2课时:感官的本领 1.知道不同的感官能认识事物的不同特征,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科学观念) 2.通过实践比较,体会不同感官具有不同的本领。(科学思维) 3.能通过听、闻、摸、闻、尝等途径的探究感知感官功能。(科学探究) 4.意识到感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责任态度) 第3课时:水果分享会 1.知道综合利用多种感官的功能,了解保护感官方法。(科学观念) 2.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不同事物特征。(科学思维) 3.能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多种感官多方面观察描述的事物特征。(科学探究) 4.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成果,树立保护感官意识。(责任态度)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 1.探探观察到一种水果很硬,说明“五官”中的( )参与了观察。 A.眼睛 B.耳朵 C.手或皮肤 2.观察物体表面时,可以用手( )粗糙程度。 A.掂一掂 B.摸一摸 C.闻一闻 3.下列水果中,摸起来有点软,颜色是黄黄的,闻着有点香,吃起来很甜的水果是( ) A.香蕉 B.橘子 C. 苹果 4.我们用( )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 A.舌头 B.鼻子 C.耳朵 5.西瓜的味道是甜的,是我们用( )感觉到的。 A.眼睛 B.舌头 C.耳朵 6.我们可以使用下列器官中的( )观察到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A.鼻子 B. 眼睛 C. 耳朵 【参考答案】 CBBBB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我们用舌头可以品尝到食物的味道。( ) 2.通过眼睛观察我们可以知道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 3.我们的手能感觉到物体的大小。( ) 4.准确描述一种水果,需要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 5.用手摸也是观察的一种方法。( ) 【参考答案】 √√ √√ 三、连一连,将感官和它的作用相连。 味道 颜色 冷热 气味 声音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五官”的功能不同,但是目的都是观察和感知世界,请小朋友们写一写“五官”的不同功能吧! 【参考答案】 眼睛、耳朵、舌头、鼻子、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4用舌头尝,实验室的物品,不能用嘴巴尝;用手摸。 五、综合题 先观察下列物体用到了哪些感官?在相应的感官处打√。 【参考答案】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眼 —— 看:颜色 形状 大小 耳 —— 听 :声音 感官兄弟 鼻 —— 闻:气味 综合运用,观察全面 舌 —— 尝:味道(酸甜苦辣咸) 皮肤——摸:软硬、光滑程度、冷热、厚薄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水果分享会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分感官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物体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本课以班级组织水果联欢会为情境,提出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带水果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展开观察和描述活动。为了增加观察、描述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还设计了“猜水果”的游戏,即让学生向水果的主人提出一些有关水果特征信息的问题,再根据这些信息猜出是哪一种水果。这个活动将提问、观察及描述物体特征综合在一起,进一步训练了学生观察物体和描述物体各项特征的能力,并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到在判断一个物体是什么时需要从多个方面了解这个物体的特征。
2.学习者分析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感官有哪些,知道感官各有各的功能,并且也学会用不同的感官单独观察事物的特征。不过在观察中,学生会发现,只用一种感官观察并不能全面认识事物,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才行。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综合利用多种感官的功能,了解保护感官方法。 科学思维: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不同事物特征。 探究实践:能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多种感官多方面观察描述的事物特征。 态度责任: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成果,树立保护感官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描述事物特征。 难点:树立保护感官意识。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分享水果能体会到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可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能基本能不能制作水果拼盘学生利用感官功能解决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能基本能不能阅读《保护感官很重要》能通过阅读,知道怎样保护感官,树立健康意识。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名称:情景导入,揭示主题教师活动1 1.同学们带来哪些水果?拿出来展示一下吧。 2. 大家带来的水果真多啊!一定很好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大家探讨?学生活动1 学生课前至少准备一个水果 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活动意图说明:门见山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科学兴趣,激发急切求知欲望。环节二:科学探究——分享水果教师活动2 (一)探究与结论 1. 一串香蕉,如果选择一种感官观察,你会怎么做?(出示实物) 使用句式: 我会选择______,发现香蕉___________。 2. 当我们选择一种感官观察时,只能观察到香蕉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如果我们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会怎么样? 教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 3. 听故事:盲人摸象(播放视频) 盲人是用哪种感官摸象的?有什么不足? 4. 快快行动起来,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自己的水果吧! 观察记录 5.做游戏:猜水果 (1)小组对抗: ①每组4人。 ②第一组,每人从不同感官角度提出问题,让对方回答。 ③第二组,针对某种水果特征意义回答。 ④第二组,根据第一组的特征描述,猜测是哪种水果。 ⑤两组轮流进行。 (2)分享水果,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二)反思与评价 我们观察到水果哪些特征?给他们涂上颜色吧。 学生活动2 我会选择眼,发现香蕉黄黄的、长长的。 我会选择舌,发现香蕉吃起来有点甜。 我会选择鼻,发现香蕉闻着有点香。 我会选择皮肤,发现香蕉摸上去很光滑,捏一下有点软。 既能看到香蕉颜色、形状,又能闻到气味。…… 盲人是用手摸象的,只能认识大象某部分特征,不能全面认识大象。 观察描述自己的水果,并做记录 组际间进行 描述的特征越多,越容易猜中是哪种水果。 结合自己的观察涂颜色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会多种感官的综合观察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 环节三:应用与迁移——制作水果拼盘教师活动3 1.任务 把不同颜色、味道的水果切成不同形状制作水果拼盘。 2.材料超市:多种水果、盘子、水果刀、牙签 3.温馨提示:使用刀具要注意安全! 4.制作方法 教师讲解水果椰子树的制作方法。 ①剥好的两个香蕉分别去掉头和尾,摆放在盘子中央,切成一块一块的。 ②香蕉底部放上橘子瓣,顶部放上切好的瓜瓣。 5. 任选一个,动手做做。 学生活动3 小组内完成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利用感官功能解决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环节四:阅读与新知《保护感官很重要》教师活动4 感觉器官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 (1)怎么保护眼睛 (2)怎么保护鼻子 (3)怎么保护耳朵 (4)怎么保护舌头学生活动4 ①过亮过暗要提防 ②读写姿势要正确 ③电视手机要少看 ④适时休息看远方 ①远离刺激气味 ②不用力擤鼻 ③不随意抠鼻孔 ①保持耳道干燥 ② 不随意掏耳道 ③不长时间戴耳机④遇到巨响捂紧耳朵 ①不明物体不要品尝 ② 不要吃过热食品 ③不要随意咬舌头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知道怎样保护感官,树立健康意识。
7.板书设计 水果分享会 感官:综合运用 注意保护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连线题:找朋友 二、判断题 1.耳朵痒用笔杆使劲掏掏。( ) 2.强烈的阳光下看能很好保护眼睛。( ) 3.什么气味都要用鼻子闻闻才知道。( ) 4.长期戴耳机能锻炼耳的功能。( ) 【参考答案】 1. 作业布置:本单元都学到了哪些感官知识?参考下图做一个知识导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