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师说》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师说》课件(共3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0 19:1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杏坛图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此,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杏林:晋人葛洪《神仙传·董奉》里说,董奉为医,但是不收病人的钱,却有一个要求:病重者愈种五棵杏树,病轻者愈种一棵杏树。几年后,杏树结果了。董奉又说,如果谁要买杏,不要钱,用谷子换。他用这些谷子接济贫乏者。后来,人们就用“杏林”来形容董奉为民谋利益的事,也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又将“杏林”引申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指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师 说
韩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的对比论证法,梳理论证结构,训练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散文家: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 苏轼、苏辙。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
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作为领袖发起的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以“文以载道”为理论核心,以儒学复古为号召,以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为楷模,用刚健质朴的散文取代绮丽柔靡的骈文,以达到张扬道统,革新文风和文体的目的。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古文运动
韩愈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
两汉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
祭酒是同列中的首席、主管。主要任务是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
解题 —“说”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
说:“解说……的道理”。
师说: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1.《师说》这篇文章为谁而作?
李氏子蟠
2.韩愈赠送文章的理由有哪些?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①时,学于②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艺——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通:普遍。
于: ①被动,被; ①向,从。
嘉:赞许
贻:赠送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
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写作背景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本文表面上是韩愈送给学生李蟠的,实际上主要是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而写的,其目的是针砭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着重闸明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应采取的态度,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解读第一段
古之①学者②必有师。师者,所以③传道④受⑤业解惑⑥也。
① 之:结构助词,的。可不译。
②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一定造诣的人。
③所以:用来……
④道:道理,此处指儒家的思想。
⑤受:同“授”,传授。
⑥惑: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①者②,孰③能无惑?惑而④不从⑤师,其⑥为⑦惑也,终不解矣。
①生而知之: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而,连词,表承接。
②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③孰:疑问代词,谁。
④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⑤从:跟从
⑥其:代词,它们
⑦为:动词,作为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它们作为疑惑,最终也不能理解。
生乎①吾前,其闻②道也固先乎③吾,吾从而师之④;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⑤道也,夫⑥庸知⑦其年之⑦先后生于⑦吾乎?是故无⑧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⑨,师之所存也。
① 乎:译为“在”
②闻:知道,懂得。
③乎:译为“比”。
④师之:以之为师。“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⑤师:用作动词,学习。
⑥夫:发语词。
⑦庸知:庸,岂、哪;知,了解、知道;之,取独;于,表比较,一说在。
⑧无:无论
⑨所存:名词性词组,相当于“存在的地方”。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出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随他,把他当成我的老师;出生在我的后面,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随他,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我学习道理罢了,那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所以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本段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从师的原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①教师的职责:
解读第二段
嗟乎,师道①之②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③也远矣,犹且③从师而③问焉;今之众人④,其下⑤圣人也亦远矣,而耻⑥学于师。是故圣益圣⑦,愚益愚,圣人之所以⑧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⑨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从师的风尚
②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出人:超出(一般)人;
③犹且:尚且,还; ③而:表承接
④众人:一般人 ⑤下:低于
⑥耻: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⑦圣益圣:圣人更加圣明
⑧所以:……的原因。
⑨其:语气副词,表揣度,大概。
简答:本层次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对比论证(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①其身也,则耻①师焉;惑矣!彼②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④句读⑤者,非吾所谓传其⑥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⑦,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⑧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对于 ①耻:意动用法
②彼:远指代词,那,那些。
④其:指书 ⑤句读:文辞的休止和停顿。
⑥其:指示代词,那,那些。
⑦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句,应是“不知句读”。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⑧不:通“否”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习句读
惑不解
小学大遗 未见其明
在对比论证中说明“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
今之众人
巫医乐师百工之①人,不耻相师②。士大夫之族③,曰师、曰弟子云者④,则群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⑥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⑦,今其智乃⑧反不能及,其⑨可怪也欤!
①之:代词,这些。
②耻、师:耻,意动。师,名作动,学习。
③之族:这类人。族,类。
④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
⑤群:名词作状语,成群。而:表修饰
⑥复:恢复 ⑦不齿:齿,并列 ⑧乃:竟
⑨其:语气副词,加强感叹。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结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通过对比论证“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揭示尊卑贵贱与智力高下成反比的现象,极具讽刺意味的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道理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1、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自身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自相矛盾的从师态度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解读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①。孔子师②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③徒④,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⑤,则必有我师。”是故⑥弟子不必⑦不如师,师不必贤于⑧弟子,闻道⑨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⑩,如是而已。
①常师:固定的老师
②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之:代词 ④徒:同类的人
⑤行:走。
⑥是故:所以。
⑦不必:不一定。
⑧于:介词,比。
⑨闻道:懂得道理
⑩专攻:专门研究
正面论证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圣人无长师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本文是如何通过具体而丰富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优化学案》p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