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作者简介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背景资料
自学
PART 01
读读写写
蛀(zhù) 赦(shè) 禅师(chán shī)
精微(jīng wēi) 旁骛(páng wù) 秘诀(mì jué)
羡慕(xiàn mù) 亵渎(xiè dú) 浪荡(làng dàng)
妄想(wàng xiǎng) 杜绝(dù jué) 调和(tiáo hé)
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 yì)
不二法门(bù èr fǎ mén)
言不及义(yán bù jí yì)
佝偻(gōu lóu)
完成自学检测一
1.积累生字词,并完成填空。
①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chán shī( ),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②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见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便是敬。
③惟一的mì jué( )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④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 )职业之神圣。
⑤《庄子》记佝偻( )丈人成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禅师
旁骛
秘诀
亵渎
gōu lóu
亵渎:轻慢,不尊重。
骈进:pián并进,一起前进。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安居乐业: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无旁骛: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旁骛,不专心。骛,追求。
强qiǎng聒guō不舍: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
言行相顾:说的和做的相互照应。
词语解释
1、表达方式:
2、三要素:
议 论
论 点、论 据、论 证。
文体知识——议论文
3、结构:(三部分)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提出论点——分析论点——得出结论
①一个中心论点。
②有的有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证明中心论点。
找论点的方法:
1、要看文章的标题
2、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①标题揭示;②开头提出;③结尾归纳 ;④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
注意: 看标志性词语; 归纳段意,概括提炼出中心论点
(一)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二)论据:
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①事实论据:
②道理论据:
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经典著作、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请判断以下论据的类型
(1)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 )
(2)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三)论证:
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①举例论证:
②道理论证:
③比喻论证:
④对比论证:
典型事例。
经典著作的精辟见解、名人名言、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
打比方。
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比较。
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文章列举了……的事例,有力的证明了……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道理论证:文章引用了……的话语,具体有力的证明了……的观点,使文章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的证明了…… ,使文章浅显易懂,便于读者理解。
对比论证:将……和……对比,突出证明了……,使观点鲜明,便于读者接受。
★ ★ ★ ★ ★考试要点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
3.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或道理论据;
4.找出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完成自学检测二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通常由论点 、 、论证三部分构成。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 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论证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论据
事实
对比论证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
有业 敬业 乐业。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中心论点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1
自学——整体感知
敬业与乐业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1)
(2—8)
(9)
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
论述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总
分
总
4.据此,请迅速将文章划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完善整理学习所得。完成自学检测三
自学——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 ,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 和道家经典 中的格言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
主体部分别论述了 , 和 。
末段总结全文,简言之,敬业就是“ ”,乐业就是“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可见全文的总体结构是 ________式。
演讲
《礼记》
《老子》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要有业
要敬业
要乐业
责任心
趣味
总分总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1)
中心论点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要有业
要敬业
要乐业
(2-5)
(6-7)
(8)
分论点
合学——精读细研
再读第二部分,分析论据和论证方法:
要有业
(2-5)
1.完成合学检测(一)
“有业之必要”
——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
论据
引用孔子的话
举出百丈禅师的故事
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2)有业是做人之本。
(1)无业是不可教诲的。
反面论证
正面论证
对比论证
2
3
4
要敬业
(6-7)
2.完成合学检测(二)
(1)什么叫敬业?
(2)为什么要敬业?
(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6
7
引用 做 论据。
朱子的话
道理
列举 作 论据。
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
事实
(当大总统、当车夫)
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 论据。
列举 作 论据。
佝偻丈人承蜩、木匠、政治家、挑粪工、军人
事实
曾文正、庄子、孔子的名言
道理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要乐业
(8)
3、完成合学检测(三)
“做工苦”
做任何事都淘神费力
与其厌恶本业,不如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四点原因
身入其中,最为有味;
奋斗前去,加增快乐;
比较骈进,竞胜而乐;
杜绝妄想,省却闲愁。
苦乐全在主观的心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
(9)
敬业
乐业
即是
责任心
趣味
有业、敬业、乐业
人类合理的生活?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课堂小结
本文用了许多经典名句,请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再化为“身内之物”。
敬业乐群。 《礼记》
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
品味语言
6.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
7.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
知。《庄子》
8.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
9.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10.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
引用这些经典名句,起什么作用?
使文章精练、典雅;
增强说服力。
你“敬业”了吗?
敬重学业,
乐于学业,
就会迎来
丰收的季节!
省学
一点素心
偶然地,被一张照片震撼。拍片现场,红墙青瓦,演员在拍片之余执一支毛笔,捧一瓶水,就这样,在墙上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是什么让人感动,在这短暂的瞬间?想起两个字:“素心”。“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15年前,年少的我读到这样的句子,只觉得漂亮,却未必懂得,但是现在突然觉得有一点懂了。
纪晓岚的老师曾撰一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想想,不过一念之间。当野心只为白云留,花开花落,山中红萼。世味有浓淡,素心无嗔喜。
济慈写诗时常写在纸片上,事后夹在书里做书签,或者随手扔在一边。1819年的春天,夜莺在他的屋外放歌。清早,他从餐桌边拖过一把椅子,坐在葡萄架下的草坪上,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在写着。写完却将纸片塞到书架里了事。查尔斯将纸片拣出来,细细誊出,这就是济慈的《夜莺颂》。济慈写给自己的墓志铭: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卡夫卡的遗嘱:最亲爱的马克斯,我最后的请求是:我的遗物里,凡属日记本、手稿、来往信件、各种草稿等等,请勿阅读,并一点不剩地全部予以焚毁……这是一个被米兰 昆德拉称为“被背叛的遗嘱”,他的朋友将这些整理出版,于是文学史上注定要留下卡夫卡的璀璨光芒。
风行水上,原来只是路过。那些不朽的传奇,在诞生的一刻,并不是为了流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的论证过程。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那些不朽的传奇,在诞生的一刻,并不是为了流传”这个句子的理解。
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首先通过作者的一段见闻引出中心论点,然后引名言,举实例进行论证,最后用哲理性语言收束全文。
第三段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了纪晓岚的老师的对联,有说服力地证明了做人要存一点素心。第四、五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济慈写《夜莺颂》、卡夫卡遗嘱的例子,具体地证明了做人要有素心。
那些伟大人物留下的作品,并不是为了名利而刻意为之的。也正因为它们心存素心,才会有不朽的作品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