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开学摸底考试生物学试卷 B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命现象错综复杂,下列语句描述的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含羞草受碰触时合拢—叶片应激性
B.水螅“出芽”—由小长大
C.大熊猫每天进食大量竹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绝大多数生物用细胞作单位建造自己的生命大厦—有一定的结构
2.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
B.图中鹰只属于第五营养级
C.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D.图中蛇与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3.如图是单目显微镜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需用⑦的平面镜对光 B.使用②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转动⑥物像一定会变得清晰 D.能放大物像的结构包含②④
4.下列有关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B.动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
C.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储存光能
D.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
5.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B.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C.已经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只在形态上发生变化
6.系统是人体区别于植物体的重要层次,下列关于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B.系统是一些器官有序地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的结构
C.系统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D.人体有八大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
7.图中的圆圈表示这种生物所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1可以表示输导组织
B.2可以表示生活基本离不开水环境,喜欢在阴湿处
C.3可以表示用孢子繁殖
D.4可以表示有茎、叶的分化
8.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分类,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类群① 地钱、墙藓、蕨、石松、满江红、海带
类群② 油松、樟树、向日葵、玉兰、芒果、玉米
A.可用种子来繁殖的有墙藓、蕨和石松
B.蕨、石松、油松、芒果、向日葵都有输导组织
C.类群②中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其适宜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主要原因
D.玉米和向日葵的种子都有胚和胚乳
9.吸烟有害健康。为了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模型模拟吸烟。关于这个模拟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挤压饮料瓶时,瓶内气压升高,模拟的是吸气过程
B.模型中笔筒模拟了呼吸系统的气管,饮料瓶模拟了呼吸系统的肺
C.实验过程中,发现面巾纸卷变成黄色、笔筒被熏黄,这说明呼吸道对空气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D.实验过程中,无论挤压力度和次数如何变化,饮料瓶中仍残留大量烟雾,这说明呼气时并不能将肺内的有害气体全部排出
10.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过程中的氧气直接在血浆中运输,不需要借助红细胞
B.②、④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C.呼吸道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D.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
11.如图为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杆菌,乙是球菌,丙是螺旋菌 B.形态不同的细菌,基本结构也不同
C.细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D.所有种类的细菌都具有鞭毛和荚膜
12.小凡在公园中发现树木挂有标牌,这是专家依据一定的特征对树木进行的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时一般把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等作为依据
B.在被子植物的分类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C.“界”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13.下图为巨峰葡萄的几种繁殖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扦插,能结出其他品种的葡萄果实
B.②中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C.③是组织培养,可以加快植物繁殖速度
D.①③是无性生殖,②是有性生殖
14.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可以充分了解药物的相关事项,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或危害。如图为赤峰某制药公司生产的“人参健脾丸”说明书的部分内容,你能从中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凭医生处方才可以购买“人参健脾丸”
B.所有脾胃虚弱患者都可以服用该药进行治疗
C.该药属中成药,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D.用药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15.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来自共同祖先,多种多样的生物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可以形成构成蛋白质的简单有机物
B.原始大气中存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是“用进废退”
D.现代科学家已经可以在实验室模拟生命起源的全部过程
16.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7kg,若再引种回北京,叶球又最多能长到3.5kg。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C.环境改变使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17.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紧密相连的。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属于系统,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细菌只是细胞层次
D.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
18.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属于,其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①NH2—CH2—CH2OH
②NH2—CH2—COOH
③
④
⑤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
1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机自然界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碳在各种有机化合物中都存在,是构成有机化合物的核心元素
C.划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是生物体内元素的含量
D.微量元素既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也参与细胞代谢的调节
20.下列关于核苷酸和氨基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都含有C、H、O、N
B.二者形成的大分子都可能有螺旋结构
C.核苷酸形成的大分子不一定具有氢键
D.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物质一定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云南省元谋县是全国规模化栽培番茄的主产区之一,元谋番茄已成为知名区域品牌。下图中序号①~③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__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③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__________循环。
(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制造的。
(3)番茄收获后,低温储藏可__________(填“减弱”或“增强”)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
(4)番茄种植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写出一条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__________。
22.盆栽小型瓜果是家庭绿色栽培的新时尚。今年春天,晓艾同学尝试种植番茄。她将番茄的种子种在土壤疏松的花盆里,浇上适量的水分,放在阳台上培育,观察并记录了番茄生长发育的过程。
(1)7天后幼苗就出土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幼苗是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发育成的。
(2)20多天后植株长高了。晓艾思考:植物晚上会与卧室里的人争夺氧气吗?她用黑色塑料袋套在番茄植株上,6小时后,用玻璃瓶收集塑料袋内的气体,然后将燃烧的小蜡烛放入瓶中,发生的现象是蜡烛熄灭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播种50天后番茄开花了。番茄花中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为了收获更多的番茄,晓艾轻摇植株,使番茄花(如图)的花粉落在[____]_______________上。株高约40厘米时,她给植株搭上支架,并将多余的侧枝掐掉(打杈),以保证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更多地运输到果实。
(4)又过了一个月,果实陆续成熟了。晓艾品尝果实时,发现里面有许多种子,它们是由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来的。
23.人类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类学家依据已有证据,作出了一些推测。下图为人类进化历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__________];依据进化顺序图推测,人类向着[__________]方向发展,因此前肢得到了解放。
(2)依据人类进化顺序图可以看出,人类着装发生了变化,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能够用[__________]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其中图一中的⑤则突出体现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____] ,它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的显著特征。
(3)科学家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这是[__________](填“事实”或“观点”)。
24.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后,晓晓同学观察到自己和弟弟明明的眼皮存在不同表现形式,为此她对自己的家庭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以下图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晓晓的父母是双眼皮,晓晓是单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图1可表示______(填“男”或“女”)性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
(3)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填图2中序号)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要受环境的影响。
(4)若父亲的X染色体上存在一种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传递给儿子明明的概率为______。
(5)就控制眼皮单双的基因而言,在生殖过程中,母亲传递给儿子明明的基因是______(用A、a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25.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1中7mm、0.5mm表示视野清晰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图2所示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在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先用图1中____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
(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图2中的________(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
(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________。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
(4)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
(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6)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合拢叶片,说明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体现了生物的应激性,A正确;水螅“出芽”来繁殖新个体,是生殖过程,不是生长过程,B错误;大熊猫每天进食大量竹子,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正确;绝大多数生物用细胞作单位建造自己的生命大厦说明生物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正确。
2.答案:C
解析:A、图中共有食物链三条: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A错误。B、食物链中每一级都是一个营养级,食物链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中,鹰属于第四级营养级。B错误。C、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构成的吃和被吃的关系,所以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C正确。D、鹰吃蛇,所以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鹰和蛇都以吃虫鸟为食,所以是竞争关系。即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光线暗时需用⑦反光镜的凹面镜对光,A错误;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转动①转换器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B错误;⑥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但是若调节不当物像不一定会变得清晰,C错误;能放大物像的结构包含②物镜和④目镜,D正确。
4.答案:B
解析:A.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
B.动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不是储存光能),C错误。
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B正确。一些已经分化的细胞还可以继续分裂和生长,C错误。细胞分化不仅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上发生变化,还包括细胞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改变,D错误。
6.答案:B
解析:A.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A错误。
B.系统是一些器官有序地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的结构,B正确。
C.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C错误。
D.人体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D错误。
故选B。
7.答案:A
解析:藻类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用孢子繁殖后代。故选A。
8.答案:B
解析:墙藓、蕨和石松都用孢子繁殖,A错误。蕨和石松属于蕨类植物,油松、芒果、向日葵属于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具有输导组织,B正确。油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C错误。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向日葵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两者都有胚和种皮,向日葵的种子没有胚乳,D错误。
9.答案:A
解析:A.挤压饮料瓶时,瓶内的气压会升高,大于外界气压,气体会从瓶内流向瓶外,模拟了呼气过程,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笔筒模拟了呼吸系统的气管,饮料瓶模拟了呼吸系统的肺,B正确。
C.呼吸道对空气有湿润、清洁和温暖的作用,实验后,面巾纸卷变成黄色、笔筒被熏黄这说明烟中的一些物质残留在面巾纸卷和笔筒上,进而说明呼吸道能清洁吸入的气体,C正确。
D.饮料瓶模拟的是肺,就无论如何挤压饮料瓶中仍残留大量烟雾,说明烟雾无法被完全挤压出去,也就说明人体在呼气时,肺并不能将吸入的气体全部排出,D正确。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③过程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A错误。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C错误。人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D错误。
11.答案:A
解析:①形态不同的细菌,其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细菌都是单细胞的,C错误;有些细菌有鞭毛,有些细菌有荚膜,有些细菌则没有鞭毛和荚膜,D错误。
12.答案:D
解析: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差异越大。故选D。
13.答案:A
解析:A.①是扦插,属于无性生殖的应用,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不能结出其他品种的葡萄果实,A错误。
B.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可见,②中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B正确。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结合题图可知,③是组织培养,可以加快植物繁殖速度,C正确。
D.①是扦插、③是组织培养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②植物用种子繁殖,经过了受精卵过程,因此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故选A。
14.答案:D
解析:A、“人参健脾丸”的说明书上标有OTC,说明是非处方药,不需凭借医生处方即可购买,A错误。B、根据说明书【功能主治】可知,不是所有脾胃虚弱患者都可以服用该药进行治疗,B错误;C、是药三分毒,“人参健脾丸”也有毒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C错误。D、服用药前需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等,按要求服用,以确保用药安全,D正确;故选:D。
15.答案:A
解析:A.米勒的模拟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简单的有机物质氨基酸等小分子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A正确。
B.生命的化学进化论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没有氧气,B错误。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是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C错误。
D.现代科学家不能在实验室中模拟生命起源的全过程,D错误。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本题中描述的北京甘蓝品种,叶球在北京只有3.5kg,同一品种培育在拉萨则叶球达到7kg,在引回北京培育则只有3.5kg,可见主要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并不能够传递给后代,B正确。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A.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A错误;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是也是一个系统,B正确;C、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所以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错误;D、高等植物没有系统,D错误;故选B。
18.答案:B
解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因此除了①④外,其余都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B正确。
19.答案:A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但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并非都能在生物体内找到,A错误;碳在各种有机化合物中都存在,是构成有机化合物的核心元素,B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正确;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少,但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它们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D正确。
20.答案:D
解析: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氨基酸的组成元素至少含有C、H、O、N,A说法正确;脱氧核苷酸可以形成具有双螺旋结构的DNA,氨基酸构成的某些蛋白质也有螺旋结构,B说法正确;核糖核苷酸形成的单链RNA可能没有氢键,C说法正确;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如果是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则该化合物只有一个肽键,不能和双缩脲试剂反应,D说法错误。
21.答案:(1)导管;水
(2)①
(3)减弱
(4)合理密植
解析:(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植物体各处,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绝大部分通过③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①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由筛管运输到果实中储存。
(3)番茄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温度会影响番茄的呼吸作用。番茄收获后,低温储藏可减弱番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保存时间。
(4)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勤通风(或施气肥)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22.答案:(1)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适量的水分(顺序可以颠倒);胚
(2)植物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3)花蕊(或雌蕊和雄蕊)①柱头
(4)③胚珠
解析:(1)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所以幼苗是由种子结构中的胚发育成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由于植物体在黑暗处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塑料袋内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所以将燃烧的小蜡烛放入瓶中,蜡烛会熄灭。
(3)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雄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中含有卵细胞,所以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具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为了收获更多的番茄,晓艾轻摇植株,使番茄花的花粉落在1柱头上,提高受精率。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因此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果实。
(4)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晓艾品尝果实时,发现里面有许多种子,它们是由花的3胚珠发育来的。
23.答案:(1)④②①③⑥⑤;直立行走
(2)火;语言
(3)观点
解析:(1)图一中,在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所经历的顺序正确的是:④②①③⑥⑤。人类向着直立行走方向发展,前肢得到了解放,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
(2)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图一中的⑤接打电话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3)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科学家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这是科学家们的看法,属于观点。
24.答案:(1)变异
(2)男
(3)③
(4)0
(5)A或a
解析:(4)由性别遗传规律可知,父亲一定为儿子提供Y染色体,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因此,若父亲的X染色体上存在一种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传递给儿子明明的概率为0。
(5)父母为双眼皮,孩子晓晓是单眼皮,则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假设A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控制晓晓单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则控制其父母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母亲能产生含有基因A或a的卵细胞,因此在生殖过程中,母亲传递给儿子明明的基因是A或a.
25.答案:(1)物;甲
(2)②③;600
(3)D
(4)④
(5)B
(6)细准焦螺旋
解析:试题分析:物镜上有螺纹,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倍数与装片的距离呈相反关系,即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长或宽被放大的倍数。分析题图1:甲、乙表示物镜,其中甲为低倍镜,乙为高倍镜。分析题图2:①和②为目镜,其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①放大倍数小,②放大倍数大:③④为物镜,其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③为高倍镜,④为低倍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和装片之间的距离越近。(1)由试题分析可知,甲、乙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其中甲为低倍镜,乙为高倍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先用题图1中甲镜观察。
(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需放大倍数较大,据试题分析,应该使用②③,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
(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像的长度或宽度。
(4)根据试题分析可知,③为高倍镜,④为低倍镜,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低倍镜④。
(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所以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
(6)在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