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25 15:3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
  阅读教材引言故事及第一目内容,思考:
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又是怎样废除的?产生了什么影响?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②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③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2、宰相制度的废除:
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3、影响:
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问题探究设置殿阁大学士为顾问,很少参决政事,大事由皇帝主持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
2、过程:明太祖: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明宣宗:内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参与机务票拟权侵夺六部职权明神宗:内阁首辅侍从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票拟权“部权尽归内阁”思考探究结论: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一级决策者侍从咨询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制约皇权不能制约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内阁的性质特点: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军 机 处南 书 房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皇权扩大皇权到达顶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内阁、六部解密军机处材料1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 赵翼 《檐曝杂记·军机处》军机处最初设置的原因是什么? 最初设置的目的是办理西北军务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揽国家大事,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政务机构。解密军机处材料2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既然“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那是否说担任军机大臣的刘罗锅相当于宰相?军机大臣不是宰相。军机处职责为“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没有决策权。解密军机处跪受笔录,承旨遵办影响:①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单元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发展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行省制度中央收政、财、军权节度使郡国并行;推恩令郡县制中央集权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趋势(特点)南书房;军机处清废宰相,设内阁明中书省元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宋三省六部制唐内、外朝制(任用身边人)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秦君主专制朝代建 立演变发展强 化顶 峰知识拓展: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1、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2、消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社会进步,导致近代中国长期落后于西方。(1)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2)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3)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