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2树之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落实“木”字旁字族的教学
本课共15个生字,其中8个生字都与树木的名称有关。教学中,要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树之歌》以“梧”、“桐”、“枫”、“松”、“柏”、“桦”、“杉”、“桂”8个木字旁的生字为点,引导学生讲“木”之故事,了解不同树种的特点,强化部首归类识字的方法。
(二)落实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
本课以树木的名字和特点组成一片优美的文章,全文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向我们介绍了杨树、榕树等多种树木的样子和生长习性。让学生想象着不同树木的样子去朗读,通过对读、拍手读、想象画面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读出节奏和韵味,积累语言。
(三)落实课外拓展学习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观察各种树木花草的样子,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以教材为依托,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表达的兴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树并不熟悉,可以通过跟小伙伴一起到校园、公园、小区等地,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比一比谁认识的多;和小伙伴收集一些树叶,摸一摸,闻一闻,观察它们的样子,说说像什么,并向小伙伴介绍,来激发他们对树的兴趣,同时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喜欢朗朗上口的儿歌。本文以诗歌的形式出现,韵律优美和谐,学生不仅乐于读,也易于背诵。教师可以将课文中“木字旁”的生字结合儿歌朗读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识记。同时,要结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讨论、交流从儿歌中读到的树的特点,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有效突破本课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借助偏旁认识“梧、桐”等15个新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并能正确组词,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和相关图片理解词句,并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读文、看图,能用自己的话介绍11种树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环节一:展示成果,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课堂行为】
1.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成果,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树叶,提问:你们知道这都是哪些树的叶子么?
2.板书课题:树之歌
【学生学习活动】
1.自由交流自己带来的树叶,展示自己的成果。
2.说说树叶的样子,它来自什么树。
说说“树之歌”的意思,了解“之”是“的”的意思。
【设计意图】充分借助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明白知识不是写在课本上,而是活生生地存在我们身边。
环节二:图文引导,了解树木特点(10分钟)
【教师课堂行为】
1.读儿歌,读准字音。
根据评价单指导小组评价。
2.初读儿歌,圈出树名。
3.图文对照,了解树木特点,用横线画出每一种树的特点。交流,对照。
4.师生合作朗读,同桌合作朗读。
小结:儿歌从树的样子和生长习性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十种树的不同特点,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奇,值得我们去探究。
【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自主朗读,比一比,赛一赛。
2.朗读儿歌,圈画树名。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识字有利于让学生建立图与词之前的联系,使记忆更形象。通过交流明白儿歌从两个方面来介绍树的特点。
环节三:归类识字(13分钟)
【教师课堂行为】
1.木字旁归类识字。
(1)指认生字,发现结构特点。交流其他学过的木字旁的字。
(2)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树名竞赛,看谁认得多。
2.交流识字方法。
3.根据偏旁想意思,借助形声字识记生字:掌、疆、装、耐、银
【学生学习活动】
1.形声字识字法:是的,他们都是树,都有木字旁,这些字的读音和右边部分的读音,差不多。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就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2.换偏旁识字法:
梧——语 桐——洞 桦——哗 桂——挂
3.认读生字条中的生字。
【设计意图】引导思考木字旁的构字时的意义。引导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快速识字。
环节四:朗读积累(5分钟)
【教师课堂行为】
引导学生多形式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味。
【学生学习活动】
师生合作读→同桌合作读→拍手读→展示读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继续认读和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环节五:写字指导(7分钟)
【教师课堂行为】
1.课件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化、松、柏、枫、桐。
化:“花”去掉草字头,提示最后两笔的笔顺,先撇后竖弯钩。
白、公、风、同四个字都学过,提示跟木字旁合作时,注意左右两部分的高矮胖瘦和避让。
2.引导观察字形,注意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
3.师范写,学生练写。
4.展示,反馈。
评价标准:
正确★
左右比例准确★
整洁★
【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自主观察,教师适当的提醒,学生自主完成。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鼓励学生运用以前的旧知来学习新知。写字也是如此。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树的名称
树的特点
第2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5分钟)
【教师课堂行为】
1.出示词语。
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绿装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 水杉 化石 桂花
请同学带读。
开火车读。
2.朗读全文。
【学生学习活动】
1.多种形式读词语。
2.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读词语和全文,温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环节二:细品儿歌(20分钟)
【教师课堂行为】
1.出示儿歌,圈出树的特点
2.选择一种树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它的特点。
3.了解课外知识。
出示图片: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猜一猜这些图分别是什么树,并说明理由。
根据学生介绍,师补充课外知识。
(1)为什么松柏树终年长青。
(2)为什么叫银杏树和水杉树活化石?
欣赏银杏、水杉和桂花树。
4.朗读全文,并尝试背诵。
【学生学习活动】
1.指名读,边听边圈画特点。
2.借助文本,用自己的话介绍一种树的特点。
如,枫树的树叶到了秋天会变红。
松树、柏树的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绿的,不发生变化。
银杏树叶像扇子。
3.学生看图猜树。
观察图片,根据文本信息,判断是什么树的图,并说出理由。并欣赏银杏、水杉等树。
4.自主朗读背诵儿歌。
【设计意图】先提取树木名称的信息,再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最后让学生运用这些信息去辨别树木,达到学以致用。通过课外知识的补充,让学生了解到树叶不变色、不落叶的科学原因,激励同学多进行课外阅读。
环节三:指导书写(10分钟)
【教师课堂行为】
杨、棉、桂、杉、壮
杨:第五笔是横折折钩。
棉:右半部又是上下结构,上矮下高。
桂:右半边的两个土不是一模一样,上小一点,下大一点。
杉:右半部的三撇间隔相同,方向基本一致,第三撇略长。
壮:前三笔要注意,是点、提、竖。
1.引导观察字形特点,交流书写要点。
2.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3.反馈,引导评议。
【学生学习活动】
1.观察间架结构、占格和关键笔画。
2.观看示范书写。自主练写生字。
3.同桌互评。
【设计意图】这几个字相对比较难一些,在观察中教师多引导,观察的越仔细,书写就越规范。
环节四:课外拓展(5分钟)
【教师课堂行为】
1.小朋友们,你最喜欢哪种树呢?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把你喜欢的树画下来吧。用一句话写出它最大的特点。
3.背诵儿歌。
【学生学习活动】
1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树,用哪些方法去了解。
2.课后选择喜欢树,进行观察,了解特点,课后作画配文。
3.背诵儿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杨树——高 榕树——壮 梧桐——叶如掌
枫树——叶儿红 松柏——披绿装
木棉——喜暖 桦树——耐寒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满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