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25 15:5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有人说:在地理位置上▲是距离中国最近的国家,但从心理上却是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家。 近代史上日本有两次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次是甲午战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一次是全面侵华战争,从南京政府的黄金十年走向民族苦难的深渊。 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被称为决定国运的战争。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日本推行对外扩张,侵华蓄谋已久根本原因:导火线: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丰岛平壤北洋舰队损失较重,但主力尚存为保船避战,退守威海卫军港日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没邓世昌黄海大战中,致远舰弹药将尽时,他下令开足马力猛冲敌舰,致远舰不幸被击沉。全体将士壮烈殉国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丰岛平壤旅顺威海卫1894.11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材料一: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增一船。丁汝昌及各将领屡求添购新式快船,臣仰体时艰款绌,未敢奏咨渎请。臣当躬任其咎。倭人心计诡深,乘我力难添购之际,近年添置,臣前于预筹战备折内奏称,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即因快船不敌而。    
              ——李鸿章奏折历史沉思 材料二:清军的枪炮大都购自英德美法等国,有的炮弹没有炸药,只有沙土,根本不能使用。军舰的炮弹虽然“实储火药,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因此,北洋舰队在海战中吃亏很大。 武器装备的差距是一种现象。拨开这种现象,可以看到两国不同的社会政治之间的差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3:中国为何战败?VS慈禧: 1894年11月7日,为隆重庆祝大清国老佛爷的60大寿,清廷为此花费1000万两白银。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李鸿章:“切勿自我先挑衅 ”
“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有感
(清)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蛋糕1897》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拓展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途径,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总述: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八国联军侵华(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
7月,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8月,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经过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总述: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年从天津出发进攻北京的八国联军,人数加起来总共18811人,就这么点兵力!京畿一带是我们的重镇,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全都占尽。此处清军十五六万,义和团团民五六十万,从兵力对比来看我们平均40个人在家门口堵他一人。我们堵住了没有?没有!!!10天之内,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当然,八国联军最后增兵到七八万,但那都是占领北京以后重新调集来的军队,当初攻下北京的就是18000余人。如果不知道这个人数细节的话,我们很难了解近代以来我们所面临挑战的严峻性,正如李鸿章所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本金加利息共达9.8亿两白银, ,但是清廷一年财政收入仅7000万两白银,相当于中国11年的财政收入,可以造160个北洋水师.难怪李鸿章不想签字,只不过是写了个”肃”字了事.条约严重侮辱大清国国家主权的“原则”,令李鸿章说出了列强犹如“虎狼群”的话,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结束大清国的厄运。回家后面对全国人民愤怒声讨,他实在无地自容。他决定写一首临终诗,以表己志: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临终诗。他大口吐血,留下遗言:”外修和好,内治图强”,一命呜乎,终年78岁.日本蓄意侵华清政府腐败软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如何才能救中国?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