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 农业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2024秋人教八上地理精简课堂(教案+素材)】
新课导学
[故事导入] 讲述《晏子使楚》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引导学生考虑发展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从而导入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学习。
[图片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不同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图片):同学们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讨论图片反映的这些产品哪些适合在本地发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讨论为什么有的地区不适合有些产业的发展。
学生讨论:地形、气候因素不同等。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农业,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如何在一个地区安排适宜的农业类型。
教学指导
对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学习,主要方法是温故知新,通过回忆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来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正确性,并且能够合理安排相关农业类型的分布地区。
情境素材
详见电子资源
1.现代农业类型
绿色农业
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是灵活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
物理农业
物理农业是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是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电、磁、声、光、热、核等物理因子操控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生活环境,促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对肥料、农药、抗生素等化学品的依赖以及自然环境的束缚,最终获取高产、优质、无毒农产品的环境调控型农业。物理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设备型、设施型、工艺型的农业产业,是一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要求技术、设备、动植物三者高度相关,并以生物物理因子作为操控对象,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杜绝使用农药和其他有害于人类的化学品。物理农业的核心是环境安全型农业,即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工厂化农业
工厂化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有的国家以此作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项措施。
立体农业
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试题设计]
从1958年我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到现在的配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现无人驾驶自主规划耕作的电动拖拉机“超级拖拉机Ⅰ号”,我国国产农业机械成功逆袭,晋级世界一流水平。请完成(1)~(2)题。
(1)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可以 (C)
A.延长农产品的存储时间
B.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C.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D.增加农业劳动力成本
(2)我国国产农业机械成功逆袭,主要得益于(D)
A.雄厚的资金 B.丰富的资源
C.便利的交通 D.先进的科技
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环境良好,其矮砧苹果的苗木培育技术国内领先,生产管理科学,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高。2022年,矮砧苹果搭乘货运飞船进入“天宫”,成为中国航天员的美味食品。据此完成(3)~(4)题。
(3)千阳县矮砧苹果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员的美味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C)
A.包装精致 B.储存容易
C.品质优良 D.外表美观
(4)先进的苗木培育技术在千阳县矮砧苹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C)
A.增加产品销量
B.扩大种植面积
C.促进品种改良
D.拓宽销售渠道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30年9月7日(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无党派人士,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中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试题设计]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培育出耐盐碱的海水稻,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据此完成(1)~(2)题。
(1)海水稻培育成功主要得益于 (D)
A.滴灌、喷灌技术的推广
B.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善
C.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
D.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2)关心国家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D)
A.节约粮食,实行光盘行动
B.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C.走科技兴农路线
D.大力开荒,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板书设计
农 业(二)
教材活动参考答案
[教材P97活动·参考答案]
1. A为城市郊区,可以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理由: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农户减少交通运输投入,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靠近消费市场,需求量大;能保证物品的新鲜。
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可以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
理由:此处远离市区,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可以使用大型农业机械,便于大面积种植。
C为山地,可以重点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理由:此处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D为海洋,可以发展海洋渔业。
理由:此处水域广阔,适宜发展渔业。
2. 可行。
理由:A为城市郊区,改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农户可以减少交通运输投入,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靠近消费市场,需求量大;能保证物品的新鲜。
[教材P99活动·参考答案]
示例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永川区建立了智慧茶叶技术体系示范园区,推动茶园机械化、数据化、智慧化,研究人员用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对茶园的全方位监管。
示例2:上海医学院遗传研究所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体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使动物乳汁中白蛋白的含量较普通奶牛提高了30多倍,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出了一步。
期末冲刺随身宝
详见电子资源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教学过程案例
课题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教学 步骤 过程与方法
教师:农业生产与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关系最为密切,我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构成了不同的自然条件,因此要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合它发展的地区,这就是“因地制宜”。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96页资料了解农业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师(展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模式图):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页图片,初步了解在不同的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 学生自主学习:地形陡峭处“宜林”;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处“宜粮”;降水较少处“宜牧”;河湖众多处“宜渔”。 教师: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不仅包括自然条件,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生活习惯等,这也是“因地制宜”的重要表现,下面同学们就分组探究教材第97页“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完成教材第97页活动题。 学生合作探究: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理由。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 利用一个实际案例来巩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知识,也是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一种检测。 (成果展示教材第97页活动题答案) 1.A处距离城市近,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 B处距离城市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C处是山地,坡度较陡,可发展林业。 D处是水域,可发展渔业。 2.A处距离城市近,城市对蔬菜、花卉和肉蛋奶等需求较大,因此可以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生产。 精讲点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既要考虑自然条件,也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自然和社会的优势,取得最高的效益。
转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及方向。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图文资料,分析什么因素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生阅读资料,得出结论: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许多科学技术都应用于农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下面是几个示例:(教材第99页活动题答案) (1)无土栽培 ①无土栽培菊花:菊花无土栽培时,盆栽基质选用蛭石、珍珠岩、岩棉、陶粒、泡沫塑料、砂等均可。营养液的配方成分为每升水中含硫酸铵0.23克、硫酸镁0.78克、硝酸钙1.68克、硫酸钾0.62克、磷酸钾0.51克。 ②无土栽培西红柿:选用耐低温、弱光、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浸种催芽,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采用人工无土穴盘育苗法。按草炭∶蛭石为3∶1的比例配好基质,每平方米基质中加入5千克消毒鸡粪和0.5千克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72孔吸塑盘,每 孔一粒,上覆蛭石1厘米,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出苗前温度保持25~30 ℃,出苗后温度为白天20~25 ℃,夜间10~15 ℃。苗盘要保持湿润,长出3~4片真叶即可出盘定植,大约30天。 (2)农业生物技术 生物育种:生物技术用于育种是一种快捷、有效的育种方法。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以改变动植物的品质。例如,在水稻中介入产生维生素A的基因,可以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袁隆平发明的超级稻,用的就是杂交技术。 精讲点拨: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较快,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巨大的差距,我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必须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等农业类型,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强国。
教师 总结 本节我们首先了解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且将二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选择出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本节重点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能够结合相关条件正确选择出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我们还认识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及不足,指导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 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学习农业发展时,由于农业的发展需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的条件,有的同学对自然条件掌握不好,大部分同学对社会经济条件理解不深刻,这反映了学生联系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综合思维的培养。
PPT教学案例
教学课件全新升级,见电子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