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国家封锁 B.新经济政策
C.开展工业化 D.斯大林模式
2.1920年1月2日美国司法部长米切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帕尔默一声令下,一夜之间,全美33个城市中竟有4000人被怀疑为激进分子,以“激进分子”的罪名被逮捕。一向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出现这样的“红色恐惧”的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利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3.“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为实践这一观点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D.制定新宪法
4.使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主要是因为( )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实行农业集体化 C. 颁布新宪法
5.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有理论到实践,再由理论变成现实的发展过程。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史实是( )
A. 英国宪章运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6.俄罗斯共产党要举办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庆祝活动,举办的时间应该是
A.1917年 B.1918年 C.1921年 D.1945年
7.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苏军攻克柏林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⑤诺曼底登陆
A.④②③①⑤ B.②③④⑤①
C.②③④①⑤ D.②④③⑤①
8.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之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导着苏联人民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也建立起了斯大林模式,关于这个模式的说法,下面哪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
A.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于苏维埃
B.党政不分
C.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
D.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9.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度集权 B.广泛民主 C.法制健全 D.高度自治
10.列宁说:“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问题,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实际,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少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美国福特公司在苏联建立了汽车联合企业
D.斯大林模式形成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巨大的浪花。“浪花”的主要不同表现在( )
A. 建立的社会制度 B.革命进行的方式
C.人民群众的参与 D.旧统治的结束
1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 )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③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④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这“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指的是
A.苏联模式、国家干预模式
B.新经济政策、新政
C.斯大林模式、国家干预模式
D.苏联模式、新政
14.1920年,苏俄内战结束,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于是,苏俄从第二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15.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6.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17.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对20世纪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俄国二月革命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18.下表格是斯大林l926~1940执政时期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斯大林执政时期有什么特点
增长 年均增长速度
重工业 18.4倍 21.2%
轻工业 6.2倍 14.1%
农业 26% 1.5%
A.重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B.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C.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部门发展严重失调
第II卷(非选择题)
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年1O月1日在中国和世界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日子……中国共产党人在1O月1日所庆祝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其政治摧毁的范围不小于那两场革命,在为社会发展的空前新进程而开辟道路方面,其重要性不亚于那两场革命,其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小于那两场革命。
——摘自(曼)莫里斯·梅斯纳著、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l)请写出中国在1949年1O月1日这一重要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
(2)掀开1789年法国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结合材料,写出上述三场革命的相似之处。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表
表: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
项目 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注:普特=16.8千克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2)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的原因。
材料二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国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概括材料三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看法?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 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 面对材料一中问题,亚历山大二世后来颁布了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材料二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2) 写出“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
材料三 “苏联在经济、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等领域也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例如,集体农庄的庄员和农民在饥饿思维线上挣扎,大人、小孩都得了浮肿病,逮着什么吃什么,像动物尸体、烂树皮和沼泽植的根等人不该吃的东西,他们都拿来吃。由于重工业发展优先,轻工业的发展一直滞后,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三十年代政治大清洗造成大量冤假案,这些问题阻碍了苏联的发展,为社会主义者留下了宝贵的教训。”
(3) 材料三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着哪些问题?(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回答)
(4)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你认为从俄国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22.王明明同学在学习世界历史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你能帮他解答吗?
(1)20世纪初,通过一场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制度,这场革命和制度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在外有帝国主义的干涉,内有地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装叛乱下,苏维埃宣布: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第二,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第三,取消商品贸易……这一政策指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
(3)新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等等。新政策又指什么政策?
(4)后来到了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模式僵化了,这一僵化的模式指什么?
(5)这些做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D
6.A
7.D
8.A
9.A
10.D
11.A
12.D
13.D
14.A
15.D
16.D
17.D
18.D
19.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都摧毁了旧政权;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都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等。
20.
(1) 战争的影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变化趋势:逐步增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作者的看法:赞赏(或肯定)苏联实施“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
21.(1)废除农奴制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是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3)经济: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协调,过分重视重工业;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民主和法制匮乏。
(4)①遵循市场价值规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②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2.(1)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制度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新经济政
(4)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5)a,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良好的环境;b.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e.国民经济协调发展;f.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