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了解李白的相关信息及诗歌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习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写法。
3.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珍惜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
教学目标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解题
今湖南黔(qián)阳,唐朝时荒凉偏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古代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龙标:
左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其诗构思奇特,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文学常识
绝句,共有四句,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言、七言绝句居多。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出节奏、感情。
3、分组赛读,做最美朗读者。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柳絮已经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经过五溪。
写景
叙事
二、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的西边。
抒情
三、品读诗歌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意象: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寓“情意”的“物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知 意 象
作用:能加深审美愉悦,留有空白,增加诗歌张力。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过五溪”可以看出友人被贬之地如何?
可以看出王昌龄被贬地的偏僻荒远和道路艰辛。
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同情和思念之情。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拓展延伸
主旨归纳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情景交融,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关心、同情与思念之情。
典型考题
1. 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关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军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
2.(天津中考)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C
“愁心”指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之心,并非“因怀才不遇而生”,也没有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3.(柳州中考)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示例一】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把明月当作传递情思的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奇特的想象:诗人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让它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诗人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