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古代日本
走进日本
地理环境特点:
岛屿众多
山地众多,平原少
多火山地震,资源匮乏
便于发展渔业,航海业
灾害频繁,忧患意识较强
地理环境影响:
神武天皇,日本第一任天皇,传说为天照大神的后裔。
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CONTENTS
01
大和统一
02
03
封建改革
幕府统治
01
大和统一
6世纪前日本和古代中国的联系(P52相关史事)
材料一: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 东夷列传》
材料三:《三国志· 魏书· 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材料四:公元478年大和倭王致刘宋顺帝表记载:“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乎海北九十五国。”
6世纪前的日本
北海道
本
州
四国
九州
平安京
奈良
大和兴起的地方
公元1世纪-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P52)
大和国的管理
大和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
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后改天皇)
私有民
生活其中
私有领地
贵族
部民
地位近似奴隶
最高统治者
大王
贵族
统治全国
部民
田部
海
部
锻冶
部
锦织部
部民地位近似奴隶
材料一: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争权夺利,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三:“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阅读下列材料,对比同时期的中日情况?
1、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落后的奴隶制阻碍发展。
2、中国隋唐繁荣,制度非常先进
(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
政治改革。
大化改新
02
封建改革
时间:646年开始
改革者: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内容:
中臣镰足
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诏书规定:
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
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效法隋唐的科举制,以才选官。
据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记载:“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之后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意为“日出之国”。
大化改新
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P53)
中央:二官八省制
中央:三省六部制
地方:国、郡、里
地方:州、郡、县
日本
唐朝
大化改新
经济上:
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
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成为公地、公民;(P53)
大王
中央豪族
地方豪族
私地私民
私地私民
土地国有
大化改新
经济上:
①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班田收授法)
② 统一赋税。(租庸调制)
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的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三亩半),女子为其2/3,奴婢授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田令》
大化改新是学习和效法唐朝的产物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发展成为一个
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P53)
大化改新
历史上的日本和中国有何联系?
唐
元末明初
清末
民国
遣唐使 鉴真东渡
倭寇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弱
强
小组讨论: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现在已是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学习了古代日本的历史,你有何启示呢?
1.适时改革,大胆创新;
2.作为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强大的责任感;
3.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
大化改新
思考:日本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被称为“唐风时代”,为什么?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日本文字是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唐代仕女图
日本仕女图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唐佛光寺
日本唐招提寺
日本的茶道源于……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寳
(始铸于621年)
(始铸708年)
怀素《四十二章经》草书
小野道风《玉泉帖》行草
大化改新被称
唐化
646年成立的大化改新政府中的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全部由皇族、苏我氏、中臣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担任……此外,在官吏的选拔中以下两种制度的实施,也保证了贵族能够长期把持官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而使其他人群无从介入……
贵族们利用权力和掌握的大量劳动力疯狂地开采荒地作为私田,中央朝廷对此毫无办法,只得在743年颁布《垦田永世私财法》,承认贵族开垦的土地为其永世私有……
——《大化改新前后日本社会状况比较研究—兼谈日本大化改新的不成功》
请根据材料,找到大化改新存在的弊端
贵族掌握政治大权
贵族可掌握大量土地(经济)
如果你是贵族,拥有特权的你会如何做?
贵族特权
拓展思考
日本分散的地理情况真的适合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吗?
结合所学世界古代史各文明地理与发展情况,你认为日本更适合哪一文明的政治制度?
大化改新的哪些改革措施会无法长久维持?
不适合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班田收授法,严禁土地买卖
史实补充
1.日本政府于723年下诏实行“三世一身法”。规定,新开垦的土地准许开垦者传三代占有(子、孙、曾孙),旧有的土地开垦而来的终身占有。
土地由国有转为私有的主要推动力?
2.日本政府于743年实行“垦田永年私财法”,承认农民对开垦的土地有“永世”的私有权。自此,才正式进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阶段。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中央式微,班田制崩溃,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趁机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P53)
日本庄园:
1)特权:不输不入(P53)
“不输”:不输租、不输税特权;
“不入”:拒绝检田使、征税使等进入庄园的特权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成员称为“武士”。(P53)
日本庄园:
1)特权:不输不入
2)武装:武士制
(实质: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武士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成为“武士”。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P53)
武士和武士集团
庄园主开始蓄养
这些打手不再种地,专职练武成为了职业军人,后来就慢慢地就形成了日本武士。
一
二
03
幕府统治
(1147-1199)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P53)
源赖朝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的武将、政治家。镰仓幕府首任征夷大将军,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1147年,源赖朝出生在河内源氏的家族。1192年,源赖朝正式出任征夷大将军。
幕府统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武士和武士集团
并存,幕府是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P53-P54)
幕府与天皇是怎样的关系?
武士效忠于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P54)
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武士道的实质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武士和武士集团
精
武
士
道
神
影
响
评价:武士道精神,既培养了日本民族大无畏、勇敢坚毅,奋不顾身的精神,也成为日本右翼的文化土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武士和武士集团
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当权者需要用武士道去激励士气,巩固军队,也需要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国民的思想,为此,他们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大和魂”、“为天皇尽忠”等思想。
武士和武士集团
令人不寒而栗的武士刀和让人心情怡然的秋菊,毫无冲突地共同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作。既生性好斗又性格温和;既穷兵黩武又恬淡宁静;既倨傲蛮横又彬彬有礼;既冥古不化又温和善变;既效忠服从又自尊独立;既忠贞又叛变;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又喜新……他们的军队被灌输绝对忠诚的信念,但却时时有着兵变的野心。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中 考 链 接
1.(湖北·统考中考真题)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和统一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 D.明治维新
B
中 考 链 接
2.(湖南)“中国经历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
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权利
D.促进了封建庄园制度形成
A
中 考 链 接
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由于武士集团的兴起,从12世纪晚期开始,天皇大权旁落。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 )
A.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B.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
C.哈里发统治时期
D.幕府统治时期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