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品读经典
材料中分别出现哪些朝代名称和人物呢?
人物:汤、纣王、周武王
朝代:夏、商、周
第
二
单
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阅读课本第22页结合材料,梳理夏朝建立的相关信息。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今河南登封)
材料:“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
——司马迁《史记 夏本纪》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禅让制
大禹的首领之位是如何得到的?
即将联盟首领的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思考:大禹去世后,谁继承了王位?此后还是通过禅让制继承吗?
启继位后:(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启
禹的儿子
国家机器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
为什么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王朝的产生?
材料二:国家的实质就在于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机关
材料一:“在经济方面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会在政治方面获得统治地位,这样它就获得了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的手段”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阶级分化愈加严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思考: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分别指什么政治制度?
其中家的含义是什么
“家”指帝王把国家作为一家的私产
禅让制;世袭制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负债者和罪犯。
奴隶主对其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可随意奴役、买卖和杀害。奴隶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奴隶的后代也世代为奴。
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铁器时代、封建社会
思考:宫殿区和作坊区分离反映了什么?
阶级分化
等级界限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青铜爵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
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桀[jié]
释义:凶暴
桀,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帝发之子,桀是其谥号,故史称夏桀。
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穷奢极欲
残暴无道
夏
商
夏朝统治区域
商朝形势图
商汤灭夏
二、商朝的统治
阅读课本第23页结合材料,梳理商朝建立的相关信息。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亳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商朝建立
1、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商朝崛起
商王汤采取了哪些巩固措施?
3、商王汤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2、盘庚迁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材料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材料二:“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商朝为何不能继续延续?
商朝的灭亡
末代商王纣继位后
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
经济上横征暴敛
政治上施行严刑峻法,
民不聊生
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者多达数百人,其中不少是奴隶。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可见其地位与牲畜等同。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倒兵以战)
(三)西周的兴衰
找一找:牧野之战的对战双方和结果分别如何?
周武王VS商纣王
商朝灭亡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今陕西西安)
1.西周建立
(三)西周的兴衰
假如你是周王,面对如此广阔的土地,你怎样来治理国家?
商
西周
请阅读课本第25页西周分封制,并思考以下问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什么标准进行分封?
3.分封的对象是谁?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宗亲和功臣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2.西周分封制
阅读课本25页,说一说周朝贵族等级的划分以及 诸侯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周天子
诸 侯
1.管理土地和民众的权力
2.在自己的封地中再分封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嫡长子继承制
1.进献贡赋
2.其军队要服从周王调遣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分封制
身份 使用礼器 使用乐器 乐舞规模
天子 九鼎八簋 宫悬:悬挂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七鼎六簋 轩悬:悬挂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五鼎四簋 判悬:悬挂乐器二面排列 32人
士 三簋(一簋) 特悬:悬挂乐器一面排列 16人
礼乐制度
维护工具
众星拱月
周王
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捍城。
——柳宗元《封建论》
积极影响: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结合材料及本课所学,谈谈分封制的影响。
要从正反两个方面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消极影响:诸侯在封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春秋诸侯争霸埋下隐患。
周厉王
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灭。
周幽王
阅读课本26页,找出西周末年出现了哪两位皇帝,他们的所作所为如何
2.西周灭亡
国人暴动
朝政腐败、内外矛盾激化
夏桀残暴
商纣残暴
厉幽无道
大禹治水
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以史为鉴
回顾夏商周的兴替史,能获得怎样的启示?
兴
亡
商
西周
夏
禹建立夏
启开启了家天下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堂小结—知识框架
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
奴隶社会的更替:得民心者得天下
西周分封制
国人暴动
加强了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盘庚迁殷
夏桀亡国
商纣亡国
周幽王亡国
课标要求
知道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学习目标
随堂训练
B
1、《礼记·礼运》中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选举制 D.分封制
2、继承父亲的王位,从此使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的国君是( )
A.禹 B.启 C.桀 D.汤
B
3《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一史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