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屈原列传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B.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C.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谗谄chǎn 枯槁gǎo 博闻强志qiáng
B.蝉蜕tuì 滋垢gòu 疾痛惨怛dá
C.濯淖nào 不滓zǐ 靡不毕见xiàn
D.渔父fù 温蠖huò 啜其醨lí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平之作《离骚》
邪曲之害公也
B.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C.顷襄王怒而迁之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D.战于蓝田
使于齐,顾反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B.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邪曲之害公也 B.蝉蜕于浊秽
C.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用来“别婚姻”。
B.由于人口繁衍,一个民族分为若干分支,它们的称号就是氏。本文中屈原的“屈”是“姓”而不是“氏”。
C.文中的“三闾大夫”是楚国官名,掌管王族事务。
D.“齐与楚从亲”中“从”指“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即诸侯联合抗秦的同盟。
7.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伤害)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
B.举类迩而见义远(类:事物) 不获世之滋垢(获:获得)
C.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顷襄王怒而迁之(迁:放逐)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浑浊的样子)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模仿、效法
B.人穷则反本 穷:贫穷、贫困
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抢夺、夺取
D.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属于
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齐与楚从亲
C.被发行吟泽畔 D.明道德之广崇
10.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短屈原于顷襄王
A.明道德之广崇 B.素善留侯张良
C.商人重利轻别离 D.举贤以自佐
二、语言表达
11.仿照例句,以司马迁为主语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相同,形成排比,表达完整的意思。
《史记》是一座艺术殿堂,司马迁像一个画家,以他那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 。
12.屈原至死不离开楚国,司马迁对此是同情和肯定的,但“评议”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请写一段简短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300字左右。
1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屈”其实是和姓相关的另一个称呼——氏。历史资料记载,屈原芈姓屈氏,① ,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② ,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而“芈”姓衍生出来的“氏”,③ ,如白氏、景氏、叶氏、伍氏、项氏、查氏等。“西楚霸王”项羽便与屈原同姓不同氏。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实”、“内”与“外”、“言”与“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相通之处反映到诗学上面,就都以“含蓄”“蕴籍”“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
“含蓄”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所谓“文约”“辞微”,指诗里说出来的比较简约;所谓“指大”“义远”,指所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深远。到了唐代,探讨“含蓄”美成为诗学发展的时尚,如皎然《诗式》中“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白居易《文苑诗格》中“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他把“含蓄”作为其中的一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后,像梅圣俞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的以“一点红”表现“无边春”、王士祯的“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尾”等说法,都未超出司空图的概括。对“含蓄”美的重视,成为中国诗学的一大传统。
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诗人面对的社会生活和心中涌动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和流动多变的感情全部直说出来。诗人所采取的“策略”,必然是以个别概括一般,即“以少总多”“万取一收”,企望在“言外”建立起一个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世界。
含蓄的艺术之美,又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其心理机制就是读者对诗作中空白的填充与投射。相信读者能充分地把握诗歌字面以外的景象和意味,对作品的“思而得之”,会获得再创造的愉悦。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追求含蓄之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郑板桥说过:“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郑板桥集》)所谓“减枝减叶之法”就是含蓄之法。这是以切身体会来说明含蓄美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要花毕生的精力才能够追求到它。
(摘自于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材料二 文学作品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与此类似的分别,不过他把“情”叫做“精神”,“辞”叫做“物质”;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例如中世纪“哥特式”雕刻和建筑。热烈的情感与崇高的希望似乎不能受具体形象的限制,磅礴四射、物质溢于精神的是“象征艺术”,例如埃及金字塔,以极笨重庞大的物质堆积在那里,我们只能依稀见出它所要表现的精神。
黑格尔最推尊古典艺求,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和顺积中,英华外发”,我们的古圣古贤也是如此主张。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在于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拿绘画来打比,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于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秕糠。
在普通情境之下,“辞溢乎情”总不免是一个大毛病。我们看到一大堆漂亮的辞藻,期望在里面玩味出来和它相称的情感思想,略经咀嚼,就知道它索然乏味,心里仿佛觉得受了一回骗,作者原来是一个穷人要摆富贵架子!不过“辞溢乎情”有时也别有胜境。汉魏六朝的骈俪文就大体说,都是“辞溢乎情”。固然也有一派人骂那些作品一文不值,可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我曾平心静气地玩味庾子山的赋、温飞卿的词、李义山的诗和商籁、弥尔顿的长短诗,觉得他们的好处有一大半在辞藻的高华与精妙,而里面所表现的情趣往往很普通。我最初无法在理论上找到一个圆满的解释。我放眼看一看大自然,天上灿烂的繁星,大地在盛夏时所呈现葱茏的花卉,我们就不能借它们娱目赏心么?再看一看艺术,中国古瓷上的花鸟,波斯地毡上的图案,不也都“美丽”得令人欣喜?我们欣赏它们所表现的情趣居多呢,还是欣赏它们的形象居多呢?我因而想起,辞藻也可以供人欣赏。“辞溢乎情”的文章如能做到这地步,我们似也毋庸反对。
(摘编于朱光潜《谈文学》)
1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诗有字句长度的限制,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
B.儒、道两家思想都重视“无”与“有”、“言”与“意”的辩证关系。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人的感情流动多变,难以全部直说。
D.含蓄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年龄越大的诗人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
15.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较于希腊雕刻而言,黑格尔更推尊中世纪的“哥特式”雕刻。
B.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C.画家用大笔头画法描画人物,比画匠工笔细描的更显生动有趣。
D.真正爱好文艺的虚心读者,会认为“辞溢乎情”的作品最好。
16.材料中的下列论述,与“含蓄美”无关的一项是( )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和顺积中,英华外发。
四、写作
17.屈原至死不离开楚国,司马迁对此是同情和肯定的,但“评议”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请写一段简短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3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形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B.用事,古义:执政、掌权。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C.明年,古义:第二年,文中指楚怀王十八年(前311)。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D.深入,古义今义均为进入事物内部或中心。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要求。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而古汉语的一个词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针对古今异义设题,然后应结合具体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言字音的能力。
D.“渔父”的“父”应读“fǔ”。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多音字可以根据意项判断读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记忆,多读、多训练。
3.【答案】A
【解析】A项,之: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B项,以: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结果,因而。C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于,介词,在;介词,到。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4.【答案】B
【解析】B.状语后置句。其余三项为被动句。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文言文中倒装句有四种情况: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介词宾语提前。(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二、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三、状语后置。四、主语后置。解答此类题型,要熟练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平时要注意积累。
5.【答案】C
【解析】 A.“邪曲”形容词用作名词。B.“蝉”名词作状语。C无词类活用;D.“祖”名词的意动用法。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词类活用设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的现象。词类活用有如下类型——名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状语③使动用法④意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①作名词②使动用法③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①作名词②作动词③意动用法④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名词③作形容词。
6.【答案】B
【解析】B项,屈原的“屈”应该是“氏”。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记忆、理解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解释有误。害,应理解为“嫉妒”。
B项,解释有误。获,应理解为“辱、被辱”。
C无误。
D项,解释有误。察察,应理解为“洁净的样子”。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8.【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正确。
B.穷:困厄。句意为:人遇到穷窘困厄的处境,就会追思本原。
C.夺:占为己有。句意为:上官大夫见到只有想据为己有。
D.属:连接,跟随。句意为:但是国破家亡的例子一个接一个。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9.【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A.“离”通“罹”,遭受;
B.“从”通“纵”,合纵;
C.“被”通“披”,披散;
D.没有通假字。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例句“短屈原于顷襄王”中的“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诋毁”。
A项,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阐明”。
B项,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交好”。
C项,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看轻”。
D项,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解释为“贤才”。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11.【答案】司马迁像一位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司马迁像一位表演家,以他那深邃的思想,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的能力。
题干要求仿照例句,以司马迁为主语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相同,形成排比,表达完整的意思。关键点就是主语必须是司马迁,句式与例句相同,另写两句话,构成排比句。例句将司马迁比作画家,然后写出作为画家的他做出的贡献——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么后面的仿写就要先将司马迁比作其他的一些职业人,可以是雕塑家,可以是法官,可以是表演家等等。接下来的重点是写出将司马迁比作其他职业人之后给读者的意义或带来的深远影响等。
故答案为:司马迁像一位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司马迁像一位表演家,以他那深邃的思想,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
本题主要考查考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12.【答案】【参考例文】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史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
首先,肯定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其次,分析这种说法的原因:一、与司马迁的身份有关,他是一个史官,他评价这段历史和他写这段历史是不同的角度,写史是按照实际情况出发,而评价历史是和司马迁的认识有关,有很大的主观性;二、与司马迁评价的角度不同有关,他是从整个战国的角度出发,认为屈原的才能可以为其他国家服务,从屈原个人的角度出发,屈原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园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本题,只要从写史和评史两个角度来分析,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史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
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
13.【答案】他与楚王同姓不同氏;姓、氏有别;有不少大家熟悉的
【解析】 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①根据前后语境“屈原芈姓屈氏”“楚王为芈姓熊氏”,推断为“他与楚王同姓不同氏”。②是对其后面两句内容的总述,由后面“姓是……”“氏是……”,可知②处的内容为“姓、氏有别”的相关内容。③紧承前面“‘芈 姓衍生出来的‘氏 ”,再根据后面“如白氏、景氏、叶氏、伍氏、项氏、查氏等”推断,可知③处的内容是指“芈”姓衍生出来的“氏”有很多。
故答案为:他与楚王同姓不同氏;姓、氏有别;有不少大家熟悉的
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14.D
15.C
16.D
【解析】(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①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4.D选项“年龄越大的诗人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说法错误,材料一最后一段说的是“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要花毕生的精力才能够追求到它”,作者是说可能需要艺术家花费毕生精力才能追求到它,并不是说年龄越大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D。
15.A选项“黑格尔更推尊中世纪的‘哥特式 雕刻”错误,材料二第一段“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 ,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 ,例如中世纪‘哥特式 雕刻和建筑”,黑格尔只是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并没有表明更推尊哪一个。
B选项“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错误,材料只是列出文学作品的三个种类,“文学作品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并指出各自的特点,并没有说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D选项“真正爱好文艺的虚心读者,会认为‘辞溢乎情 的作品才最好”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说的是“可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由此可知,选项有两处错误,一应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二是说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并非认为“最好”。
故答案为:C。
16.由材料可知,“含蓄美”就是“小中蓄大”“委婉曲折”“含蓄”“说出的简约,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
A选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说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最好的形象是没有形象。体现的是“含蓄美”。
B选项“但见情性,不睹文字”是说呈现作者的本性真情,让读者全身心感受到性情的真与美,而感觉不到文字的存在。体现的是“含蓄美”。
C选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说无一字直接述说自己的情思,而自己的情思却在寻常事物的描绘中得到了最完满的表现。体现的是“含蓄美”。
D选项“和顺积中,英华外发”是说和顺的情感聚积在心中,美好的神采表现在外表。“发”是表现出来,所以与“含蓄美”无关。
故答案为:D。
17.【答案】【参考例文】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史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
【解析】首先,肯定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其次,分析这种说法的原因:一、与司马迁的身份有关,他是一个史官,他评价这段历史和他写这段历史是不同的角度,写史是按照实际情况出发,而评价历史是和司马迁的认识有关,有很大的主观性;二、与司马迁评价的角度不同有关,他是从整个战国的角度出发,认为屈原的才能可以为其他国家服务,从屈原个人的角度出发,屈原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园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本题,只要从写史和评史两个角度来分析,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史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
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