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7《皇帝的新装》课件+教学案+练习+素材(打包5套)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7《皇帝的新装》课件+教学案+练习+素材(打包5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25 10:18:27

文档简介

27.《皇帝的新装》
安 徒 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安徒生及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2、以“新装”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蠢、虚伪。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并掌握拟小标题的方法。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童话内容,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以“新装”为线索,理清故事情节。
2、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蠢、虚伪。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蠢、虚伪。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欢穿新衣服吗?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也非常非常喜欢穿新衣服,喜欢到了“为了要穿得漂亮,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甚至“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位特别的皇帝。(板书《皇帝的新装》)
二、走进作者:
安徒生,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出身于贫困的家庭,14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去谋生,在那里得到帮助,获得学习的机会。17岁开始发表作品。
安徒生的创作十分丰富,最出色的是童话。他从小受民间文学的熏陶,爱唱歌,善讲故事,很受人欢迎。这同他后来献身于童话创作有很大关系。安徒生共写了168篇优美的童话。
三、检测预习:
1、明确作者、作品与童话的特点。
《皇帝的新装》作者 , (国)著名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很多,有 , , 等。
2、童话是 的一种体裁。它通过 和 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有教育意义。
3、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加点字注音。
?滑稽?( )?陛下( )?头衔( )?骇人听闻??( )?圈定( )
钦差大臣?( )??更衣?( )??随声附和?( )??自称?(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京城的两个骗子为什么能够欺骗皇帝而得逞?
(A、他们掌握了皇帝爱穿漂亮衣服的嗜好——显嗜好;
B、衣服的特性满足了皇帝穷奢极欲的心理,又迎合他自负多疑的个性——现手段。)
3、皇帝有爱穿漂亮衣服的嗜好,所以急于想知道衣料织得怎样了,又想起新衣的特性,“心理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但他又相信自己“无需害怕”。你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万一我看不见这衣料多难堪哪;这个国家我说了算,谁能把我怎么样。)
4、大臣、官员们看见新衣服了吗?皇帝看见新衣服了吗?在根本不存在的衣服面前,哪些人说了假话,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们说假话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地位和职务;市民中的成年人说假话是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皇帝说假话是为了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露愚心)
5、是谁说出了真话?为什么小孩子说出真话后,老百姓就马上传播开来?
(小孩子单纯,心里没有任何顾虑和杂念,所以敢说出真话;老百姓一看有人说了真话,“法不责众”,人多了也就不怕了——揭真相)
6、当人们都说皇帝没有穿衣服时,皇帝是怎样的神情?这说明了什么?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是真的,他知道他的愚蠢已经暴露无遗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是为了把这次游行大典举行完毕,以此来掩饰内心的恐慌。)
五、合作探究
1、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活精光光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2、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象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见奇特的新装,怎么也陷进去了?
3、是谁又将这根丝线剪断了?难道只有小孩知道事情的真相?
六、精读品析:
1、在本文故事情节中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那一句?为什么呢? 
2、全文的情节其实就围绕一个“骗”字展开,我们来看看各色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
3、体会夸张的修辞手法在故事中的作用。 4、归纳文章主旨:
七、拓展延伸:
皇帝在游行大典结束后回到宫中会发生什么事呢?试以“游行大典结束之后”为题?给本文写一个续篇,大胆想象,合理夸张。
走近作者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他写的童话故事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红鞋》。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电影动画的制作。
自传作品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丑小鸭》、《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等作品中,还写了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代表作品
《海的女儿》,
《丑小鸭》,
《卖火柴的小女孩》,
《拇指姑娘》,
《皇帝的新装》,
《茶壶》。
《小意达的花朵》
《拇指姑娘》(7张)
27.《皇帝的新装》测试题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滑稽( ) 赏赐( ) 钦差( ) 妥当( )
裙子( ) 呈报( ) bì( )下 愚蠢( )
xūn( )章 kuǎn ( )待 yù pìn( )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1.衔( )________ 街( )________ 衍( )________
2.辨( )________ 辫( )________ 辩( )________
3.睁( )________ 挣( )________ 筝( )________
4.骗( )________ 偏( )________ 翩( )________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内。
1.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 )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跟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 )
3.于是他们就把色采和稀有的花文描述了一翻,还加上些名词。
( )
4.他即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要一下他的新衣服。
( )
四、结合句意解释加线词语。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
2.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
滑稽:
3.“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随声附和:
4.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骇人听闻:
五、选词填空。
1.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________(A.适当;B.合适;C.妥当;D.稳当)。
2.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________(A.高贵;B.高雅;C.富贵;D.富有)的骑士们来了。
3.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________(A.考验;B.检验;C.测验;D.了解)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4.这些衣服________(A.轻软;B.轻盈;C.柔软;D.软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六、填写下表,为加粗字注音并为其选择正确的义项。
七、填空。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人。他一生创作________多篇杰
出的童话作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
________的儿童文学家。
八、阅读。
(一)
这样,皇帝就在那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用曲线画出人们争着赞美皇帝新装的原因。
2.作者让一个小孩子第一个说出真话,表明这个孩子
( )
A.不懂事,破坏了游行大典的隆重气氛。
B.观察力强,具有分析能力。
C.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无私无畏。
D.太傻太笨,太愚蠢。
3.对上文第三、四两段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
A.爸爸对自己儿子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B.大家认为这孩子说的是真话,所以他们也不甘落后,把真话更快地传播开去。
C.这些老百姓太势利,把说真话的责任全推给小孩子,他们也和大臣们一样虚伪。
D.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愚蠢,而又想把真话传播开去,所以他们只是“私自低声传播”,并推说这话是小孩子说的。
4.“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这句话说明
( )
A.皇帝不相信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
B.皇帝和百姓们一样,开始觉悟了。
C.皇帝外强中干,害怕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
D.皇帝内心空虚和恐慌,因此他“有点儿发抖”,同时他虽意识到上了当,但仍没有觉悟,“似乎”一词便形象地提示了这一点。
5.对“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理解正确的是
( )
A.这是皇帝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而故意做出来的。
B.皇帝想把游行大典举行完。
C.皇帝为自己一下子辨别出这么多愚蠢的人而骄傲。
D.皇帝坚持认为自己的衣服很美丽,是有奇怪的特性的。
6.这段文字在描写人物时,用了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等方法。
?
(二)
疯狂的冬婆婆
冬婆婆发了狠:她想弄死所有的生物。她第一要向鸟儿报复,因为它们吱吱喳喳叫得她实在厌烦。
冬婆婆把寒气吹来。刮掉森林里的树叶,把它们刮得满地都是。鸟儿们没地方住,一群群聚拢来动脑筋。它们集合起来,叫着,飞过高山,飞过绿海,飞到温暖的地方去了。麻雀留下来没走,也就躲到屋檐下面去了。
①寒流一阵比一阵来得厉害,穿过一棵一棵的枞(cōng,冷杉)树,还把它们冻得裂开,来吓唬走兽。②冬婆婆看到她弄不了鸟儿,就去对付走兽。③走兽并没有怕:它们有些有暖和的毛皮,有些躲进深洞里去。④松鼠在树洞里啃着松子;熊在洞里舔脚掌;小兔子跳着在取暖;马呀、牛呀、羊呀早就在暖和的畜栏里啃着储备好的干草,喝着温和的饮料。⑤她用雪盖住了田野,在树林里积起雪堆来,替树罩上一层冰皮,还把一阵一阵的寒流推过来。
冬婆婆越发地懊恼,她就向鱼去报复,把一阵一阵的寒流推过去,一阵还比一阵凶。寒流横冲直撞,拿起槌子沉重地打着,没有栓子,没有凿子,却在湖里、河里都筑起桥梁来了。河和湖都冻上了,可是只是上面:鱼都游到底下去,因为在冰层下面越发的温暖。
“呀,算了吧,”冬婆婆想,“我去找人吧。”一阵一阵的寒流推过去,一阵还比一阵厉害。寒流把冰花结满在窗子上,冲到墙上,冲进门去,冲得屋梁都像要断了。可是人们生起火炉,烤好热气腾腾的薄饼,还在取笑冬婆婆哩。有人要到树林里去砍柴,他就穿上了毛皮的外套、毡靴,戴好暖和的手套;当他用斧头砍的时候,汗还要淌下来啦。在路上,好像在取笑冬婆婆一样,车子在走着;马身上热气腾腾,车夫踏踏脚,拍拍手套,耸耸肩膀,还说冷得好哩。
冬婆婆觉得最不痛快的就是小孩子们,连他们都不怕她。他们穿着冰鞋滑冰啦,坐在小雪橇上滑雪啦,玩雪啦,做雪人啦,堆雪山啦,泼水啦,还向着寒流在喊:“快来帮忙呀!”
冬婆婆恨得在一个小孩子的耳朵上刺了一下,在另一个的鼻子上刺了一下,他们的耳朵和鼻子都发白了;可是孩子抓了一把雪,就擦起来了,他们的脸也就红得跟火一样。
冬婆婆看到她怎么也不行了,恨得哭了起来。冬婆婆的眼泪从屋檐上淌下来了……大家就知道春天已经不远啦。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舔( ) 毡靴( ) 雪撬( )
2.冬婆婆发了狠:她想弄死所有的生物。她第一要向鸟儿报复,然后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结果________,冬婆婆哭的原因是________。
3.文中第三段语序排列不正确,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疯狂的冬婆婆》重点写冬婆婆对人的报复——从屋里写到屋外,从大人写到小孩。
B.《疯狂的冬婆婆》的文体是童话,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情节离奇可笑,可以不合情理。
C.“冬婆婆的眼泪从屋檐上淌下来”一句写得很逼真,春天近了,屋檐上的冰雪首先融化了,一滴滴下来就像“冬婆婆的眼泪”。
D.“马呀、牛呀、羊呀早就在暖和的畜栏里啃着储备好的干草,喝着温和的饮料”中第一个“和”字音为huo,第二个“和”字音为hé。
?
参考答案
?
一,jī cì qīn tuǒ qún chéng 陛 蠢 勋 款 御聘
二、1.衔:xián,头衔;街:jiē,街市;衍:yǎn,繁衍; 2.辨:biàn,辨别;辫:biàn,小辫;辩:biàn,辩论; 3.睁:zhēng,睁眼;挣:zhēng,挣扎;筝:zhēng,风筝; 4.骗:piàn,骗子;偏:piān,偏见;翩:piān,翩翩起舞
三、1.腊(蜡) 2.幅(副) 跟(根) 3.采(彩) 文(纹) 翻(番) 4.即(既) 要(耀)
四、1.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2.滑稽:(言行)引人发笑。 3.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没有主见。4.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五、1.C 2.A 3.C 4.D
六、
七、安徒生;丹麦;160;《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世界著名
八、(一)1.谁也不愿意……或是太愚蠢 2. C 3.D 4. D 5.A 6.语言;动作;心理 (二)1.tiǎn xuē qiāo 2.走兽 鱼 人 “她怎么也不行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②⑤①③④ 4.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