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讲 晚清国家社会治理、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
目 录
0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 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2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晚清国家社会治理 .......................................................................................................3
知识点 1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3
知识点 2 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3
考向 1 晚清国家社会治理 ..........................................................................................................................4
考点二 晚清国家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5
知识点 1 近代工商业、城市、交通 ..........................................................................................................5
知识点 2 近代文化交流 ..........................................................................................................................6
考向 1 晚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7
04 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8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选择题:湖南卷 本讲为高考命题热点,题型
2024
晚清国家与社会治理 非选择题:江苏卷 以选择题为主,复习时关注
(3 年 6 考) 2023 选择题:广东卷、全国新课标卷 一些命题关键词:新式学堂、
2022 选择题:河北卷、天津卷、 废除科举、癸卯学制、文官
2024 选择题:山东卷 考试、京师同文馆、京师图
晚清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发
选择题:全国乙卷、全国新课标卷、 书馆、近代银行股份公司、
展变化 2023
浙江卷 1 月 百货公司、近代报刊、电报、
(3 年 4 考)
2022 无 电话、西医传播。
复习目标:1、晚清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
2、近代以来工商业、城市化、交通与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3、学校教育、留学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考点一 晚清国家社会治理
知识点 1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
①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②1901 年,各省书院、府州县学改为大中小学堂,设蒙养学堂。
③1905 年,诏准立停科举之奏,1906年起,停止科举。
2、选官制度改革
①机构改革: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
②选官制度: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不久,确立了留
学毕业生选官制度,考试合格者给予相应科举出身。
知识点 2 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一、西学传播与文化教育发展
1、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选必一)
2、清政府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选必
三)
3、1868年,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
译。(选必三)
4、北京大学:其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
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选必三)
5、清华大学:1911年,清华学堂创办,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选必三)
二、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
1、图书馆:1909年,清政府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其开始体现国家图书馆的职能。(选必三)
2、博物馆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
馆。
②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馆,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3、文物保护: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选必三)
【史料实证】晚清选官制度的意义和局限性
史料一:(清政府)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成立学部,同时,在京师设立仁学院、进士馆,各省设立课吏
馆。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史料二就留学选官而言,许多留学生,在中西对比之下,他们感悟振兴中华的最大障碍是列强的侵略和清
政府的专制腐败统治,因而走上立志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不再以功名利禄为目的。从此意义上讲,清末选
官制度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培养了掘墓者。
——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
(1)意义
①新的选官制度,改善了政府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
②将中国传统任官制度与西学结合,有利于选官制度的近代化。选官制度改革的本意在于培养“尊崇孔教,
爱戴大清国”的候补官员,但新生的知识分子通过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接受了西学,“新政造就了他们,
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奔向了立宪和革命”,成为清朝无法控制的社会力量,加速了清朝的灭
亡。
(2)局限性:晚清采用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取代科举取士,并由国家包办学生的出路,这在本
质上没有摆脱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维,缺乏有效,有力、统一的管理体制。
考向 1 晚清国家社会治理
【典例】(2024·湖南卷)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而癸卯(1903)、甲辰
(1904)两科进士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入吏部,担任主事。这一变化( )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 B.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C.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癸卯(1903)、甲辰(1904)进士群体,既
是清朝历史上最后的两科进士,也是清季科举改制造就的两科进士,其在辛亥鼎革前后的出处浮沉至为不
一。清朝厉行新政,改革官制,裁汰冗员,酌置散卿以议庶政,故出现材料所述现象,D 项正确;1905 年
清末新政时期,废除科举制,材料所述变化并非科举制废除原因,排除 A 项;此时统治集团并未出现分裂,
仍然是清政府,排除 B 项;材料所述是官制改革,中枢决策机制并未受到影响,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变式训练 1】官员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晚清时期,在新的
时代条件下,选官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 )
①废除科举制度 ②设立学堂选官制度 ③正式确立公务员制度 ④设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晚清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
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是晚清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①②④符合题意,B 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了公务
员制度,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变式训练 2】晚清主要采用考试选官制度,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文、礼仪、地理、科学、经典和历史等,全
面考查考生的知识和修养,对参加考试的考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这说明,晚清的考试选官制度( )
A.有利于提升官员素质 B.缓解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D.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晚清的选官考试,内容多全面,有利于官员文
化素养提升,A 项正确。晚清选官制度并未缓解社会危机,排除 B 项;晚清选官制度变革动摇了清朝的统
治基础,排除 C 项;材料只是反映选官考试内容,无法反映选官的公平公,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考点二 晚清国家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
知识点 1 近代工商业、城市、交通
一、工厂制度引进中国(选必二)
1、洋务派: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
2、民族资本家:张謇范旭东等,实业救国,开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二、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选必二)
近代银行 ①1865 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
②1897 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股份企业 19 世纪 70 年代,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开始走向市场
证券机构 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百货机构 1900 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
三、近代城市和交通
1、城市近代化建设(选必二)
①主要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通商口岸,成为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
②基础设施: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发展起来。
2、交通近代化建设(选必二)
①铁路交通: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②航运业的发展;19世纪 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
造船工业的序幕。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③邮政: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
的开端。
知识点 2 近代文化交流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选必二)
1、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引入中国。
2、西医院校: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
3、公共卫生:预防传染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实行公共卫生措施。
【历史解释】近代中国新的商业经营形式产生和发展原因
史料 洋务派官僚看到外国银行的活跃情况,逐步认识到,中国原有的旧式金融机构已不能适应,有自办
银行的必要。盛宣怀曾说:“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
毋任外人银行,专我大利。中国银行既立……仿借国债,可代洋债,不受重息之换制。”于是,盛宣怀筹
办的第一个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经清政府批准,于 1897 年在上海成立。
——摘编自许涤新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大的震动。
(2)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压力下整个社会体制被迫进行改革,传统的社会内部旧式经营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
展,需要完成转型。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机遇。
(4)西方商业经营模式传入中国,为中国所学习和借鉴。
(5)部分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先进中国人,掌握西方先进的商业经营模式,并且立志支持民族工商业发展,
与外商争夺市场。
【历史解释】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史料 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主权,经济结构发展畸形,造成近代中国长期的贫穷与落后。
但是,西方一些先进工业文明的涌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也
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城市的结构与功能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近代城市的崛起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因
商而兴,由工而盛”。
——摘编自赵津、李菁《论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1)半殖民地色彩: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开始的,一系列通商口岸的开放客观上促进
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些城市成为西方列强侵华的基地,成为西方人的主要聚集地。
(2)农村人口的涌入是城市化重要的推力。
(3)工业化水平低下的城市化: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城市中从
事生产事业的人口比例很低,这就造成中国近代城市失业,无业人口众多。
考向 1 晚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典例】(2024·山东卷)下表为 1846—1905 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
计。这体现了( )
城市
上海 汉口 天津 北京
人次年份
1846—1860 14 3 0 0
1861—1875 120 19 0 0
1876—1890 193 10 2 0
1891—1905 353 20 67 14
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846—1905 年(中国)。据本题表格材料可知,从 1846 年到 1905 年,上海、汉口、天津、北京
等四地英国建筑师的数量在不断地上涨,且分布呈现伴随着列强侵略中国的进程,不断深入中国内地和腹
地特点,体现了不平等条约的陆续签订,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半殖民地化色彩日益浓厚,A 项正确;英
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不能代表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且英国的势力范围主要
在长江流域,排除 B 项;鸦片战争之后列强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直到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侵略
方式转变为资本输出,排除 C 项;仅凭四地英国建筑师的分布,不能简单得出中西文化交流深入的结论,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变式训练 1】有学者认为,19 世纪 80 年代的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的技术明显高于日本的横须贺造
船所,上海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初的 20 年间获利甚丰,湖北织布局转为民办后以各种经营方式不断获利。
据此可推知,洋务运动( )
A.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B.满足了晚清财政支出需要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巩固了晚清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 世纪末(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机器、技术等,并创办了一系列
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A 项正确;洋务运动耗资巨大,而且材料中也没
有显示满足了清政府财政支出需要,排除 B 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 19 世纪末期,排除 C
项;洋务运动的失败以及运动本身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最终孕育了很多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对立物,且材
料说的是经济近代化,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变式训练 2】1899 年,开平矿务局技术顾问、美国工程师胡佛调查发现,矿务局为内部每位官员都配备
马匹,花费巨大但实际上很少用得上,中国职员也决不同意任何减薪,只因为这样很“丢面子”。这从侧
面反映出( )
A.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技术 B.洋务企业未采用现代化经营方式
C.晚清近代化转型极其艰难 D.洋务运动将面临失败的必然结局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899 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近代中国官办企业管理方式和薪资分配方面
收传统文化影响较大,侧面反映出晚清近代化转型极其艰难,C 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美国工程师胡佛调查
发现的开平矿务局企业管理内容,不属于技术依赖外国的内容,排除 A 项;1895 年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已
经破产,时间不符,排除 B、D 项。故选 C 项。
1.(2023·广东卷)1902 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
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
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 )
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 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
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 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 1902 年中国。据材料“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可知,作者对新
式学堂部分助教因为学堂聘请洋人为师采用辞职形式抵制的行为大为赞赏,可见作者具有排外倾向,A 项
正确;材料只是记载 1902 年中国新式学堂的相关情况,作者没有明确表达观点,排除 B 项;题干涉及时间
是 1902 年,戊戌变法 1898 年已经失败,排除 C 项;材料只能反映当时部分助教排外,不能推断具体原因,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2023·全国新课标卷)1910 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
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
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据材料“1910 年” 具有“谘议局议长和士绅” “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
抚”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值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模仿西方地方议会的谘议局在各省逐渐建立,士
绅联合谘议局对朝政提出批评建议,引起专制守旧官员的不满,所以材料可以说明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D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新政在推行过程中更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强化清廷权威,排除 A 项;据
材料“上奏朝廷” “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可以得出谘议局并未架空了督抚权力,地方势力并未
控制官场,排除 B、C 项。故选 D 项。
3.(2023·全国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 15 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 16 世纪,
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
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5-16 世纪(中国)。根据材料可知 16 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城
市繁荣,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增多,中国手工业产品迅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占
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C 项正确;明朝在朝贡贸易中采取“免征
税”“给予赏赐”等优待政策,“厚往薄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作用有
限,排除 A 项;材料强调明朝的对外贸易,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关,排除 B 项;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
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政
策,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2024·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曾国藩于 1868 年出任直隶总督,半年后他对直隶官员进行考核,并向朝廷上奏。他认为对官
员的考核,可以达到“奖劝所加,精神一振,观摩惕励,可渐跻循良之域”的效果。下表是根据他对部分
官员的考核清单而编制。
姓名 身份 考核评语 处置建议
萧履中 南路厅同知 论事轩爽,能耐劳苦,处处以体恤民情为务 上达圣听,以表政绩
张延绪 候补知县 心地明白,办事安详,清理积案,力求公允 上达圣听,以表政绩
贪酷众著,民怨沸腾;宁津有呈控侵吞肥己各款, 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所控
胡季煊 宁津县知县
伪造巨款假账;株连平民,将其房产抄没变卖 各款认真查办,另行奏结
李作棠 保安州知州 性耽安逸,罢敕不识,公事委之书差,上下其手 以县丞降补
性情疲缓,久有公事废弛之名:近尤精力衰颓,于
宋炳文 冀州知州 改为教职归部选用
大小政务不能照摄;惟居心厚道,且系进士出身
——据《曾国藩全集》
(1)据材料概括指出清代考核地方官员的依据。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考核地方官员的作用。
【答案】(1)依据:是否吃苦耐劳、体恤民情;是否处事合理、公平正义;是否贪赃枉法;是否慵懒怠政;
科考荣誉。
(2)作用:一定程度监督作用; 提升官员的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有利于考核内容的标准化;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
启示意义。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
依据:根据材料“能耐劳苦,处处以体恤民情为务”可知是否吃苦耐劳、体恤民情;根据材料“心地明白,
办事安详,清理积案,力求公允”可知是否处事合理、公平正义;根据材料“贪酷众著,民怨沸腾;宁津
有呈控侵吞肥己各款,伪造巨款假账”可知是否贪赃枉法;根据材料“性耽安逸,罢敕不识,公事委之书
差,上下其手”可知是否慵懒怠政;根据材料“惟居心厚道,且系进士出身”可知科考荣誉。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
作用:根据材料“奖劝所加,精神一振,观摩惕励,可渐跻循良之域”可知一定程度监督作用; 提升官员
的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考核内容的标准
化;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 12 讲 晚清国家社会治理、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
目 录
0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 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2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晚清国家社会治理 .......................................................................................................3
知识点 1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3
知识点 2 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3
考向 1 晚清国家社会治理 ..........................................................................................................................4
考点二 晚清国家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5
知识点 1 近代工商业、城市、交通 ..........................................................................................................5
知识点 2 近代文化交流 ..........................................................................................................................5
考向 1 晚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6
04 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7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选择题:湖南卷 本讲为高考命题热点,题型
2024
晚清国家与社会治理 非选择题:江苏卷 以选择题为主,复习时关注
(3 年 6 考) 2023 选择题:广东卷、全国新课标卷 一些命题关键词:新式学堂、
2022 选择题:河北卷、天津卷、 废除科举、癸卯学制、文官
2024 选择题:山东卷 考试、京师同文馆、京师图
晚清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发
选择题:全国乙卷、全国新课标卷、 书馆、近代银行股份公司、
展变化 2023
浙江卷 1 月 百货公司、近代报刊、电报、
(3 年 4 考)
2022 无 电话、西医传播。
复习目标:1、晚清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
2、近代以来工商业、城市化、交通与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3、学校教育、留学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考点一 晚清国家社会治理
知识点 1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
①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②1901 年,各省书院、府州县学改为大中小学堂,设蒙养学堂。
③1905 年,诏准立停科举之奏,1906年起,停止科举。
2、选官制度改革
①机构改革: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
②选官制度: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不久,确立了留
学毕业生选官制度,考试合格者给予相应科举出身。
知识点 2 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一、西学传播与文化教育发展
1、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选必一)
2、清政府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选必
三)
3、1868年,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
译。(选必三)
4、北京大学:其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
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选必三)
5、清华大学:1911年,清华学堂创办,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选必三)
二、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
1、图书馆:1909年,清政府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其开始体现国家图书馆的职能。(选必三)
2、博物馆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
馆。
②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馆,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3、文物保护: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选必三)
【史料实证】晚清选官制度的意义和局限性
史料一:(清政府)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成立学部,同时,在京师设立仁学院、进士馆,各省设立课吏
馆。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史料二就留学选官而言,许多留学生,在中西对比之下,他们感悟振兴中华的最大障碍是列强的侵略和清
政府的专制腐败统治,因而走上立志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不再以功名利禄为目的。从此意义上讲,清末选
官制度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培养了掘墓者。
——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
(1)意义
①新的选官制度,改善了政府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
②将中国传统任官制度与西学结合,有利于选官制度的近代化。选官制度改革的本意在于培养“尊崇孔教,
爱戴大清国”的候补官员,但新生的知识分子通过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接受了西学,“新政造就了他们,
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奔向了立宪和革命”,成为清朝无法控制的社会力量,加速了清朝的灭
亡。
(2)局限性:晚清采用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取代科举取士,并由国家包办学生的出路,这在本
质上没有摆脱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维,缺乏有效,有力、统一的管理体制。
考向 1 晚清国家社会治理
【典例】(2024·湖南卷)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而癸卯(1903)、甲辰
(1904)两科进士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入吏部,担任主事。这一变化( )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 B.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C.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
【变式训练 1】官员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晚清时期,在新的
时代条件下,选官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 )
①废除科举制度 ②设立学堂选官制度 ③正式确立公务员制度 ④设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变式训练 2】晚清主要采用考试选官制度,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文、礼仪、地理、科学、经典和历史等,全
面考查考生的知识和修养,对参加考试的考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这说明,晚清的考试选官制度( )
A.有利于提升官员素质 B.缓解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D.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考点二 晚清国家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
知识点 1 近代工商业、城市、交通
一、工厂制度引进中国(选必二)
1、洋务派: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
2、民族资本家:张謇范旭东等,实业救国,开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二、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选必二)
①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
近代银行
②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股份企业 19世纪 70年代,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开始走向市场
证券机构 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百货机构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
三、近代城市和交通
1、城市近代化建设(选必二)
①主要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通商口岸,成为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
②基础设施: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发展起来。
2、交通近代化建设(选必二)
①铁路交通: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②航运业的发展;19世纪 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
造船工业的序幕。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③邮政: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
的开端。
知识点 2 近代文化交流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选必二)
1、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引入中国。
2、西医院校: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
3、公共卫生:预防传染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实行公共卫生措施。
【历史解释】近代中国新的商业经营形式产生和发展原因
史料 洋务派官僚看到外国银行的活跃情况,逐步认识到,中国原有的旧式金融机构已不能适应,有自办
银行的必要。盛宣怀曾说:“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
毋任外人银行,专我大利。中国银行既立……仿借国债,可代洋债,不受重息之换制。”于是,盛宣怀筹
办的第一个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经清政府批准,于 1897 年在上海成立。
——摘编自许涤新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大的震动。
(2)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压力下整个社会体制被迫进行改革,传统的社会内部旧式经营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
展,需要完成转型。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机遇。
(4)西方商业经营模式传入中国,为中国所学习和借鉴。
(5)部分受过西方现代教育的先进中国人,掌握西方先进的商业经营模式,并且立志支持民族工商业发展,
与外商争夺市场。
【历史解释】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史料 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主权,经济结构发展畸形,造成近代中国长期的贫穷与落后。
但是,西方一些先进工业文明的涌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也
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城市的结构与功能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近代城市的崛起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因
商而兴,由工而盛”。
——摘编自赵津、李菁《论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1)半殖民地色彩: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开始的,一系列通商口岸的开放客观上促进
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些城市成为西方列强侵华的基地,成为西方人的主要聚集地。
(2)农村人口的涌入是城市化重要的推力。
(3)工业化水平低下的城市化: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城市中从
事生产事业的人口比例很低,这就造成中国近代城市失业,无业人口众多。
考向 1 晚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典例】(2024·山东卷)下表为 1846—1905 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
计。这体现了( )
城市
上海 汉口 天津 北京
人次年份
1846—1860 14 3 0 0
1861—1875 120 19 0 0
1876—1890 193 10 2 0
1891—1905 353 20 67 14
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变式训练 1】有学者认为,19 世纪 80 年代的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的技术明显高于日本的横须贺造
船所,上海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初的 20 年间获利甚丰,湖北织布局转为民办后以各种经营方式不断获利。
据此可推知,洋务运动( )
A.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B.满足了晚清财政支出需要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巩固了晚清封建专制统治
【变式训练 2】1899 年,开平矿务局技术顾问、美国工程师胡佛调查发现,矿务局为内部每位官员都配备
马匹,花费巨大但实际上很少用得上,中国职员也决不同意任何减薪,只因为这样很“丢面子”。这从侧
面反映出( )
A.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技术 B.洋务企业未采用现代化经营方式
C.晚清近代化转型极其艰难 D.洋务运动将面临失败的必然结局
1.(2023·广东卷)1902 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
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
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 )
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 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
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 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
2.(2023·全国新课标卷)1910 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
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
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3.(2023·全国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 15 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 16 世纪,
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
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4.(2024·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曾国藩于 1868 年出任直隶总督,半年后他对直隶官员进行考核,并向朝廷上奏。他认为对官
员的考核,可以达到“奖劝所加,精神一振,观摩惕励,可渐跻循良之域”的效果。下表是根据他对部分
官员的考核清单而编制。
姓名 身份 考核评语 处置建议
萧履中 南路厅同知 论事轩爽,能耐劳苦,处处以体恤民情为务 上达圣听,以表政绩
张延绪 候补知县 心地明白,办事安详,清理积案,力求公允 上达圣听,以表政绩
贪酷众著,民怨沸腾;宁津有呈控侵吞肥己各款, 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所控
胡季煊 宁津县知县
伪造巨款假账;株连平民,将其房产抄没变卖 各款认真查办,另行奏结
李作棠 保安州知州 性耽安逸,罢敕不识,公事委之书差,上下其手 以县丞降补
性情疲缓,久有公事废弛之名:近尤精力衰颓,于
宋炳文 冀州知州 改为教职归部选用
大小政务不能照摄;惟居心厚道,且系进士出身
——据《曾国藩全集》
(1)据材料概括指出清代考核地方官员的依据。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考核地方官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