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目 录
0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2
02 知识导图·思维领航................................................................................................2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3
考点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3
知识点 1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
考向 1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
知识点 2 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
知识点 3 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5
考点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6
知识点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
知识点 2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6
考向 1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7
知识点 3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8
知识点 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
04 真题练习·命题洞见..............................................................................................10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 2024 无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3 选择题:山东卷 本讲为新加内容,近几年考查不多,但
(3 年 1 考) 2022 无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复习时关注一些命
选择题:重庆卷 题关键词: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
2024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非选择题:全国新课标卷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人类命运
(3 年 3 考) 2023 选择题:河北卷 共同体等,复习时多关注。
2022 无
复习目标:1.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新的历史方位;
2.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认识。
考点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知识点 1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共十八大
1、举行:2012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背景: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3、报告: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4、内容:
①主线:中共十八大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根本成就:大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人民 90 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③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目标:大会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⑤选举: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013 年 3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二、中国梦
1、本质: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等重要场合阐明中国梦的本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要求: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④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考向 1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典例】(2023·山东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2003 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变式训练】1.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
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表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完成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变式训练】2.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超过 1.3 万亿斤,城镇化率超过
60%,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这些成就的取得( )
A.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B.破除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
C.有利于推动对外开放向内地延伸 D.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知识点 2 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中共十九大
1、举行:201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报告:习近平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3、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4、内容:
①主要矛盾:大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②目标:大会确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
③战略安排: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从 2020 年到 2035年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地位:
①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十九届一中全
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②2018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时代课题:
①内容:习近平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
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建设),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
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政党建设)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②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
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3、核心地位的确立
①确立:2021 年 11 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议》。《决议》科学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提出确立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全党
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②意义: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知识点 3 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中共二十大
1、举行:2022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报告:习近平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的报告。
3、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
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三件大事:大会强调,中共十八大召开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
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即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中心任务:大会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选举: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2023 年 3 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考点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知识点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1、提出:2015 年 10 月,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2、内涵:强调“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二、底线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1、提出理念:2013 年,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
2、迈出坚实一大步:经过努力,到 2020 年 11 月,我国最后九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这标志着我国在
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3、取得全面胜利:2021 年 2 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
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
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4、意义: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我国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
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1、建成: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
康社会。
2、意义:
①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②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
历史进程。
知识点 2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一、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1、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 2021 年达到 114 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
济比重达 18.5%,稳居世界第二位。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 8.1 万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3、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4、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 4.2 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 17
万千米,都居世界首位。
5、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二、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1、国家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增加到 2.8 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增速达 12.3%,明
显快于发达国家,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2、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
级计算机等取得重大成果,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1、寿命及收入: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 78.2 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 3.5 万元。
2、教育建设:国家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
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3、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我国还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
盖 10.4 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5%。
4、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1、重构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和军事政策制度,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创新。
2、国产航母、新型核潜艇、歼–20、运–20、东风系列导弹等大国重器列装,我军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
显著提升。
考向 1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典例】(2024·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起一些原来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汽车、重型机器、新式车床
等。此后机械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东北、西南、西北、中南等各具特色的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作
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在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重大装备研制开发能力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快速提
升。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机械工业以高
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十年间创新成果丰硕,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 85%,国产“华龙一
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等成套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机械工业
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稳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徐念沙《十年辉煌挺起装备制造的脊梁》等
(1)根据材料,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变式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伟《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知识图谱”》
上表能够反映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变化的不同阶段的情况,指出其中一个阶段或整体的情况并说明出现这
一情况的历史原因。
【变式训练】2.重大活动的口号或主题,蕴意深远。下表所列为中国主办的博览会(部分)、奥运会的口
号或主题。
人与自然——迈向 21世纪(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
新时代,共享未来(2018年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口号)
一起向未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口号)
围绕一个或多个“口号或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
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知识点 3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一、国际风险挑战及应对
1、国际风险:2018 年以来,我国外部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美国单方面执意挑起中美经贸摩擦,
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国际上出现保护主义的抬头、单边霸凌的逆流。
2、应对:面对国际上保护主义的抬头、单边霸凌的逆流。我国采取有力反制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利益,
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坚定地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
二、国内风险挑战及应对
1、香港方面:“修例风波”。
(1)风险挑战:2019 年 6 月,香港爆发“修例风波”,充分暴露出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制度
漏洞。
(2)应对:
①中央政府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打击和惩治暴力犯罪活动,止暴制乱,恢复秩序。2020年 6 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该法列
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明确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
作出法律化、规范化、明晰化的具体安排。这一重大举措,全面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局势
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②国家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澳门保持了长期稳定发
展良好态势。
2、台海两岸关系:推动解决台湾问题。
(1)缓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①2015 年 11 月 7 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
意见。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②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推动下,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2021 年两岸贸易额增长至 3283.4 亿美元,是 1978
年的 7000 多倍,给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③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分享大陆发
展机遇。
(2)风险挑战:2016 年民进党上台后,“台独”势力猖獗。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
湾事务的严重挑衅。
(3)应对:
①中共十九大鲜明地提出,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
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②我们开展了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③中共二十大重申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
来决定。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3、公共卫生方面:新冠疫情。
①风险挑战: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
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②应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
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
知识点 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背景:
①国际: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②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2014 年 11 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大国
外交的战略思想,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
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2、历程:
①提出:2013 年 3 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呼吁:2015 年 9 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呼吁构建以合作共
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解
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④写入我国宪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我国宪法序言。
二、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目标及普世价值
1、外交思想: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以及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
2、目标: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
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3、成就:截至 2023 年 3 月,中国已同 182 个国家建交,同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
的伙伴关系。
4、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
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
关系基本准则。
②中国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
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5、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①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
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 2023 年 1 月,累计已经
同 150 多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
③中国还是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
④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1.(2024·重庆卷)下图反映的是 1995—2019 年中国研发经费及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 GDP 之比)情况。
这体现了中国( )
A.科研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B.“科教兴国”战略有效实施
C.研发经费与 GDP 等比增长 D.“科技创新”已成顶层设计
2.(2023·河北卷)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15 年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如图所示,对图
示解释合理的是( )
注:一般意义上,第一产业指农业,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速了农业发展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工业发展
C.国家电子商务立法保障第三产业发展 D.亚投行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第 20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目 录
0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2
02 知识导图·思维领航................................................................................................2
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3
考点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3
知识点 1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
考向 1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
知识点 2 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
知识点 3 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6
考点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6
知识点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
知识点 2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7
考向 1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8
知识点 3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10
知识点 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
04 真题练习·命题洞见..............................................................................................13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 2024 无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3 选择题:山东卷 本讲为新加内容,近几年考查不多,但
(3 年 1 考) 2022 无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复习时关注一些命
选择题:重庆卷 题关键词: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
2024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非选择题:全国新课标卷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人类命运
(3 年 3 考) 2023 选择题:河北卷 共同体等,复习时多关注。
2022 无
复习目标:1.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新的历史方位;
2.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认识。
考点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知识点 1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共十八大
1、举行:2012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背景: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3、报告: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4、内容:
①主线:中共十八大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根本成就:大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人民 90 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③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目标:大会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⑤选举: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013 年 3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二、中国梦
1、本质: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等重要场合阐明中国梦的本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要求: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④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考向 1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典例】(2023·山东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2003 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据所学可知,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题干中提及新中国自成立以来,
一直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说明与周边国家交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周边国家与中国可以深化合
作共谋发展,C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国家之间不可能消除分歧,而且中国之所以重视与周边国家发展关
系主要也不是为了增进互信,而是为了国家利益需要,排除 A 项;材料无法体现,据所学可知,人类也很
难构建均衡发展格局,排除 B 项;材料涉及中国与周边地区,只涉及世界局部地区,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变式训练】1.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
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表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完成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重
大成就和新的成果,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C 项正确;1984 年之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
面展开,排除 A 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尚未完成,排除 B 项;题干中“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
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能够促进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得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
标实现的结论,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变式训练】2.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超过 1.3 万亿斤,城镇化率超过
60%,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这些成就的取得( )
A.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B.破除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
C.有利于推动对外开放向内地延伸 D.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2012 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得到持续发
展,原因在于我国不断依据新情况、新问题推进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D 项正确;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是在 1992 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持续改革的结果,排除 A 项;破除了对计
划经济体制的崇拜,是在 1992 南方谈话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对外开放对内地的
影响,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知识点 2 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中共十九大
1、举行:201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报告:习近平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3、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4、内容:
①主要矛盾:大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②目标:大会确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
③战略安排: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从 2020 年到 2035年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地位:
①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十九届一中全
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②2018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时代课题:
①内容:习近平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
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建设),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
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政党建设)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②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
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3、核心地位的确立
①确立:2021 年 11 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议》。《决议》科学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提出确立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全党
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②意义: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知识点 3 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中共二十大
1、举行:2022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报告:习近平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的报告。
3、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
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三件大事:大会强调,中共十八大召开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
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即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中心任务:大会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选举: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2023 年 3 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考点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知识点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1、提出:2015 年 10 月,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2、内涵:强调“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二、底线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1、提出理念:2013 年,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
2、迈出坚实一大步:经过努力,到 2020 年 11 月,我国最后九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这标志着我国在
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3、取得全面胜利:2021 年 2 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
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
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4、意义: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我国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
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1、建成: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
康社会。
2、意义:
①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②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
历史进程。
知识点 2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一、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1、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 2021 年达到 114 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
济比重达 18.5%,稳居世界第二位。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 8.1 万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3、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4、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 4.2 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 17
万千米,都居世界首位。
5、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二、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1、国家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增加到 2.8 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增速达 12.3%,明
显快于发达国家,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2、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
级计算机等取得重大成果,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1、寿命及收入: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 78.2 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 3.5 万元。
2、教育建设:国家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
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3、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我国还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
盖 10.4 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5%。
4、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1、重构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和军事政策制度,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创新。
2、国产航母、新型核潜艇、歼–20、运–20、东风系列导弹等大国重器列装,我军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
显著提升。
考向 1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典例】(2024·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起一些原来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汽车、重型机器、新式车床
等。此后机械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东北、西南、西北、中南等各具特色的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作
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在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重大装备研制开发能力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快速提
升。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机械工业以高
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十年间创新成果丰硕,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 85%,国产“华龙一
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等成套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机械工业
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稳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徐念沙《十年辉煌挺起装备制造的脊梁》等
(1)根据材料,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发展:新的工业制造部门的建立;区域制造基地的形成;装备制造业成为最大的制造业部门;
装备制造业的科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快速提高。
(2)因素:党的领导;国家的重视;科学目标的制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独立自主的发展理念和实践;
先进科技的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9 年后的中国。根据材料“‘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
立起一些原来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汽车、重型机器、新式车床等”,可得出新的工业制造部门的建立;
根据材料“此后机械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东北、西南、西北、中南等各具特色的制造基地”,可得出
区域制造基地的形成;根据材料“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可得出装备制造业成为最大的
制造业部门;根据材料“重大装备研制开发能力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可得出装备制造业的科
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快速提高。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因素:根据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可得出党的领导和国家的重视;根据材料“机械工业以高质量发
展为目标”,可得出科学目标的制定;根据材料“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可得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
据材料“十年间创新成果丰硕,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 85%,国产‘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等
成套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得出独立自主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根据材料“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
机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可得出先进科技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
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不断努
力是分不开的。
【变式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伟《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知识图谱”》
上表能够反映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变化的不同阶段的情况,指出其中一个阶段或整体的情况并说明出现这
一情况的历史原因。
【答案】示例整体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进展;我国的政治民主
化进程不断发展,建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我国在国际社会领域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
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以上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因此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现象阐释题。时空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柱状图主要
展示了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趋势变化图。从整体来看,其趋势是不断增长:论文
数量由 5 篇到 78 篇,再到 153 篇,在 2008 年到 2017 年间,论文数量达到了 580 篇,据此得出结论:改革
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然后具体说明阶段,我们要着重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因,即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等,就政治层面而言,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建成了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就经济层面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
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进展;就文化层面而言,我国在国际社会领域不断贡献中国
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在论述的结尾部分,我们
还要做一个小结,既照应现象,又使得论述结构更加完整,如以上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因此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变式训练】2.重大活动的口号或主题,蕴意深远。下表所列为中国主办的博览会(部分)、奥运会的口
号或主题。
人与自然——迈向 21世纪(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
新时代,共享未来(2018年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口号)
一起向未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口号)
围绕一个或多个“口号或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
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题目:世博会的主题体现了时代特色。
阐述: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
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政局稳定,文化繁荣,综合
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这为世博会在中国的举行提供了
有利条件。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自 20 世
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
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与未来之间的和谐。
由此可见,世博会主题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特征的反映,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
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现代世界。设问是围绕一个或多个“口号或主题”,自拟
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首先,根据材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及所学
可得出题目:世博会的主题体现了时代特色。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世界博览会的含义;改革
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等方面说明,例如: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
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
展示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政局稳定,文化繁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
展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这为世博会在中国的举行提供了有利条件。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
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
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
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与未来之间的和谐。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世博会主题的变化是时
代发展特征的反映,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
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知识点 3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一、国际风险挑战及应对
1、国际风险:2018 年以来,我国外部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美国单方面执意挑起中美经贸摩擦,
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国际上出现保护主义的抬头、单边霸凌的逆流。
2、应对:面对国际上保护主义的抬头、单边霸凌的逆流。我国采取有力反制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利益,
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坚定地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
二、国内风险挑战及应对
1、香港方面:“修例风波”。
(1)风险挑战:2019 年 6 月,香港爆发“修例风波”,充分暴露出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制度
漏洞。
(2)应对:
①中央政府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打击和惩治暴力犯罪活动,止暴制乱,恢复秩序。2020年 6 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该法列
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明确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
作出法律化、规范化、明晰化的具体安排。这一重大举措,全面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局势
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②国家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澳门保持了长期稳定发
展良好态势。
2、台海两岸关系:推动解决台湾问题。
(1)缓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①2015 年 11 月 7 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
意见。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②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推动下,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2021 年两岸贸易额增长至 3283.4 亿美元,是
1978 年的 7000 多倍,给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③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分享大陆发
展机遇。
(2)风险挑战:2016 年民进党上台后,“台独”势力猖獗。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
湾事务的严重挑衅。
(3)应对:
①中共十九大鲜明地提出,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
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②我们开展了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③中共二十大重申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
来决定。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3、公共卫生方面:新冠疫情。
①风险挑战: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
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②应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
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
知识点 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背景:
①国际: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②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2014 年 11 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大国
外交的战略思想,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
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2、历程:
①提出:2013 年 3 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呼吁:2015 年 9 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呼吁构建以合作共
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解
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④写入我国宪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我国宪法序言。
二、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目标及普世价值
1、外交思想: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以及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
2、目标: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
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3、成就:截至 2023 年 3 月,中国已同 182 个国家建交,同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
的伙伴关系。
4、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
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
关系基本准则。
②中国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
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5、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①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
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 2023 年 1 月,累计已经
同 150 多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
③中国还是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
④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1.(2024·重庆卷)下图反映的是 1995—2019 年中国研发经费及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 GDP 之比)情况。
这体现了中国( )
A.科研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B.“科教兴国”战略有效实施
C.研发经费与 GDP 等比增长 D.“科技创新”已成顶层设计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95—2019 年(中国)。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研发经费与 GDP 之比持续提升,这反映出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正在持续增强,结合所学,1995 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和教育推动经
济发展,这一战略得到了有效实施,B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科研人员数量与他国的对比,无法得出中国
科研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排除 A 项;研发经费与 GDP 并非完全等比增长,排除 C 项;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完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2023·河北卷)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15 年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如图所示,对图
示解释合理的是( )
注:一般意义上,第一产业指农业,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速了农业发展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工业发展
C.国家电子商务立法保障第三产业发展 D.亚投行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 2001—2015 年的中国。据材料“2001—2011 年,相对于其他两个产业,我国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最大”
并结合所学可知,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业品进出口贸易大大增长,因此推动了我国这一
时期工业有了显著发展,B 项正确;中国早在 1978 年就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材料时间是
2001—2015 年,A 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 A 项;我国电商法立法从 2013 年底启动,不能全面解释材
料现象,排除 C 项;2015 年,中国倡议设立亚投行,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