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
最新考纲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思维导图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2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26.TIF" \* MERGEFORMAT
考纲解读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共性特征。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微专题一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知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知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类
(1)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2)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1)分布的不平衡性
(2)资源间的联系性: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3)数量的有限性。
(4)利用的发展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社会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主要生产方式或标志 狩猎、采集 种植、养殖 蒸汽机的使用
数量对人类的影响 不大 较大 很大,并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
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较大 较大 含义和标准已变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
利用方式 简单、单一 较少 多样化
利用率 低 中等 高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较小 较大,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 很大,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深化整合.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深化整合.TIF" \* MERGEFORMAT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特征 表现 举例 开发利用要求
分布的不平衡性 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2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27.TIF" \* MERGEFORMAT 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某些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区域分异规律 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 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
资源间的联系性 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
数量的有限性 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 各种矿产资源 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 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
利用的发展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 以资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推广利用 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题组训练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题组训练3.TIF" \* MERGEFORMAT
考向一 自然资源的特征
(2008·上海地理)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1~3题。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2.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3.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答案 1.B 2.A 3.D
解析 第1题,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资源,包括两极的冰川等;狭义的水资源是指目前利用比较广泛的水体,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就是狭义的水资源。第2题,埃及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新加坡是个岛国,尽管降水多,但由于面积狭小,地表水缺乏,所以上述两国水资源都十分紧缺。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较多,是世界上水资源较丰富的国家;美国的水资源相比较而言,比埃及和新加坡丰富得多。第3题,跨流域调水的首要条件是调出区水资源丰富,调入区水资源紧张;俄罗斯和加拿大由于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并且处于湿润地区,基本上不存在跨流域调水问题;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属于南水北调;澳大利亚东部位于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资源比较丰富,中西部地区位于湿润气流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水资源比较紧张,所以采取“东水西调”工程。
考向二 自然资源问题及保护
下表是“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回答4~5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4.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4.C 5.C
解析 第4题,任何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在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量中的比重都是相对的,受世界探明储量和本国保有储量的变化而不同。第5题,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应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并要注意保护性开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微专题二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知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知识梳理.TIF" \* MERGEFORMAT
1.背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
2.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途径 要求
适度开发 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利益兼顾 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重视保护 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
公众参与 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深化整合.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深化整合.TIF" \* MERGEFORMAT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作用如下表所示:
社会文明阶段 采猎文明阶段 农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
对自然资源依赖性 强 中 弱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土地质量 气候、水、土壤、生物 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动物繁多的地区,人口较多。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土地数量和质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举例 人类常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迁移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以大庆等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鞍山等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金昌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题组训练3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题组训练3A.TIF" \* MERGEFORMAT
考向 能源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2012·江苏地理)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0.TIF" \* MERGEFORMAT
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答案 1.D 2.C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图中GDP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能源消费量这两条曲线的关系。第1题,两条曲线虽然都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不同。从两条曲线的关系看,从1990年开始两线在不断接近,2007年后,GDP曲线反超能源消费量曲线,说明单位GDP能源消费在不断降低。第2题,从两条曲线的变化看,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随着能源消费的增长,GDP在不断增长,能源供应充足能够加快GDP的增长。但是影响GDP增长速度的因素有很多,并不完全取决于能源储量大小。我国人均能源有限,能源的供应并不充足。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左括.TIF" \* MERGEFORMAT 读图技巧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右括.TIF" \* MERGEFORMAT 柱状图的判读
(1)柱状图以横轴表示时间、地点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物类别,以纵轴表示数量,根据柱的高度可以比较事物的数量变化。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所表示的柱状图合并,可构成复合柱状图。水平条形图是柱状图的横排形式,它以纵轴表示时间、地点或事物类别,以横轴表示数量,根据条形的长度可以看出数量的变化。
(2)分析柱状图的一般思路(水平条形图判读方法与此类似)
→→
→
练出高分
[基础落实练]
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2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5.TIF" \* MERGEFORMAT
1.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 )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2.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
A.分布的不平衡性 B.资源间的联系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利用的发展性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与2005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长;虽然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增长,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低,所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可能是以清洁能源为主;水电消费比重上升,煤炭与石油消费比重下降;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天然气,但它是常规能源,不是新能源。第2题,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发展性特点。
下图表示人类各文明发展阶段的人均日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读图,回答3~4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6.TIF" \* MERGEFORMAT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双选)(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文明发展阶段都主要消耗一种能源
D.人均能源消耗的增长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4.现代人类消耗的能源大部分属于(双选)( )
A.可再生资源 B.不可再生资源
C.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答案 3.AD 4.BC
解析 第3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生物能;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第4题,现代人类消耗的能源大部分是煤、石油等矿物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这些应为历史时期生物储存的太阳能。
读“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完成5~6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7.TIF" \* MERGEFORMAT
5.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
A.劳动力数量少 B.农业粗放经营
C.水资源短缺 D.水土流失严重
6.该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单产
B.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C.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给
D.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结合图示明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出,该区域人口和耕地占全国比重大,而水资源比重较小,说明该区域水土资源不协调,水资源短缺严重。第6题,因为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所以应重视水利建设,并加大科技投入研究抗旱良种,确保农业发展高产、稳产。
[能力提升练]
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8.TIF" \* MERGEFORMAT
7.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
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
8.解决③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工降雨 B.修建梯田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答案 7.C 8.D
解析 第7题,结合四地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的位置及其自然和人文特点知,③位于华北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加上经济发达,需水量大,该地区水资源缺乏,近海养殖多用海水。第8题,解决我国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最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9~10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39.TIF" \* MERGEFORMAT
9.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10.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答案 9.B 10.B
解析 第9题,该地以宜林、宜牧地为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低山丘陵地形,而土地利用中耕地所占比重过大,因此易造成水土流失。第10题,退耕还林还草是现阶段防治水土流失的最有效措施。
下图为“我国某地利用新能源的路灯”,据此完成11~12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L27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L270.TIF" \* MERGEFORMAT
11.这种路灯所利用的两种能源的共同点有( )
①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②能源丰富区分布一致
③都属于清洁能源 ④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为了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利研人员对新能源路灯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太阳能蓄电池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转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从春分到秋分,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
B.从夏至到冬至,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
C.从夏至到冬至,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
D.冬至日附近,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
答案 11.C 12.D
解析 第11题,风能、太阳能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都属于清洁能源。第12题,冬至日我国昼短夜长,因此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转过的角度最小。
二、综合题
13.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156A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156AA.TIF" \* MERGEFORMAT
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为什么?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再生 太阳能、风能 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
(2)拉萨。拉萨地处青藏高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
(3)地处沿海地带,风力较大;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风速不稳,不利于提供稳定的电力;海洋灾害(如台风等)影响发电;季风风向的变化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等
解析 第(1)题,根据能源资源的性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根据利用能源的技术分类,能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能源结构调整问题、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第(2)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低纬度大陆性气候区,阴雨天气较少、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是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我国的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第(3)题,对上海地区建设的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要联系该区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风能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等。不利因素的分析,要注意从多方位分析,如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等。
14.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材料二 假设各国政府的政策从2009年起开始不变,世界对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经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的需求如下图所示。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4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莫成程/2015/幻灯片/一轮/WORD/地理/其余部分WORD/鲁/加42.TIF" \* MERGEFORMAT
(1)据图说出,目前世界的能源构成及在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试简析世界能源开发和利用上的整体趋势。
(3)到本世纪末,需求量最大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大力发展该能源的原因。
答案 (1)以石油、天然气、煤等矿物燃料为主。 燃烧过程中产生烟尘及酸性气体等,污染大气;造成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2)能源的总体需求量呈上升趋势;需求更趋于多样化(多元化);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化发展,并最终走向无碳化;新能源将是未来能源的主体。
(3)太阳能。 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储量大;避免引发能源危机,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