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吴
敬
梓
范进中举
介绍与本课有关的小说内容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范进是一个广东的老童生,从20岁开始应考,考了20多次,可谓屡试屡败,但他屡败屡试,终于
在54岁那年得到学官周进的
赏识,考中了秀才,取得参
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
范进考中举人前后的故事。
2、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课文可分成哪两个部
3、两部分各写了哪些事
(l~2):写范进中举前的困顿窘迫状况:屠户教训、借钱应试。(3~11):写范进中举后情景:喜极而疯、屠户治疯、邻居送粮酒、乡绅送银房
范进之“疯”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下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的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典型细节
喜极而疯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动作
语言
神态
烘托
烘托
外貌
夸张
怎么理解范进喜极而疯这一行为?
范进在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应考,整整三十来年,屡试不第,被人瞧不起。他家境贫困,生活中毫无地位。
中举,是范进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这表明他从此就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几十年来的苦水闷气一吐而光。
对比他中举前后的生活,他欢喜得完全忘形了,大喜大悲之中神经受不了刺激,疯得不知东西南北,神智不清,丑态百出。文人半生蹉跎只为求取功名,而作者正是用这喜极的状态表现当时读书人的悲哀。
范进个人原因
中举前后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举前 中举后
情感态度
称呼
长相描述
学问
动作
现世宝、癞蛤蟆、烂忠厚没用的人
贤婿老爷、文曲星
尖嘴猴腮
体面的相貌、品貌又好
不是你的文章好,宗师舍与你的。
才学又高
横披衣服、腆着肚子一口啐在脸上,骂一个狗血喷头
连斟两碗,壮胆,手颤起来,一路低着头扯了几十回。
骂、训斥
赞、讨好
贺礼
一副大肠,一瓶酒
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对亲家的称呼
你那老不死的老娘
你老太太
“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可怜”
女儿像有些福气
对女儿婚姻的态度
对比
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强化了课文的讽刺,充满讽刺意味,描写了胡屠户趋炎附势、巴结女婿的丑恶嘴脸。
典型细节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典型细节
见财心喜而又假意推让,体现了屠户口是心非、贪财虚伪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对比
前倨后恭
欺贫爱富
口是心非
趋炎附势
贪财虚伪
像胡屠户这样的人在当时是个别的吗?
乡邻们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乡邻们形象赏析
邻居不关心,母亲饿得两眼看不见
对
比
拿蛋送酒的 背米捉鸡的 搬桌拿椅的 送信穿鞋的
这些小市民的行为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讽刺了他们嫌贫攀富,趋炎附势,可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后送钱送房,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张乡绅是当地的地主及官僚。他和范进称兄道弟,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好为将来仕途发展作铺垫。
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的事实。
“疯”之根本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主题呈现
小说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荼毒以及在科举制度下形成的世态炎凉。
新知导入
1.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金榜题名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
吴敬梓(1701—1754),吴敬梓生于康熙四十年,自小聪慧过人,饱读诗书,也曾刻苦用功,考取功名,后却自绝于仕途,卖文为生。
作家作品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作者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
四个阶段的考试过程:
院试(童生试):州县级考试,考中者称为“生员、秀才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 ;
乡试:省级考试,每三年一次,八月举行,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发榜图)
四个阶段的考试过程:
会试:中央级考试,在乡试后第二年举行,试期在春季二月,称“春闱”,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入宫廷参加殿试;
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发榜分为三甲,第一甲的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唐朝人赵悰,多次参加考试都考不上,家里人讨厌他,也讨厌他老婆。有次岳父家搞聚会,请了戏班子来表演,人人都有座,唯独不给赵悰老婆设座。演出看到一半时,有人来报,说赵悰中进士了,家里人一听,迅速把赵悰老婆请进来,给她披上衣服,换好凳子,然后继续看演出。
听听有关科举的故事吧……